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 B16 DB37 山东省地方标 准 DB 37/T 3414.32018 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 第 3 部分:番茄斑萎病毒病 Control Technology of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n Greenhouse Vegetables Part 3: 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 disease 2018-08-17发布 2018-09-17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3414.3 2018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
2、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江 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庄乾营、张安盛、于毅、刘勇、李凡、程兆榜、周仙红、王升吉、李娇娇。 DB37/T 3414.3 2018 1 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 第 3 部分:番茄斑萎病毒病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施蔬菜番茄斑萎病毒病防治的术语和定义、发病症状、发生流行规律与寄主范围、 防治原则、防治方法、技术档案等。 本标准适用于日光温室、拱圆大棚、连栋温室等设施蔬菜番茄斑萎病毒病的综合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3、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综合防控技术 Integrat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基础上,以确保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为目标,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的,优先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资源节约 型、
4、环境友好型技术来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植物保护措施。 3.2 安全间隔期 Safety interval 最后一次施药至作物收获前的间隔天数。 3.3 番茄斑萎病毒病 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 disease 由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引起的一类严重危害植物的病毒病。TSWV 属布尼亚病毒目(Bunyaviridae)、番茄斑萎病毒科(Tospoviridae)、正番茄斑萎病毒属 (Orthotospovirus)。 3.4 DB37/T 3414.3 2018 2 持久性传毒 Persistent transmissi
5、on 又称增殖性传毒。是植物病毒经虫媒传播的一种类型。传毒介体饲毒时间较长,饲食带病植株后病 毒经唾液到肠道,通过渗透肠壁进入血淋巴,最后循回至口器的唾液腺,取食时随唾液进入植物体内, 进而引起植物发病的一种传毒方式。 4 发病症状 寄主植物被侵染后,叶背面有褐色坏死斑、茎和叶柄也有褐色坏死条斑,全部呈现黄化枯萎状态, 严重时甚至枯死。果实有褐色坏疽斑,同时形成瘤状畸形果,上层果也容易脱落。 5 发生流行规律与寄主范围 5.1 设施蔬菜番茄斑萎病毒主要由蓟马以持久方式传毒,带毒蓟马、田间带病毒作物及杂草是其传播 的主要初侵染源。病毒也可通过汁液摩擦传播,因此农事操作也可传播番茄斑萎病毒。 5.
6、2 番茄斑萎病毒寄主范围很广,可侵染 80多个科1000多种植物,主要包括茄科(番茄、辣椒、茄 子等),菊科(莴苣等)多种蔬菜。 6 防治原则 根据设施蔬菜番茄斑萎病毒病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指导思想, 以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健苗、清洁设施为基础,以防治传毒介体为关键,综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措施,有效控制设施蔬菜番茄斑萎病毒病的发生与危害。 7 防治方法 7.1 农业防治 7.1.1 选用抗、耐病品种 选用抗、耐病品种,避免品种单一而造成病害流行。 7.1.2 定植前清洁设施 蔬菜定植前,清除植株残体,减少下茬蔬菜病毒和传毒介体蓟马侵染源;同
7、时使用3%高效氯氰菊酯 烟剂或10 %异丙威烟剂熏蒸(见附录B),消灭残存蓟马。 7.1.3 培育健苗 7.1.3.1 培养壮苗、健苗:蔬菜育苗棚温度应控制在25 30 ,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50%70%, 基质含水量不低于60 %,育苗期宜用全溶性全营养肥料,宜使用叶面喷肥。 7.1.3.2 保持育苗棚清洁:育苗基质、肥料、水要保持清洁,严禁混入病株残体;育苗棚入口及通风 口处设置60目防虫网,防止外界传毒介体蓟马进入,棚内悬挂蓝板(规格:长宽=25 cm20 cm)监 测诱杀蓟马,发现蓟马可喷施10 %溴氰虫酰胺悬浮剂或 10 %多杀霉素悬浮剂(见附录 B);育苗棚入 口处设消毒池,工作人
8、员进入育苗棚前,双脚在消毒板生石灰上消毒,操作管理前用肥皂水洗手,工具 要用10 %磷酸三钠浸泡 30 min消毒。 DB37/T 3414.3 2018 3 7.1.4 合理密植,配方施肥 合理设置蔬菜种植密度,增强植株通风透光性,种植密度一般为:番茄2000株2200株/666.7 m 2 , 菜椒2000株2200株/666.7 m 2 ;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做到控氮、稳磷、增钾,改善土壤结构,以促进 植株正常生长,提高植株抗逆能力。不同蔬菜施肥比例应有所区分,每生产1000kg,番茄需N 3.18kg、 P 2 O 5 0.74 kg、K 2 O 4.83 kg;菜椒需 N3.5kg5.
9、5 kg、 P 2 O 5 0.7 kg1.4kg、K 2 O 5.5 kg7.2 kg。 7.1.5 农事操作卫生 保持设施清洁卫生:蔬菜生长期及时摘除病株、病叶,清除病株残体、底脚叶和杂草,在远离设施 的地方挖坑深埋;在农事操作时,按照先健株后病株的原则进行;操作前,工具要用10%磷酸三钠浸泡 30 min消毒。 7.2 物理防治 在设施入口、通风口处设置60目的防虫网,阻止外界传毒介体蓟马进入。悬挂蓝板(规格:长宽 =25 cm20 cm)诱杀蓟马成虫,悬挂方法:蓝板25片30片/666.7 m 2 ,均匀分布于设施内;按东西方 向垂直悬挂,下缘高于植株顶端10 cm左右;每月更换1次。
10、 7.3 生物防治 在设施蔬菜传毒介体蓟马发生初期,释放东亚小花蝽。按数量比天敌:害虫=1:201:25的比例释 放东亚小花蝽,每7 d释放1次,连放3次。 7.4 化学防治 7.4.1 病虫监测 设施蔬菜番茄斑萎病毒病流行的关键因子是蔬菜定植后30d内传毒介体蓟马的传播,此阶段是防治 该病毒病的重要节点。定植后可采用定点定株调查和色板诱集方法,结合气象因素分析,加强对设施蔬 菜番茄斑萎病毒病及传毒介体蓟马的监测。采用色板诱集时,悬挂蓝板(规格:长宽=25 cm20 cm) 3张5张/666.7 m 2 ,每3 d更换1次,逐日监测蓟马数量。 7.4.2 传毒介体防治 设施蔬菜定植初期可用25
11、 %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灌根,生长期可选用10 %多杀霉素悬浮剂或21 %噻虫 嗪悬浮剂或240 g/L虫螨腈悬浮剂等交替喷雾使用(见附录B)。应当根据标准GB/T 8321、NY/T 393、 NY/T 1276的规定使用农药,控制施药剂量(或浓度)、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 7.4.3 病毒病防治 设施中一旦发现病株,可选用0.5 %葡聚烯糖可溶粉剂或8%宁南霉素水剂或20 %盐酸吗啉胍可湿性 粉剂交替喷雾使用(见附录B)。应当根据标准GB/T 8321、NY/T 393、NY/T 1276的规定使用农药,控 制施药剂量(或浓度)、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 8 建立防控档案 建立设施蔬菜番茄斑萎病
12、毒病防控档案,具体内容见附录A。 DB37/T 3414.3 2018 4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番茄斑萎病毒病防治档案记录表格 表 A.1 番茄斑萎病毒病防治档案 调查或用药日期 虫株率 ( %) 病株率 ( %) 用药名称 用药量 使用方法 备注 当茬蔬菜: 前茬作物: 前茬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 前茬作物用药情况 DB37/T 3414.3 2018 5 BB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推荐使用的药剂、用量、安全间隔期及使用注意事项 表 B.1 推荐使用的药剂、用量、安全间隔期及使用注意事项 药剂 制剂用药量 (/666.7 m 2 ) 使用方法 安全间隔期 (d) 注意事项 3 %
13、高效氯氰菊酯烟剂 Beta- cypermethrin 150 g350 g 点燃 7 每季最多施药次数 1次。 10%异丙威烟剂 Isoprocarb 300 g450 g 点燃 7 每季最多施药次数 2次。 10 %溴氰虫酰胺悬浮剂 Cyantraniliprole 40 ml50 ml 喷雾 3 每季最多施药次数 3次, 蓟马发生 初期开始施药。 10%多杀霉素悬浮剂 Spinosad 4 ml6 ml 喷雾 3 隔 5 d7 d施药 1次,每季最多 施药次数 2次3 次,蓟马发生初 期开始施药。 240 g/L虫螨腈悬浮剂 Chlorfenapyr 20 ml30 ml 喷雾 7 间隔
14、 7 d8 d施药 1次,每季最 多施药次数不超过 2次。 于蓟马发 生初期开始施药。 21 %噻虫嗪悬浮剂 Thiamethoxam 20 ml25 ml 灌根 - 蔬菜定植后 3 d7 d,每季灌根 1 次。 喷雾 7 间隔 7 d10 d 施1 次药,每季最 多施药次数 23次,于蓟马发生 初期施药。 25 %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Thiamethoxam 8 g15 g 灌根 7 每季最多施药次数 2次。 24 %混脂硫酸铜水乳剂 Copper sulfate 78 m117 m 喷雾 710 连续用药 3次4 次,最佳施药时 间在清晨或傍晚。 20 %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 Moroxydine hydrochloride 100 g150 g 喷雾 710 每季最多施药次数 2次。 病毒病发 生初期开始用药。 0.5 %葡聚烯糖可溶粉剂 Glucosan 10 g12 g 喷雾 5 每季最多施药次数 3次。 病毒病发 生初期开始用药。 8 %宁南霉素水剂 Ningnanmycin 75 ml100 ml 喷雾 710 连续喷 2次3 次。病毒病发生初 期开始用药。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