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05 DB37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3248.5 2018 山东省杨树产业建设规范 第 5部分:黑杨纸浆用材林栽培技术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oplar in Shandong Part 5: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pulp Populus Aigeiros plantation 2018 - 05 - 25发布 2018 - 06 - 25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3248.5 2018 I 前 言 本
2、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 DB37/T 3248分为 7个部分: -第 1部分:术语和定义 -第 2部分:黑杨采穗圃营建技术 -第 3部分:黑杨派杨树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第 4部分:黑杨苗木质量等级 -第 5部分:黑杨纸浆用材林栽培技术规程 -第 6部分:黑杨有害生物防控技术规程 -第 7部分:黑杨木材加工技术规程 本部分为 DB37/T 3248的第 5部分。 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济南惠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玉峰、李善文、孔红岭、韩友吉、丁昌俊、
3、王延平、秦乃花、秦光华、李丽 、 朱文成、舒秀阁、李启峰、孟宪伟、黄启伦、王雷、胡海防、孙丰治。 DB37/T 3248.5 2018 1 山东省杨树产业建设规范 第 5部分:黑杨纸浆用材林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杨树纸浆材林培育的术语和定义、整地技术、良种壮苗、造林技术、抚育管理、有害 生物防控、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杨树栽培区黑杨纸浆材林的丰产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1276 农药安 全
4、使用规范总则 GB/T 14071 林木良种审定规范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5783 主要造林树种林地化学除草技术规程 LY/T 1895 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定向培育技术规程 LY/T 1716 杨树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3.1 黑杨 主 要 是 指 杨 属 黑 杨 派 中 适 合 暖 温 带 地 区 生 长 的 美 洲 黑 杨 (P.deltoides) 和欧美杨 (P.euramericana)。 4 整地技术 4.1 造林地选择 纸浆林的造林地土壤应土层深厚,以轻壤、砂壤最好,中壤和紧砂次之;生长期 内地下水位应在 l m
5、以下,不低于 3.0 m;土壤含盐量 0.1 %,地下水矿化度 0.4 %, 全氮 0.03 %,有效氮 15 mg/L、速效磷 2 mg/L、速效钾 40 mg/L。 4.2 整地 DB37/T 3248.5 2018 2 造林前一年秋冬季进行全面整地,在河滩、平原较疏松的土壤上,可全面深耕 30 cm 40 cm,整平 清除杂物,打点挖穴,树穴长、宽、深为 0.8 m 1.0 m。有粘质间层的造林地,带状深翻,种植带宽 1 m 以上,深 0.8 m 1.0 m。土壤较粘重、土层较薄,可用机械开沟,种植带宽 1.2 m 1.3 m,深 0.8 m 1.0 m。 5 良种壮苗 选用良种的、级壮
6、苗造林。良种选择执行 LY/T 1895、 LY/T 1716标准和 GB/T14071标准。 6 造林技术 6.1 栽植时间 春季或者秋季栽植。美洲黑杨在春季栽植应适当晚栽,鲁南和鲁西南 3月中下旬栽植,其他地区 3 月下旬至 4月上旬。欧美杨可以在春季土壤解冻后和秋季土壤封冻前栽植。 6.2 苗木处理 起苗后不能马上栽植或经过长途运输的苗木,栽植前要将苗木根系和苗干下半部分放在清水中浸泡 1 d 2 d后栽植,并对苗木根系进行修剪,剪除过长和劈裂受伤根系。 6.3 栽植方 法 栽植深度 40 cm 60 cm,粘重土壤和洼地上不应栽植过深。栽植时先将拌好的表土和腐熟基肥回填, 再填入心土,
7、分层填土,填土时将苗木向上轻提,舒展根系,分层踏实,然后留穴浇水,培土封穴高出 地面 30 cm 50 cm左右。栽植后及时浇透水,在干旱地区要进行覆膜保水。 6.4 造林密度 培育纸浆材的单株营养面积为 6 m2以上,可选造林密度为 2 m 3 m、 3 m 3 m、 3 m 4 m。在造林 地立地条件好的情况下,可采用大密度造林,加强肥水管理,每 667 m2为 74株 111株为宜,轮伐期 3 a 5 a。在较差的立 地条件上,造林密度以 55株 74株 /667 m2为宜,轮伐期 6 a 7 a。 7 抚育管理 7.1 补植 造林成活率达不到 85%的造林地,应及时进行补植;造林成活率
8、达到 85 %,但呈片状死亡的,也要 进行补植,植苗造林的补植应用同龄大苗。 7.2 松土除草 松土执行 GB/T 15776规定,除草执行 GB/T 15783规定,松土除草也可以结合农林间作进行。 7.3 灌溉 根据土壤墒情进行及时灌溉,一般每年不少于 2次 3次。浇水后及时划锄保墒,提高灌溉效果。有 条件的地方可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低洼积水地要及时排水。 DB37/T 3248.5 2018 3 7.4 施肥 造林时提倡施基 肥,每亩 2000 kg 5000 kg土杂肥。生长期内 4月 7月,追施复合肥、尿素、碳酸 氢铵、化肥, 300 kg 375 kg/hm2。可使用沟施或环状
9、穴施。 7.5 林下间作养殖 造林后郁闭前可间作,间作作物与树木保持距离 50 cm以上,并选择矮小、耐荫、耗水耗肥较少的 作物,最好是大豆、花生和豆科作物;或种植绿肥作物如紫花首宿、田著等,就地压青。林分郁闭后, 可在林下养殖鸡、鸭、鹅等家禽。 8 有害生物防控 主要有害生物防控措施按照附录 A。化学农药的施用执行 NY/T 1276标准。 9 档案管理 执行 GB/T 15776 标准。 DB37/T 3248.5 2018 4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黑杨纸浆用材林主要有害生物防治措施 有害生 物种类 防治措施 溃疡病 营林措施:选用抗病的杨树优良品种,培育健壮苗木。起苗、运
10、苗、假植时尽量保持苗木水分,并避免机械 损伤。栽植前,严格剔除有病斑的苗木。选择适宜的造林地,大穴整地,灌足底水。栽植时剪去梢头及侧枝, 造林后加强林分的抚育管理,增强树势。 化学防治:发病期可用药剂适时涂刷苗干,有效药剂有多菌灵、退菌特、福美砷、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等。 黑斑病 (褐斑 病) 营林措施:选育和栽培抗病的优良品种,采用多品种造林,可减轻病害的流 行。合理密度,改善苗木的通风 透光条件。 化学防治:在病菌初侵染之前,向苗木喷 65 %代森锌 200 倍液或 0.5 %的波尔多液 2次 3次。 杨叶锈 病 营林措施:选用抗病品种,欧美杨、美洲黑杨的一些优良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力。清除
11、越冬病叶,减少初侵 染源。在有落叶松的地区,杨树林和苗圃应远离落叶松,减少侵染为害。 化学防治:在发病期可喷施多菌灵、代森锌、百菌清、甲基托布津、敌锈纳、粉锈宁等防治,病情严重时应 在第 1次喷药后 15 d左右喷第 2 次药。 光肩星 天牛 营林措施:选用抗虫品种造林,集约经营,加强水肥管理,提高 林木的抗虫能力。消灭伐除林地周围受严重 危害的树木。 物理防治:用水浸泡或熏蒸剂杀灭伐倒木内的幼虫,减少虫源。林中悬挂心腐木段,招引啄木鸟定居除虫。 化学防治:用拟除虫菊酯类药剂 100 倍液制成棉球毒签,自虫孔深插入虫道深处。用 50 %杀螟硫磷乳油 1000 倍液喷洒树干,杀死成虫和初孵幼虫。
12、 桑天牛 营林措施:在杨树林周围 1000 m范围内清除桑科植物,断绝成虫的补充营养源;或在林地周围适当保留少量桑、构树作诱饵树,诱集成虫,集中捕捉。其他防治措施可参照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方法。 美国白 蛾 物理防治:在幼虫 3 龄前 发现网幕后人工剪除网幕,并集中处理。如幼虫已分散,则在幼虫下树化蛹前采取 树干绑草的方法诱集下树化蛹的幼虫,定期定人集中处理。在成虫发生期,把诱芯放入诱捕器内,将诱捕器 挂设在林间,直接诱杀雄成虫。 化学防治:利用 2.5 %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 1500 倍液, 100亿孢子 /g 苏云金杆菌粉 400 倍液, 25 %灭幼脲 号胶悬剂 2000倍液、 1.2 %
13、烟参碱悬浮剂 1000倍 1500 倍液喷雾,均可有效控治此虫危害。 生物防治: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控。 杨扇舟 蛾、杨 小舟蛾 物理防治:人工摘除苞叶,消灭幼虫或蛹。初龄幼虫吐 丝结茧集期,人工摘除虫苞。 化学防治:幼虫危害期采用青虫菌稀释液 1亿 2亿孢子 /毫升,或 Bt 乳剂 2000 倍液树冠喷施。或 25 %灭幼 脲悬浮剂 1500 倍液加 2.5 %溴氰菊酯乳油 5000倍液,或用 0.2 %阿维菌素乳油 2000 倍 3000倍液等喷雾。 杨尺蠖 物理防治:中耕捣毁蛹室,消灭在地下越夏、越冬的蛹;在树干几部缠 1圈 6 cm 8 cm的塑料膜带,下部用 湿土培堆压实,每日清晨在膜带下扑杀集中的雌虫。 化学防治:在树干 1.5 m 以下至树盘内,喷洒 20 %氰戊菊酯乳油 1000 倍 2000 倍液,毒杀和 阻止春尺蠖的 雌成虫上树。幼虫期施用 1 %苦参碱可溶性液剂 2000 倍、 1.2 %苦参碱烟碱乳油 300 g/hm2 450 g/hm2或春 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500倍 1000 倍液喷雾。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