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7 T 1042-2008 花生栽培植株性状考察标准.pdf

    • 资源ID:1485219       资源大小:337.33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7 T 1042-2008 花生栽培植株性状考察标准.pdf

    1、 ICS 65.020.20 B 05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10422008 花生栽培植株性状考察标准 Record Standard of Plant Characteristics for Peanut Cultivation 2008-12-02 发布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2009-01-01实施 DB37/T 1042 2008 前 言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万书波、吴正锋、单世华、冯昊、郑亚萍、王才斌、吴修、崔太昌、孙学武、 孙奎香。 I DB3

    2、7/T 1042 2008 花生栽培植株性状考察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花生栽培生理研究过程中物候期、生物学特性、植物学特性及考种项目的测定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春花生、麦套花生和夏直播花生高产栽培植株性状的研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855 花生

    3、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3 田间种植 花生种植环境要符合 NY/T 855,水质符合 GB 508 4 要求,田间用药符合 GB 8321 要求。 4 物候期 4.1 播种期 指播种当天的日期。 4.2 出苗期 大田 50%的幼苗出土第一片真叶展开的日期。 4.3 始花期 10%植株开花的日期。 4.4 开花期 50%植株开花的日期。 4.5 终花期 90%的植株断花的日期。 4.6 幼苗期 从 50%的种子出苗到 50%的植株第一朵花开放的时期。主茎 6 片7 片复叶完全展现时为该期取样 期。 4.7 开花下针期 从 50%的植株开始开花到 50%的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的时期。主茎 12 片4片复叶

    4、展现时为该期取 样期 4.8 结荚期 从 50%的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到 50%的植株出现饱果的时期。主茎 16 片18 片复叶展现时为该期 取样期 4.9 饱果成熟期 从 50%的植株出现饱果到荚果饱满成熟收获的时期。主茎叶片维持在 4 片6 片复叶时为该期取样 期。 4.10 生育期 1 DB37/T 1042 2008 从播种到收获的日期。 4.11 收获期 实际收获的日期。 5 开花结实规律指标 5.1 单株花量 自始花至终花平均单株开花总量。 5.2 地下果针数 单株已入土的果针总数(含子房略有膨大的果针数)。 5.3 地上果针数 单株尚未入土的果针总数。 5.4 单株盛花期 单株开花

    5、量高峰日期为单株盛花期 5.5 植株成针数 植株成针数包括地上地下果针、幼果、秕果、饱果和虫蚀、烂芽果数。 5.6 定形果数 荚壳大小基本定形,而尚未纤维化,但籽粒种皮已形成,种仁有雏形的嫩果数。 5.7 结实数 结实数包括秕果、饱果、虫蚀、烂芽果数。 5.8 成针率(%)=单株成针数/单株总花量100 6 生物学特性 6.1 种子休眠性 根据收获时种子有无发芽的情况分为强(无发芽)、中(少数发芽)、弱(发芽多)三级。 6.2 抗旱性 在干旱期间根据植株萎蔫程度及其在每日早晨、傍晚恢复快慢及荚果成实情况分为强(萎蔫轻,恢 复快)、中(萎蔫较轻,恢复较快) 、弱(萎蔫重,恢复慢)三级。 6.3

    6、耐涝性 在土壤过湿的情况下,根据叶片变黄及烂果多少分强、中、弱三级。 6.4 抗病性 6.4.1 花生叶斑病:收获前 l0d 左右调查植株中上部叶片,根据病斑多少确定发病程度(分五级),再 根据发病程度计算感病指数,按感病指数分为免疫、高抗、中抗、感病、高感五级; 6.4.2 花生锈病:根据叶片上孢子堆多少确定发病程度(分五级),再根据发病程度计算感病指数,按 感病指数分为免疫、高抗、中抗、中感、高感五级; 6.4.3 花生青枯病:以感病植株的累计数计算发病百分率,以发病百分率计算抗性率,按抗性率分为 免疫(无病害症状)、 高抗(抗性率 80%以上)、中抗(抗性率 65%80%)、中感(抗性率

    7、 40%65%)、 高感(抗 性率 40%以下)五级。 7 植物学特征 7.1 株型 根据封垄前第一对侧枝与主茎的开张角度,分为三个类型: a) 直立型:第一对侧枝与主茎之间的夹角小于 45度。 b) 半匍匐型:第一对侧枝近基部部分与主茎约呈 60 度角。侧枝中上部向上直立生长,直立部分 大于匍匐部分。 2 DB37/T 1042 2008 c) 匍匐型:第一对侧枝与主茎间近似呈 90 度夹角。侧枝几乎贴地生长,仅前端翘起向上生长, 向上部分小于匍匐部分。 7.2 分枝型 根据第一次分枝上的第二次分枝的多少,分为两类: a) 密枝型:第二次分枝多,且可见到第三、四次分枝,总分枝数超过 10条;

    8、 b) 疏枝型:第二次分枝少,甚至没有,总分枝数一般不超过 10 条。 7.3 开花习性 根据花序在第一次分枝上的着生位置,分为两个类型。 a) 交替开花型:主茎上不开花,第一次分枝 1 个3 个节间只长枝节,以后各个节间花节与枝节 交替着生; b) 连续开花型:第一次分枝上通常连续着生花节,主茎可开花。 7.4 叶形 果针大量人土后调查。以第一对侧枝中上部完全展开的复叶顶端两片小叶为标准,分为长椭圆、宽 椭圆、椭圆、宽倒卵和倒卵形。 7.5 叶片大小 在调查叶形的部位取样测定,根据小叶主脉平均长度分为五级:3.9cm 以下为小,4.0cm4.9cm 为较小,5.0cm5.9cm 为中,6.0

    9、cm6.9cm 为大,7.0cm 以上为极大。 7.6 叶色 根据观察叶形部位的叶片的叶色,分黄绿、淡绿、绿、深绿、暗绿五级。 7.7 茎的粗细 成熟期测量第一对侧枝与第二对侧枝之间的节间中部的茎粗,分为五级:直径:3.9mm 以下为纤细, 4.0mm4.9mm 为中粗,5.0mm5.9mm为较粗,6.0mm6.9mm 为粗,7.0mm 以上为极粗。 8 考种项目 8.1 主茎高 从子叶节到顶部第一个完全展开叶叶节的长度。 8.2 侧枝长 第一对侧枝的平均长度。 8.3 株型指数 第一对侧枝的平均长度与主茎高之比。计算公式为:株型指数=侧枝长/主茎高。 8.4 有效枝长 第一对侧枝上最远结实(

    10、饱果、秕果)节与子叶节间的距离。 8.5 有效节数 第一对侧枝上有效结果范围内的节数。 8.6 总分枝数 全株 5cm 长度以上的分枝(不包括主茎)的总和。 8.7 结果枝数 全株结果枝(空果枝不算)的总和。 8.8 单株总复叶数和现有复叶数 单株平均展开的复叶片数(落叶在内)为单株复叶数;单株尚未脱落的复叶数为现有复叶数。生育 后期有 3 片小叶者为 1片复叶,少于 3 片复叶者不计。 8.9 主茎总复叶数和主茎现有复叶数 从第一对侧枝分生处至顶部叶位已展开的复叶数(含落叶)为主茎复叶数;主茎尚未脱落的复叶数 为主茎现有复叶数。生育后期有 3片小叶者为 1 片复叶,少于 3 片复叶者不计。

    11、3 DB37/T 1042 2008 8.10 单株结果数 全株有经济价值的荚果(包括秕果和饱果,幼果除外)的总和。 8.11 秕果数 荚壳外皮纤维化而发黄,壳内海绵体呈白色,籽仁未充实的荚果数。 8.12 饱果数 果壳硬化发青,壳内壁出现裂纹并呈青褐色,籽仁已充实饱满的荚果数。 8.13 双仁果率 双仁荚果(包括秕果和饱果)占单株结果数的百分数。 8.14 幼果数 子房已膨大,尚无经济价值的小果数。 8.15 单株生产力 选有代表性的植株,将其荚果充分晒干后称重,求单株平均重量。 8.16 百果重 取饱满的典型干荚果 100 个称重,重复两次,重复间差异不得大于 5%。 8.17 百仁重 取饱满的典型干籽仁 100 个称重,重复两次,重复间差异不得大于 5%。 8.18 kg 果数 随机取干荚果 lkg,计算荚果数,重复两次,重复间差异不得大于 5%。 8.19 出仁率 随机取 500g干荚果,剥壳后称籽仁重量。计算公式:出仁率(%)=籽仁重/荚果重 100。 8.20 饱果率 果壳全部硬化的荚果占单株总荚果数的百分数。 4 DB37/T 1042 2008 5


    注意事项

    本文(DB37 T 1042-2008 花生栽培植株性状考察标准.pdf)为本站会员(ideacase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