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B 05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10402008 花生主要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Technology Regulations of Prevention and Cure of Main Insect Pests In Peanut 2008-12-02 发布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2009-01-01 实施 DB37/T 1040 2008 前 言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万书波、冯昊、王才斌、吴正锋、贾曦、单世华、崔太昌、郑亚萍、孙
2、学武、 孙奎香。 I DB37/T 1040 2008 花生主要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花生主要虫害防治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花生主要虫害防治的防治。 2 防治技术 2.1 花生地下害虫 危害花生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种蝇等几种,其中蛴螬危害最重。 2.1.1 农业防治 花生与甘薯、玉米、棉花等非豆科作物实行 1 年2 年或更长时间的轮作;结合农事操作拣拾蛴螬; 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2.1.2 物理防治 在成虫羽化期利用黑光灯或其他引诱物诱杀。黑光灯的使用方法为:将黑光灯管安在灯架上,上端 罩一金属防雨伞,侧面安装 2 块3 块玻璃或
3、金属挡虫板。灯管下部作一漏斗,下面放一毒瓶,或在灯 管下放一收集害虫的水缸或锅(装满水,并放入少量杀虫剂或煤油等,水面要与灯管下端接近,使害虫 迎灯扑来,落水而死) 。灯管下端距地面 1.2m 左右。天黑开灯,清晨关灯,每天清除诱到的害虫。黑光 灯的安放密度一般为每 3.5 公顷 1 架灯,每天统一开关灯。生育期间安放黑光灯的时间依各地害虫活动 的时间而定。 2.1.3 生物防治 在生产中注意保护地下害虫的天敌。如捕食类的步行甲、蟾蜍等,寄生类的白僵菌、螨、线虫、原 生动物等。 2.1.4 化学防治 当每 m 2 虫量达到 1 头3 头时,应进行化学防治。 2.1.4.1 播种时用 16%多
4、辛悬浮种衣剂, 按药种 1:401:50 的比例拌种,或每 667m 2 用 5%二嗪磷颗粒 剂 40g60g(有效成分)直接或拌适量土盖种,可防治春季上移危害的金龟越冬幼虫及花生苗期发生的 金龟等地上、地下害虫。 2.1.4.2 每 667m 2 用 15%毒死蜱颗粒剂 120g 240g(有效成 分)拌适量土,6 月中旬趁雨前或雨后土壤 湿润时,将药剂集中而均匀地施于植株基部,可防治取食花生叶片或到花生植株基部产卵的成虫,并兼 治蛴螬及其他地下害虫。 2.2 花生蚜虫 2.2.1 农业防治 花生田覆盖地膜有明显的反光驱蚜作用,银灰色的地膜效果更好。 2.2.2 生物防治 保护瓢虫、草蛉等蚜
5、虫天敌。药剂防治蚜虫时应避免在天敌高峰期施用,同时要选用对天敌杀伤力 小的农药,以利用这些天敌控制花生蚜虫。 2.2.3 化学防治 2.2.3.1 拌种 花生播种时用 70%吡虫啉湿拌种剂拌种,每 50kg 种子拌药 210g250g(有效成分) 。 2.2.3.2 叶面喷施 当田间蚜墩率达到 20%30%,百墩蚜虫量达到 500 头800 头时,每 667m 2 用 25%吡 虫啉可湿性粉剂 1g 2g(有效成分)加水 40kg45kg,叶面喷施,药效可维持 10d20d。 2.3 花生蓟马 1 DB37/T 1040 2008 防治方法同蚜虫。 2.4 棉铃虫 2.4.1 农业防治 在棉铃
6、虫发生严重的田块,花生收获后深耕 30cm33cm,消灭越冬蛹。可根据棉铃虫最喜欢在玉米 上产卵的习性,于花生播种时在春、夏花生田的畦沟边零星点播玉米,诱使棉铃虫产卵,然后集中消灭, 减轻花生田的危害程度。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发现第 1 代2 代成虫时,在花生田里用长 50cm 的带叶杨 树枝条诱杀成虫,方法是 4 根5 根捆成 1 束,每晚放 10 多束,分插于行间,每天清晨捕捉。 2.4.2 化学防治 当田间虫数达到 4 头/左右时进行防治。常用农药有:含孢子量 100 亿个/g 以上的 Bt 制剂,稀 释 500800 倍, 或 1.8%阿维菌素乳油 2000 倍3000 倍液, 或 40
7、%辛硫磷乳油 1000 倍1500 倍液, 每 667m 2 叶面喷施药液 40kg50kg。 2.5 斜纹夜蛾 2.5.1 农业防治 2.5.1.1 在各代成虫盛发期,可利用黑光灯、糖醋液或杨柳树枝进行诱杀。用杨柳树枝诱杀的具体做 法为:将稍有萎蔫的杨柳树枝在 500 倍600 倍的 50%辛硫磷药液中浸湿后拿出,每 2m 2 一堆置于田间, 可大量诱杀成虫。 2.5.1.2 人工摘除卵块或初孵幼虫危害的叶片,以压低虫口密度。 2.5.1.3 利用幼虫的假死性,组织人员在早晚将其震落捕杀。 2.5.2 化学防治 药剂防治同棉铃虫。 2.6 花生须峭麦蛾 2.6.1 农业防治 花生收后及时清除蔓茎,减少虫源。 2.6.2 化学防治 药剂防治同棉铃虫。 2.7 花生叶螨 花生叶螨统称红蜘蛛,危害花生的叶螨主要有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 2.7.1 农业防治 清除田边杂草,减少越冬虫源。 2.7.2 化学防治 在越冬代成虫迁入后,虫孵化盛期叶面喷施 1.8%阿维菌素乳油,每 667m 2 用量 0.7g1g(有效成分) 加水 40kg50kg。 2 DB37/T 1040 2008 3 D B 3 7 / T 2 0 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