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65.165 DB37 B52 备案号: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6232006 乌鳢养成技术规程 2006- 发布 2006-10-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6232006 I 前 言 本标准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渔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玉新、曹振杰、王兰明、董文、刘羽清。 DB37/T 6232006 1 乌鳢养成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乌鳢养成的环境条件、苗种质量要求、养殖模式、饲料要求、日常管理和病害防治技 术。 本标准适用于乌鳢养成。 2 规范性引
2、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 10081994 池塘常规培育鱼苗鱼种技术规范 3
3、池塘单养 3.1 环境条件 3.1.1 池塘条件的选择 3.1.1.1 池塘环境条件 应符合GB/T18407.4的规定。 3.1.1.2 面积及水深 面积以1000m 2 3000 m 2 ,水深1.5m2m。 3.1.2 池型 池塘长方形,东西向,通风向阳。池埂高于最高水位0.5m以上。 3.1.3 底质 池底平整,易于拉网操作,淤泥保持在15cm左右,不渗漏。 3.1.4 水源 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进排水闸门独立。 3.1.5 水质 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养殖用水应符合NY 5051的规定。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cm以上。 pH值7.08.5,溶氧量4mg/L以上
4、。 3.2 鱼种放养 3.2.1 放养前的准备 3.2.1.1 清塘、加水 按SC/T 1008-1994规定执行。 3.2.1.2 种植水草 DB37/T 6232006 2 在池中种植凤眼莲(水葫芦)、水花生等水生植物供鱼栖息,水生植物面积为池塘水面积的15% 25%。 3.2.2 鱼种质量要求 规格整齐,体质健壮,体表色泽鲜艳,鳞片完整,游动敏捷,无病无伤无畸形,体长15cm20cm。 3.2.3 放养方法 鱼种放养可在3月4月进行,有条件的池塘最好在上年11月份放养。鱼种下塘前用3%5%食盐水溶 液浸泡5min10 min消毒, 以杀灭各种病原体。鱼种放养密度应根据养成规格和产量确定,
5、 一般每667 m 2 , 放养1200尾1500尾为宜。 3.3 饲养管理 3.3.1 饲料要求 3.3.1.1 饲料种类 提倡使用配合饲料,尽量减少鲜杂鱼等的使用。 3.3.1.2 饲料质量 动物性饲料要新鲜、不变质、适口、无污染,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不低于40%。符合GB 13078 和 NY 5072 的规定。 3.3.2 投饵量 宜根据鱼的吃食情况灵活掌握,日投饵量一般为3月4月为池鱼体重的1%4%,5月9月为池鱼体 重的5%8%,10月11月为池鱼体重的1%5%。 3.3.3 投饲方法 3.3.3.1 投饵驯化 用聚乙烯网片围成一块占池塘总面积10%20%的暂养区进行暂养,先投喂鱼浆
6、进行吃食驯化,随着 鱼体的增长,可慢慢地投喂冰鲜鱼块,鱼块大小要适口。放养20d后,绝大多数鱼已能上食,此时结合 拆除围网,对鱼种进行一次筛选,剔除过大或过小的鱼种,使同一池塘放养的鱼种规格尽量保持一致。 如投喂配合饲料,应把握好饲料的适口性,在饵料配比上,动物性饵料由多逐渐减少,以使乌鳢通过驯 食后能摄食偏植物性为主的饵料。驯食用浮性颗粒或新鲜的软颗粒饵料效果较好,在驯食初期最好在饵 料中添加适量的诱食剂。驯化过程约为7d9d。在70%以上的鱼种已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时,即可完全 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3.3.3.2 投喂 采用“ 四定” (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投喂。投喂时间:上午9时10时
7、,下午4时5时各投喂 一次。如用浮性颗粒饲料投喂,应在投喂前0.5h1h预先用水浸泡。 3.3.4 水质调控 每10d15d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3,每15d20d泼洒生石灰一次,使池水为1510 -6 浓 度,定期施用光合细菌等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使pH值保持在7.08.5,溶解氧含量4mg/L以上。 3.3.5 防逃 鱼池周围及进出水口应设有防逃设施。 3.3.6 病害防治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有病早治,全面预防。做好池塘消毒、鱼体消毒、食场消毒、工具消毒,拉网、 转塘要小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防治药物的使用执行NY 5071的规定。 3.3.7 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
8、观察池塘的水位、水色变化、鱼的吃食、活动情况,有无病害发生,检查 防逃设施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管理日记。 4 池塘配养 4.1 环境条件 DB37/T 6232006 3 同3.1. 4.2 放养 在池塘主养鱼类放养 1 2 个月以后 ( 一般在 5 月 6 月) 进行。乌鳢鱼种规格要根据池塘主养对象 的规格灵活掌握,家鱼规格一般比乌鳢鱼种规格大 1 倍,以放养的乌鳢鱼种不对主养鱼类的生长造成威 胁为原则,一般以 10cm15cm 为宜,同一池塘放养的规格应基本一致,每 667m 2 放养 10 尾 50 尾为 宜,池塘中野杂鱼数量多时可适当多放,养殖罗非鱼成鱼的池塘配养乌鳢时,应在罗非鱼苗繁殖一定数 量后再放入乌鳢鱼种。 4.3 饲养管理 4.3.1 投饲量 在原来投喂量的基础上, 增加池中乌鳢体重 10%左右的投饲量。 4.3.2 种植水草 沿池塘四周种植 0.6m0.8 m 宽的水生植物带,水生植物的面积为池塘水面的 15%左右为宜。 4.3.3 防逃 同 3.3.5。 4.3.4 病害防治 同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