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 B 6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16732010 桃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each high quality and yield 2010 - 10 - 19 发布 2010 - 11 - 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 T 16732010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产量与质量要求 . 1 3.1 产量要求 . 1 3.2 质量要求 . 1 3.2.1 外观质量 . 1 3.2.2 可溶性固形物 . 1 3.2.3 卫生
2、质量 . 1 4 建园 . 1 4.1 园地选择与规划 .2 4.1.1 园地选择 . 2 4.1.2 园地规划 . 2 4.2 土壤准备 . 2 4.3 品种选择 . 2 4.4 苗木准备 . 2 4.5 栽植 . 2 4.5.1 栽植时期与密度 . 2 4.5.2 栽植方法 . 2 5 整形修剪 . 2 5.1 主要树形及整形要点 . 2 5.1.1 “ Y”字形(二主枝自然开心形) . 2 5.1.2 纺锤形 . 3 5.1.3 开心形 . 3 5.2 修剪 . 3 5.2.1 幼龄树和初果期树修剪 . 3 5.2.2 盛果期树修剪 . 3 5.2.3 衰老期树修剪 . 3 6 土肥水管
3、理 . 3 6.1 土壤管理 . 4 6.1.1 果园生草 . 4 6.1.2 果园覆盖 . 4 6.1.3 中耕 . 4 6.2 施肥 . 4 6.2.1 施肥原则 . 4 DB37/ T 16732010 II 6.2.2 允许施用的肥料种类 . 4 6.2.3 基肥 . 4 6.2.4 追肥 . 4 6.3 水分管理 . 4 6.3.1 灌溉 . 4 6.3.2 排水 . 5 7 花果管理 . 5 7.1 疏花疏果 . 5 7.2 辅助授粉 . 5 7.3 果实套袋 . 5 7.3.1 套袋 . 5 7.3.2 摘袋 . 5 7.4 摘叶、铺反光膜 .5 8 病虫害防治 . 5 8.1
4、防治原则 . 5 8.2 防治方法 . 5 8.2.1 农业防治 . 5 8.2.2 物理防治 . 6 8.2.3 生物防治 . 6 8.2.4 化学防治 . 6 9 采收 . 6 9.1 成熟度的确定 . 6 9.2 采收期的确定 . 6 9.3 采收方法 . 6 DB37/ T 16732010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果茶技术指导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国合、王志刚、崔秀峰、赵瑞雪、臧海云。 DB37/ T 16732010 1 桃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
5、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桃的产量与质量要求、建园、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的基本 原则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桃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T 18407.2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 NY 5112 无公害食品 落叶核果类食品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86 鲜桃 NY/T 5
6、114 无公害食品 桃生产技术规程 SB/T 10090 鲜桃 3 产量与质量要求 3.1 产量要求 每666.7m 2 产量1500kg3500kg。 3.2 质量要求 3.2.1 外观质量 具有该品种固有特征,果形端正;色泽均匀;果面、果洼等处洁净,无病、虫伤和机械伤,无裂果 和各种斑疤。 3.2.2 可溶性固形物 符合NY/T 586 中4.1的要求。 3.2.3 卫生质量 符合NY 5112中3.2的要求。 4 建园 DB37/ T 16732010 2 4.1 园地选择与规划 4.1.1 园地选择 园地环境质量符合GB/T 18407.2要求。 土壤以砂壤土为宜,有机质含量在0.8%
7、以上,活土层在40cm以上,地下水位1.2m以下,pH值5.5 7.5。 4.1.2 园地规划 参见NY/T 5114中的3.1.2。果园设计及道路规划要适应果园机械化作业的要求。 4.2 土壤准备 建园前结合施入有机肥进行土壤耕翻。在有机肥源充足的情况下,进行全园深翻;在有机肥源不足 的情况下,以设计好的树行为中心线进行开沟深翻,开沟深度50cm左右,宽度不低于1m;保证果树根系 集中分布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0%以上。 耕翻以后,以树行为中心线起垄,垄高20cm30cm,垄宽1m2m。 施入有机肥的种类符合6.2.2的要求。 4.3 品种选择 依据当地气候和交通运输条件、加工能力及栽培
8、习惯等,按照突出优势、合理搭配、规避风险的原 则确定当地的主栽品种,同时按照58:1的比例配备授粉品种。 4.4 苗木准备 宜选用以毛桃做砧木的苗木, 苗木质量符合NY/T 5114中3.2.1的要求。 经过假植或长途运输的苗木, 定植前对根系进行修剪,并浸泡4h6h。 4.5 栽植 4.5.1 栽植时期与密度 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桃树萌芽前栽植。 一般株行距为2m4m4m6m,平地果园行距一般不低于5m。 4.5.2 栽植方法 按确定好的株行距挖深、宽各30cm的定植穴。栽植时边覆土边轻轻向上提苗、踏实,灌透水。栽植 深度以浇透水沉实后苗木根颈部与地面相平为宜。 5 整形修剪 5.1 主要树
9、形及整形要点 5.1.1 “ Y”字形(二主枝自然开心形) 5.1.1.1 树形结构 主干高度50cm,2个主枝伸向行间,夹角60左右,主枝上配置侧枝或直接着生结果枝组。 DB37/ T 16732010 3 5.1.1.2 整形要点 定植后于距地面50cm70cm处定干。当新梢长至40cm50cm时,选出2个长势健壮、角度适宜的主 枝立杆绑缚,其他新梢进行控制,对主干下部距地面20cm以内过旺的枝条及早疏除。1个月后再对主枝 进行一次绑缚。 整形过程中注意扶强扶壮两大主枝,主枝上的侧枝或结果枝组基部的粗度不得超过其着生处主枝粗 度的1/4。 5.1.2 纺锤形 5.1.2.1 树形结构 干高
10、50cm70cm,树高3m4m 。有直立、强壮的中心领导干,在中心干上螺旋状均匀排列着生15 个左右的侧枝。侧枝基部角度60左右,基部粗度不超过其着生处中央领导干粗度的1/4。 5.1.2.2 整形要点 定干后,当侧生新梢长到30cm40cm, 按每20cm30cm间距螺旋状选留侧枝, 其余枝条过密的疏除。 5.1.3 开心形 5.1.3.1 树形结构 主干高度40cm50cm,3个主枝在主干上分布错落有致,方位角各占120,生长势相近,发育良好, 开张角度在4070左右,每主枝配置46个侧枝或直接着生结果枝组。 5.1.3.2 整形要点 定植后在距地面约60cm70cm处定干,剪口下20cm
11、30cm约710个饱满的叶芽作为整形带,在整 形带内萌发出的新梢中选出3个距离适宜、方位合适的作为主枝,调整好主枝的方位角和开张角。 5.2 修剪 5.2.1 幼龄树和初果期树修剪 此期修剪以快速扩大树冠、培养骨架、合理配置侧枝或结果枝组为主要目的。要求生长期修剪和休 眠期修剪相结合。 生长期修剪主要是采取抹芽、扭梢、拉枝等方法控制直立旺长枝条的生长,调整枝条分布和生长角 度;休眠期修剪主要是拉枝开角,疏除细弱枝、密生枝、病虫枝,主枝延长枝根据长势情况留1/22/3 短截,结果枝以长放为主,逐步培养各类结果枝组。 5.2.2 盛果期树修剪 此期修剪以维持树势、均衡长势、防止结果部位外移和树形紊
12、乱、郁闭为主要目的。以生长期修剪 为主、休眠期修剪为辅,及时疏除过密枝、重叠枝,短截细弱枝,更新复壮结果枝组。 5.2.3 衰老期树修剪 通过重剪、回缩,更新骨干枝和大型结果枝组;利用树冠内徒长枝培养新的结果枝组;疏除过密、 弱小枝组。 6 土肥水管理 DB37/ T 16732010 4 6.1 土壤管理 6.1.1 果园生草 有自然生草和人工种草两种方式。自然生草需要对根系过深、竞争性强的恶性草进行灭除。人工种 草的品种,常用的有早熟禾、白三叶、紫花苜蓿、黑麦草等;在降雨集中的78月份播种最为适宜。 在草生长到30cm以上时留10cm左右刈割,将刈割下的草均匀覆盖于树盘,一年刈割24次。
13、6.1.2 果园覆盖 用作物秸秆或杂草覆盖树盘,覆盖厚度为15cm20cm。覆盖前,先浅翻树盘,撒施少许尿素等氮肥; 覆草后用土零星压住。69月份覆盖最为适宜。 树干基部20cm范围内不覆草。土质粘重、地势低洼、易积水的果园不宜覆草。 6.1.3 中耕 清耕果园,雨后或灌水后结合果园除草进行中耕保墒,中耕深度5cm10cm。 6.2 施肥 6.2.1 施肥原则 按照NY/T 496执行。以有机肥为主,提倡根据土壤和叶片的营养分析进行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 6.2.2 允许施用的肥料种类 按照NY/T 5114中的3.3.2.2执行。 6.2.3 基肥 9月上旬至11月上旬施入, 以农家肥为主,必
14、要时辅以少量化肥。 施肥量按照1kg桃果施1.5kg2.0kg 优质农家肥计算。施肥时,在树冠投影外缘内侧沿行向挖深、宽各30cm40cm的条状沟,或在树冠下挖 24个施肥穴,将肥料和土充分拌匀后施入并灌水。每年更换施肥位置。 6.2.4 追肥 6.2.4.1 土壤追肥 在开花前、花芽分化期及果实膨大期进行土壤追肥。幼树及结果树果实发育前期以氮肥、磷肥为主; 果实发育后期以磷肥、钾肥为主。 每生产100kg 桃果约需吸收氮(N)0.46kg 、磷(P 2O5)0.29kg、钾(K 2O)0.74kg。施肥时,根据 目标产量、土壤、品种、树龄、树势等的差异,结合测土和叶面营养分析结果,参考上述数
15、据确定具体 追肥种类和数量。 追肥方法可采用沟施(沟深10cm20cm)、穴施(在树冠内挖46个穴,深度在20cm30cm)。 6.2.4.2 叶面追肥 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追肥。一般盛花期喷施1次0.2%的硼砂溶液,果实迅速膨大期喷施23次 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9月份以后喷施23次0.5%的尿素液。 6.3 水分管理 6.3.1 灌溉 DB37/ T 16732010 5 灌溉水质符合GB/T 18407.2中3.2的要求。 萌芽前、果实迅速膨大期和土壤封冻前灌水。提倡采用小沟灌溉及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有 条件的可配套水肥一体化设施。 6.3.2 排水 汛期及时排除果园积
16、水。 7 花果管理 7.1 疏花疏果 对花量大、座果率高的品种进行疏花疏果。疏花在花蕾至盛花初期进行。疏果在花后2周至果实硬 核期前进行。 根据果个大小,结合目标产量,参照下列标准留果:长果枝(30cm以上)留34个,中果枝(15cm 30cm)留13个,短果枝(15cm以下)、花束状结果枝留1个。 7.2 辅助授粉 对花粉量少,座果率不高的品种,花期要根据气候条件,进行人工授粉或利用壁蜂、蜜蜂进行辅助 授粉。 7.3 果实套袋 7.3.1 套袋 对中晚熟、大果型、易裂果品种进行套袋。套袋在定果后进行。套袋前,全园喷洒一遍杀虫杀菌剂; 套袋时注意将幼果置于果袋中间,勿使纸袋与幼果产生摩擦。 7
17、.3.2 摘袋 在果实采收前10d15d摘袋。 7.4 摘叶、铺反光膜 摘袋以后,将贴近果实、影响着色的叶片摘去,在树冠下顺行向铺设反光膜。 8 病虫害防治 8.1 防治原则 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 有效控制病虫害。 8.2 防治方法 8.2.1 农业防治 加强土壤管理,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合理整形修剪,营造良好的群体结构;控制负 载,保持树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及时剪除病虫枝,清除枯枝落叶,减少侵染源。 DB37/ T 16732010 6 8.2.2 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的生物学特性,采取杀虫灯、糖醋液、粘虫板、树干缠草把等方法诱杀害虫。 8.2.3 生物防治 利用瓢虫、草蛉、捕食螨、寄生蜂等害虫天敌以及有益微生物或性诱剂等灭杀害虫。 8.2.4 化学防治 按照NY/T 5114中的3.6.5执行。 9 采收 9.1 成熟度的确定 参见SB/T 10090中的3.10。 9.2 采收期的确定 根据市场情况确定采收适期。在当地销售的果实,九成熟时采收;要入冷库贮藏和远途运输的果实, 八成熟时采收。 根据果实成熟情况分期、分批采收。 9.3 采收方法 轻摘、轻放,防止机械伤害。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