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27.010 F 0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13482009 陶瓷隧道窑节能技术改造导则 2009-12-03 发布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2010-01-01 实施 DB37/T 1348 2009 前 言 本标准由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陶瓷工业协会、淄博泰山瓷业有限公司、淄博宏大陶瓷有限公司、山东福泰 陶瓷有限公司、淄博市博山山头陶瓷厂、淄博金马瓷器有限公司、山东硅元新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山 东省陶瓷工程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克昌、马继忠、张广文、王金
2、宝、崔 刚、樊震坤、苏希敬、许成兵、马志 水、任黎强。 I DB37/T 1348 2009 陶瓷隧道窑节能技术改造导则 1 2 3 3.1 3.2 4 4.1 4.2 4.3 5 5.1 5.1.1 5.1.2 5.2 5.2.1 5.2.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陶瓷隧道窑节能技术改造导则的术语和定义、改造原则、改造内容与要求、节能效果 测定与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发生炉煤气等气体燃料的陶瓷隧道窑的节能技术改造。 卫生陶瓷、耐火材料隧道窑的节能技术改造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
3、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486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 GB/T 4272 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 GB/T 13338 工业燃料炉热平衡测定与计算基本规则 GB/T 17719 工业锅炉及火焰加热炉烟气余热资源量计算方法及利用导则 DB37/T 128 日用陶瓷窑炉余热利用导则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陶瓷隧道窑 是指在陶瓷工业生产中以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发生炉煤气等气体燃料,用于生产陶瓷产品的隧道 窑。 经济绝热层
4、 是指每年热损失费用和技术改造投资的年份所分摊的费用之和为最小值时,作为绝热层的计算厚 度。 改造原则 节能技术改造应符合节能法律法规、国家、行业相关标准及产业政策的规定。 节能技术改造应建立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基础之上。 节能技术改造应以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 改造内容与要求 燃烧系统 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设备,合理调整氧气和燃气的配比,强化窑内燃烧,提高燃烧效率。 应设置先进的控制窑内压力、温度、气氛和烧嘴燃烧状况的仪器设备。 窑炉和管道绝热 窑炉烧成带内表面应采用高辐射材料,墙体应采用轻质、低蓄热、低导热系数的耐火保温材料。 窑炉保温材料应选用复合材料,绝热层厚度
5、应按经济绝热层厚度要求设计。 1 DB37/T 1348 2009 5.2.3 5.2.4 5.2.5 5.3 5.3.1 5.3.2 窑炉所使用的窑具应采用高传导材料。 窑炉预热带的窑墙两侧表面温度应50,窑顶的表面温度应70, ;烧成带的窑墙两侧表面 温度应70,窑顶的表面温度应90。 窑炉管道绝热技术和设计应符合 GB/T 4272 的规定。 运行控制方式 控制窑炉各区段的压力应在微压状态下运行。 窑炉气氛和压力控制指标,见表 1。 表 1 窑炉气氛和压力控制指标 指 标 烧成气氛 烟气成分(% ) 压力(Pa) 预热带 烧成带 氧化气氛 O2 56 -500 030 强还原气氛 35
6、强还原气氛 弱还原气氛 还原气氛 CO 弱还原气氛 1.52.5 -300 015 010 5.3.3 合理控制空气过量系数(),提高空气预热温度和热利用效率。空气过量系数控制指标(), 见表 2。 表 2 空气过剩系数控制指标 烧成气氛 指 标 预热带空气过量系数( ) 烧成带空气过量系数( ) 助燃温度() 氧化气氛 1.151.30 1.101.12 强还原气氛 还原气氛 1.151.25 弱还原气氛 1 200300 5.3.4 5.3.5 5.3.6 5.3.7 5.3.8 5.4 5.5 5.5.1 5.5.2 5.6 5.6.1 5.6.2 5.6.3 5.7 5.7.1 5.7
7、.2 6 宜采用计算机燃烧自控技术,加强燃烧控制。 宜采用等速高温烧嘴等先进燃烧设备,强化燃料的充分燃烧,使窑炉的烧成制度先进合理,最 大限度提高窑炉的能源利用率。 宜采用富氧燃烧技术。 宜采用热管技术。 宜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窑炉的运行过程进行优化控制。 管理模式 应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 余热回收利用 窑炉余热回收利用按 DB37/T 128 规定执行。 窑炉余热资源应采用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回收利用,优先用于系统加热。 工艺管理 采用节能先进工艺管理技术。 应合理控制窑炉压力、温度和气氛,合理设计节能工艺,避免窑炉管道安置不合理或窑炉附属 设备不匹配等原因所造成的工艺能耗。 窑炉应采用清洁燃料和裸烧技术,提高窑内容量和产品质量,节约能源,降低烧成成本。 窑炉辅助设备 应采用节能型辅助设备。 窑炉风机应选用中压大流量风机并采用电机变频技术调整风量。 节能效果测定与评价 2 DB37/T 1348 2009 6.1 6.2 6.3 陶瓷隧道窑节能效果测定按照 GB/T 13338 规定执行。 陶瓷隧道窑能效测定和计算按照 GB/T 3486 的规定执行。 陶瓷隧道窑烟气余热资源量的计算按照 GB/T 17719 的规定执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