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27.010 F 1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15712010 全氧、富氧燃烧技术改造节能评价方法 2010 - 02 - 09 发布 2010 - 03 - 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15712010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节能评价的基本原则 .2 5 节能评价方法 . 2 5.2 热效率 . 2 5.3 单位产品燃耗 . 2 5.4 单位产品电耗 . 3 5.5 单位产品能耗 . 3 5.6 节能率 . 3 5.7 节燃料率 . 3 6 节能评价要求 .
2、3 DB37/T 1571201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烟台市能源监测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烟台华盛燃烧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清林、刘德胜、耿仁波、张杰、孙前程、姜政华。 DB37/T 15712010 1 全氧、富氧燃烧技术改造节能评价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全氧、富氧燃烧技术改造节能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节能评价方法和节能评价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对工业窑炉、工业锅炉和电站锅炉的全氧、富氧燃烧技术改造的节
3、能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88 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 GB/T 10180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GB/T 10184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GB/T 13338 工业燃料炉热平衡测定与计算基本规则 GB/T 15320 节能产品评价导则 DB37/T 816 平板玻璃燃油工业窑炉能效 DB37/T 817 燃气工业锅炉能效 DB37/T 822 燃煤工业锅炉能效 DB37/T 844 燃煤工业窑炉能效 DL/T
4、964 循环流化床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全氧燃烧 利用氧含量93 %的氧气助燃,使可燃物在全氧中燃烧的过程 。 3.2 富氧燃烧 利用氧含量20.93 %40 %的富氧空气助燃,在燃烧设备最需要富氧助燃的地方局部或全部增氧燃 烧的过程。 3.3 单位产品燃耗 统计报告期内,用能设备生产某种产品的燃料消耗与同期该合格产品产量或工作量的比值。 DB37/T 15712010 2 3.4 单位产品电耗 统计报告期内,用能设备生产某种产品的电耗与同期该合格产品产量或工作量的比值。 3.5 单位产品能耗 统计报告期内,用能设备生产某种产品的能耗与同期该合
5、格产品产量或工作量的比值。 3.6 节燃料率 统计报告期内,全氧、富氧燃烧技术改造实施后与实施前相比,单位产品燃耗降低的百分率。 3.7 节能率 统计报告期内,全氧、富氧燃烧技术改造实施后与实施前相比,单位产品能耗降低的百分率。 4 节能评价的基本原则 4.1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及产业政策的要求。 4.2 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4.3 确保技术上具有先进性、可行性,经济上合理、高效。 4.4 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5 节能评价方法 5.1 总则 用能设备经过全氧、富氧燃烧技术改造后,应测量其火焰温度是否升高及过量空气系数是否降低。 5.2 热效率 5.2.1 工业窑炉全氧、富氧燃烧技
6、术改造前后热效率的测定及计算方法应符合 GB/T 2588 及 GB/T 13338 的规定,改造后热效率应符合 DB37/T 8 44 及 DB37/T 816 中的规定。 5.2.2 工业锅炉全富氧、富氧燃烧技术改造前后热效率的测定及计算方法应符合 GB/T 10180 的规定, 改造后热效率应符合 DB37/T 822 及 DB37/T 817 中的规定。 5.2.3 电站锅炉全富氧、富氧燃烧技术改造前后热效率的测定及计算方法应符合 GB/T 10184 和 DL/T 964 的规定,改造后热效率应符合 DB37/T 842 中的规定。 5.3 单位产品燃耗 单位产品燃耗按公式(1)计算
7、: r E e G = . (1) DB37/T 15712010 3 式中: re 单位产品燃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或千克标准煤每吉焦(kgce/GJ); E 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小时(kgce/h); G 产品产量,单位为吨每小时(t/h)或吉焦每小时(GJ/h)。 5.4 单位产品电耗 单位产品电耗按公式(2)计算: d W e G = . (2) 式中: de 单位产品电耗,单位为千瓦时每吨(kWh/t)或千瓦时每吉焦(kWh/GJ); W 电力消耗量,单位为千瓦时每小时(kWh/h) 。 5.5 单位产品能耗 单位产品能耗按公式(3)计算: 0.1229r
8、ee ed= + . (3) 式中: e 单位产品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或千克标准煤每吉焦(kgce/GJ)。 5.6 节能率 按单位产品能耗计算节能率,按公式(4)计算: 12 1 100% ee e = . (4) 式中: 节能率,%。 1e 改造前单位产品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或千克标准煤每吉焦(kgce/GJ)。 2e 改造后单位产品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或千克标准煤每吉焦(kgce/GJ)。 5.7 节燃料率 按单位产品燃耗计算节燃料率,按公式(5)计算: 12 1 100% rr r r ee e = . (5) 式中: r 节燃料率,%; 1re 改造前单位产品燃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或千克标准煤每吉焦(kgce/GJ); 2re 改造后单位产品燃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或千克标准煤每吉焦(kgce/GJ )。 6 节能评价要求 6.1 各评价指标均应在同一统计报告期内对节能技术改造实施前后的能耗量进行对比。 6.2 改造前后所用燃料品质应保持一致。 6.3 单位产品能耗考核时间不少于 24 小时或一个生产周期。 DB37/T 15712010 4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