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81.060.01 Q3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33292018 建筑陶瓷制品制造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 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2018 - 06 - 29发布 2018 - 07 - 29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淄博舜元建陶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殷建、张连光、王新华、朱长文、周瑞栋、宁滨。 II 引 言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山东省地方标准安全生产风险分
2、级管控体系通 则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的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国内风险管理相关标 准、现代安全管 理理念和建筑陶瓷行业的安全生产风险(以下简称风险)管理经验,融合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结合山东省建筑陶瓷行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 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建筑陶瓷行业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达到降低风险,杜绝或减 少各种事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的目的。 1 建筑陶瓷制品制造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陶瓷制品制造行业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法、实施步骤,明确风险 点划分、风险判定、控制措施确
3、定和分级管控等具体原则,确定同类型企业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风 险评价方法和典型风险控制措施,以及相关配套制度、记录文件等。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建筑陶瓷制品制造行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861-201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 2974-2017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4、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2016版) 3 术语和定义 DB37/T 2882-2016、 DB37/T 2974-2017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建筑陶瓷制品制造企业 指用于建筑物的内、外墙及地面装饰或耐酸腐蚀的陶瓷材料(不论是否涂釉)的生产活动,以及水 道、排水沟的陶瓷管道及配件的制造 企业。 4 基本要求 4.1 成立组织机构 企业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安全、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组织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为该项 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5、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应负责分管范围内的 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4.1.1 主要负责人职责 确保获得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所需要的资源。如人力资源和专门技 能、方法、信息系统、技术与财务资源等。 2 确定各部门、各车间、各岗位职责与责任,授予权限以促进有效的风险管理。 确保体系变更时,维持体系完整性。 组织制定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定期对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调度、督导和考核。 确保全员及领导 小组其他人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履行其职责。 4.1.2 分管负责人职责 企业安全生产分管副总(或安全总监等)是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过程的主要负责人, 负责危险源辨识、风
6、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确定工作的监督管理。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责 任制考核,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 4.1.3 安全管理部门职责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起草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有关体系文件,指导和监督检查各专业工作组 分工开展情况;负责组织对全公司风险结果评审;负责对所有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汇总、协调、监督评 估。 4.1.4 其他职责 财务部负责保证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以保证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实施与运行,并监督经费的 使用落实情况; 技术、设备、生产等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协调指 导和监督检查;负责职责范围内的风险监督管
7、理; 各生产车间负责本车间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组织、协调,并及时更新, 对管辖范围所有直接作业、操作岗位、关键装置与重点部位进行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同时鼓 励本部门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识别与评价;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本车间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 核,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全天候”的风险管控; 新、改、扩建设项目由项目筹建组负责项目“三同时”各阶段的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4.2 实施全员培训 4.2.1 应将风险分级管控的培训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使 其掌握本单位风险类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结果、风险管控措施,并保留培
8、训记录。 确保参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各级人员充足且具备相应的管理或专业能力。应明确各级人员的能力需 求,采取针对性培训、外聘、引入机构补充能力等方法满足相关能力。 4.2.2 各类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要求包括: 主要负责人应具备熟悉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政策,了解适用的风险点、危险源识别、风险 评价及风险管控的相关方法或技能; 各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负责人应熟悉本专业或工作所涉及的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技术标准、 规程、规范,掌握风险点、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的方法和要求,了解本专业或工作所涉及风 险点所需的典型控制措施,并具有一定的协调组织能力; 各专业人员应掌握风险点、危险源识别方法、评价方法
9、和风险控制措施,熟悉专业所涉及的安 全法规、标准、规范、规程,了解本行业的典型风险及特点,熟悉本企业与专业相关的设施、 设备、布局、人员素质等; 岗位人员或作业过程风险识别成员应掌握风险识别的操作要求,掌握岗位风险和现有控制措施 熟悉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工作内容、工作要求等。 3 4.3 编写体系文件 企业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和风险分级考核制度(参见附录 B),并将该制度纳入公司安全管理 制度汇编。其他要求执行 DB37/T 2974-2017 第 4.3 条要求。 5 工作程序和内容 5.1 风险点确定 5.1.1 风险点划分原则 5.1.1.1 设施、部位、场所、区域 根 据 DB37/
10、T 2974-2017 第 5.1.1 条风 险点划分原则,企业可按照制粉、联合、抛光、动力等车间 的主要设备、设施、区域、场所进行划分, 陶瓷制品 制造行业企业设备设施一般有以下风险点(但不限 于): 制粉:装载机、喂料机、布袋除尘器、球磨机、煤浆炉、喷干塔等; 联合:压机、窑炉、喷墨机、印花机、施秞线、下砖机等; 抛光:上砖机、刮平机、抛光机 、磨边机等; 检选:叠砖机、包装机、码包机等; 动力:配电室、变压器、手持电动工具、电焊机等; 成品库:叉车。 5.1.1.2 操作及作业活动 企业应对岗位员工的操作及作业活动划分风险点,作业活动应当涵盖生产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 状态,对于存在易燃易
11、爆、严重职业危害因素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关注,建筑陶瓷制 品制造行业 企业作业活动一般有以下风险点(但不限于): 原料:配料作业、球磨作业、放浆作业、制粉作业、放送料作业、脱硫作业、脱硝作业; 窑炉:压制成型作业、烘干作业、施釉作业、喷墨印花作业、烧成作业、下砖作业; 抛光:上砖作业、刮平定厚作业、抛光作业、磨边作业、纳米抛光作业、覆膜作业; 检选:分色作业、检选作业、包装作业; 动力:巡检作业、检维修作业、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吊装作业; 成品库:叉运作业、装卸车作业。 5.1.2 风险点排查 按本标准 第 5.1.1条要求排查风险点并建立作业活动清单(参见附录 C
12、)和设备设施清 单(参见附录 D) 5.2 危险源辨识 5.2.1 辨识方法 企业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对作业活动类风险点进行危险源辨识,宜采用安全检查表法( SCL 法)对设备设施类风险点进行危险源辨识。 5.2.2 辨识范围 4 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 DB37/T 2974-2017第5.2.2 条所包含的内容。 5.2.3 危险源辨识 按DB37/T 2974-2017第 5.2.3条要求执行。在进行危险源辨识之前可收集相关必要的信息,为危险 源辨识打下基础,所需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安全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规范; 已识别的风险点(危 险源)信
13、息、重要风险点(危险源)清单,对应的措施; 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物料清单、产品规范、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 事故案例; 本企业以往的事故、事件; 设备资料及技术说明书; 安全、职业卫生评价及检测报告、特种设备检测报告; 外协或外包的类型(如建设施工、设备大修、外部检测等); 本企业的平面布置、管网图、物料清单等基础资料等。 5.3 风险评价 5.3.1 风险评价方法 企业可选择风险矩阵分析法(LS )(见附录A )对风险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按从严从高的原则 判定评价级别。 5.3.2 风险评价准则 根据DB37/T 2974-2017第 5.3.2条要求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风险
14、判定准则。 5.3.3 风险评价与分级 企业根据以下规则判定风险等级: 5 级 蓝色 :属于低风险,班组、岗位管控; 4 级 蓝色 :属于低风险,班组、岗位管控; 3 级 黄色 :属于一般风险,部室(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需要控制整改; 2 级 橙色 :属于较大风险,公司(厂)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应制定建议 改进措施进行控制管理; 1 级 红色 :属于重大风险,公司(厂)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应立即整改, 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停产整改,需要停产整 改的,只有当风险降至可接受后,才能开始或继续 工作。 5.3.4 确定重大风险 以下情形为重大风险,建立重大风险点统
15、计表(参见附录 E): 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 且 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 窑炉烧成区域、喷雾干燥塔检修等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窒息等危险的场所或作业; 5 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 5.3.5 风险点级别确定 按照风险点中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 5.4 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企业在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依据DB37/T 2974-2017 第5.4 条要求综合考虑并选择和实施。 5.5 风险分级管控 5.5.1 风险分级
16、管控的要求 根据DB37/T 2974-2017第 5.5.1条要求制定和实施风险控制措施。 5.5.2 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企业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编制包括全部风险点各类风险信息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见附录F 和附录 G),并按规定及时更新。 5.5.3 风险告知 按DB37/T2974-2017 第5.5.3 条要求进行告知。 6 文件管理 按DB37/T2974-2017 第6条规定建立相关文件资料 并存档。 7 分级管控的效果 DB37/T 2974-2017第7 条适用于本条款。通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贸企业应至少在以下方面 有所改进: 每一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应使
17、原有管控措施得到改进,或者通过增加新的管控措施提 高安全可靠性; 重大风险场所、部位的警示标识得到保持和完善; 涉及重大风险部位的作业、属于重大风险的作业建立了专人监护制度; 员工对所从事岗位的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 保证风险控制措施持续有效的制度得到改进和完善,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 根据改进的风险控制措施,完善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使隐患排查工作更有针对性。 8 持续改进 8.1 评审 企业每年与安全标准化自评结合,对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自评,对风险管控工作进行检查,提出进一 步改进、完善风险管控工作机制的措施。 8.2 更新 6 DB37/T 2974-2017
18、第 8.2 条适用于本条款。 8.3 沟通 DB37/T 2974-2017第 8.3条适用于本条款。 7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风险评价方法-风险矩阵分析法(LS) 风险矩阵分析法(简称LS),R=L S,其中 R是风险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件后果的结合,L 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S 是事故后果严重性 ;R 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风险大。 1、确定危害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 S) 对照表 1 从人员伤亡情况、直接经济损失、法律法规符合性、停工、对企业形象损坏五个方面对后 果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取值,取五项得分最高的分值作为其最终的 S 值。 表A.1 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定
19、准则 2、确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L) 表A.2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 3、确 定 了 S和 L值后,根据 R=LS计算出风险度R 的值,依据表 3的风险矩阵进行风险评价分级。(注: 风险度 R值的界限值,以及 L和S 定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依据具体情况加以修订,至少不能低于国家或 地方法规要求。) 等级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人员 直接经济损失 停工 企业形象 5 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 死亡 100 万元以上 部分车间(2 个 ) 重大国际影响 4 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 丧失劳动能力 50 万元以上 2 个车间停工、或设备 停工 行业内、省内影响 3 不符合上级公司或行业的 安全方
20、针、制度 、规定等 截肢、骨折 、听 力丧失、慢性病 1 万元以上 1 个车间停工或设备 地区影响 2 不符合企业的安全操作程 序、规定 轻微受伤、间歇 不舒服 1 万元以下 受影响不大,几乎不停 工 公司及周边范围 1 完全符合 无伤亡 无损失 没有停工 形象没有受损 等级 标准 5 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 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4 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发生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 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发生或预期情况下发生。 3 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
21、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 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 2 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事故 或事件。 1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 发生事故或事件。 8 表A.3 风险矩阵(R) 注1:安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R )及控制措施 注2:风险矩阵表 风险值 评价级别 风险等级 应采取的行动/ 控制措施 20-25 1 级 重大风险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 行评估。 15
22、-16 2 级 较大风险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 ,定期检 查、测量及评估 9-12 3 级 一般风险 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 4-8 4 级 低风险 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 1-3 5 级 无需采用控制措施 后 果 等 级 5 轻度危险 显著危险 高度危险 极其危险 极其危险 4 轻度危险 轻度危险 显著危险 高度危险 极其危险 3 轻度危险 轻度危险 显著危险 显著危险 高度危险 2 稍有危险 轻度危险 轻度危险 轻度危险 显著危险 1 稍有危险 稍有危险 轻度危险 轻度危险 轻度危险 9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双体系
23、运行奖惩考核制度 考核要求 1.1安全目标实行年度考核 公司实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机制,作为公司安全奖惩基金的一部分,对各单位双体系建设运行情 况进行激励。风险分级管控运行考核于每年年底进行。 1.2隐患排查治理实行季度考核,每季度进行一次综合监督考核,对于奖惩考核兑现的资金,影响 单位安全目标实现的考核项的,累积计入年底责任目标考核;因未有效履行职责,不影响年底目标考核 的奖惩项,实行季度兑现。 1.3隐患治理、员工行为实行日常考核,考核自检查发现时起, 当月执行。 2考核标准 2.1各单位及员工应熟知公司风险点划分情况及风险等级、岗位危险源存在情况和风险等级,依据 典型控制措施情况,在公司
24、生产经营过程中切实履行职责,未有效履行职责的个人和单位应进行考核。 2.2因未有效履行职责造成生产事故的,根据事故调查结果,视生产事故的严重程度和主次责任, 分别对个人和所在单位进行考核。 2.3因未有效履行职责造成职业危害和轻伤事故的,根据事故调查结果,视各单位(个人)的主次 责任,分别对个人和所在单位进行考核。 2.4因未有效履行职责造成重伤事故的,根据事故调查结果,视各单位(个人)的主次责任,分别 对个人及所在单位进行考核。 2.5因未有效履行职责造成死亡事故的,根据事故调查结果,据上级分管部门的处理结果执行。 2.6因未履行安全生产责任,造成责任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在隐患治理和员工行为考
25、核中不再进行 重复考核。 2.7公司积极开展安全生产评优活动,对于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资金奖励,年 度奖励金额累计不得超过风险抵押金的金额。 2.8.隐患治理及员工行为考核 2.8.1 奖励要求 2.8.1.1 公司鼓励现场作业人员积极发现、处理和报告事故隐患,对于及时发现重大隐患避免重大 事故(可预期)发生的人员,根据考核成绩给予适当奖励。 2.8.1.2 公司经常性开展安全合理化建议活动,并对合理化建议进行评比,公司根据考核成绩对优 秀合理化建议提出人给与适当奖励。 2.8.1.3 公司鼓励员工进行安全技术革新,对提出安全技术革新(工艺和设备、器具等)的人员给 予适当奖励。
26、 2.8.1.4 对在处理紧急情况和事故抢险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适当经济奖励和表扬。 2.8.2 处罚要求 2.8.2.1公司严禁在生产区内、仓库内吸烟,发现一次,从安全奖金中扣2分;在场人员每人扣 1分。 2.8.2.2进入生产区人员应按规定配戴劳保用品,穿戴工作服应符合安全要求,首先要保持干净整 洁无油污;第二要做到三紧: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以防在操作中造成人身伤害。严禁穿短裤、拖 鞋、凉鞋等不符合劳保用品规范的衣着,违者一扣 1分。 2.8.2.3操作人员严禁在工作场合吵架、打闹、脱岗和睡岗。违者一次扣 2分。 10 2.8.2.4操作人员应按规定时间、路线定时到现场进行设备、仪
27、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 好记录。无法及时处理的问题,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和领导,并做好记录。记录应详细写明问题发现的 时间、地点、现象(工艺变化情况)等。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不汇报、不记录,一次扣2 分。 2.8.2.5操作人员禁止在操作台上吃饭、喝水,上班期间严禁吃任何零食,严禁坐在控制台上说笑、 严禁在控制盘上随意拨动启动开关和按钮。违者一次扣除 2分。 2.8.2.6严禁随意拨打电话、在手机或电脑上进行与工作无关的操作。违者一次扣2 分。 2.8.2.7设备上的安全装置必须完好无损,灵敏有效。安全装置的日常检查、维护由车间操作人员 进行,不及时检查维护,造成设备和人员伤亡事故,按有
28、关规定进行考核。 2.8.2.8员工上岗前 4小时内,严禁喝酒。违者一次 扣除2 分。 2.8.2.9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必须悬挂在工作场所(特殊场合可以选择人员较集中的地方),并教育 员工严格按规程操作。每发现一人违章操作,违章者本人扣2 ,违章者所在部门领导扣 1分。 2.8.2.10其他单位发生事故,公司已发通报或召开专题会议,各部门未按要求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以至发生相同或类同事故的,将根据事故类型按以上相关条款进行严肃处理。 2.8.2.11未按规定周期或时间进行隐患排查的,对直接责任人扣 2分。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连带责任 扣1分。 2.8.2.12未按规定时间完成隐患整改且未打延期整改报
29、告的。车间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扣 2分。 3 附则 3.1本规定由安环部负责解释。 3.2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11 C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作业活动清单 作业活动清单 单位:制粉车间 NO:01 序号 作业活动名称 作业活动内容 岗位/ 地点 活动频率 1 原料配磨作业(原 料磨、煤浆磨) 装载机按照技术配比装入喂料机 喂料机 开启按钮,输送带转,喂料机料自动输送 到球磨机 喂料机 2 制浆作业 (原料磨、 煤浆磨) 磨装完确认盖好磨口及防护,按钮启动 球磨房 磨到时间,检测泥浆方可放磨 球磨房 泥浆入池后将泥浆泵过筛除铁 球磨房 3 制粉作业 泥浆经高压泥浆泵喷枪打入塔内与热
30、空气 相遇干燥形成粉料 干燥塔 泥浆泵将煤浆经喷枪打入炉内燃烧产生热 空气 干燥塔 4 制釉作业 原料经电动葫芦吊到平台入磨 釉磨房 装磨完毕,确认盖好磨口及防护盖,开启 动按钮 釉磨房 磨到时间检测,合格进行放磨 釉磨房 5 放送料作业 将陈腐好的料粉按配比放至输送皮带 成品料仓下 将陈腐好的料粉输送至压机料仓 煤磨房 6 脱硫作业 运输车密封条件下开泵卸车 脱硫池 职工在防护措施安全条件下 把石灰加入搅拌桶 脱硫池 开启脱硫泵经喷枪雾化达到 要求标准 脱硫塔 7 脱硝作业 运输在密闭无泄漏条件下开始卸车 脱硝房 开脱硝泵经喷枪煤浆炉内雾化 达到要求 煤浆炉、窑炉 单位:联合车间 NO:02
31、 序号 作业活动名称 作业活动内容 岗位/ 地点 活动频率 1 压制成型作业 料仓送料 压机平台 料仓下料到料斗料车 压机 料粉送到料车,料车布料 压机 压机压料成型 压机 12 料车推坯到翻坯器 压机 翻坯器反坯到窑头进砖平台 干燥窑窑头平台 2 烘干作业 砖坯在干燥窑内输送烘 干到窑尾 干燥窑 窑尾操作工检验不合格砖坯捡下来 干燥窑 合格砖坯用釉线皮带输送到浮土机 干燥窑 3 淋釉作业 釉料从釉磨房通过管道输送到罐内 淋釉房 淋釉工把釉料通过管路输送到搅拌桶内 淋釉房 淋釉工用流速杯、比重器、调整合 格后把合格的釉料通过釉泵,振动筛过滤 后输送到另一台搅拌桶内 淋釉房 釉泵把油料输送到釉线
32、漏斗内 通过钟罩均匀的施到砖坯上 淋釉房 4 喷墨印花作业 砖坯进入喷墨机,按照计划喷出所需的花 色 喷墨机房 釉磨房把印油运到印花机平台上, 印花工把印油倒到网版上,印花机 开始布釉、印花 印花机 5 烧成作业 砖坯从低温区进入中温区、高温区、降温 区出窑炉,进入风冷降温区 烧成窑炉 6 下砖、 上砖作业 烧制后的砖坯通关下砖机下砖后,经运输 车送达砖坯存放处 下砖机 人员查看编号,开启砖坯运输车将砖拉入 上砖机内,开启上砖机,机械手抓砖启动 皮带机运送砖,人员佩戴手套根据实际加 减砖 上砖机 单位:抛光车间 NO:03 序号 作业活动名称 作业活动内容 岗位/ 地点 活动频率 1 刮平定厚
33、作业 检查滚刀切削量,用完进行更换,检查水 量,保持水量充足,启动皮带机运送砖, 启动刮刀调整好滚刀吃砖的切削量 刮平机 2 抛光作业 检查水量保持水量充足 抛光机 检查气源保持气压足够稳定 抛光机 检查磨具使用情况,用完进行更换,启动 皮带机运送砖 抛光机 开启磨头,摆动对砖,进行抛光 抛光机 根据需要人员佩戴手套进行加减砖 抛光机 3 磨边作业 检查水气源保持水压充足,气压稳定 磨边机 检查磨轮,倒角轮使用情况,用完进行更 换 磨边机 启动皮带机运送砖 磨边机 13 调整磨头切削量,控制好砖尺码 磨边机 调整对中,装码装置 磨边机 4 纳米抛光作业 检查纳米液使用量,保持足够 纳米抛光机
34、检查磨头海绵轮及抛片是否需更换 纳米抛光机 检查气源保持气压压力足够 纳米抛光机 启动皮带机运送砖 纳米抛光机 根据砖距大小佩戴手套加减砖 纳米抛光机 正常运行时不定时检测抛磨广度和防污情 况 纳米抛光机 5 覆膜作业 检查气路保持气压足够 覆切磨机 安装薄膜 覆切磨机 皮带机运送砖 覆切磨机 电热丝加热切割薄膜 覆切磨机 单位:检选车间 NO:04 序号 作业活动名称 作业活动内容 岗位/ 地点 活动频率 1 分色作业 按时看砖面缺陷,测平整度、对角线 分色房 用蜡笔将分类砖分类标记 分色房 从线上捡下样品砖进行比对 分色房 将缺陷数量进行分类记录 分色房 2 检选作业 将铁托摆好, 检选线
35、 过砖时让线上只过一类砖,不同的捡到铁 托上 检选线 用手动叉车将有砖的铁托分类摆放好 检选线 停线时将捡下来的砖再加上 检选线 检选人员轮流清扫道路和洒水 检选线 临时停线时安在急停开关,减少磕碰 检选线 3 打包作业 将纸箱包角打包带运至车指定地点 包装线 将产品型号色号日期编与喷码机中 包装线 及时往自动打包线指定位置添加纸箱包角 包装线 自动码包完毕后,用捆绑带将托扎紧 包装线 熟练操作设备及时清理机器和路面卫生 包装线 单位: 成品库 NO: 05 序号 作业活动名称 作业活动内容 岗位/ 地点 活动频率 1 装车作业 1、接到票后由发货人员找到货物库位 成品库 2、叉车人员检查托盘
36、及货物完好无损 成品库 3、叉车挑砖到需装货车辆 成品库 4、装车人员插好装车铁架进行整齐装车 成品库 2 叉运作业 车辆定期维护保养 成品库 作业前检查叉车油量、转向、刹车、大灯 喇叭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成品库 14 将叉车平稳插入砖托,叉起低速挑至成品 库 成品库 按照要求码垛,不得超高,码放整齐 成品库 单位: 动力车间 NO:06 序号 作业活动名称 作业活动内容 岗位/ 地点 活动频率 1. 窑炉检维修作业 停产后对窑炉检查、维护、修理的作业 联合车间 2. 煤浆炉检维修 停产后对煤浆炉检查、维护、修理的作业 制粉车间 3. 喷干塔检维修 停产后对喷干塔检查、维护、修理的作业 制粉车间
37、 4 球磨镶衬作业 对球磨内部镶衬石的作业 制粉车间 5 泥浆池内部检修作 业 对泥浆池内部搅拌装置检查、维护、修理 的作业 制粉车间 6 电焊作业 使用电焊机在公司内部进行的临时性维修 作业 公司内 7 气割作业 使用气割在公司内部进行的临时性维修作 业 公司内 8 手持电动工具作业 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 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 公司内 9 吊装作业 使用吊车进行的临时性吊装作业 公司内 10 高处作业 离地面高度 2米的临时性作业 公司内 11 临时用电作业 公司内部因检维修需要进行的临时性用电 作业 公司内 15 D D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设备设施清单
38、设备设施清单 单位: 制粉车间 NO: 01 序号 设备名称 类别 型号 位号/ 所在部位 是否特种设备 备注 1 装载机 专用机械 50 料场 否 1台 2 喂料机 其它设备 40吨 球磨机房 否 2台 3 输送带 通用机械 80cm 球磨机房 否 4条 4 布袋除尘 专用机械 YE2-132S2-2 球磨机房 否 3台 5 电动葫芦 起重机械 0.5吨 球磨机房 否 2台 6 球磨机 专用机械 60吨 球磨机房 否 10台 7 振动筛 专用机械 1.1KW 泥浆池 否 12台 8 除铁器 专用机械 YS90-2 泥浆池 否 4台 9 煤浆炉 炉类 3.6米 干燥塔房 否 1台 10 助燃风
39、机 通用机械 22KW 干燥塔房 否 1台 11 供料微机 专用机械 MA2219A 球磨机房 否 2套 12 干燥塔 塔类 14000型 干燥塔房 否 1台 13 布袋除尘器 专用机械 LPE128*4 干燥塔房 否 1台 14 引风机 通风机械 Y4-68 干燥塔房 否 1台 15 釉磨 专用机械 5吨 釉磨房 否 各6 台 16 搅拌机 通用机械 YS-22 釉磨房 否 12台 17 电动葫芦 起重机械 2吨 釉磨房 否 2台 18 脱硫塔 塔类 6500米 料场 否 1台 19 脱硫泵 通用机械 YS-55KW 脱硫池 否 4台 20 脱硝泵 通用机械 YE2-80M1-2 脱销房 否
40、 2台 16 单位:联合车间 NO:02 序号 设备名称 类别 型号 位号/ 所在部位 是否特种设备 备注 1 压机 专用机械类 4009 联合车间东侧 否 4台 2 压机进砖平台 动力类 YS90S4 联合车间东侧 否 4台 3 压机连接线 动力类 YS8024 压机进砖平台 否 16 4 压机翻坯器 动力类 YS-80M2-4 压机进砖平台 否 4 5 压机浮土机 动力类 YS90S4 联合车间东侧 否 16 6 电动葫芦电机 动力类 2d22-4 联合车间东侧 是 1 7 压机料车 动力类 JS-100L2-4 联合车间东侧 否 4 8 下砖机 专用机械类 YD-CPSZD600/800
41、 联合车间西侧 否 6 9 烘干窑炉 炉类 230*3.2m 联合车间南侧 否 1条 10 传动线 动力类 YS8024 烘干窑南侧 否 23台 11 风机 动力类 JHM-160M-4 排潮平台 否 2 12 除尘器 动力类 JHM-4 窑炉控制室西侧 否 2 13 烧成窑炉 炉类 专用设备 车间北侧 否 1条 14 窑头存坯器 动力类 YE2-90L-4 窑头 否 1 15 窑头快拉 动力类 YE2-90L-5 窑头 否 3 16 排烟平台 动力类 JHM-355M2-4 窑头 否 2 17 余热平台 动力类 JHM-250M-4 排烟平台 否 2 18 施釉线 起重运输类 80米*1 米
42、 联合车间中部 否 2条 19 淋油房搅拌桶 动力类 YS8024 淋油房 否 12 20 振动筛 动力类 XY-110-2 淋釉房 否 6 21 喷墨机 专用机械类 JET980 施釉线 否 2 22 印花机 通用机械类 施釉线 否 14 单位:抛光车间 NO: 03 序号 设备名称 类别 型号 位号/ 所在部位 是否特种设备 备注 1 上砖机 专用机械类 YDCPSZS-600/800 上砖作业区 否 2台 2 刮平机 专用机械类 GD80018 定平刮厚作业区 否 1台 3 刮平机 专用机械类 GD80016 定平刮厚作业区 否 1台 4 抛光机 专用机械类 JP800120 抛光作业区
43、 否 6台 5 磨边机 专用机械类 BSQ100118+2 前磨作业区 否 2台 6 磨边机 专用机械类 BSQ100126+2 后磨作业区 否 2台 7 磨边机 专用机械类 BSH100126+2 后磨作业区 否 2台 8 磨边机 专用机械类 BSH100126+2 前磨作业区 否 2台 9 切磨机 专用机械类 JPT868D 拣选作业区 否 2台 10 风机 通用机械 JWB-X1.1B-400 后磨作业区 否 2台 11 布袋除尘机 专用机械类 纳米抛光作业区 否 2台 12 水泵 通用机械 B9-250 循环水池 否 4台 17 单位:检选车间 NO: 04 序号 设备名称 类别 型号
44、 位号/ 所在部位 是否特种设备 备注 1 自动分色机 专用设备 WLZ2070 分色房 否 2条 2 线架 动力类 TWB*0.75B-190F 分色房 否 2条 3 检选线架 动力类 YS90S4 检选线 否 3台 4 叠砖机 专用机械 KXDA800B*/90 包装岗位 否 4台 5 全自动包装机 专用机械 KXBT800B*/91 包装岗位 否 16台 6 半自动包装机 专用机械 KXML800B*/92 包装岗位 否 4台 7 码包机 专用机械 KXML800B*/93 包装岗位 否 2辆 8 叉车 起重机械 CPC35 拣选车间 是 2辆 单位:动力部 NO :05 序号 设备名称
45、 类别 型号 位号/ 所在部位 是否特种设备 备注 1 变配电室 动力类 10KV 厂区中北侧 否 1座 2 变压器 动力类 S11-2005KVA 配电室 否 1台 3 并联电容器 动力类 BSMJO.45-30-3 配电室 否 1组 4 发电机 备电 联合车间 否 1台 5 手持电动工具 QIF-FF-25 厂区内 否 3台 6 天然气调压装置 其他设备设施 厂区西北侧 否 1台 7 天然气管线 其他设备设施 厂区北侧 否 1路 8 磨光机 其它设备 SIM-FF-100A 维修房 否 1台 9 手电钻 其它设备 F12-FF-10A 维修房 否 1把 10 电焊机 专用机械 BS1315
46、 大修房 否 2台 单位:成品库 NO :06 序号 设备名称 类别 型号 位号/ 所在部位 是否特种设备 备注 1 叉车 起重运输 COC35 成品库 是 1台 18 E E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重大风险点统计表 序 号 名称 类型 区域 位置 可能发生的 事故类型及 后果 主要风险控制措施 管控层 级 责任单位 责任 人 备注 1 烧成 作业 作业 活动 类 联合 车间 火灾、爆炸、 中毒、窒息 1.严格执行烧成工岗位安全 技术操作规程;2.温窑期间 巡窑工定时对烧枪燃烧情况 进行检查;3.定时对中控室 窑炉区间升温情况记录;4. 定期检查连锁装置连锁更状 态;5.换燃气软管后要及
47、时 用燃气报警仪检测;6.上岗 前三级安全教育,每年再培 训不少于20课时;7. 燃气操 作人员进行燃气专业知识培 训。 公司及 以下层 级 企业主要 负责人、 联合车间 主任、班 组长、岗 位责任人 等 - 直判(根 据 5.3.4 条第第 4 款) 2 窑炉 维修 作业 活动 类 联合 车间 中毒、窒息 火灾、爆炸 1.作业前必须办理有限空间 作业票;2.天然气管道需动 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作业 票;3.作业前必须对窑炉内 部气体进行置换、检测;4. 作业人员与监护人配备对讲 机;5.作业人员必须携带便 携式气体分析仪;6.检修前 将燃气管路连接口断开;7. 作业时必须安排专职监护 人; 8.上岗前三级安全教育, 每年再培训不少于 20 课时; 9 机械伤害作业佩带防护手 套; 10.易中毒、窒息作业佩 带防护面罩或正压式空气呼 吸器;11.佩带安全帽。 公司及 以下层 级 企业主要 负责人、 动力部、 作业区域 负责人及 动火作业 人、监护 人等 - 直判(根 据 5.3.4 条第第 4 款 19 序 号 名称 类型 区域 位置 可能发生的 事故类型及 后果 主要风险控制措施 管控层 级 责任单位 责任 人 备注 3 煤浆 炉维 修 作业 活动 类 制粉 车间 窒息、高处 坠落 1.作业前必须办理有限空间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