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7 T 3278-2018 医药制造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

    • 资源ID:1484831       资源大小:2.04M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7 T 3278-2018 医药制造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

    1、ICS 71.010 G00 DB37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3278 2018 医药制造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实施指南 Guidelines for implementation of occupational hazard detection andmanagement system in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2018 - 06 - 12发布 2018 - 07 - 12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3278 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2、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 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伟、李晓敏、张展、高春云、韩正。 DB37/T 3278 2018 2 医药制造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药制造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的职责和要求、隐患分级和分类、工作程序与内容、 文件管理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医药制造企业生产活动过程中职业病隐患排查和治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3、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37/T 2883-2016 生产 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DB37/T 3012-2017 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3 术语和定义 DB37/T 2883-2016、 DB37/T 3012-2017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医药制造企业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从事中药、西药等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进行生产制造、加工,使原料经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后成为 新的医药类产品的企业。 4 职责和要求 4.1 坚持职业病危害分级分类管理,保证职业病危害风险

    4、分级控制措施持续有效。 4.2 建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建设 领导小组和组织机构。 4.2.1 领导小组可由分管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等组成,全面负 责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建设 。 4.2.2 组织机构(办公室)可设在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体系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编制、体系运行 和维护、风险告知和档案管理。 4.3 落实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车间(班组)管理人员以及劳动者在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方面的职责和要求。 4.3.1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保证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所需人

    5、 力、资金和物资的投入,统筹规划 体系建设并实施奖惩,及时掌握重大隐患治理情况,对体系建设的有效性承担最终责任。 DB37/T 3278 2018 3 4.3.2 企业分管负责人负责督促、检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情况,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隐患 排查治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主要负责人报告重大情况,对本单位无力解决的重大隐患,及时向 上级有关部门提出报告。 4.3.3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的具体工作,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 生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报相关部门组织治理。 4.3.4 车间主任、班组长、岗位操作工等其他人员应对职责范围内的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具体工作 负

    6、 责。 4.4 制定实施方案 企业应建立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方案,明确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工作进度、实施流程 等。 4.5 制定排查计划 企业应根据生产运行特点,制定职业病隐患排查计划,明确检查的目的、内容、要求,并编制职 业病隐患排查表。 4.6 建立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培训教育制度 企业应建立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保障各项排查治理工作的落实;完善培训教育制度,应包括 制定培训计划和保障培训开展的工作措施,对企业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 等实施全员培训。 4.7 制定体系运行的考核办法,考核办法应 明确考核内容及奖惩措施,参见附录 A。 5 职业病隐患分类

    7、和分级 5.1 职业病隐患分类 按照 DB37/T 3012-2017 中 5.1的规定,将职业病隐患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现场管理类隐患。 5.2 职业病隐患分级 按照 DB37/T 3012-2017 中 5.2的规定,将职业病隐患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 6 工作程序和内容 6.1 编制职业病隐患排查清单 6.1.1 现场管理隐患排查清单 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目的是检查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管控措施落实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清单 编制内容至少应包括:风险点信息、排查内容和标准、排查方法、排查周期、组织级别 等,参见附录 B。 6.1.2 基础管理隐患排查清单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目的是检查企业职

    8、业卫生基础管理与相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 规范和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规定的符合性,清单编制内容至少应包括:基础管理项目名称、排查内容 和标准、排查方法、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等,参见附录 C。 DB37/T 3278 2018 4 6.2 职业病隐患排查 6.2.1 职业病隐患排查类型 排查类型可包括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和综合检查。 6.2.2 职业病隐患排查组织级别和频次 班组或岗位人员每天至少一次对现场工程技术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进行日常检查; 车间管理人员(车间主任或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至少每周一次对 现场工程技术措施、应急处置 措施及个体防护措施进行日常检查; 车间管理人员(车间主任

    9、或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至少每月一次对现场管理措施、教育培训措施 进行专项检查; 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至少每半年一次对基础管理类措施进行专项检查; 企业至少每年组织一次进行全面的综合检查。 6.2.3 职业病隐患排查结果记录和上报 6.2.3.1 各相关层级的组织部门和单位对照确定的隐患排查表进行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进行记 录,现场管理类隐患宜留影像记录,与文字记录一并存档。 6.2.3.2 一般隐患应及时分析原因,并上报组织部门;重大隐患应及时上报公司主要负责人及职业卫 生管理 部门。 6.3 职业病隐患治理 6.3.1 隐患治理要求 应按 DB 37/T 2883 2016 中 7.4.1的规

    10、定执行。 6.3.2 隐患治理流程 6.3.2.1 通报隐患信息。将隐患名称、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治理期限及治理建议等信息进行通报。 6.3.2.2 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对于排查出的隐患,组织部门立即下达隐患整改通知至隐患所在位置责 任部门或者责任人员进行整改。不能立即整改或者超出整改能力范围的按照程序上报,由上级责任部门 下发隐患整改通知。 6.3.2.3 实施隐患治理。隐患存在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对隐患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对隐患治理措 施和应急措施或预案进行论证,估算整改 资金并按规定时限落实整改。 6.3.2.4 治理情况反馈。隐患存在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将治理完成情况反馈至隐患整改通

    11、知下发部门 验收,未能及时整改完成的应说明原因与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协同解决。 6.3.2.5 验收。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当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并出具验收意见。 6.3.3 一般职业病隐患治理 应按照 DB37/T 3012-2017 中 6.3.2 执行。 6.3.4 重大职业病隐患治理 应按照 DB37/T 3012-2017 中 6.3.3 执行。 6.4 职业病隐患治理验收 DB37/T 3278 2018 5 应按照 DB 37/T 3012-2017 的 6.4 执行。对于验收合格的隐患治理 项目,企业应制定相应的规程, 并转入正常的维护管理。 7 文件管理 应按照 DB 37/T 3

    12、012-2017 的 7.3 执行。 8 持续改进 应按照 DB 37/T 3012-2017 的 7.1 执行。 DB37/T 3278 2018 6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医药制造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考核办法 A.1 目的 为了保证医药制造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进一步明确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流 程和责任分工,对职业病排查治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制定本办法。 A.2 考核对象 本办法适用于医药制造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所涉及的部门、车间、 岗位的管理人员和 操作人员。 A.3 考核依据 医药制造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A.4 考评

    13、方式 采取定期考评方式,一年至少一次。 A.5 考评 组织与内容 A.5.1 车间组织对岗位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对岗位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知晓情况、岗位隐患排查记 录的规范、完整性等进行考核。 A.5.2 企业分管负责人组织企业评价组对车间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对车间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知晓情 况、隐患排查计划与落实情况、车间级隐患排查记录、台帐的规范、完整性、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 隐患治理、全员培训及培训教育档案的建立、完善等。 A.5.3 企业分管负责人组织企业评价组对职业卫 生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对公司 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组织机构与人员、职业病隐患排查周期、方式、治理

    14、的知晓情况、职业病 隐患排查体系建设的组织机构及人员设置、体系文件编制、责任考核、隐患排查清单编制、隐患排查实 施、一般事故隐患治理、重大事故隐患治理、体系评审及更新、信息系统应用、全员培训等规范性及执 行情况等。 A.5.4 企业负责人组织企业评价组对分管负责人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对公司的风险点清单、风险告知 重大风险、全员培训的掌握情况,以及体系文件编制、责任考核、重大风险、评审及更新、全员培训组 织情况等。 A.6 考评等级 DB37/T 3278 2018 7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4个等级。考核结果纳入各单位的经济责任制,与奖金收 入挂钩,并作为年度评先树优的依据。 考

    15、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4个等级。考核结果纳 入各单位的经济责任制,与奖金收入挂钩,并作为年度评先树优的依据。 DB37/T 3278 2018 1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医药制造企业现场管理隐患排查项目 B.1 医药制造企业现场管理隐患排查项目详见 B.1。 表 B.1 医药制造企业现场管理隐患排查项目 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项检查 综合检查 交接班 巡查 巡查 巡查 巡查 编 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等 级 责任 单位 作业 区域 危险源(职业病 危害因素) 管控措施 每班 /班 组级 每周 /车 间级 每月 /车 间级 每半年 / 部门级 每年

    16、/ 公司级 1 职业健康 (发 酵提 取)配 料岗 位 重大 风险 总经 理办 公室 配料 间 氢氧化钠 工程措施 配料间设置机械通风措施 管理措施 设置“当心腐蚀”、“穿防护服”、“戴防护手套” 等警示标识 培训教育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业卫生基础知 识;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 规程;氢氧 化钠等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 1、自吸过滤式防毒口罩; 2、耐酸碱手套、耐酸碱服、耐酸碱鞋、耐腐蚀 液护目镜 应急措施 1、氢氧化钠储罐、计量罐设置防护围堰,围堰 有效容量不应小于其中最大储罐的容量; 2、设置具有防冻功能的喷淋

    17、洗眼设施,服务半 径不大于 15米 工程措施 1、氨水应采用管道输送系统或密闭槽罐车运 DB37/T 3278 2018 2 表 B.1 医药制造企业现场管理隐患排 查项目 (续) 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项检查 综合检查 交接班 巡查 巡查 巡查 巡查 编 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等级 责任 单位 作业 区域 危险源(职业 病危害因素) 管控措施 每班 /班 组级 每周 /车 间级 每月 /车 间级 每半年 / 部门级 每年 / 公司级 1 职业健康 (发 酵提 取)配 料岗 位 重大 风险 总经 理办 公室 种子 罐 氨 输、卸车应应采用密闭卸车系统; 2、室内设置械通风措施

    18、; 管理措施 设置“当心中毒”、“戴防毒面具”、“注意通风” 等警示标识 ;设风向标 培训教育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氢氧化钠、 氨等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 1、自吸过滤式防毒口罩; 2、耐酸碱手套、耐酸碱服、耐酸碱鞋、耐腐蚀液 护目镜 应急措施 1、氨水储罐和氨水计量罐应设置氨吸收装置等 2、卸氨区设置具有防冻功能的喷淋洗眼设施,服 务半径不大于 15米; 3、设 置固定式氨浓度监测报警仪,氨监测报警装 置的警报值宜设为 30mg/m3;高报值根据实际设置 2 职业健康

    19、(发酵 提取)发 酵岗位 一般 风险 发酵 车间 发酵 罐现 场、 发 酵控 制室、 分析 室、发 酵罐 现场 高温、噪声 工程措施 1、设备及管道设置保温或隔热层,主控室设置空 调设施; 2、发酵区设置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措施; 3、发酵控制室、分析室设置隔声吸声措施; 4、发酵蒸汽管道排气口设置消声器; 发酵搅拌电机选用低噪声设备; 5、风机设置独立减振基础、设置隔声罩 管 理措施 发酵区域设置“当心中暑”、“注意高温”、“注意 通风”等警示标识;发酵罐、风机附件设置“噪 声有害”、“戴护耳器”等警示标识 DB37/T 3278 2018 3 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项检查

    20、综合检查 交接班 巡查 巡查 巡查 巡查 编 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等级 责任 单位 作业 区域 危险源(职业 病危害因素) 管控措施 每班 /班 组级 每周 /车 间级 每月 /车 间级 每半年 / 部门级 每年 / 公司级 培训教育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高温、噪声 等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 穿戴防噪耳塞或耳罩 应急措施 配备药品箱,包括清凉油、藿香水等 3 职 业健康 发酵 过滤 岗位 低风 险 过滤 班组 过滤 室 高温、噪声 工程措施 1、设备及管道设置保温或隔热

    21、层;主控室设置空 调设施; 2、房间设置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措施; 3、岗位控制室设置隔声吸声措施 4、泵及过滤机选用低噪声设备; 5、泵及过滤机设置独立减振基础 管理措施 过滤室设置“当心中暑”、“注意高温”、“注意通 风”“噪声有害”、“戴护耳器”等警示标识 培训教育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 业卫生基础知识; 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高温、噪声 等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 戴防噪耳塞或耳罩 应急措施 配备药品箱,包括清凉油、藿香水等 4 职业健康 (发酵 提取)提 炼岗位 较大 风险 安监 部 脱色 工位 活性炭粉

    22、尘 工程措施 1、采取自动破袋、自动投料方式代替手工投料方 式; 2、投料口应采取密闭措施; 3、设置除尘设施 管理措施 脱色岗位设置“注意 防尘”、“戴防尘口罩”等警示标识; DB37/T 3278 2018 4 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项检查 综合检查 交接班 巡查 巡查 巡查 巡查 编 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等级 责任 单位 作业 区域 危险源(职业 病危害因素) 管控措施 每班 /班 组级 每周 /车 间级 每月 /车 间级 每半年 / 部门级 每年 / 公司级 培训教育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单位职业

    23、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粉尘防护措 施;个体防护用品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 1、自吸过滤式防尘防毒口罩; 2、防噪耳塞或耳罩 应急措施 萃取、 结晶、 洗涤、 过滤 乙酸丁酯、乙酸 乙酯、丁醇 工程措施 1、萃取、结晶、洗涤、过滤涉及乙 酸丁酯、乙酸 乙酯、丁醇的设备和管道采取自动化和密闭化生 产; 2、醋酸丁酯、乙酸乙酯、丁醇储罐计量罐排气管 采用设置带局部回风吸收系统; 3、装置区设置机械通风措施 管理措施 萃取、结晶、洗涤、过滤岗位设置“当心中毒”、 “戴防毒面具”等警示标识,岗位张贴医院急救 电话“ 120” 培训教育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

    24、章;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乙酸丁酯、 乙酸乙酯、丁醇、噪声等防护措 施;个体防护用 品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 1、自吸过滤式防毒口罩; 2、防噪耳塞或耳罩 应急措施 萃取、结晶、洗涤、过滤岗位设置具有防冻功能的喷淋洗眼设施,服务半径不大于 15米; DB37/T 3278 2018 5 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项检查 综合检查 交接班 巡查 巡查 巡查 巡查 编 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等级 责任 单位 作业 区域 危险源(职业 病危害因素) 管控措施 每班 /班 组级 每周 /车 间级 每月 /车 间级 每半年 / 部门级 每年 / 公司级 5 职

    25、业健康 (发酵 提取)干 燥岗位 低风 险 干燥 班组 干燥 间 药物粉尘、高 温、噪声 工程措施 1、干燥机采取密闭措施;、干燥间设置除尘设施; 3、干燥间设置机械通风措施; 4、设备及管道设置保温或隔热层;主控室设置空 调设施; 5、岗位控制室设置 隔声吸声措施; 6、干燥机及泵选用低噪声设备; 7、干燥机及泵设置独立减振基础 管理措施 1、干燥间设置“注意防尘”、“戴防尘口罩”、“当 心中暑”、“注意高温”、“注意通风”“噪声有害”、 “戴护耳器”等警示标识; 2、岗位张贴医院急救电话“ 120” 培训教育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业卫生基

    26、础知识; 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粉尘、高温、 噪声等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 1、 KN90及以上级别的防尘口罩; 2、防噪耳塞或耳罩 应急措施 配备药品箱,包括清凉油、藿香水等 6 职业健康 (发酵 提取)溶 媒回收 岗位 较大 风险 安监 部 控制室、 回收蒸 馏区 乙酸乙酯、乙酸 丁酯 工程措施 1、蒸馏回收设备和管道采取自动化和密闭化生 产; 2、乙酸丁酯、乙酸乙酯、储罐计量罐排气管采用 设置带局部回风吸收系统; 3、装置区设置机械通风措施; 管理措施 1、回收岗位 设置“当心中毒”、“戴防毒面具”等 警示标识; 2、岗位张贴医院急救电话“ 120” 培训

    27、教育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DB37/T 3278 2018 6 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项检查 综合检查 交接班 巡查 巡查 巡查 巡查 编 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等级 责任 单位 作业 区域 危险源(职业 病危害因素) 管控措施 每班 /班 组级 每周 /车 间级 每月 /车 间级 每半年 / 部门级 每年 / 公司级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乙酸丁酯、 乙酸乙酯等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使用和维护 等 个体防护 自吸过滤式防毒口罩; 应急措施 回岗位设置具有防冻功能的喷淋洗眼设施,服务半径不大于 1

    28、5米 7 职业健康 (化学 合成)合 成岗位 重大 风险 总经 理办 公室 合成 装置 区 氢氧化钠、 噪声 工程措施 1、装置区设置机械通风措施; 2、岗位控制室设置隔声吸声措施; 3、 泵及反应罐搅拌设备选用低噪声设备; 4、泵及反应罐设置独立减振基础 管理措施 设置“当心腐蚀”、“穿防护服”、“戴防护手套”、 “噪声有害”、“戴护耳器”等警示标识 培训教育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 规程;氢氧化钠等 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 1、自吸过滤式防毒口罩; 2、耐酸碱手套、耐酸碱服、

    29、耐酸碱鞋、耐腐蚀液 护目镜; 3、防噪耳塞或耳罩; 应急措施 1、氢氧化钠储罐、计量罐设置防护围堰,围堰有 效容量不应小于其中最大储罐的容量; 2、设置具有防冻功能的喷淋洗眼设施,服务半径 不大于 15米 8 职业健康 (化学合成)萃 较大 风险 安监 部 萃取、过 滤区 乙酸丁酯、 噪声 工程措施 1、 萃取、过滤涉及乙酸乙酯的设备和管道采取自动化和密闭化生产; DB37/T 3278 2018 7 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项检查 综合检查 交接班 巡查 巡查 巡查 巡查 编 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等级 责任 单位 作业 区域 危险源(职业 病危害因素) 管控措施 每班 /班

    30、 组级 每周 /车 间级 每月 /车 间级 每半年 / 部门级 每年 / 公司级 取、过滤 岗位 2、乙酸乙酯储罐计量罐排气管设置带局部回风吸 收系统; 3、装置区设置机械通风措施; 4、岗位控制室设置隔声吸声措施; 5、泵及过滤机选用低噪声设备; 6、泵及过滤机设置独立减振基础 管理措施 脱色岗位设置“当心中毒”、“戴防毒面具”、“噪 声有害”、“戴护耳器”等警示标识;岗位张贴医 院急救电话“ 120” 培训教育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 章;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乙酸乙酯、 噪声等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使用和维护等 个

    31、体防护 1、自吸过滤式防毒口罩; 2、防噪耳塞或耳罩 应急措施 萃取、过滤岗位设置具有防冻功能的喷淋洗眼设施,服务半径不大于 15米 9 职业健康 (化学 合成)结 晶离心 岗位 重大 风险 总经 理办 公室 结晶离 心区 盐酸、 噪声 工程措施 1、结晶离心区设置机械通风措施; 2、控制室设置隔声吸声措施; 3、离心机及泵选 用低噪声设备; 4、离心机及泵设置独立减振基础 管理措施 设置“当心腐蚀”、“穿防护服”、“戴防护手套”、 “噪声有害”、“戴护耳器”等警示标识 培训教育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

    32、作规程;盐酸、噪声 等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使用和维护等 DB37/T 3278 2018 8 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项检查 综合检查 交接班 巡查 巡查 巡查 巡查 编 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等级 责任 单位 作业 区域 危险源(职业 病危害因素) 管控措施 每班 /班 组级 每周 /车 间级 每月 /车 间级 每半年 / 部门级 每年 / 公司级 个体防护 1、自吸过滤式防毒口罩; 2、耐酸碱手套、耐酸碱服、耐酸碱鞋、耐腐蚀液 护目 镜; 3、防噪耳塞或耳罩; 应急措施 1、盐酸储罐、计量罐设置防护围堰,围堰高度不 低于 15cm; 2、设置具有防冻功能的喷淋洗眼设施,服

    33、务半径 不大于 15米 10 职业健康 (化学 合成)干 燥岗位 一般 风险 化学 合成 车间 干燥区 药物粉尘、 高温、噪声 工程措施 1、干燥机采取密闭措施; 2、干燥间设置除尘设施; 3、干燥间设置机械通风措施; 4、岗位控制室设置隔声吸声措施; 5、干燥机及泵选用低噪声设备; 6、干燥机及泵的设置独立减振基础; 7、设备及管 道设置保温或隔热层;主控室设置空 调设施; 8、房间设置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措施 管理措施 干燥间设置“注意防尘”、“戴防尘口罩”、“当心 中暑”、“注意高温”、“注意通风”“噪声有害”、 “戴护耳器”等警示标识;岗位张贴医院急救电 话“ 120” 培训教育 岗前和

    34、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粉尘、高温、 噪声等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 1、 KN90及以上级别的防尘口罩; 2、防噪耳塞或耳罩 应急措施 配备药品箱,包括清凉油、藿香水等 DB37/T 3278 2018 9 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项检查 综合检查 交接班 巡查 巡查 巡查 巡查 编 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等级 责任 单位 作业 区域 危险源(职业 病危害因素) 管控措施 每班 /班 组级 每周 /车 间级 每月 /车 间级 每半年 / 部门级 每年 / 公司级 1

    35、1 职业健康 (化学 合成)包 装岗位 一般 风险 化学 合成 车间 包装区 药物粉尘 工程措施 1、包装机采取密闭措施; 2、包装区设置除尘设施; 3、包装区设置机械通风措施; 管理措施 包装区设置“注意防尘”、“戴防尘口罩”、“注意 通风”等警示标识 培训 教育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粉尘噪声等 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 KN90及以上级别的防尘口罩; 应急措施 12 职业健康 (化 学合 成)溶 媒回 收岗 位 较大 风险 安监 部 回收 蒸馏 区、控 制室 高温、乙酸

    36、乙 酯、噪声 工程措施 1、回收蒸馏设备设置保温或隔热层;主控室设置 空调设施; 2、房间设置自然通风或机 械通风措施; 3、 设置机械通风措施; 4、控制室设置隔声吸声措施; 5、泵选用低噪声设备; 6、泵设置独立减振基础 管理措施 回收蒸馏区设置“当心中暑”、“注意高温”、“注 意通风”、“当心中毒”、“戴防毒面具”、“噪声有 害”、“戴护耳器”等警示标识,岗位张贴医院急 救电话“ 120”; 培训教育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高温、乙酸 乙酯、噪声等防护措 施;个体防护用品使用和维 护等 D

    37、B37/T 3278 2018 10 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项检查 综合检查 交接班 巡查 巡查 巡查 巡查 编 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等级 责任 单位 作业 区域 危险源(职业 病危害因素) 管控措施 每班 /班 组级 每周 /车 间级 每月 /车 间级 每半年 / 部门级 每年 / 公司级 个体防护 1、自吸过滤式防毒口罩; 2、 防噪耳塞或耳罩 应急措施 1、配备药品箱,包括清凉油、藿香水等; 2、设置具有防冻功能的喷淋洗眼设施,服务半径 不大于 15米; 3、乙酸乙酯储罐、计量罐设置防护围堰,围堰有 效容量不应小于其中最大储罐的容量 13 职业健康 (生 物和 天然

    38、物萃 取)配 料岗 位 重大 风险 总经 理办 公室 投料 区 其他粉尘、 苯 酚、噪声 工程措施 1、包装机采取密闭措施; 2、包 装区设置除尘设施; 3、包装区设置机械通风措施; 4、投料区设置机械通风措施; 5、控制室设置隔声吸声措施; 6、泵选用低噪声设备; 7、泵设置独立减振基础; 管理措施 包装区设置“注意防尘”、“戴防尘防毒口罩”、“注 意通风”、“当心中毒”、“戴防毒面具”、“噪声有 害”、“戴护耳器”等警示标识,岗位张贴医院急 救电话“ 120” 培训教育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单位职业卫生管理 制度和操作规

    39、程;粉尘、苯酚、 噪声等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 1、自吸过滤式防尘防毒口罩、防护眼镜、化学防 护服、橡胶手套、胶鞋; 2、防噪耳塞或耳罩 应急措施 1、苯酚储罐、计量罐设置防护围堰,围堰有效容 量不应小于其中最大储罐的容量; 2、设置具有防冻功能的喷淋洗眼设施,服务半径 DB37/T 3278 2018 11 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项检查 综合检查 交接班 巡查 巡查 巡查 巡查 编 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等级 责任 单位 作业 区域 危险源(职业 病危害因素) 管控措施 每班 /班 组级 每周 /车 间级 每月 /车 间级 每半年 / 部门级 每年 /

    40、 公司级 不大于 15米 14 职业健康 (生 物和 天然 物萃 取)萃 取岗 位 较大 风险 安监 部 萃取 区 丙酮、氯仿、 乙醚、石油 醚、噪声 工 程措施 1、设置机械通风措施; 2、控制室设置隔声吸声措施 3、泵选用低噪声设备; 4、泵设置独立减振基础 管理措施 萃取区设置“戴防毒口罩”、“注意通风”、“当心 中毒”、“戴防毒面具”、“噪声有害”、“戴护耳器” 等警示标识,岗位张贴医院急救电话“ 120”; 培训教育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丙酮、氯仿、 乙醚、石油醚、噪声等防护措施;个

    41、体防护用 品 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 1、自吸过滤式防毒口罩; 2、防噪耳塞或耳罩 应急措施 1、丙酮、氯仿、乙醚、石油醚储罐、计量罐设置 防护围堰,围堰有效容量不应小于其中最大储罐 的容量; 2、设置具有防冻功能的喷淋洗眼设施,服务半径 不大于 15米 15 职业健康 (生 物和 天然 物萃 取)中 和岗 位 重大 风险 总经 理办 公室 中和 区 硫化氢、盐 酸、硫酸、氢 氧化钠、噪声 工程措施 1、中和区设置机械通风措施; 2、岗位控制室设置隔声吸声 措施; 3、中和设备选用低噪声设备; 4、中和设备设置独立减振基础; 管理措施 设置“当心腐蚀”、“穿防护服”、“戴防护手套” 、“噪声有

    42、害”、“戴护耳器”等警示标识 培训教育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DB37/T 3278 2018 12 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项检查 综合检查 交接班 巡查 巡查 巡查 巡查 编 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等级 责任 单位 作业 区域 危险源(职业 病危害因素) 管控措施 每班 /班 组级 每周 /车 间级 每月 /车 间级 每半年 / 部门级 每年 / 公司级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硫化氢、 盐 酸、硫酸、氢氧化钠、噪声等防护措施;个体防 护用品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 1、自吸过滤式防 毒面具(防硫

    43、化氢专用滤盒)或 隔离式防毒面具; 2、耐酸碱手套、耐酸碱服、耐酸碱鞋、耐腐蚀液 护目镜; 3、防噪耳塞或耳罩; 4、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 应急措施 1、 配备应急通讯设备、 硫化氢 气体探测器、 氢氧 化钠储罐、计量罐设置防护围堰,围堰有效容量 不应小于其中最大储罐的容量; 2、盐酸储罐、计量罐设置防护围堰,围堰高度不 低于 15cm; 3、硫酸储罐、计量罐设置防护围堰,围堰高度不 低于 15cm; 4、设置具有防冻功能的喷淋洗眼设施,服务半径 不大于 15米 16 职业健康 (生 物制 剂)消 毒岗 位 重大 风险 总经 理办 公室 消毒 区 苯酚 工程措施 消毒区设置机械通风措

    44、施 管理措施 包装区设置“注意防尘”、“戴防尘防毒口罩”、“注 意通风”、 “当心中毒”、“戴防毒面具”、 “噪 声有害”、“戴护耳器”等警示标识,岗位张贴医 院急救电话“ 120” 培训教育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DB37/T 3278 2018 13 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项检查 综合检查 交接班 巡查 巡查 巡查 巡查 编 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等级 责任 单位 作业 区域 危险源(职业 病危害因素) 管控措施 每班 /班 组级 每周 /车 间级 每月 /车 间级 每半年 / 部门级 每年 / 公司级 单

    45、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粉尘、苯酚、 噪声等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 品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 1、自吸过滤式防尘防毒口罩、 防护眼镜、化学防护服、橡胶手套、胶鞋 应急措施 1、苯酚储罐、计量罐设置防护围堰,围堰有效容 量不应小于其中最大储罐的容量; 2、设置具有防冻功能的喷淋洗眼设施,服务半径 不大于 15米 17 职业健康 (生 物制 剂)废 水处 理岗 位 重大 风险 总经 理办 公室 中和 区、污 水处 理池 硫酸、氢氧化 钠、氨、硫化 氢、噪声 工程措施 1、中和区设置机械通风措施; 2、污水池设置自然通风 措施; 3、岗位控制室设置隔声吸声措施; 4、中和设备选用低噪声设备; 5

    46、、中和设备设置独立减振基础 管理措施 设置“当心腐蚀”、“当心中毒”、“戴防毒面具”、 “注意通风”等警示标识; 设风向标 培训教育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硫化氢、硫 酸、氢氧化钠、氨、硫化氢、噪声等防护措施; 个体防护用品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 防护 1、自吸过滤式防 毒面具(防硫化氢、氨专用滤盒) 或隔离式防毒面具; 2、耐酸碱手套、耐酸碱服、耐酸碱鞋、耐腐蚀液 护目镜; 3、防噪耳塞或耳罩; 4、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 应急措施 1、 配备应急通讯设备、 硫化氢 气体探测器 , 氢氧化钠储罐、计量罐设置防护围堰,


    注意事项

    本文(DB37 T 3278-2018 医药制造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为本站会员(testyield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