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07.060 A47 DB37 山东省地方标 准 DB 37/T 33882018 气候影响评价指南 Guidelines of climate impact assessment 2018-08-17发布 2018-09-17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3388 2018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鲁TC 16)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省气候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伟宗、汤子东、邹瑾、孟祥新、刘焕彬、胡先锋。 DB37/T 3388 2018 1 气候影响评价指南 1范围 本
2、标准给出了气候影响评价类别、所用资料和主要内容的建议。 本标准适用于制作和应用气候影响评价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481 气象干旱等级 QX/T 228 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等级划分 QX/T 341 降雨过程强度等级 3 术语和定义 GB/T 20481、QX/T 228、QX/T 34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候影响评价 climate impact assessment 运用天气气候、灾
3、害和地理信息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某一时期气候条件及其变化给社会、经济 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进行客观分析和判断。 3.2 标准气候值 standard climate normal 气象要素最近连续三个整年代的样本平均值。标准气候值每10年进行滚动更新。如对20012010 年间的变量使用19712000年的平均值作为其标准气候值; 20112020年间的变量使用19812010年的 平均值作为其标准气候值;以此类推。 3.3 距平 anomaly 某时段的气候变量与标准气候值之差。 4分类 气候影响评价分为月气候影响评价、季节气候影响评价、年气候影响评价和不定期气候影响评价, 具体分类见表1。
4、 DB37/T 3388 2018 2 表 1 气候影响评价分类 评价名称 评价时段划分 月气候影响评价 每月 冬季气候影响评价 上年 12 月当年 2 月 春季气候影响评价 当年 3 月5 月 夏季气候影响评价 当年 6 月8 月 秋季气候影响评价 当年 9 月11 月 年气候影响评价 当年 1 月12 月 不定期影响评价 任意时段 5 资料种类 5.1 气象资料 选用按照地面观测规范的规定观测的时间序列长、具有代表性的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等数据。 5.2 相关资料 选用农业、林业、水利、电力、民政、交通、统计(按部委部门排序)等部门和组织提供的信息。 6 主要内容 6.1 基本气候概况 基本
5、气候概况包括: 基本气候特点:统计分析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基本气候要素参数(如平均值、距平或指数 等); 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气候要素与标准气候值的偏离程度,比较其与上年、典型年和常年同期记 录值的差异,判别当地主要气候要素异常等级。主要气象要素评价等级划分按照附录 A.1、A.2 和A.3; 极端性:当某要素出现极值时,评述极值出现时间、地点、持续时间、强度及其历史排位等。 6.2 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影响 针对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雾、霾、低温、高温、干热风、干旱、雷电、冰雹、 霜冻、连阴雨等高影响天气气候事件,分析其发生范围、强度、持续时间及其影响对象所遭受的损失等。 6.
6、3 专项影响评价 6.3.1 气候与农业 针对小麦、玉米、花生、棉花等主要农作物进行气候影响评价,包括下列内容: 评价时段内的作物生长发育状况; 评价时段内的降水、气温、日照、土壤墒情等关键因子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评价时段内的降水、气温、日照等气象因子对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影响; 评价时段内气象灾害发生情况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DB37/T 3388 2018 3 6.3.2 气候与林果业 针对林业、果业进行气候影响评价,包括下列内容: 评价时段内天气气候对主要果树关键发育期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评价时段内林木主要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分布范围,以及降水、气温、日照等要素对林木主要 病虫害发生的影
7、响。 6.3.3 气候与降水资源 根据区域降水资源(计算方法按照附录B),分析评价时段内降水资源偏离标准气候值的程度,判定 降水资源的等级和类型。判别指标按照附录A.4。 6.3.4 气候与交通 气候对交通的影响评价包括下列内容: 分析评价时段内雨(雪)、冰冻、雾、霾、大风等高影响天气发生情况; 分析评价时段内高影响天气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DB37/T 3388 2018 4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主要气象要素评价等级划分 A.1 平均气温 根据平均气温距平(T),将不同时间尺度的平均气温评价等级划分为7级,平均气温评价等级划 分按照表A.1。 表 A.1 平均气温评价等级划分表 等级
8、 类型 平均气温距平() 月尺度 季尺度 年尺度 1 异常偏高 T2.5 T2.0 T1.5 2 显著偏高 2.5T1.5 2.0T1.0 1.5T1.0 3 偏 高 1.5T1.0 1.0T0.5 1.0T0.5 4 正 常 1.0T-1.0 0.5T-0.5 0.5T-0.5 5 偏 低 -1.0T-1.5 -0.5T-1.0 -0.5T-1.0 6 显著偏低 -1.5T-2.5 -1.0T-2.0 -1.0T-1.5 7 异常偏低 -2.5T -2.0T -1.5T A.2 降水量 根据降水距平百分率(Pa),将不同时间尺度的降水量评价等级划分为7级,降水量评价等级划分 按照表A.2。
9、表 A.2 降水量评价等级划分表 等级 类型 降水距平百分率(%) 月尺度 季尺度 年尺度 1 异常偏多 Pa100 Pa80 Pa60 2 显著偏多 100Pa50 80Pa40 60Pa30 3 偏 多 50Pa20 40Pa20 30Pa15 4 正 常 20Pa-20 20Pa-20 15Pa-15 5 偏 少 -20Pa-50 -20Pa-40 -15Pa-30 6 显著偏少 -50Pa-80 -40Pa-70 -30Pa-50 7 异常偏少 -80Pa -70Pa -50Pa A.3 日照 DB37/T 3388 2018 5 根据日照时数距平(S),将不同时间尺度的日照时数评价等
10、级划分为7级,日照时数评价等级划 分按照表A.3。 表 A.3 日照时数评价等级划分表 等级 类型 日照时数距平(h) 月尺度 季尺度 年尺度 1 异常偏多 S70 S200 S400 2 显著偏多 70S50 200S150 400S300 3 偏 多 50S30 150S100 300S200 4 正 常 30S-30 100S-100 200S-200 5 偏 少 -30S-50 -100S-150 -200S-300 6 显著偏少 -50S-70 -150S-200 -300S-400 7 异常偏少 -70S -200S -400S A.4 降水资源 根据降水资源偏离标准气候值的程度,
11、评价气候对水资源的影响,划分为5级,降水资源评价等级 划分按照表A.4。 表 A.4 降水资源评价等级划分表 等 级 类型 判别式 1 异常偏多 RRS+1.5 2 偏多 RS+1.5 RRS+0.7 3 正常 RS+0.7 RRS-0.7 4 偏少 RS-0.7 RRS-1.5 5 异常偏少 RS-1.5 R 注: R、RS、分别为降水资源、标准气候值和标准差。 DB37/T 3388 2018 6 BB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区域降水资源计算方法 区域降水资源根据区域面积和区域内国家气象观测站降水量,按照公式(B.1)计算。 1 ns ii i R SR .(B.1) 式中: R 区域总降水资源,单位为 m 3 ; ns 区域内气象站数; Ri 评价期内单站降水量,单位为 m; Si 每个气象站代表的区域面积,单位为 m 2 。 DB37/T 3388 2018 7 参考文献 1 郑斯中,葛其芳等. 气候影响评价M. 北京:气象出版社,1989 2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全国气候影响评价M. 北京:气象出版社,2012 3 彭广. 气候影响评价M. 北京:气象出版社,2016 4 李维京. 现代气候业务M. 北京:气象出版社,2012 5 罗勇. 气候变化业务M. 北京:气象出版社,2012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