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7 T 1903-2011 有机烟叶生产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485939       资源大小:396.2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7 T 1903-2011 有机烟叶生产技术规范.pdf

    1、ICS 65.020 B35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19032011 有机烟叶生产技术规范 2011 - 07 - 12 发布 2011 - 09 - 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1903201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潍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潍坊烟草有限公司、潍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孟庆洪、张晓亭、张爱东、王 建、杨尚明、李仁政、杜传印。 DB37/T 19032011 1 有机烟叶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机烟叶生产技术操作方法。 本标准适

    2、用于有机烟叶生产和技术指导。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9137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 选择地块 3.1 生产环境 应选择土壤肥力中等,无重金属污染、无有害残留物、基本无病虫害,远离城区、工矿区、工业污 染源、生活垃圾场的地块。烟田周边区域有天敌栖息地,为天敌提供活动、产卵和寄居场所,提高生物 多样性和自然调控能力

    3、。土壤环境质量符合 GB 15618的二级标准;农田灌溉用水水质符合 GB 5084 的 规定;环境空气质量符合 GB 3095的二级标准和GB 9137的规定。 3.2 设置隔离带 有机烟叶种植区与常规农用区之间有隔离带,隔离带最好是山、河流、湖泊,自然植被一般不少于 10m,防止临近常规地块禁用物质的漂移,保证有机烟叶生产地块不受污染。常用蓖麻、向日葵、黄麻 等蜜源植物设置缓冲带。 3.3 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种植。 3.4 轮作 实行三年轮作或二年轮作,轮作作物严格按有机农产品安排生产。 4 整地 4.1 烟田清理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清理作物秸秆、废地膜、杂草,准备冬耕。 4.2 冬

    4、耕春耙 DB37/T 19032011 2 封冻前完成烟田冬耕,冬耕深度25cm以上;来年春天适时春耙,平整土地。 5 种植品种 根据植烟区域气候、生态条件以及土壤肥力、品种特性和有机烟叶生产要求等因素,选择种植经过 审定的优质烤烟品种。 6 培育壮苗 6.1 育苗场地选择 场地地势开阔平坦,周围无工矿企业和养殖场,通风向阳,远离污染源。避免在种植过烟草、马铃 薯、番茄等茄科作物的地块搭建育苗场地,以 防病虫害传染。水源pH值以6.5为最佳,避免使用被污染 和含有漂白粉等化学物质的水源育苗。 6.2 营养土配方 营养土应充分腐熟,质地均匀,容重适当,以600 kg/m 3 900kg/m 3

    5、为宜,土质疏松,保水、保肥性 能好,浇水后不板结。营养土配方可采用70%腐熟草土+20%腐熟猪粪 +10%河砂; 70%腐熟草土+30%地表 土; 60%腐熟牛粪+40%地表土。每方营养土中加腐熟的豆饼30kg,或其它通过有机认证的有机肥料。 6.3 营养土消毒 将营养土过筛,并在阳光下暴晒至完全干燥,用宁南霉素等通过有机认证的杀菌剂消毒。 6.4 裸种消毒 用抗病毒生物药剂浸泡12h24h,清水冲净后催 芽播种。或用恶臭假单胞杆菌发酵液与水1:1稀释 后浸泡30min。 6.5 苗床地及托盘消毒 苗床进行锄松整平,用有机消毒杀菌剂进行消毒处理,同时使用生物药剂杀虫。托盘首先进行清洗, 阳光下

    6、晒干,再用有机消毒杀菌剂浸泡12h,清水洗净晒干。 6.6 播种时间及苗龄 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移栽,苗龄60d65d。 6.7 剪叶 剪叶前1d2d要对烟苗喷洒生物病毒诱抗剂。 操作人员工具用肥皂水消毒。剪叶过程中, 每隔5min 对操作工具消毒1次。剪下的碎叶等杂物带出苗床,在卫生池集中处理。 6.8 追肥 喷施经过有机认证的有机肥料。 6.9 苗床期病虫草害防治 6.9.1 病毒病防治 DB37/T 19032011 3 用抗病毒生物药剂,每7d10d 1次,连续喷洒2次3次。在烟苗大十字期注意病情,并喷施1:1: 160的波尔多液。 6.9.2 烟蚜防治 可用黄板

    7、粘蚜或注意保护瓢虫、 寄生蜂、 食蚜蝇、蚜霉菌等天敌。用印楝苦参碱等生物农药喷雾防 治,喷药要细致周到。 6.9.3 地下害虫防治 用天然除虫菊或生物技术防治蝼蛄等地下害虫。 6.9.4 杂草防治 苗床期杂草的防治均采用人工拔除的方式进行。 6.10 成苗标准 苗龄60d65d,根系发达、侧根多、茎杆高10cm 15cm,韧性好;真叶7片9片,叶片宽大,分布 均匀,叶色正绿;无病虫害,群体整齐一致。 7 施肥 7.1 土壤改良 种植冬牧70等绿肥改良土壤,移栽前45d进行旋耙、翻压、起垄。 7.2 肥料种类 商品有机肥必须通过有机认证。天然磷矿石(粉)、钾矿粉、草木灰中重金属含量应符合相关限值

    8、 标准。豆饼(N含量5%7%)宜用植物营养胶发酵,充分腐熟后使用。淋溶性土杂肥,可采用牛粪或猪 粪发酵,如采用猪粪,须堆积经水淋溶脱氯才能使用。禁止使用化学合成肥料、硝酸钾盐等。 7.3 施肥量 亩施纯氮5kg6kg,氮磷钾比例符合优质烟叶生产技术要求。 7.4 施肥方法 采用基肥、提苗肥、追肥相结合的施肥方法。 8 移栽 8.1 移栽标准 实行大小行移栽或等行移栽,行距110cm130cm,株距0.4 5m0.55m,栽植密度 (1100株1200 株)/666.7m 2 。 8.2 烟田清理 移栽前清理田间、地边地沿杂草。 DB37/T 19032011 4 8.3 移栽方法 可先栽烟后履

    9、膜,移栽时,施提苗肥,浇足水,待水渗完后加毒饵。也可先履膜后栽烟,在施肥位 置挖大窝移栽,施提苗肥,浇足水,待水渗完加毒饵。封埯要严,心叶距地面2cm3cm。膜下烟于4月 中旬,烟苗有5片6片真叶时移栽。 9 大田管理 9.1 查苗补苗 栽后及时查苗补苗,确保烟苗田间生长整齐一致,便于管理。 9.2 中耕除草 移栽后及时穿沟,清除杂草,提高地温。不应使用任何化学除草剂。 9.3 揭膜培土 移栽后30d左右,及时揭膜培土,清除掉所有残留地膜。 9.4 打顶抹杈 当50%烟株中心花开放时一次性打顶。打顶后及时手工抹杈,可用手指破坏腋芽生长点,也可用食 用油涂芽,防止烟芽再生。不应使用任何化学抑芽剂

    10、。 9.5 膜下栽培烟田管理 移栽后10d左右,待叶尖距地膜2cm3cm 时,在烟苗一侧打孔,降低膜内温度,促进烟苗生长。待 烟苗叶尖接近地膜时,抠破地膜将烟苗露出,并将苗棵周围用土填满压实地膜。其它管理措施与常规烟 田相同。 9.6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实施物理、生物防治,杜绝使用化学合成农 药。波尔多液在小团棵期开始喷洒,每隔7d10d喷一次,连续喷洒3次4次。适时追肥,团棵期宜追 施营养胶、充分发酵的豆饼浸提液,提高烟株营养抗性。田间操作注意卫生,先健株后病株,及时清理 田间杂草。将打掉的烟杈和底脚叶带出烟田销毁。 捕捉幼虫,对3龄以上的幼虫,可在

    11、每天早晨到田间, 扒开新被害植株周围的表土进行捕捉。 9.7 杂草防治 烟田杂草均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进行。 10 采收与烘烤 10.1 采收 烟叶成熟后,进行人工采收,采收后的烟叶用麻片包裹,防止外源污染。 10.2 编竿装炉 DB37/T 19032011 5 每竿120片130片,装烟竿距10cm左右。要求:鲜烟分级,每杆烟鲜烟素质一致;每杆烟叶片数、 朵数一致,绑烟密度均匀一致;杆距一致,同层烟叶鲜烟素质一致;全炉烟叶装烟密度均匀一致。 10.3 烘烤 采用密集烤房增香技术烘烤。 11 烟叶加工、存放、交售、收购、保管、调运 单独加工,单独标记,单独存放,单独交售,单独运输,单独收购,使用专用麻片贮烟袋进行贮存 保管、单独调运;加工、收购、仓储、运输过程中不得因烟叶包装物、收购场所、仓储环境、运输工具 而使烟叶受污染。 12 烟田清理 烟叶采收后,及时连根拔除烟地内的烟秸,清除遗留在烟地内地膜和残叶等杂物,拔除的烟秸等及 时运出烟田集中处理。 _


    注意事项

    本文(DB37 T 1903-2011 有机烟叶生产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visitstep3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