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7.080.01 B 3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16302010 苹果整形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e tree trainning 2010-06-18 发布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2010-08-01 实施 DB37/T 1630 2010 前 言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果茶技术指导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秀峰、高文胜、王志刚、臧海云、于国合。 I DB37/T 1630 2010 苹果整形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苹
2、果整形的术语和定义、主要树形结构特点、结构参数、整形原则、整形步骤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范围内各苹果产区。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树形 通过修剪和其他辅助措施,使永久性的大枝按照一定的规则组成树冠的骨架,并形成一定形状的树 冠轮廓。 2.2 整形 通过修剪及其他措施,培养树冠并维持合理的树形和树体结构。 2.3 主干和树冠 苹果的地上部分包括主干和树冠两部分。从根颈到第一主枝(或第一个分枝)的部分为主干;主干以 上的部分为树冠。 2.4 骨干枝 构成树冠骨架的大枝,包括中心干、主枝和侧枝。 2.5 辅养枝 着生在中心干上的非永久性大枝。 2.6 叶面积指数
3、 或称叶面积系数,指植株叶幕的总面积与树冠投影面积之比。 2.7 新梢生长量 指树冠外围当年生发育枝的平均长度。 2.8 分枝角度 分枝与其着生母枝之间的角度。 2.9 覆盖率 果园群体树冠投影面积之和与果园面积之比。 2.10 透光率 树冠下光强与自然光强之比。 3 主要树形结构特点 1 DB37/T 1630 2010 3.1 自由纺锤形 属中小冠树形,树高 3.0m4.0m,干高 0.6m1.0m,冠径 1.5m2.5m,具有粗壮的中干,中心干 上每隔 10cm15cm 螺旋着生结果的骨干枝,同向骨干枝间距不小于 0.5m。骨干枝基部粗度不得超过其 着生处中央领导干粗度的 1/4 或 1
4、/5。 3.2 细长纺锤形 属小冠树形,树高 2.5m3.5m,干高 0.8m1.0m,冠径 1.5m2.0m,中心干上每隔 10cm 左右螺 旋着生结果的骨干枝,分枝基部粗度不得超过其着生处中央领导干粗度的 1/4 或 1/5。 3.3 小冠疏层形 属中冠树形,树高 3.0m3.5m,干高 0.7m0.9m,5 个骨干枝(第一层 3 个,第二层 2 个) ,第一 层的 3 个骨干枝上各着生 23 个侧枝。 4 结构参数 4.1 产量 单位面积(667m 2 )为 3000 kg4000kg。 4.2 枝量 冬剪后单位面积(667m 2 )6 万8 万,不超过 10 万条。 4.3 花芽量和留
5、果量 单位面积(667m 2 )花芽量 2.5 万3.0 万个,留果量 1.8 万2.4 万个。 4.4 果园覆盖率和透光率 覆盖率 70%75%;透光率 25%以上。 4.5 叶面积指数 3.54.5。 4.6 新梢生长量 30cm40cm。 5 整形原则 5.1 因树修剪,随枝作形 根据品种特性、砧穗组合、立地条件、栽培方式及树体结果习性等,选择适宜树形,培养丰产树体 结构。 5.2 平衡树势,从属分明 根据丰产树体结构的要求,使同类树的生长势大体相同,使各级骨干枝保持良好的从属关系。 5.3 控制竞争枝,利用辅养枝 重视控制和处理好延长枝附近的竞争枝,对竞争枝要早控、重控,提倡延长头要单
6、轴延伸。幼树期 要注意培养和利用辅养枝。 5.4 冬夏结合,周年修剪 6 整形步骤与方法 6.1 自由纺锤形 第 1 年,选用优质壮苗,保留所有饱满芽高定干,从剪口下第三芽起,每隔三个刻一个,一直刻到 主干高度处,刻芽程度从上到下依次加重。 第 23 年,将选留骨干枝拉开角度、甩放,刻芽、环切,促使成花。疏除枝后部靠近主干 20cm 30cm 以内的直立旺枝和徒长枝,延长头单轴延伸。 第 4 年以后,调整中心干长势,弱的短截中干促发壮条、适度多留枝,强的中干甩放,疏除下部侧 生旺枝。中下部骨干枝培养及早结果,逐步疏除过密过强的骨干枝。 2 DB37/T 1630 2010 3 随着树龄增长,适
7、时疏除中干上部过长的大枝和顶部竞争枝。疏除中干中下部大枝时应留小桩,促 发出平生的中庸更新枝,培养细长下垂结果枝组。 6.2 细长纺锤形 与自由纺锤形大致相同,重点做到扶强中干,分枝角度稍大,分枝数量稍多。 6.3 小冠疏层形 第 1 年,定植后 80cm100cm 定干,对原分枝或当年抽生长梢选出第一层骨干枝;在夏季对竞争 枝和不作骨干枝的长枝拿枝、摘心等;骨干枝 8 月份拉开角度;冬剪时,距第一层最上骨干枝 60cm 80cm 处短截中干,第三、四芽留在出第四骨干枝方位,中心延长头不够长的,可延迟一年一次选出第 四、五骨干枝。 第 2 年,春季萌芽期对骨干枝进行刻芽;夏季控制竞争枝、辅养枝
8、,通过拿枝、扭梢,环剥等促成 花; 8 月份继续对选出的骨干枝拉开角度,同时调整骨干枝的位置,使其均匀地分布在中心干上;冬 剪时中干剪口第三芽留在第五骨干枝发枝方位,第一层骨干枝头留 60cm 左右短截,剪口第三、四芽留 在出第二侧枝方位。 第 3 年,萌芽前对第二层骨干枝上的饱满芽进行刻芽;夏季对辅养枝刻、拉,新梢扭梢促花,培养 枝组。冬剪时疏除第二层骨干枝延长枝的竞争枝,其余的枝条缓放不剪,对第一层骨干枝上的结果枝组, 改变背上直立结果枝组的方向,保留的枝组保持单轴延伸,并疏除枝组过密的 1 年生枝,对保留的 1 年生枝缓放不剪,促进成花。 第 4 年以后,分期分批地控制和疏除辅养枝。缓放主侧枝延长枝,促花结果,控上促下,缓外养内, 改善冠内光照条件。注意负载合理,避免大小年结果现象,维持健壮树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