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7 T 3258-2018 石材加工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

    • 资源ID:1484795       资源大小:1.32M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7 T 3258-2018 石材加工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

    1、ICS 73.010 D09 DB37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3258 2018 石材加工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实施指南 Guidelines for screening and elimination of occupational disease hidden risk on stone processing enterprise 2018 - 06 - 01发布 2018 - 07 - 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3258 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2、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山东华峰石业集团有限公司 、莱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 本标准主 要起草人: 张恩玉 、张迎新、陈志文、张治云、黄晨琛 。 DB37/T 3258 2018 1 石材加工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材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隐患排查治理的职责和要求、隐患分级与分类、工作程序和 内容、文件管理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石材加工企业生产活动过程中职业病隐患排查和治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

    3、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37/T 2883-2016 生产安 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DB37/T 3012-2017 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3 术语和定义 DB37/T 2883-2016 和 DB37/T 3012-2017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石材加工 stone processing 利用大理石、花岗岩、板石等为原料通过锯割、磨光(火烧或喷砂)、切割或雕刻、异型加工等工 艺,加工成建筑装饰材料、工艺品及其它用途产品的过程。 4 职责和要求 4.1 坚持职业病隐患分级分类管理,保证职业病危害风险控制措施

    4、持续有效。 4.2 建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职 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和组织机构。 4.2.1 领导小组可由分管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等组成,全面负 责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4.2.2 组织机构(办公室)可设在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体系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编制、体系运行 和维护、风险告知和档案管理。 4.3 强化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车间(班组)管理人员以及劳动者在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方面的职责和要求。 4.3.1 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组长)应保证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所需人力

    5、、资金和物资 的 投入,统筹规划体系建设并实施奖惩,及时掌握重大隐患治理情况,对体系建设的有效性承担最终责 任。 DB37/T 3258 2018 2 4.3.2 企业分管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副组长)应对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统一部 署和协调,负责实施方案的制定、相关制度的审核、重大隐患的报告及治理前防范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4.3.3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保证实施方案和相关制度的落实,负责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 检查、组织作业人员的培训、隐患排查与治理相关数据的统计、汇总分析和上报及发现隐患时的预警、 督促防范和治理。 4.3.4 车间主任、班组长、岗位操作工等其他人员应对

    6、职责 范围内的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具体工作负 责。 4.4 制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排查计划。 4.4.1 实施方案应明确体系建设的目标、工作任务、建设步骤和实施流程。 4.4.2 排查计划应确定参加人员、排查内容、排查时间、排查安排、排查记录等内容。 4.5 应建立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培训教育制度和考核制度。 4.6 应制定培训计划和保障培训开展的工作措施,对企业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接触职业病危 害的劳动者等实施全员培训。 4.7 应制定体系运行的考核办法,考核办法应明确考核内容和奖惩制度,参见附录 A。 5 职业病隐患分类和分级 5.1 职业病隐患分类 按照 DB3

    7、7/T 3012-2017中 5.1的规定,将职业病隐患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现场管理类隐患 。 5.2 职业病隐患分级 按照 DB37/T 3012-2017 中 5.2 的规定,将职业病隐患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 6 工作程序和内容 6.1 编制职业病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6.1.1 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目的是检查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管控措施落实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清单 编制内容至少应包括:风险点信息、排查内容和标准、排查方法、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等,参见附录 B。 6.1.2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目的是检查企业职业 卫生基础管理与相关职业卫生法律、

    8、法规、规章、标准、 规范和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规定的符合性,清单编制内容至少应包括:基础管理项目名称、排查内容 和标准、排查方法、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等,参见附录 C。 6.2 职业病隐患排查 6.2.1 排查类型 排查类型可包括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和综合检查。 DB37/T 3258 2018 3 6.2.2 排查组织级别 排查组织级别可分为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或岗位级。 6.2.3 排查周期 结合企业生产状况和管控措施内容,确定排查周期如下: 岗位或班组成员每日至少一次对现场工程技术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进行日常检查; 车间管理人员(车间主任)至少每周 一次对现场工程技术措施、应急处置措

    9、施及个体防护措 施进行日常检查; 车间管理人员(车间主任)至少每季度一次对现场管理措施、教育培训措施进行专项检查; 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至少每半年一次对基础管理类措施进行专项检查; 公司至少每年一次进行全面的综合检查。 6.2.4 排查结果记录和上报 a) 各相关层级的组织部门应对照确定的隐患排查表进行隐患排查并并记录,现场管理类隐患宜保 留影像记录 ; b) 若发现一般隐患后应及时分析原因并上报组织部门,发现重大隐患后应及时上报职业卫生管理 部门和公司主要负责人。 6.3 职业病隐患治理 6.3.1 隐患治理要求 应 按 DB37/T 2883-2016中 7.4.1的规定执行。 6.3.2 隐

    10、患治理流程 隐患治理流程包括: a) 通报隐患信息。将隐患名称、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治理期限及治理建议等信息进行通报; b) 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对于排查出的隐患,组织部门立即下达隐患整改通知至隐患所在位置责任 部门或者责任人员进行整改。不能立即整改或者超出整改能力范围的按照程序上报,由上级责 任部门下发隐患整改通知; c) 实施隐患治理。隐患存在部门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对隐患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对隐患治理措 施和应急措施或应急预案进行论证,估算整改资金并按规定时限落实整改; d) 治理 情况反馈。隐患存在部门在规定的期限内将治理完成情况反馈至隐患整改通知下发部门验 收,未能及时整改完成的应说明

    11、原因与整改通知下发部门协同解决; e) 验收。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当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并出具验收意见。 6.3.3 一般职业病隐患治理 应按 照 DB37/T 3012-2017中 6.3.2执行。 6.3.4 重大职业病隐患治理 应按 照 DB37/T 3012-2017 中 6.3.3 执行。 6.4 职业病隐患治理验收 DB37/T 3258 2018 4 应按 照 DB37/T 3012-2017中 6.4执行。对于验收合格的隐 患治理项目,企业应制定相应的规程,并 转入正常的维护管理 。 7 文件 管理 应按照 DB37/T 3012-2017的 7.3执行。 8 持续改进 应按照

    12、 DB37/T 3012-2017的 7.1执行。 DB37/T 3258 2018 5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石材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考核办法 A.1 目的 为了保证石材加工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有效运行,进一步明确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流程 和责任分工,对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制定本办法。 A.2 考核对象 本办法适用于石材加工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所涉及的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部门 负责人、车间管理人员、班组岗位人员隐患排 查治理体系运行工作的考核。 A.3 考核依据 石材加工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指南 A

    13、.4 考评方式及项目 A.4.1 考评方式采取日常考评与定期考评相结合的方式。 A.4.2 考评项目包括组织机构及人员、体系文件编制与执行、责任考核、编制隐患排查清单及确定排 查计划、隐患排查实施、一般事故隐患治理、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全员培训、评审、更新及信息系统应 用。 A.5 考评内容与组织 A.5.1 班组岗位考核由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和定期评价组负责组织实施,内容主要包括对岗位的隐患排 查治理体系的知晓情况,隐患排查记录规范性等进行考核。 A.5.2 车间考核由分管负责人和定期评 价组负责组织实施,内容主要包括对车间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的知晓情况,隐患排查计划与台账记录、隐患排查实施、一般

    14、事故隐患治理、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全员 培训的写实性、规范性及档案管理等进行考核。 A.5.3 部门考核由分管负责人和定期评价组负责组织实施,内容主要包括对公司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建设组织机构与人员、隐患排查方式与周期、隐患治理的知晓情况,以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组织 机构及人员设置、体系文件编制、责任考核、隐患排查清单编制、隐患排查实施、一般事故隐患治理、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评审及更新、信息系统应用、全员培训等规范性及 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A.5.4 分管负责人考核由负责人和定期评价组负责组织实施,内容主要包括对公司的重大隐患、全员 培训的知晓情况,以及体系文件编制、责任考核、一般隐患治理组

    15、织与验收、评审及更新、全员培训等 组织情况进行考核。 A.5.5 负责人考核由定期评价组负责组织实施内容主要是对公司的重大隐患、全员培训的知晓情况, 以及责任考核、重大隐患的排查治理和验收、评审及更新、全员培训等情况进行考核。 DB37/T 3258 2018 6 A.6 考评等级与奖惩 A.6.1 考评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未编制隐患排查清单、未实施隐患排查及 重大隐患治理的,考核结果一律为不及格。 A.6.2 考 评等级应与考评对象的年度绩效工资和评优挂钩,考评等级为优良的,应给与适度比例绩效 工资奖励及精神嘉奖;考评等级为不合格的,应适度扣发年度绩效工资,并取消年度评

    16、优资格。 DB37/T 3258 2018 1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石材加工企业现场管理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风 险 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项检查 综合检查 序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等级 作业 区域 职业 病危 害因 素 作业分 级 管控措施 每日 /班 组级 每周 / 车间 级 每季 度 / 车间 级 每半 年 / 部门 级 每年 / 公 司级 1 职业健康 锯割加工 岗位 重大 风险 大锯 作业 区 噪声 轻度危害 工程技术措施 1、选择低噪声设备; 2、设置独立减振基础; 3、设置隔声观察室 管理措施 1、公示 “ 噪声 ” 的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结果; 2、设置

    17、 “ 噪声有害 ” 、 “ 戴护耳器 ” 警示标识 培训教育措施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考核,培训考核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 业卫生基础知识、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噪声等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 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措施 防噪耳塞或耳罩 矽尘 中度 危害 工程技术措施 1、选用具有护尘盖的专用锯台,锯机口设置吸尘罩; 2、采取湿式作业、循环清水切割; 3、地面积尘水冲洗; 4、设置独立操作观察室 管理措施 1、公示 “ 矽尘 ” 的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结果; 2、设置 “ 注意防尘 ” 、 “ 戴防尘口罩 ” 警示标识; 3、现场设置 “ 矽尘告知卡 ” ;

    18、4、建立地面积尘清扫制度 培训教育措施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考核,培训考核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 业卫生基础知识、单位职业卫生管 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粉尘等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 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措施 KN95及以上级别的防尘口罩 DB37/T 3258 2018 2 (续) 风 险 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项检查 综合检查 序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等级 作业 区域 职业 病危 害因 素 作业分 级 管控措施 每日 /班 组级 每周 / 车间 级 每季 度 / 车间 级 每半 年 / 部门 级 每年 / 公 司级 2 职业 健康 磨机抛光 岗位 重大

    19、 风险 磨机 作业 区 噪声 轻度危害 工程技术措施 1、选择低噪声设备; 2、设置独立 减振基础 管理措施 1、公示 “ 噪声 ” 的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结果; 2、设置 “ 噪声有害 ” 、 “ 戴护耳器 ” 警示标识 培训教育措施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考核,培训考核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 业卫生基础知识、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噪声等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 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措施 防噪耳塞或耳罩 矽尘 中度 危害 工程技术措施 1、优先选择自动研磨设备 ,磨机设置吸尘罩; 2、设置雾化喷淋设备; 3、采取湿式作业、循环清水研磨; 4、地面积尘水冲洗

    20、管理措施 1、公示 “ 矽尘 ” 的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结果; 2、设置 “ 注意防尘 ” 、 “ 戴防尘口罩 ” 警示 标识; 3、现场设置 “ 矽尘告知卡 ” ; 4、建立地面积尘清扫制度 培训教育措施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考核,培训考核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 业卫生基础知识、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粉尘等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 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措施 KN95及以上级别的防尘口罩 DB37/T 3258 2018 3 (续) 风 险 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项检查 综合检查 序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等级 作业 区域 职业 病危 害因 素

    21、作业分 级 管控措施 每日 /班 组级 每周 / 车间 级 每季 度 / 车间 级 每半 年 / 部门 级 每年 / 公 司级 3 职业 健康 火烧加工 岗位 重大 风险 火烧 加工 作业 区 噪声 相对无 害 工程技术措施 1、 优先 选择 自动化 设备; 2、 远距离操作 管理措施 1、公示 “ 噪声 ” 的日常监 测和定期检测结果; 2、设置 “ 噪声有害 ” 、 “ 戴护耳器 ” 警示标识 培训教育措施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考核,培训考核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 业卫生基础知识、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噪声等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 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

    22、护措施 防噪耳塞或耳罩 矽尘 中度 危害 工程技术措施 1、设置雾化喷淋设备 及除尘设备 ; 2、地面积尘水冲洗 管理措施 1、公示 “ 矽尘 ” 的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结果; 2、设置 “ 注意防尘 ” 、 “ 戴防尘口罩 ” 警示 标识; 3、现场设置 “ 矽尘告知卡 ” ; 4、建立地面积尘清扫制度 培训教育措施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考核,培训考核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 业卫生基础知识、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粉尘等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 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措施 KN95及以上级别的防尘口罩 DB37/T 3258 2018 4 (续) 风 险 点

    23、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 项检查 综合检查 序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等级 作业 区域 职业 病危 害因 素 作业分 级 管控措施 每日 /班 组级 每周 / 车间 级 每季 度 / 车间 级 每半 年 / 部门 级 每年 / 公 司级 3 职业健康 火烧加工 岗位 重大 风险 火烧加 工作业 区 高温 相对无害 工程技术措施 设置机械通风 管理措施 设置 “ 当心中暑 ” 、 “ 注意高温 ”“ 注意通风 ” 警示标识 培训教育措施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考核,培训考核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 业卫生基础 知识、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高温等防护措施;个

    24、体防护用品 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措施 白帆布类隔热服 应急处置措施 设置急救药箱 4 职业健康 喷砂加工 岗位 重大 风险 喷砂加 工作业 区 噪声 相对无害 工程技术措施 1、优先选择自动化设备; 2、远距离操作 管理措施 1、公示 “ 噪声 ” 的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结果; 2、设置 “ 噪声有害 ” 、 “ 戴护耳器 ” 警示标识 培训教育措施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考核,培训考核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 业卫生基础知识、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噪声等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 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措施 防噪耳塞或耳罩 DB37/T 3258 2018 5

    25、(续) 风 险 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项检查 综合检查 序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等级 作业 区域 职业 病危 害因 素 作业分 级 管控措施 每日 /班 组级 每周 / 车间 级 每季 度 / 车间 级 每半 年 / 部门 级 每年 / 公 司级 4 职业健康 喷砂加工 岗位 重大 风险 喷砂加 工作业 区 矽尘 中度 危害 工程技术措施 1、设置雾化喷淋设备及除尘设备; 2、地面积尘水冲洗 管理措施 1、公示 “ 矽尘 ” 的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结果; 2、设置 “ 注意防尘 ” 、 “ 戴防尘口罩 ” 警示 标识; 3、现场设置 “ 矽尘告知卡 ” ; 4、建立地面积尘清扫制度

    26、 培训教育措施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考核,培训考核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 业卫生基础知识、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 粉尘等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 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措施 KN95及以上级别的防尘口罩 5 职业健康 切割加工 岗位 重大 风险 切机作 业区 噪声 轻度危害 工程技术措施 选择低噪声设备 管理措施 1、公示 “ 噪声 ” 的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结果; 2、设置 “ 噪声有害 ” 、 “ 戴护耳器 ” 警示标识 培训教育措施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考核,培训考核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 业卫生基础知识、单 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

    27、岗位操作规程;噪声等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 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措施 防噪耳塞或耳罩 DB37/T 3258 2018 6 (续) 风 险 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项检查 综合检查 序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等级 作业 区域 职业 病危 害因 素 作业分 级 管控措施 每日 /班 组级 每周 / 车间 级 每季 度 / 车间 级 每半 年 / 部门 级 每年 / 公 司级 5 职业健康 切割加工 岗位 重大 风险 切机作 业区 矽尘 中度 危害 工程技术措施 1、优先选择自动化切机设备 ; 2、设置雾化喷淋设备; 3、采取湿式作业、循环清水切割; 4、地面积尘水冲洗 管理措施 1、

    28、公示 “ 矽尘 ” 的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结果; 2、设置 “ 注意防尘 ” 、 “ 戴防尘口罩 ” 警示标识; 3、现场设置 “ 矽尘告知卡 ” ; 4、建立地面积尘清扫制度 培训教育措施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考核,培训考核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 业卫生基础知识、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粉尘等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 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措施 KN95及以上级别的防尘口罩 6 职业健康 雕刻加工 岗位 重大 风险 雕刻加 工作业 区 噪声 相对无害 工程技术措施 优先选择自动化设备 管理措施 1、公示 “ 噪声 ” 的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结果; 2、设置 “

    29、噪声有害 ” 、 “ 戴护耳器 ” 警示标识 培训教育措施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考核,培训考核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 业卫生基础知识、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噪声等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 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措施 防噪耳塞或耳罩 DB37/T 3258 2018 7 (续) 风 险 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项检查 综合检查 序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等级 作业 区域 职业 病危 害因 素 作业分 级 管控措施 每日 /班 组级 每周 / 车间 级 每季 度 / 车间 级 每半 年 / 部门 级 每年 / 公 司级 6 职业 健康 雕刻加工 岗位

    30、重大 风险 雕刻加 工作业 区 矽尘 中度 危害 工程技术措施 1、设置雾化喷淋设备及除尘设备; 2、地面积尘水冲洗 管理 措施 1、公示 “ 矽尘 ” 的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结果; 2、设置 “ 注意防尘 ” 、 “ 戴防尘口罩 ” 警示 标识; 3、现场设置 “ 矽尘告知卡 ” ; 4、建立地面积尘清扫制度 培训教育措施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考核,培训考核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 业卫生基础知识、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粉尘等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 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措施 KN95及以上级别的防尘口罩 手传 振动 相对 无害 培训教育措施 岗前 和在岗定

    31、期职业卫生培训考核,培训考核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 业卫生基础知识、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手传振动等防护措施;个体防护 用品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措施 防振动手套 DB37/T 3258 2018 8 (续) 风 险 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项检查 综合检查 序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等级 作业 区域 职业 病危 害因 素 作业分 级 管控措施 每日 /班 组级 每周 / 车间 级 每季 度 / 车间 级 每半 年 / 部门 级 每年 / 公 司级 7 职业 健康 仿形加工 岗位 重大 风险 仿形 机作 业区 噪声 相对无害 工程技术措施 1、优先选择

    32、低噪声设备; 2、设置独立隔声观察室 管理措施 1、公示 “ 噪声 ” 的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结果; 2、设置 “ 噪声有害 ” 、 “ 戴护耳器 ” 警示 标识 培训教育措施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考核,培训考核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 业卫生基础知识、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噪声等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 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措施 防噪耳 塞或耳罩 矽尘 中度 危害 工程技术措施 1、设置雾化喷淋设备; 2、采取湿式作业、循环清水切割; 3、地面积尘水冲洗 管理措施 1、公示 “ 矽尘 ” 的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结果; 2、设置 “ 注意防尘 ” 、 “ 戴防尘

    33、口罩 ” 警示 标识; 3、现场设置 “ 矽尘告知卡 ” ; 4、建立地面积尘清扫制度 培训教育措施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考核,培训考核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 业卫生基础知识、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 粉尘等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 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措施 KN95及以上级别的防尘口罩 DB37/T 3258 2018 9 (续) 风 险 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项检查 综合检查 序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等级 作业 区域 职业 病危 害因 素 作业分 级 管控措施 每日 /班 组级 每周 / 车间 级 每季 度 / 车间 级 每半 年 / 部门

    34、 级 每年 / 公 司级 8 职业健康 人工异型加工岗位 重大 风险 异型 加工 作业 区 噪声 相对无害 工程技术措施 优先选择低噪声电动工具 管理措施 1、公示 “ 噪声 ” 的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结果; 2、设置 “ 噪声有害 ” 、 “ 戴护耳器 ” 警示标识 培训教育措施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考核,培训考核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 业卫生基础知识、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噪声等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 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措施 防噪耳塞或耳罩 矽尘 重度 危害 工程技术措施 1、设置雾化喷淋设备及除尘设备; 2、地面积尘水冲洗 管理措施 1、公示 “

    35、矽尘 ” 的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结果; 2、设置 “ 注意防尘 ” 、 “ 戴防尘口罩 ” 警示标识; 3、现场设置 “ 矽尘告知卡 ” ; 4、建立地面积尘清扫制度 培训教育措施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考核,培训考核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 业卫生基础知识、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粉尘等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 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措施 KN95及以上级别的防尘口罩 手传振 动 相对 无害 培训教育措施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考核,培训考核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 业卫生基础知识、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手传振动等防护措施;个体防

    36、护 用品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措施 防振动手套 DB37/T 3258 2018 10 (续) 风 险 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项检查 综合检查 序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等级 作业 区域 职业 病危 害因 素 作业分 级 管控措施 每日 /班 组级 每周 / 车间 级 每季 度 / 车间 级 每半 年 / 部门 级 每年 / 公 司级 9 职业 健康 检验岗位 重大 风险 检验作 业区 矽尘 中度 危害 工程技术措施 1、设置局部通风设施; 2、地面积尘水冲洗 管理措施 1、公示 “ 矽尘 ” 的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结果; 2、设置 “ 注意防尘 ” 、 “ 戴防尘口罩 ” 警示 标

    37、识; 3、现场设置 “ 矽尘告知卡 ” ; 4、建立地面积尘清扫制度 培训教育措施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考核,培训考核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 业卫生基础知识、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粉尘等防护措施;个体防 护用品 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措施 KN95及以上级别的防尘口罩 10 职业 健康 成品包装 岗位 重大 风险 包装作 业区 矽尘 中度 危害 工程技术措施 1、设置局部通风设施; 2、地面积尘水冲洗 管理措施 1、公示 “ 矽尘 ” 的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结果; 2、设置 “ 注意防尘 ” 、 “ 戴防尘口罩 ” 警示 标识; 3、现场设置 “ 矽尘告知卡

    38、 ” ; 4、建立地面积尘清扫制度 培训教育措施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考核,培 训考核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 业卫生基础知识、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粉尘等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 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措施 KN95及以上级别的防尘口罩 DB37/T 3258 2018 11 (续) 风 险 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项检查 综合检查 序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等级 作业 区域 职业 病危 害因 素 作业分 级 管控措施 每日 /班 组级 每周 / 车间 级 每季 度 / 车间 级 每半 年 / 部门 级 每年 / 公 司级 11 职业健康 水处理

    39、岗位 低风险 水 处理 作业区 噪声 相对无害 工程技术措施 1、优先选择低噪声设备; 2、设置隔声值班室 管理措施 1、公示 “ 噪声 ” 的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结果; 2、设置 “ 噪声有害 ” 、 “ 戴护耳器 ” 警示标识 培训教育措施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考核,培训考核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 业卫生基础知识、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噪声等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 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措施 防噪耳塞或耳罩 12 职业健康 检维修 岗位 重大 风险 检维修 作业区 噪声 相对无害 管理措施 1、公示 “ 噪声 ” 的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结果; 2、设置 “

    40、 噪声有害 ” 、 “ 戴护耳器 ” 警示标识 培训教育措施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考核,培训考核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 业卫生基础知识、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噪声等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 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措施 防噪耳塞或耳罩 矽尘 中度 危害 工 程技术措施 检修车间设置通风设施,室内吸风口宜设置房间上部,换气次数不宜小于 6次 /h 管理措施 1、公示 “ 矽尘 ” 的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结果; 2、设置 “ 注意防尘 ” 、 “ 戴防尘口罩 ” 警示标识; 3、现场设置 “ 矽尘告知卡 ” ; 4、建立地面积尘清扫制度 培训教育措施 岗前和在岗定期

    41、职业卫生培训考核,培训考核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 业卫生基础知识、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粉尘等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 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措施 KN95及以上级别的防尘口罩 DB37/T 3258 2018 12 C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石材加工企业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序号 排查项目 排查内容和排查标准 专项检查 综合检查 每半年 /部门级 每年 /公司级 1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以书面文件形式建立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并将其存入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人员责任体系:以经过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的正式文件的形式建立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职

    42、业卫生管理人员、车间(班组)管 理人员以及劳动者等各类人员的职业病防治岗位职 责,责任要求应清晰,符合岗位实际。 管理部门责任体系:以经过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的正式文件的形式建立职业卫生领导机构、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规定职业卫生领导 机构、职业卫生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部门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的职责和要求。 2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人员 应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应有经过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的机构成立正式文件和人员任命文件。 3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应指定下列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在运行中体现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的有效性。 (一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二)职业病危害警

    43、示与告知制度; (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 “ 三同时 ” 管理制度; (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十一)建立接触矽尘、噪声、高温作业岗位的应急救援预案与管理制度; (十二)应建立接触矽尘、噪声、高温作业岗位的操作规程; (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 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4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针对矽尘、噪声、高温等作业岗位制订操作规程 ,内容应符合岗位实际,具有可操作

    44、性。 DB37/T 3258 2018 13 (续) 序号 排查项目 排查内容和排查标准 专项检查 综合检查 每半年 /部门级 每年 /公司 级 5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应当建立职业卫生培训制度,保障职业卫生培训所需的资金投入,将职业卫生培训费用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 要把职业卫生培训纳入本单位职业病防治计划、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责任体系,制定实施方案,落实责任人员。 应对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并应考核合格,主要培训内容: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职业病危 害防治基础知识,结合行业特点的职业卫生管理要求和措施等。初次培训不得少于 16学时,继续教育不得少于 8学时。 应对用人

    45、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监测人员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并应考核合格,主要培训内容: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 规章以及标准,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控措施,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与管理,职业卫生管理要求和措 施等。初次培训不得少于 16学时,继续教育不得少于 8学 时。 应对用人单位存在矽尘等职业病危害严重岗位的劳动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卫生培训并应考核合格。 应对用人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国家职业病防治法规基本知识,本单位职业卫生管 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所从事岗位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卫生保 护权

    46、利与义务等。初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8学时,继续教育不得少于 4课时。 劳动者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应有相关记录资料并归档管理,内容应包 括培训计划、培训通知、培训教材或 资料、培训记录、考试试卷、培训图片资料等,培训率达 80%以上。 用人单位主要负责、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继续教育的周期为一年。用人单位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 材料、新设备,或者转岗导致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时,要对劳动者重新进行职业卫生培训,视作继续教育。 应把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农民工和派遣用工人员作为职业卫生培训的重点人群,针对其流动性大、文化程度偏低、职业 病危害防护意识不强等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提高自我 防护意识,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DB37/T 3258 2018 14 (续) 序号 排查项目 排查内容和排查标准 专项检查 综合检查 每半年 /部门级 每年 /公司级 6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建立健全以下职业卫生档案: (一)建设项目职业卫生 “ 三同时 ” 档案; (二)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三)职业卫生宣传培


    注意事项

    本文(DB37 T 3258-2018 石材加工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为本站会员(ownview25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