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7 T 1059-2008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花生操作指南.pdf

    • 资源ID:1485278       资源大小:1.05M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7 T 1059-2008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花生操作指南.pdf

    1、 ICS 65.020.01 B 05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10592008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花生操作指南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On Export Peanut 2008-12-02 发布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2009-01-01 实施 DB37/T 1059 2008 前 言 本标准附录 A、附录 B、附录 C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烟台市植物保护站、青岛市植物保护站、苍山县植物保护 站、荣成市植物保护站、莱西市植物保护站。 本

    2、标准主要起草人:宋姝娥、缪玉刚、王连刚、李明立、鲁学习、张涛、周群、刘三伟。 I DB37/T 1059 2008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花生操作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口花生产地环境条件要求和各生产环节的监控管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出口花生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407.2 经济作物种子 油料类 GB/T 1840

    3、7.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NY 5303 无公害食品 花生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农药残留 Pesticide residue 残留在农产品中的微量农药原体及其有毒代谢物和降解物的总称。 3.2 有害物质 Malfeasance matter 对人、生物及环境具有毒害作用的硝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重金属等物质。 3.3 危害分析 Hazard assessment 对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潜在风险进行判断、评估。 3.4 溯源体系 System of trace to the source 作物从种植(包括生产基地选择)到收获整个生产过程中所

    4、有农事活动的原始记录等。 3.5 有害生物 Pest 危害植物或植物产品的病原微生物、害虫、杂草等生物。 3.6 IPM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有害生物综合管理。 3.7 安全间隔期 Plant harvest interval (PHI) 最后一次施药到作物收获间隔的天数。 4 记录保留 种植者应保留花生各生产环节的原始记录(见附录 A) ,证实所有的农事操作遵循本标准的要求, 从而完善整个溯源体系。必要的记录应保留 2 年或更长时间。 1 DB37/T 1059 2008 5 质量要求 5.1 感官要求 符合 NY 5303 的要求。 5.2 质量安全要求

    5、符合进口国安全质量标准要求(见附录 B) 。 6 基地选择与管理 6.1 基地选择 基地环境条件符合 GB/T 18407.1 的要求,并填写基地基本情况记录表(见附录表 A.1) 。宜选 择地势平坦,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力较高、疏松、理化状况良好,前 2 年3 年未种 植花生的壤土地块。 基地应远离工业“三废”排放、污染区域,连片面积宜在 3hm 2 以上。 6.2 基地管理 6.2.1 环境监测 新建基地应由有资质的监测单位进行环境质量检测,并进行风险评估。每 2 年3 年或环境条件发 生变化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时,应及时进行检测,并填写 基地土壤化学成分检测结果表 (见附

    6、 录表 A.2) 、 基地灌溉水质检测结果表 (见附录表 A.3) 、 基地空气质量检测结果表 (见附录表 A.4) 。 6.2.2 档案 每个花生生产地块应建立独立、完整的生产记录档案。 6.2.3 工作室 基地应建有工作室,面积 30m 2 以上。室内配备桌椅、资料橱等,水、电、通讯配套齐全,放置有 关生产管理记录表册,张贴有关规章制度。 6.2.4 平面图 面积较大的生产基地应制作平面分布图,用来制定轮作计划和种植方案等,并贴挂于工作室内。 6.2.5 仓库 基地应建有专用仓库,临时存放施药器械和未用完的种子、农药、化肥等。仓库应符合安全、卫生、 通风、避光等要求;内设货架;配备必要的农

    7、药配制量具、防护服、急救箱等;面积 20m 2 以上。 6.2.6 盥洗室 基地应设有盥洗室,且清洁卫生。 6.2.7 废物收集设施 基地应设有农药空包装和垃圾等废物收集设施。 6.2.8 隔离防护 基地周围应建立隔离网、隔离带等,防止外源污染。 7 整地施肥 7.1 清洁田园 清除上茬作物残留枝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降低病(虫)源基数。 7.2 土壤耕翻 深翻土壤 25cm30cm,整平耙实。宜使用机械耕翻,维持土壤结构。 7.3 整畦 平地起低垄双行栽培。 中熟大粒花生垄距 90cm,垄面宽 60cm,垄高 10cm,穴距 15cm18cm。 2 DB37/T 1059 2008 早熟小粒

    8、花生垄距 85cm,垄面宽 55cm,垄高 12cm15cm,穴距 13.2cm15cm。 7.4 基肥 全生育期使用有机肥 1500kg/667m 2 3000kg/667m 2 ,标准氮肥 15kg/667m 2 20kg/667m 2 ,磷素化肥 10kg/667m 2 ,硫酸钾 10kg/667m 2 , 全部有机肥、磷肥、钾肥、微肥基施,于耕地前均匀撒施于地表面,耕翻于地下。氮肥中将 40% 50%用于基施,其余氮肥用于追施。也可用花生专用肥作基肥,使用量 40kg/667m 2 50kg/667m 2 。 施用的农家肥应经过充分的沤制和腐熟,不得施用生活垃圾、工业废渣、污泥等。基肥

    9、施用填写田 间农事活动记录表 (见附录表 A.5) 。 8 播种 8.1 品种选择 客商有要求的,按照客商的要求选定品种。客商未指定栽培品种的,宜选择耐抗病、优质、丰产、 抗逆性强的品种,并保留购种发票。 8.2 种子质量 符合 GB 4407.2 的要求;植物检疫合格。需处理的,填写基地种苗处理记录表 (见附录表 A.6) 。 8.3 播种时期 春季在 5cm10cm 土壤地温连续 5d 稳定在 1518时以上时即可播种。 南方春秋两熟花生区适宜播种期为 2 月3 月中旬,长江流域春夏花生交作区的适宜播种期为 3 月4 月下旬;北方大花生区以及花生产区适宜播种期多为 4 月下旬5 月上旬。

    10、8.4 播种方法及播种量 8.4.1 播种方法 分露栽和覆膜两种。 覆膜播种时,播前浇足水,播后耙平耙细,覆膜盖严,保持土壤湿润。 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 (见附录表 A.5) 。 8.4.2 播种量 每穴2粒。8500穴/667m 2 10000 穴/667m 2 。 9 田间管理 9.1 苗期田间管理 9.1.1 露栽田管理 9.1.1.1 适时清棵蹲苗 当植株有两片真叶展开时,及时将埋在土中的真叶清出,以露出子叶为标准。提早解放第一对侧枝, 促使花芽早分化多分化。 9.1.1.2 中耕除草 深锄垄沟、浅刮垄背 2 遍3 遍,防止壅土埋苗压枝,保护结果枝节的正常发育。填写田间农事 活动记录

    11、表 (见附录表 A.5) 9.1.2 覆膜田管理 9.1.2.1 放苗、引苗 当花生顶土时,应及时开膜口放苗,膜口直径 4.5cm5cm,并用湿土封盖膜口,土厚 3cm4cm, 确保增温、保墒、除草以及避光引苗出土效果。 9.1.2.2 清墩抠枝 花生出苗后,应随时抠出压在膜下的侧枝,促其早生快发。 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 (见附录表 A.5) 。 9.2 花针期田间管理 3 DB37/T 1059 2008 9.2.1 小水浇灌 30cm 以上土层含水量低于最大持水量的 50%时,应顺垄沟小水浇灌,切忌大水漫灌,浇灌时间应避 开中午高温时段。 9.2.2 适量追肥 基肥不足的地块,结合浇水追

    12、施标准氮素化肥 10kg/667m 2 15kg/667m 2 ,普通过磷酸钙 150 kg/667m 2 200 kg/667m 2 ;缺铁地块用 0.2%0.3%的硫酸亚铁水溶液叶面喷施;缺硼地块用 0.2%0.3% 的硼砂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 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 (见附录表 A.5) 。 9.3 结荚至饱果期田间管理 9.3.1 培土迎针 露栽田封垄前和大批果针入土前,结合锄地或者用耘锄穿沟,进行培土,促使果针早入土多入土。 9.3.2 加强肥水管理 田间 30cm 以上土层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40%,植株出现萎蔫时,应及时浇水;如雨量较 大,应及时排涝。 肥力不足的田块,追

    13、施磷酸二氢钾或尿素 150g/667m 2 ,兑水 60kg75kg 叶面喷雾,连喷 2 次3 次,间隔 7d10d。收获前 1 个月停用化肥。 肥力较足的田块,植株高度超过 40cm,要人工去掉花生主茎和主要侧枝生长点。或选用 15%多效唑 可湿性粉剂 40g/667m 2 兑水喷雾。 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 (见附录表 A.5) 。 10 生产投入品管理 10.1 农药采购与储藏 10.1.1 农药采购 应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农药。不得采购下列农药: a) 非法销售点销售的农药; b) 无农药登记证的农药; c) 无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的农药; d) 无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农

    14、药; e) 无标签或标签内容不合格的农药; f) 超过保质期的农药; g) 进口国禁止使用的农药。 采购的农药应填写 基地使用投入品表 (见附录表 A.7)和农药质量检测结果记录表 (见附 录表 A.8) 。 10.1.2 农药储藏 农药应储藏于专用仓库。仓库应符合安全、卫生、防火、避光、防腐、通风良好等的安全条件要求, 由专人负责保管,并配有急救药箱、配制量具等,入口处应贴有警示标志。 10.2 肥料采购与储藏 10.2.1 肥料采购 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肥料。不得采购下列肥料: a) 无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肥料; b) 非法销售点销售的肥料; c) 超过保质期的肥料; d) 进口国禁止施

    15、用的肥料。 采购的肥料应填写 基地使用投入品表 (见附录表 A.7) 。 4 DB37/T 1059 2008 10.2.2 肥料储藏 肥料应妥善保存,放置于清洁、干燥的地方,与农药隔开存放,不得与苗木、新鲜农产品存放在一 起。 11 水源管理 11.1 水质监测 每年应由有资质的监测单位进行一次水质检测。 11.2 灌溉系统 应有专用水源,如水井、储水池等,严防污染。水井井口应高出地面 30cm,并配有防护设施,防 止雨水倒灌、弃入污染物等。 宜建立水源管理系统,如供水管道、再利用体系、灌溉设备等。 12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12.1 种植者 种植者应经过 IPM 技术培训,或在植保员指导下按

    16、照本标准进行有害生物的防治。植保员应获得国 家植保员职业资格证书,并填写基地人员档案表 (见附录表 A.9) 。 12.2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针对不同防治对象及其发生情况,根据花生生育期,分 阶段进行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措施、生物措施和物理措施,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严格农药 安全间隔期用药。 12.3 防治措施 12.3.1 播种期有害生物防治 12.3.1.1 选用抗病品种 见8.1。 12.3.1.2 轮作换茬 花生要避免重茬,宜与小麦-大豆或小麦-玉米或甘薯轮作 2 年3 年。 12.3.1.3 种子处理 用药方案见附录 C。 12.3.2 生长期有

    17、害生物综合防治 12.3.2.1 物理防治 12.3.2.1.1 电子杀虫灯 诱杀甜菜夜蛾、棉铃虫、金龟子等害虫,每 2hm 2 3hm 2 悬挂 1 盏电子杀虫灯(220V,15W),离地高 度 1.2m1.5m。 12.3.2.1.2 黄板 田间放置涂有粘着剂的黄板诱杀蚜虫。黄板规格 30cm20cm 为宜,悬挂于植株上方 10cm15cm 处,30 块/667m 2 40 块/667m 2 。 12.3.2.2 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控害。保护利用瓢虫、食蚜蝇和蚜茧蜂等天敌昆虫防治花生蚜虫;在田边、地界种植 红麻,引诱臀钩土蜂防治蛴螬。 12.3.2.3 化学防治 针对不同时期的防治对象

    18、,选择适合的农药品种,适期用药,交替轮换使用。每种农药连续施用不 宜超过 3 次。多种病虫混发时,宜混合用药。施药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有益生物的杀伤,避免 对邻近作物产生药害,并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 (见附录表 A.5) 。 用药方案见附录 B、C。 5 DB37/T 1059 2008 12.4 施药器械 施药器械宜分类专用。对除草剂和进口国残留限量要求严格的农药,施药器械应专用。 施药前,施药器械应确保洁净并校准。施药后,施药器械应清洗干净放置。 12.5 剩余药液处理 剩余药液和所用容器的残留洗液,按照有关规定处理或将其喷洒到未施药的花生上或法规允许的休 耕地中,并填写剩余药液或

    19、清洗废液处理情况记录表(见附录表 A.10)。 12.6 农药包装物处理 农药包装物不得重复使用、乱扔,应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农药空包装物应清洗 3 次以上,并将冲洗 液倒入喷雾器中。经彻底冲洗后,将其压坏或刺破,防止重复使用,必要时贴上标签,以便回收。空的 农药包装物在处置前应安全存放。 13 收获及收获后处理 13.1 收获 花生收获前半月,覆膜田顺垄沟将残膜拣净,以避免田间白色污染。 客商有要求的,根据客商规格采收。客商没有要求的,大部分荚果成熟(珍珠豆型品种饱果率 75% 以上,中间型中熟品种饱果率 65%以上,普通型晚熟品种饱果率 45%以上)时采收。 采收前,应对产品农药残留等有害物

    20、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符合出口国家或地区要求,并填写样 品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表(见附录表 A.11)。 13.2 包装物 包装物应妥善存放。再利用的包装物品,应清洗干净,防止有害物质污染。 13.3 晾晒 收获后,将 3 行4 行花生合并排成一条,顺垄堆放,根果向阳,并尽量将荚果翻在垄上。 13.4 环境卫生 工作区应清洁卫生,附近设有盥洗室等卫生设施。 14 劳动保护 14.1 培训 凡使用、处理农业化学品的人员,以及所有操作危险或复杂设备的人员都应经过培训,并填写基 地人员档案表(见附录表 A.9)、生产基地人员登记表(见附录表 A.12)。 14.2 施药保护 施药时操作者应穿着防护服,不得

    21、吸烟、吃东西,施药后应立即用肥皂清洗皮肤裸露部位,换洗衣 服。 14.3 警示 施药后,现场应立即设置警示标志。其他工作现场和危险场所附近亦应设置警示标志。潜在危险区 的警示标志设于入口处。 14.4 卫生 所有包装和贮藏场所,应洁净卫生,配备防鼠等控制设施。 15 环境保护 制定野生生物保护管理方案,对野生生物和环境进行保护,并填写基地现存生物种类调查记录表 (见附录表 A.13),将农事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16 产品编号 编号分两部分,共 17 位数。前一部分 9 位数,是生产加工企业所在地区的行政区域编码和卫生注 6 DB37/T 1059 2008 册登记号码。后一部分

    22、 8 位数,是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编号。其中,1-4 位是生产加工企业所在地区的 行政区域编码,5-9 位是生产加工企业卫生注册登记号码,10-13 位是基地所在地区的行政区域编码, 14-17 位是基地序列号。基地序列号由出口生产加工企业负责印制或标记。 示例:3702D02313702B012 表示山东青岛地区第 0231 号卫生注册登记企业,原料来源于 3702B012 出口生产基地。 7 DB37/T 1059 2008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表 A.1 基地基本情况记录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地址 基地面积 基地负责人 电 话 基地建成时间 植保员姓名 资格证书号 灌溉水源

    23、周围环境情况 前茬栽培主要作物 拟种植的主要作物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表 A.2 基地土壤化学成分检测结果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电 话 检测单位 检测日期 检测执行标准 检测报告编号 检测结果 检验项目 标准值 检测值 结 论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8 DB37/T 1059 2008 9 表 A.3 基地灌溉水质检测结果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电 话 检测单位 检测日期 检测执行标准 检测报告编号 检测结果 检验项目 标准值 检测值 结 论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表 A.4 基地空气质量检测结果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电 话 检

    24、测单位 检测日期 检测执行标准 检测报告编号 检 测 结 果 检验项目 标准值 检测值 结 论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DB37/T 1059 2008 1 表 A.5 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电话: 前茬作物 作物品种 播种时间 播种量 (Kg/667m 2 ) 株行距(cm) 田间农事活动记录 日 期 活动内容 投入品名称 使用量 使用设备 天气状况 操作人 技术负责人 注:天气状况主要记载温度、风力、降水等。 DB37/T 1059 2008 表 A.6 基地种苗处理记录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电 话 作物品种 操作人 防治对象 药剂处

    25、理情况记录 药剂名称与剂型 生产厂家 处理方式 处理剂量 处理日期 操作人 温水浸种 水 温 浸种时间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1 DB37/T 1059 2008 1 表 A.7 基地使用投入品表 通用名及规格 生产厂家 农药销售商情况 登记国家 中国登记证号 登记作物 防治对象 制表人: 制表日期: DB37/T 1059 2008 表 A.8 农药质量检测结果表 商品名 剂型含量 生产厂家 登记证号 采购单位 发票号码 检测单位 检测日期 检测执行标准 检测报告编号 检测结果 检验项目 标准值 检测值 结 论 制表人: 制表日期: 表 A.9 基地人员档案表 姓 名 性 别 民族

    26、出生日期 职称/职务 电话 学 历 毕业学校 照片 籍 贯 健康状况 住 址 参加工作时间 培训记录: 制表人: 制表日期: 1 DB37/T 1059 2008 2 表 A.10 剩余农药或清洗废液处理结果记录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电 话 操作人 电 话 剩余农药/清洗废液名称 数 量 处理地点 处理日期 处理方式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表 A.11 样品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样品名称 基地负责人 检测单位 检测日期 检测执行标准 检测报告编号 检 测 结 果 检验项目 标准值 检测值 结 论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DB37/T 1059 20

    27、08 1 表 A.12 生产基地人员登记表 姓 名 性 别 出生日期 学 历 职称/职务 参加工作时间 家庭住址 电 话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DB37/T 1059 2008 3 表 A.13 基地现存生物种类调查记录表 调查单位: 调查负责人: 调查时间: 生物名称 学 名 分类地位 数 量 制表人: 制表日期: DB37/T 1059 2008 1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表 B.1 花生有害生物防治用药安全间隔期及残留控制范围 日 本 美 国 韩 国 欧 盟 药品通用名 安全间隔 (d) 残留控制范围 (mg/kg) 安全间隔 (d) 残留控制范围 (mg/kg) 安全间隔

    28、 (d) 残留控制范围 (mg/kg) 安全间隔 (d) 残留控制范围 (mg/kg) 3%除虫菊素 CS Pyrethrins 5 1 5 1 5 1 3 3 10%吡虫啉 WP Imidacloprid 5 1 6 0.45 21 0.1 30 0.05 40%辛硫磷 EC Phoxim 20 0.02 30 ND 10 0.05 20 0.02 5%二嗪磷 G Diazinon 80 0.1 120 ND 80 0.1 100 0.02 15%多效唑 WP Paclobutrazol 80 一律标准 80 ND 60 0.05 60 0.02 4.5%高效氯氰菊酯 EC Beta-cyp

    29、ermeth rin 14 0.05 14 0.05 14 0.05 14 0.05 10.5%苯醚甲环唑 WG Difenoconazole 7 0.1 21 ND 7 0.1 14 0.05 50%多菌灵 WP Sarbendazim 3 0.6 60 ND 12 0.1 12 0.1 80%代森锰锌 WP Mancozeb 21 0.1 7 0.5 14 0.3 21 0.1 75%百菌清 WP Chlorothalonil 30 0.05 21 0.3 21 0.3 30 0.05 24%乙氧氟草醚 EC Oxyfluorfen 122 一律标准 129 ND 110 0.05 110

    30、 0.05 50%乙草胺 EC Acetochlor 122 一律标准 129 ND 110 0.02 110 0.01 33.3%二甲戊乐灵 EC Pendimethalin 80 0.2 80 0.1 80 0.2 80 0.1 96%精异丙甲草胺 EC Smetolachlor 80 0.5 80 0.2 80 0.1 120 一律标准 2.5%咯菌腈 FS Fludioxonil 80 0.1 120 0.01 100 0.05 100 0.05 5%毒死蜱 G Chlorpyrifos 20 0.2 20 0.2 10 0.5 30 0.05 5%啶虫脒 EC Acetamiprid

    31、 5 2 35 ND 14 0.1 21 0.01 25%噻虫嗪 WG Thiamethoxam 5 0.5 30 ND 14 0.1 21 0.05 10%虫螨腈 SC Chlorphenapyr 5 0.1 35 ND 5 21 一律标准 24%甲氧虫酰肼 SC Methoxyfenozid e 21 一律标准 21 0.02 16 0.2 21 0.05 15%茚虫威 SC Indoxacarb 45 0.01 45 0.01 5 2 45 0.05 注 1:农药残留控制范围是防治方案用药可控制的残留值,也是进口国规定的残留限量标准; 注2: “-”无残留限量规定或不使用该种农药; 注3

    32、: “ND”不得检出。 DB37/T 1059 2008 1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表 C.1 出口美国、韩国、日本花生有害生物化学防治方案 防治对象 防治适期 用药方案 兼治 根腐病 播种期 2.5%咯菌腈 FS 按药种比 200ml/100Kg50%多菌灵 WP 按药种比 500g/100Kg,拌种处理。 基腐病 杂草 播后苗前 33.3%二甲戊乐灵 EC 100ml/667m 2 150ml/667m 2 96%精异丙甲草胺 EC 80ml/667m 2 100ml/667m 2 兑水喷洒。 花生蚜 10 头/单墩25 头/单墩 20%啶虫脒 EC 5ml/667m 2 10%吡虫

    33、啉 WP 30g/667m 2 兑水喷雾,防治次数视发生情况而定,施药间隔 7d10d。 蓟马 蛴螬 (金龟甲) 6 月中旬 (花针期) 40%辛硫磷 EC 600ml/667m 2 ,兑水灌根5%二嗪磷 GR 800g/667m 2 ,兑细土施于主根处土表。 金针虫、 网目拟地甲 甜菜夜蛾 卵盛期 24%甲氧虫酰肼 SC 40ml/667m 2 10%虫螨腈 SC 30ml/667m 2 3%除虫菊素 CS 32ml/667m 2 4.5%高效氯氰菊酯 EC 22ml/667m 2 兑水喷雾。防治次数视发生情况而定,施药间隔 10d。 棉铃虫 褐斑病 病叶率 10%20% 10.5%苯醚甲环

    34、唑WG 12g/667m 2 50%多菌灵WP 100g/667m 2 80%代森锰锌WP 150g/667m 2 75%百菌清WP 120g/667m 2 兑水喷雾。施药间隔 7d10d。 黑斑病 DB37/T 1059 2008 2 防治对象 防治适期 用药方案 兼治 根腐病 播种期 2.5%咯菌腈 FS 按药种比 20g/100Kg 拌种处理。 基腐病 杂草 播后苗前 24%乙氧氟草醚 EC+50%乙草胺 EC(1:10) 15ml/667m 2 +150ml/667m 2 50%乙草胺 EC 150ml/667m 2 兑水喷洒。 花生蚜 10 头/单墩25 头 /单墩 20%啶虫脒 E

    35、C 5ml/667m 2 25%噻虫嗪 WG 3g/667m 2 10%吡虫啉 WP 50g/667m 2 兑水喷雾,防治次数视发生情况而定,施药 间隔 7d10d。 蓟马粉虱 蛴螬(金龟甲) 6 月中旬 (花针期) 40%辛硫磷 EC 600ml/667m 2 ,兑水灌根5%毒死蜱 G 1500g/667m 2 ,直接或兑细土施于主根处土表。 金针虫 网目拟地甲 褐斑病 病叶率 10%20% 10.5%苯醚甲环唑 WG 12g/667m 2 80%代森锰锌 WP 150g/667m 2 75%百菌清 WP 120g/667m 2 兑水喷雾。施药间隔 7d10d。 黑斑病 甜菜夜蛾 卵 盛 期 24%甲氧虫酰肼 SC 40ml/667m 2 15%茚虫威 SC 18ml/667m 2 3%除虫菊素 CS 32ml/667m 2 兑水喷雾。防治次数视发生情况而 定,施药间隔 10d。 棉铃虫 表 C.2 出口欧盟花生有害生物化学防治方案 DB37/T 1059 2008 1


    注意事项

    本文(DB37 T 1059-2008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花生操作指南.pdf)为本站会员(testyield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