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01 B 0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34282018 家庭农场建设指南 种植类 Guidelin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family farm Planting 2018 - 10 - 18发布 2018 - 11 - 18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3428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建设原则 . 1 4.1 自愿建设,自主经营 . 1 4.2 科学规划,布局合理 . 1 4.3 遵规守法,规范管理 . 1 4.4 适
2、度规模,生态循环 . 2 5 基本要求 . 2 5.1 土地要求 . 2 5.2 设备设施要求 . 2 5.3 人员要求 . 2 5.4 生产要求 . 2 6 生产管理 . 2 6.1 产地环境 . 2 6.2 农业投入品 . 2 6.3 生产记录 . 3 6.4 产品质量 . 3 6.5 废弃物处置 . 3 6.6 包装标识 . 3 6.7 贮存运输 . 3 7 组织管理 . 3 DB37/T 3428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滨州
3、市北海新区海缘养殖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仙农园蔬牧 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渝北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烟台市技术监督信息研究 所、昌邑宇林家庭农场、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波、安洁、李倩、马晓鸥、张绍龙、林华、韩爱华、翟国印、陈磊、陈宾杰、 石胜利、李华、任加新。 DB37/T 34282018 1 家庭农场建设指南 种植类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家庭农场建设的建设原则、基本要求、生产管理和组织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以种植业为主的家庭农场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4、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T 34805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通用要求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家庭农场 指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或主要经营者,依靠土地等资源,从事适度规模 的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以现代化技术、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为特征,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 入来源的
5、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4 建设原则 4.1 自愿建设,自主经营 4.1.1 通过土地承包或流转等方式获得土地经营权,由农民自主选择经营模式和经营类别。 4.1.2 主要依靠家庭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家庭为单位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4.2 科学规划,布局合理 4.2.1 家庭农场规划应与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农业产业化布局相适应。 4.2.2 产地环境良好,相对集中,选址适宜,布局合理。 4.3 遵规守法,规范管理 DB37/T 34282018 2 4.3.1 应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注册,在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4.3.2 经营活动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农药、化肥等投入
6、品使用、废弃物处理符合相关标准 要求。 4.4 适度规模,生态循环 4.4.1 规模应与生产经营能力相适应,并可随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逐步扩大。 4.4.2 积极推行农业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技术,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5 基本要求 5.1 土地要求 5.1.1 土地相对集中连片,有规范的承包或流转合同。 5.1.2 有与生产经营相适应的场房场地和处理日常事务的场所。 5.2 设备设施要求 5.2.1 有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设施设备,主要农业生产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 5.2.2 废弃物处理设施齐全,排放符合相关要求。 5.3 人员要求 5.3.1 劳动力以家庭成员为主,季节性
7、雇工为辅,无常年雇工或常年雇工数量不超过家庭务农人员数 量。 5.3.2 家庭农场经营者应为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或接受过相关农业教育、培训,拥有相应资格证 书的人员。 5.3.3 家庭农场成员应经过相关技能培训,具备相应的生产经营能力,掌握必要的农业种植技术和服 务技能。 5.4 生产要求 5.4.1 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保障,产品质量可追溯。 5.4.2 积极引用新品种、新技术,机械化水平和专业化程度较高。 5.4.3 应用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产品有品牌,销售有包装,市场竞争力较强。 5.4.4 在科技运用、绿色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示范作用强。 6 生产管理 6.1 产地环境
8、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产地环境符合NY/T 5010的要求。农田灌溉水质符合GB 5084的要求。 6.2 农业投入品 6.2.1 种子应选购国家、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国家正式登记的品种,并符合种子质量标准 要求。 6.2.2 选购质量合格的农药、肥料、地膜等农业投入品,符合GB/T 8321、NY/T 496、GB 13735的要 求,索取并保存购买凭证或发票。 DB37/T 34282018 3 6.2.3 配备独立的的贮存区域,并保持干燥、通风、清洁,避免日光暴晒、雨淋。 6.2.4 应分类单独存放,有醒目标记并由专人管理。 6.2.5 变质和过期的投入品应做好标识,隔离禁用
9、,并安全处置。 6.2.6 建立农业投入品出入库记录,并保存3年以上。 6.3 生产记录 6.3.1 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销售记录和人员培训记录等。记录内容完整、真实,记录档案至少保存 3年以上。 6.3.2 详细记录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投入品名称、规格、使用目的、使用方式、 时间、浓度、安全间隔期等。 6.3.3 生产记录宜建立电子档案。 6.4 产品质量 6.4.1 收获农产品严格执行农药、肥料安全间隔期规定。 6.4.2 农产品销售前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农产品安全。 6.5 废弃物处置 6.5.1 设立废弃物存放区,对不同类型的废弃物分类存放并及时处置。宜进行农业废弃物综
10、合利用, 符合GB/T 34805的要求。 6.5.2 及时处理生产区域内的污水和垃圾等污染物,保持清洁。宜建立收集点集中安全处理。 6.6 包装标识 6.6.1 包装材料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包装材料自身安全无毒,无挥发性物质产生。 6.6.2 包装农产品应防止机械损伤和二次污染。 6.7 贮存运输 6.7.1 有专门的产品贮藏场所,保持通风、清洁卫生、无异味,并注意防鼠、防潮,不与农业投入品 混放。建立并执行适当的仓储制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7.2 贮藏与运输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物质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并进行记 录。 6.7.3 对处理和储存农产品的设施和设
11、备进行定期清洁和保养。 7 组织管理 7.1 有家庭农场发展规划或章程。农场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岗位职责、生产经营、安全生产等相关管 理制度上墙公布,并落实到位。 7.2 财务管理和核算制度健全,有较完整的财务收支记录,有规范的生产和销售记录,记载详实,分 类科学,资料齐全,能真实的反映农场生产经营状况。有条件的可以委托有资质的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 代理记账,实行会计电算化管理。 7.3 建立档案记录制度,对员工培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记录按规定年限进行保存。 7.4 雇工应签订规范的劳务合同,按时足额兑现劳务报酬。定期对农场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安全 生产培训、健康检查。 7.5 鼓励开展家庭农场信息化建设,开展家庭农场个性化网站建设,通过各类电商平台进行产品销售。 DB37/T 34282018 4 7.6 宜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系统对接信贷、保险、培训、生产作业、产品销售等服务。 7.7 鼓励采取订单生产、股份合作、农超对接、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与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 头企业联合与合作,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