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7 T 3197-2018 原油储运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

    • 资源ID:1484751       资源大小:6.84MB        全文页数:7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7 T 3197-2018 原油储运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

    1、ICS 75.010 E08 DB37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3197 2018 原油储运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 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 Risk Classification for Production Safety of Crude oil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2018 - 05 - 17 发布 2018 - 06 - 17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3197 2018 I 前 言

    2、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石化集团石油商业储备有限公司日照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路长安、王保东、马秀青、汤养浩、苏华东、郭峰、付饶、刘宇、申学强、吴 天俊、赵磊、陈锦程、胡乃龙、王鑫、何潮。 DB37/T 3197 2018 II 引 言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山东省地方标准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 系通则和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事故预防原理和原 油储运行业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的先进管理经验,

    3、结合山东省原油储运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 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原油储运行 业企业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保证各类安全措施有 效全面的实施,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促进企业安全发展。 DB37/T 3197 2018 1 原油储运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原油储运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 理、隐患排查的效果、持续改进等。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原油储运行业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指南的编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

    4、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37/T 2883-2016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DB37/T 3010-2017 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3 术语与定义 DB37/T 2883-2016、 DB37/T 3010-201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基本要求 4.1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原则,明确职责,建立健全隐 患排查与治理制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消除各类安全生产隐患,保证安全生产。 4.2 健全机构 4.2.1 成立领导小组 4

    5、.2.1.1 企业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各分管负责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 治理体系领导小组,职责如下: 组长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全面负责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副组长由各分管负责人担任,负责分管范围内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安全、生产、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 治理工作具体开展。 4.2.2 成立工作小组 4.2.2.1 企业各级组织应按照专业分工,分别成立安全、生产、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工作小组。 组长由各级组织分管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专业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由 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职责如 下: 安全

    6、管理部门是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各专业制定隐患排查治 理体系相关制度、工作程序; DB37/T 3197 2018 2 生产、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专业部门负责本专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具体实施。 4.2.3 其他人员 4.2.3.1 工程管理 部门负责隐患治理项目的 实施 ; 4.2.3.2 计划 和财务部门负责安排投资计划和落实整改资金,保证资金及时到位和专款专用 ; 4.2.3.3 企业其他全体员工、承包商和相关人员,应按照工作要求,参与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工作。 4.3 完善制度 企业应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 善隐

    7、患 自查、自改、自报、考核的管理机制,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位从业人员 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参见附录 A;加强对落实 情况的监督考核,确保隐患治理措施的落实, 保证隐患治理效果 。 4.4 组织培训 4.4.1 企业应制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培训学习,掌握隐患排查的方法,保 留培训记录。 4.4.2 企业应从基层操作人员到最高管理层,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治理,使隐患排查治理贯穿于生产经 营活动全过程,成为企业各层级、各岗位日常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 5 隐患分级与分类 5.1 隐患分级 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

    8、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 故隐患。 5.1.1 一般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易导致伤害事故发生且整改难度较小,在发现后能够及时整改,不足以造成人 员伤亡、财产损失的隐患。 5.1.2 重大事故隐患 5.1.2.1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易导致较大以上事故发生且整改难度很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 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 患。 5.1.2.2 除 DB37/T 2883-2016 第 6.1.3 条规定的情形外,结合 DB37/T 3010-2017 和相关法律法规要 求,以下情形应当判

    9、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a) 相关人员资格、持证方面: 1)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依法经考核合格; 2) 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b) 安全防护距离方面: 1) 涉及一级重大危险源 罐区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c) 安全控制措施及应急设施方面: DB37/T 3197 2018 3 1) 构成一级重大危险源的罐区未实现紧急切断功能;涉及毒性气体的一级重大危险源的罐区 未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 2) 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附件未正常投用。 d) 区域规划及厂内布置方面 : 1) 地区架空电力线路穿越生产区且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 2) 控制室或机柜

    10、间面向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装置一侧不满足国家标准关于防火防爆的要 求。 e) 设备设施设计、运行方面: 1) 未经正规设计且未进行安全设计诊断; 2) 未按国家标准要求设置双重电源供电,自动化控制系统未设置不间断电源 . f) 检测报警、电气防爆方面 : 1) 涉及可燃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场所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检测报警装置;设置数量、能力低 于标准要求的 1/2 的; 2) 爆炸危险场所未按国家标准安装使用防爆电气设备;防爆等级(类别、级别、组别)及线 路敷设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且未采取通风、隔离等临时防范措施的。 g) 规章制度制定与执行方 面: 1) 未建立与岗位相匹配的全员安全生产责

    11、任制或者未制定实施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制度; 2) 未制定操作规程和工艺控制指标; 3) 未按照国家标准制定动火、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管理制度,或者制度未有效执行。 5.2 隐患分类 5.2.1 生产现场类隐患 5.2.1.1 生产现场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 生产设备设施安全运行状况,例如原油 储罐 、机泵等 关键设备的 联锁自保护及安全附件的设置、 投用与 完好状况 等; 场所环境,主要包括:原油 罐区 罐组总容、罐组布置;防火堤及隔堤;消防道路、排水系统等; 施工作业现场的各种作业活动合规情况,例如 动火作业、受限空 间作业、动土作业、临时用电 作业、高处作业、吊装作业、

    12、设备检修作业和盲板抽堵作业等危险性作业合规情况; 从业人员操作行为; 设备设施等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 生产现场其他方面。 5.2.2 基础管理类隐患 5.2.2.1 基础管理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 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行政许可情况; 示例 1: 未 办理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超范围生产 (经营、使用)危险化学品;未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执行建设项目 安全设施和职业卫生设施“三同时”相关审批手续;重大危险源未进行备案或备案内容与实际不符。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 示例 1: 未要求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配置 人员,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未经过安全培训。 安全生产责任制; 示例 1:

    13、例如企业未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或内容不全面。 DB37/T 3197 2018 4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示例 1: 安全生产管理不全面或内容不符合实际。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示例 1: 企业未按照法规要求对相应人员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活动,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 安全生产投入; 示例 1: 企业未按照要求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 事故管理、变更管理和承包商管理; 示例 1: 未建立事故档案,未按照事故“四不放过”进行管理;未制定变更管理的相关要求;未建立承包商管理制 度或承包商档案,未签署安全协议。 作业管理; 示例 1: 未按照 GB 30871 要求制定管理制度、进行作业。

    14、 应急管理; 示例 1: 未制定企业应急预案或应急预案不全、未进行应急预案备案、未配备相应的应急器材。 职业卫生基础管理; 示例 1: 未按法规要求建立职业卫生档案、未按法规要求组织从业人员查体、未及时全面的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 监测。 基础管理其他方面。 6 工作程序和内容 6.1 编制排查项目清单 企业应依据已经确定的风险点和安全基础管理的要求编制隐患项目排查清单,清单要包含全部应该 排查的项目。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包括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6.1.1 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企业应以设备设施、作业活动风险点为基本单元,依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各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和

    15、 标准、规程要求,组织编制该排查风险点的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参见附录 B)。至少应包括: 与风险点对应的设备设施和作业名称、排查内容、排查标准等信息。排查内容应包括工程控制、管理措 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全部控制措施 6.1.2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要求,编制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参见附录 C),至少应包括:名称、 排查内容、排查标准等信息。 6.2 隐患排查 6.2.1 排查类型 排查类型主要包括:日常隐患排查、 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专项或季节性隐患排查、 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事故类比隐患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和企业各级负

    16、责人履职检查等。 6.2.2 排查要求 隐患排查应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全员参与,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 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 DB37/T 3197 2018 5 6.2.3 组织级别 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不同的隐患排查组织级别和频次。隐患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企业 (厂处)级、车间(站队)级、班组级。 6.2.4 排查周期 6.2.4.1 根据隐患排查的不同类型,企业应确定不同的隐患排查周期或频次: 现场巡检间隔不得大于 2 小时,涉 及一级重大 危险源原油罐区 ,现场巡检间隔不得大于 1 小时, 宜采用不间断巡检方式进行现场巡检;基层车间(站队)

    17、直接管理人员每天至少一次对现场进 行相关专业隐患排查; 综合性隐患排查应由公司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基层车间(站队)结合岗位责任制排查,至少 每月组织一次; 专业或专项隐患排查应由工艺、设备、电气、仪表等专业技术人员或相关部门至少每月组织一 次; 季节性隐患排查应根据季节性特点及本单位的生产实际,至少每季度开展一次; 重大 活动及 节假日隐患排查应在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进行一次隐患排查; 同类企业发生伤亡及泄漏、火灾爆 炸等事故时,及时进行事故类比隐患专项排查; 对于区域位置、工艺技术等不经常发生变化的,可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排查周期,如果发生变化, 应及时进行隐患排查。 6.2.5 制定排查计划 企

    18、业应制定隐患排查计划,并按照已经制定好的计划、对照已经确定的隐患排查清单,组织企业的 相关单位分级实施隐患排查。 6.2.6 确定排查项目 企业在组织实施隐患排查前,应根据隐患排查类型、人员数量、时间安排和季节特点,在排查项目 清单中选择确定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排查项目,作为隐患排查的内容。隐患排查可分为生产现场类隐患排 查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两类隐患排查可同时进 行。 6.2.7 排查结果记录 企业应按照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制度的要求,组织各相关层级的部门和单位对照隐患排查清单进行隐 患排查,填写隐患排查记录,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做好存档工作。 6.3 隐患治理 6.3.1 隐患治理建议 6.3

    19、.1.1 按照隐患排查治理要求,各相关层级的部门和单位对照隐患排查清单进行隐患排查,填写隐 患排查记录。根据排查出的隐患类别,提出治理建议,一般应包含: 针对排查出的每项隐患,明确治理责任单位和主要责任人; 经排查评估后,提出初步整改或处置建议; 依据隐患治理难易程度或严重程度,确定隐患治理期限。 6.3.2 隐患治理要求 DB37/T 3197 2018 6 6.3.2.1 隐患治理实行分级 治理,分类实施。主要包括岗位纠正、班组治理、车间(站队)治理、部 门(科室)治理、公司(厂处)治理等。 6.3.2.2 隐患治理应做到方法科学、资金到位、治理及时、责任到人、限期完成。能立即整改的隐患

    20、必须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治理前要研究制定防范措施,落实监控责任,防止隐患发展为事 故。 6.3.3 隐患治理流程 6.3.3.1 隐患治理流程包括: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情况反馈、验收等 环节。 6.3.3.2 隐患排查结束后,将隐患名称、存在位置、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治理期限及治理措施要 求等信息向从业人员进行通报。企业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制发 隐患整改通知书,应对隐患整改责任单位、 措施建议、完成期限等提出要求。隐患存在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当对隐患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 制定可靠的治理措施。隐患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应当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 6.3.4 一般

    21、隐患治理 由企业各级(公司、站队、班组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负责组织整改。能够立即整改的隐患应立 即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安排专人进行确认;难以立即排除的应及时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方案并限期整 改。 6.3.5 重大隐患治理 6.3.5.1 应编制隐患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书应包括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对隐患的 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 期限的建议等内容。 6.3.5.2 企业应根据评估报告书制定重大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 6.3

    22、.6 隐患治理验收 隐患治理完成后,应根据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实现闭环管理。重大隐患治 理工作结束后,企业应组织对治理情况进行复查评估。对政府督办的重大隐患, 应编制隐患评估报告书, 根据评估报告书制定重大隐患治理方案,报告当地县( 市、区)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的 部门 。 7 文件管理 企业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策划、实施及持续改进过程中,应完整保存体现隐患排查全过程的记录资 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台账、隐患排查项目清单等内容的 文件。 8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效果 DB37/T 3197 2018 7 8.1 通过隐患排查治理

    23、体系的建设,企业应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风险控制措施全面持续有效; 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和提升;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各级排查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 员工隐患排查水平进一步提高; 生产安全事故明显减少; 职业健康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工作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9 持续改进 9.1 评审 企业应适时和定期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评审应包括体系改进的可能性和对体系进行修改的需求。评审每年应不少于一次,当发生更新时应及时 组织评审。应保存评审记录。 9.2 更新 9.2.1 企业应主动根据以下情况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影响,及时更新隐患排查治

    24、理的范围、隐患等 级和类别、隐患信息等内容,主要包括: 法律法规及标准规程变化或更新; 政府规范性文件提出新要求; 企业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机制发生变化; 企业生产工艺发生变化、设备设施增减、使用原辅材料变化等; 企业自身 提出更高要求; 事故事件、紧急情况或应急预案演练结果反馈的需求; 其它情形出现应当进行评审。 9.3 沟通 9.3.1 企业应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递隐患 信息,提高隐患排查治理的效果和效率。 9.3.2 企业应主动识别内部各级人员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培训需求,并纳入企业培训计划,组织相关培 训。企业应不断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能

    25、力,使其熟悉、掌握隐患排查的方法,消除各类隐患,有 效控制岗位风险,减少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保证安全生产。 DB37/T 3197 2018 8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管理考 核办法 1 基本要求 1.1 未以正式文件明确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组织机构的,考核 10 分(或扣罚相应金额奖金,企业 自定,下同)。 1.2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组织机构的组成人员不全面、职责不明确、履职不到位,考核 5 分 1.3 未制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相关培训计划,考核 5 分,计划不具体的,考核 2 分。 1.4 培训记录或档案不详实,无签到表,无教材或课件、教师等相

    26、关记录的,考核 2 分 1.5 未对全员进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培训,考核 3 分。 1.6 考核奖惩制度未有效落实的,考核 2 分。 2 隐患排查 2.1 未建立隐患排查清单,考核 10 分,清单内容不符合要求或不全面,考核 2 分。 2.2 未制定隐患排查计划,考核 10 分,排查计划内容不全,考核 2 分,未按计划组织排查,考核 2 分。 2.3 未通报隐患排查结果,考核 2 分。 2.4 排查发现重大隐患,根据可能造成的后果严重度,加奖 2-5 分。 3 隐患治理 3.1 隐患治理单位未按期整改且无正当理由,考核 5 分。 3.2 隐患整改后未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考核 2 分。 3.3

    27、 重大事故隐患未按要求排查治理的,考核 10 分。 3.4 隐患信息未对从业人员进行告知、未及时传达至相关方的,考核 5 分。 3.5 隐患 排查治理 各环节工作开展扎实有效,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加奖 5分。 DB37/T 3197 2018 1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B.1 设备设施类详见下列表格。 表 B.1 储油罐区 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业性检查 综合性检查 编 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点等 级 责任 单位 作业步骤 (检查项目)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 (标准 ) 管控措施 巡检 交接班 周检 月检 月检 季检 序 号 名称 每日 /

    28、 岗位级 每日 / 班组级 每周 / 站队级 每 月 / 企业级 每月 / 站队级 每季度 / 企业级 1 设备设施 储油罐区 一级 公司 1 罐体 罐体基础 完好, 不 变形 。 工程技术 利用工业电视对所有储罐进行 24 小时监控。 管理措施 1.班组巡检及时发现腐蚀穿孔点; 2.班组对变 形量较大储罐加大巡检力度,进行加密特护, 特护方案根据现场实际确定。 培训教育 开展 原油储罐知识 培训。 个体防护 现场巡检人员劳保穿戴合格。 1 设备设施 储油罐区 一级 公司 2 浮盘、浮舱 浮盘不倾斜、不漂 移;浮舱不渗漏原 油。 管理措施 1.每个季度对储罐浮沧进行检查; 2.班组按照 设备管

    29、理要求进行储罐巡检,及时发现储罐浮 盘倾斜、漂移问题。 个体防护 现场巡检人员劳保穿戴合格。 1 设备设施 储油罐区 一级 公司 3 浮梯 转动机构不卡阻;滚 轮不偏离轨道。 工程技术 利用工业电视进行 24 小时监控。 管理措施 1.按照设备管理要求进行储罐巡检,及时发现问 题; 2.每年对浮梯滚轮轴承加注润滑脂。 个体防护 现场巡检人员劳保穿戴合格。输送 高含硫化氢原油时携带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报警仪。 DB37/T 3197 2018 2 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业性检查 综合性检查 编 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点等 级 责任 单位 作业步骤 (检查项目)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 (

    30、标准 ) 管控措施 巡检 交接班 周检 月检 月检 季检 序 号 名称 每日 / 岗位级 每日 / 班组级 每周 / 站队级 每 月 / 企业级 每月 / 站队级 每季度 / 企业级 1 设备设施 储油罐区 一级 公司 4 浮盘支柱 密封套不开裂或脱离,支柱不掉落。 管理措施 1.按照设备管理要求进行储罐巡检,及时发现 问题; 2.雷雨季节( 5 月 -9 月)每月定期检测 油气浓度,对超标部位及时更换密封套。 个体防护 现场巡检人员劳保穿戴合格。输送 高含硫化氢原油时携带便携式硫化 氢气体报警仪。 1 设备设施 储油罐区 一级 公司 5 量油管、导 向管 限位滚轮铜套不卡 阻;量油管、导向管

    31、 垂直度不超标。 管理措施 1.按照设备管理要求进行储罐巡检,及时发现 问题并进行整改; 2.每年对限位滚轮轴承加注 润滑脂。 个体防护 现场巡检人员劳保穿戴合格。输送 高含硫化氢原油时携带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报警仪。 1 设备设施 储油罐区 一级 公司 6 呼吸阀 呼吸阀护网正常,没 有杂物堵塞通道;呼 吸阀阀盘不脱离轨 道。 管理措施 按照设备管理要求进行储罐巡检,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个体防护 现场巡检人员劳保穿戴合格。输送 高含硫化氢原油时携带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报警仪。 1 设备设施 储油罐区 一级 公司 7 阻火器 内部无锈渣、无灰尘。 管理措施 按照设备管理要求进行储罐巡检,及时发现

    32、问题并进行整改。 个体防护 现场巡检人员劳保穿戴合格。输送 高含硫化氢原油时携带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报警仪。 1 设备设施 储 油罐区 一级 公司 8 紧急排水 阀 排水口护罩无杂物堵塞。 管理措施 按照设备管理要求进行储罐巡检,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个体防护 现场巡检人员劳保穿戴合格。输送 高含硫化氢原油时携带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报警仪。 1 设备设施 储油罐区 一级 公司 9 刮蜡板 刮蜡机构正常。 管理措施 1.达到储罐大修期及时进行全面检查并大修;2. 每个季度对挡雨板的原油进行清理。 个体防护 现场巡检人员劳保穿戴合格。输送 高 含硫化氢原油时携带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报警仪。 DB37/T

    33、3197 2018 3 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业性检查 综合性检查 编 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点等 级 责任 单位 作业步骤 (检查项目)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 (标准 ) 管控措施 巡检 交接班 周检 月检 月检 季检 序 号 名称 每日 / 岗位级 每日 / 班组级 每周 / 站队级 每 月 / 企业级 每月 / 站队级 每季度 / 企业级 1 设备设施 储油罐区 一级 公司 10 牺牲阳极 牺牲阳极不 腐蚀 。 管理措施 1.根据公司安排对罐底板腐蚀情况进行检测;2.达到储罐大修期及时进行全面检查并大修。 个体防护 现场巡检人员劳保穿戴合格。输送 高含硫化氢原油时携带便携式

    34、硫化氢气体报警仪。 1 设备设施 储油罐区 一级 公司 11 旋转喷射 器 罐底油泥不堵塞喷射口。 管理措施 1.达到储罐大修期及时进行全面检查并大修;2. 每 个季度对挡雨板的原油进行清理。 个体防护 现场巡检人员劳保穿戴合格。输送 高含硫化氢原油时携带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报警仪。 1 设备设施 储油罐区 一级 公司 12 盘梯 踏步焊点无腐蚀,角 钢不脱焊。 管理措施 1 巡检发现问题做好警示标志并进行整改; 2.达到储罐大修期及时进行全面检查并大修。 个体防护 现场巡检人员劳保穿戴合格。输送 高含硫化氢原油时携带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报警仪。 1 设备设施 储油罐区 一级 公司 13 人孔 密封垫

    35、正常。 管理措施 1.按照设备管理要求进行储罐巡检,及时发现 问题并进行整改; 2.达到储罐大修期及时进行 全面检查更换密封垫。 1 设备设施 储油罐区 一级 公司 14 抗风圈、加 强圈 抗风圈、加强圈与罐 壁板焊缝无积水、无 锈蚀。 管理措施 1.按照设备管理要求进行储罐巡检; 2.达到储罐大修期及时进行全面检查并大修。 1 设备设施 储油罐区 一级 公司 15 一、二次密 封装置 储罐一次密封与罐 壁完全接触,一次密 封无皱褶;二次密 封 与罐壁完全接触。 工程技术 1.利用工业电视进行 24 小时监控; 2.雷电 预警系统实时监控。 管理措施 1.按照设备管理要求进行储罐巡检; 2.雷

    36、雨季 节(五月 -九月)每月检测一、二次密封间油气 浓度,并对发现问题进行整改; 3.定期试运消 防系统确保完好备用。 个体防护 现场巡检人员劳保穿戴合格。输送 高含硫化氢原油时携带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报警仪。 应急处置 加强灭火作战的训练和演练。 DB37/T 3197 2018 4 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业性检查 综合性检查 编 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点等 级 责任 单位 作业步骤 (检查项目)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 (标准 ) 管控措施 巡检 交接班 周检 月检 月检 季检 序 号 名称 每日 / 岗位级 每日 / 班组级 每周 / 站队级 每 月 / 企业级 每月 / 站队级

    37、 每季度 / 企业级 1 设备设施 储油罐区 一级 公司 16 中央排水、 罐底切水 系统 排水管线不渗漏,罐 底切水阀不渗漏,集 水坑不腐蚀。 管理措施 1.按照设备管理要求进行储罐巡检; 2.达到储罐大修期及时进行全面检查并大修。 个体防护 现场巡检人员劳保穿戴合格。输送 高含硫化氢原油时携带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报警仪。 1 设备设施 储油罐区 一级 公司 17 罐顶泡沫 发生器、喷 淋系统和 感温光栅 泡沫、喷淋系统正 常,感温光栅报警系 统正常。 管理措施 1.每月定期开展消防设 施维护保养工作; 2.雷雨季节(五月 -九月)每月进行消防系统试运。 个体防护 现场巡检人员劳保穿戴合格。输送

    38、 高含硫化氢原油时携带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报警仪。 1 设备设施 储油罐区 一级 公司 18 罐前阀、罐 根阀 罐前阀、罐根阀不内 漏,不外漏。 管理措施 1.每季度对罐根阀进行开关测试,发现问题及 时汇报; 2.中控人员时刻关注静态罐液位,发 现静态罐液位变化及时汇报; 3.站队对内漏阀 门编制维修方案,进行维修或更换。 个体防护 现场巡检人员劳保穿戴合格。输送 高含硫化氢原油时携带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报警仪。 1 设备设施 储油罐区 一级 公司 19 金属软管 金属软管不变形。 工程 技术 罐区可燃气体报警仪、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测。 管理措施 1 做好储罐金属软管的高低端高程差和波文距 的检测,根据

    39、实际情况加大监测频率; 2.做好 储罐罐根阀和罐前阀的维护保养。 个体防护 现场巡检人员劳保穿戴合格。输送 高含硫化氢原油时携带便携式硫化氢气体 报警仪。 1 设备设施 储油罐区 一级 公司 20 防火堤 管线穿越防火堤处 完全密封、防火堤伸 缩缝无断裂无破损。 管理措施 及时发现防火堤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整改。 个体防护 现场巡检人员劳保穿戴合格。输送 高含硫化氢原油时携带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报警仪。 1 设备设施 储油罐区 一级 公司 21 雷电 预警 系统; 防 雷、静电接 地线 雷电 预警系统 正常 , 无脱落、无断裂,静 电接地线阻值正常。 工程技术 雷电 预警系统实时监控。 管理措施 1.

    40、春、秋两季做好防雷接地检测工作; 2.按照 设备管理要求进行储罐巡检,及时发现罐顶静 电导线断裂的问题并进行整改。 DB37/T 3197 2018 5 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业性检查 综合性检查 编 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点等 级 责任 单位 作业步骤 (检查项目)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 (标准 ) 管控措施 巡检 交接班 周检 月检 月检 季检 序 号 名称 每日 / 岗位级 每日 / 班组级 每周 / 站队级 每 月 / 企业级 每月 / 站队级 每季度 / 企业级 个体防护 现场巡检人员劳保穿戴合格。输送 高含硫化氢原油时携带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报警仪。 1 设备设施 储油罐

    41、区 一级 公司 22 仪表系统 雷达液位计数据正 常,高、低液位开关 正常。 管理措施 1.每两个小时巡检时,中控和计量核对储罐液 位; 2.每年检验雷达液位计,检实对比数据; 3.动态罐通过计算进出油量对液位进 行对比。 个体防护 现场巡检人员劳保穿戴合格。输送 高含硫化氢原油时携带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报警仪。 1 设备设施 储油罐区 一级 公司 23 雨水外排系统 雨水沟不堵塞,雨水 外排阀门正常,截油 排水阀正常。 管理措施 雷雨季节(五月 -九月),每月组织专人检查雨水外排系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个体防护 现场巡检人员劳保穿戴合格。输送 高含硫化氢原油时携带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报警仪。 DB

    42、37/T 3197 2018 6 表 B.2 输油泵区 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业性检查 综合性检查 编 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点等 级 责任 单位 作业步骤 (检查项目)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 (标准 ) 管控措施 巡检 交接班 周检 月检 月检 季检 序号 名称 每日 / 岗位级 每日 / 班组级 每周 / 站队级 每月 / 企业级 每月 / 站队级 每季度 / 企业级 2 设备设施 输油泵区 三级 班组 1 泵体 动静密封点不渗漏。 管理措施 1.设备安装时检查出厂证明、合格; 2.每两 个小时巡检时对设备本体巡检一次,及时发 现问题; 3.专业技术人员对问题进行处理。 培训

    43、教育 培训 输油泵知识。 个体防护 现场巡检人员劳保穿戴合格。输送 高含硫化氢原油时携带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报警仪。 2 设备设施 输油泵区 三级 班组 2 泵 基础 地脚螺栓不松动。 管理措施 值班人员每两个小时巡检对地脚螺栓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紧固。 个体防护 现场巡检人员劳保穿戴合格。输送 高含硫化氢原油时携带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报警仪。 2 设备设施 输油泵区 三级 班组 3 电机 接地合格,电机不受 潮,绕组绝缘无破损老 化,电机内部无杂物。 管理措施 1.春、秋两季对接地电阻进行检测,检测值 不大于 4 欧姆; 2.值班人员针对绝缘阻值低 采取烘干、清理杂物或者更换绕组的方法。 个

    44、体防护 现场巡检人员劳保穿戴合格。输送 高含硫化氢原油时携带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报警仪。 2 设备设施 输油泵区 三级 班组 4 叶轮 无堵塞、腐蚀或被异物 卡住。 管理措施 1.值班人员每两小时巡检 2.清理泵 内杂物;对损坏的叶轮进行维修、更换。 个体防护 现场巡检人员劳保穿戴合格。输送 高含硫化氢原油时携带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报警仪。 2 设备设施 输油泵区 三级 班组 5 泵轴 无磨损。 管理措施 1.值班人员每两小时巡检。 个体防护 现场巡检人员劳保穿戴合格。输送 高含硫化氢原油时携带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报警仪。 应急处置 对损坏泵轴立即维修或更换。 2 设备 输油 三级 班组 6 联轴 联轴器

    45、正常。 管理措施 值班人员每两个小时巡检, 对机泵进行振。 DB37/T 3197 2018 7 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业性检查 综合性检查 编 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点等 级 责任 单位 作业步骤 (检查项目)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 (标准 ) 管控措施 巡检 交接班 周检 月检 月检 季检 序号 名称 每日 / 岗位级 每日 / 班组级 每周 / 站队级 每月 / 企业级 每月 / 站队级 每季度 / 企业级 设施 泵区 器 个体防护 现场巡检人员劳保穿戴合格。输送 高含硫化 氢原油时携带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报警仪。 应急处置 对损坏 联轴器 立即维修或更换。 2 设备设施 输油

    46、泵区 三级 班组 7 轴承、 轴承正常。 管理措施 1.值班人员巡检,对温度过高的部位检查。 个体防护 现场巡检人员劳保穿戴合格。输送 高含硫化氢原油时携带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报警仪。 应急处置 对损坏 轴承 立即维修或更换。 2 设备设施 输油泵区 三级 班组 8 轴承 箱 轴承箱正常。 管理措施 1.值班人员每两个小时巡检; 2.按照保养周期要求检查、更换润滑油。 个体防护 现场巡检人员劳保穿戴合格。输送 高含硫化氢原油时携带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报警仪。 应急处置 对损坏 轴承箱 立即维修或更换。 2 设备设施 输油泵 区 三级 班组 9 机械密封 密封圈、静环压盖密封 垫正常,动静环无破 裂,平衡管无堵塞。 管理措施 1.值班人员每两小时巡检; 2.值班人员拆除 平衡管,清理内部杂物; 3.对损坏的机械密 封进行更换。 个体防护 现场巡检人员劳保穿戴合格。输送 高含硫化氢原油时携带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报警仪。 2 设备设施 输油泵区 三级 班组 10 过滤 器 无堵塞,密封胶圈正常。 管理措施 1.值班人员每两个小时巡检,记录过滤器前 后压差; 2.专业技术人员对堵塞的过滤器进 行清理。 个体防护 现场巡检人员劳保穿戴合格。输送 高含硫化氢原油时携带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报警仪。 2 设备设施 输油泵区 三级 班组 11 工艺管线 泵进、


    注意事项

    本文(DB37 T 3197-2018 原油储运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为本站会员(wealthynice1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