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05 DB37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2663.7 2020 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规程 第 7 部分:黄秋 葵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nsive plug seedling raising Part7:okra 2020 - 04 - 03 发布 2020 - 05 - 03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2663.7 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场地环境 . 1 4 设施设备 . 1 5 温室消毒 . 1 6 穴盘消毒 . 1
2、 7 基质配制、装盘 . 2 8 品种选择 . 2 9 种子处理 . 2 10 播种 . 2 11 苗期管理 . 2 11.1 温度 . 2 11.2 湿度 . 2 11.3 追肥 . 2 12 成品苗标准 . 2 13 病虫害防治 . 2 13.1 防治原则 . 3 13.2 主要病虫害 . 3 13.3 农业防治 . 3 13.4 物理防治 . 3 13.5 化学防治 . 3 14 生产档案 . 3 DB37/T 2663.7 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
3、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山东安信种苗股份有限公司、莘县农业农村局、沂南 县生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济南市环境检测中心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习武、高中强、刘国琴、韩亚楠、郝国芳、苗纪忠、韩吉书、宋甲斌、吕慎 宝、刘杨。 DB37/T 2663.7 2020 1 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规程 第 7 部分:黄秋葵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秋葵集约化穴盘育苗的场地环境、设施设备、温室 消毒、穴盘消毒、基质配制、品 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成品苗标准、病虫害防治及生产档案等。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黄秋葵集约化穴盘育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
4、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1107 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2118 蔬 菜育苗基质标准 NY/T 2442 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标准 3 场地环境 场地环境应符合 NY/T 2442的要求。 4 设施设备 根据不同季节,可选用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等设施育苗。宜选择 50孔标准穴盘。夏秋季 育苗应配有防虫、遮阴设备。 5 温室消毒 可采用高锰酸钾 +
5、福尔马林法消毒。每 666.7 m2温室用 1.65 kg高锰酸钾、 1.65 L福尔马林、 8.4 kg 沸水消毒。将福尔马林加入沸水中,再加入高锰酸钾,分 3个 4个点产生烟雾反应。封闭 48h消毒,随 后通风,待气味散尽后即可使用。 6 穴盘消毒 用福尔马林 100倍液浸泡苗盘 20 min,捞出后,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密闭 7 d后揭开,用清水冲洗干 净待用。新穴盘可直接使用。 DB37/T 2663.7 2020 2 7 基质配制、装盘 可选用优质草炭、蛭石、珍珠岩,按体积比 25:1:9配制。然后,每立方米基质加入氮磷钾三元复合 肥( 15-15-15) 2 kg 2.5 kg、 5
6、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50 g,调至含水量 50 % 60 %,搅拌均匀,放 置 2 h后,装入穴盘,稍加镇压,抹平即可。提倡选用优质专用商品育苗基质。基质应符合 NY/T 2118 的要求。 8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抗逆性强、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合 市场需求的品种。 9 种子处理 将种子晾晒后,将其浸入 55 的热水并不断搅拌,待水温降至 30 时,继续浸种 8 h 12 h,将 种子捞出洗净、晾干,在湿度 95 %以上、温度 30 32 的环境条件下催芽,待一半种子露白时即可 播种。 10 播种 播种深度以 1.5 cm为宜,每穴播 1粒,播后覆盖基质,用平板刮平,以露出格子边为准
7、。播完种后 浇透水,晾至穴盘表面无明水,覆盖一层地膜。 11 苗期管理 11.1 温度 出苗前,白天温度保持在 28 30 ,夜间不低于 15 。 1/3顶土后,及时揭膜。 3 d左右齐苗, 白天温度保持在 25 32 ,夜间 15 20 。 11.2 湿度 黄秋葵耐旱、耐湿,不耐涝,苗期忌湿 度过大,应保持见干见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 50 % 60 %。 11.3 追肥 齐苗后,可叶面喷施 1000倍的大量元素水溶肥 2次 3次,每隔 8 d喷 1次,两次施肥间喷 1次清水。 肥料施用应符合 NY/T 496和 NY 1107的要求。 12 成品苗标准 苗龄 25 d 30 d,具 3片
8、4片真叶,株高 10 cm 15 cm,茎粗 0.5 cm 0.8 cm,叶片肥厚,无病虫, 根坨完好,根系发达。 13 病虫害防治 DB37/T 2663.7 2020 3 13.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 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 治为辅”的防治原则。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国家规定在蔬菜上禁止使用的农药,严格按 照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用药。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和 NY/T 1276的规定。 13.2 主要病虫害 猝倒病、蚜虫、蓟马等。 13.3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温湿度管理。 13.4 物理防治 可用黄、蓝板诱杀蚜虫,蓟马。 13.5 化学防治 宜选用在黄秋葵上登记的药剂防治猝倒病、蚜虫、蓟马等。 14 生产档案 建立黄秋葵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档案,应详细记录育苗基质、苗期管理、生产资料、病虫害防治等 各 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并保存 3年以上,以备查阅。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