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7 T 2075-2012 黑鲷增殖放流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484447       资源大小:378.6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7 T 2075-2012 黑鲷增殖放流技术规范.pdf

    1、ICS 65.150 B 5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20752012 黑鲷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stock enhancement of black progy 2012 - 03 - 21 发布 2012 - 05 - 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20752012 I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渔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海洋捕捞生产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四杰、王云中、涂忠、

    2、王熙杰。 DB37/T 20752012 1 黑鲷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黑鲷(Sparus macroc ephalus Basilewsky,1855)增殖放流的海域条件、本底调查,苗 种来源、苗种培育、苗种质量、苗种检验,放流操作,放流资源保护与监测、效果评价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黑鲷增殖放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361-2006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3、GB/T 21326 黑鲷 亲鱼和苗种 NY 5070-2002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SC/T 3018-2004 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SC/T 9401-2010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程 DB37/T 446 无公害食品 黑鲷养殖技术规范 DB37/T 1789-2011 渔业增殖站设置要求 OIE 水生动物疫病诊断手册 农业部783号公告-1-2006 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3 海域条件 符合SC/T 9401第4章的规定,且满足下述条件: 天然岩礁区或人工鱼礁区及其附近海域,底质为岩礁、沙砾或沙泥; 水流通畅,盐度

    4、10 32,水温 530。 4 本底调查 执行SC/T 9401第5章的规定。 5 苗种来源 放流苗种由按照DB37/T 1789-2011选划的增殖站提供;培育苗种的亲鱼应捕自天然海区或是原种场 保育的原种,亲鱼质量符合GB/T 21326的要求。 6 苗种培育 DB37/T 20752012 2 6.1 室内培育 执行DB37/T 446的规定。 6.2 中间培育 放流全长50mm以上苗种应当进行海上中间培育。 6.2.1 培育海域 选择拟放流区且海域风浪较小的港湾,流速1m/s,水温1625,水深大于6m。 6.2.2 培育网箱 6.2.2.1 用聚乙烯无结节网片制作中间培育网箱,规格以

    5、 4m 4m 4m 为宜,网箱四周网目尺寸 7mm, 底部网目尺寸 10mm。 6.2.2.2 网箱底部离海底 2m 以上,网箱上沿高出水面 0.3m 以上,网箱排列方向与流向垂直。 6.2.3 培育规格 经室内培育至全长约30mm时移至网箱进行中间培育。苗种装运前使用210 -6 310 -6 的高锰酸钾 对其消毒1h。 6.2.4 培育密度 1000 尾/m 2 1500 尾/m 2 。 6.2.5 饵料投喂 中间培育前期,投喂新鲜鱼糜或配合饲料;中间培育后期,直接投喂鱼块鱼段或配合饲料。 7 苗种质量 7.1 常规质量 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常规质量 要求 项目 要求 感官质量 规格整

    6、齐、体色正常、体型完整、活力好,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 可数指标 规格(全长)合格率95%,伤残率与死亡率之和5% 7.2 疫病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刺激隐核虫病不得检出。 7.3 药物残留 氯霉素、孔雀石绿、硝基呋喃代谢物不得检出。 7.4 苗种规格 DB37/T 20752012 3 规格分类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苗种规格分类 单位为毫米 苗种规格 全长 一类 50 二类 30 8 苗种检验 8.1 检验资质 由具备资质条件的水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检验。 8.2 检验内容 常规质量检验、疫病检疫、药物残留检测。 8.3 检验方法 按照表3的方法进行。 表3 检验方法 检验内容 检验方法 常规质量

    7、参照执行 GB/T 21326 的规定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 常规检疫方法 刺激隐核虫病 先用常规检疫法初步诊断,可疑者再通过 OIE 第 2.2.2 章进行确认 氯霉素 先用 NY 5070-2002 附录 A 的方法筛选,阳性样品再通过 SC/T 3018-2004 的方法进行确认 孔雀石绿 按照 GB/T 20361-2006 的方法进行 硝基呋喃类代谢物 按照农业部 783 号公告-1-2006 的方法进行 8.4 检验规则 8.4.1 抽样规则 随机多池多点取样,常规质量检验和疫病检疫取样量共100尾,药物残留检测取样量不少于75g。 8.4.2 时效规则 常规质量检验和疫病检疫须在增殖

    8、放流前7d内检验有效; 药物残留检测须在增殖放流前15d内检验 有效。 8.4.3 组批规则 以一个增殖放流批次作为一个检验组批。 DB37/T 20752012 4 8.4.4 判定规则 8.4.4.1 任一项目检验不合格,则判定本批苗种为不合格,其中规格合格率以放流时现场测量为准。 8.4.4.2 若对判定结果有异议,可复检一次,并以复检结果为准。 9 放流操作 现场查验放流苗种检验报告和测算苗种规格合格率, 确认放流苗种检验合格和规格合格率95%时, 方可进行放流操作。规格合格率测算方法:随机抽取黑鲷苗种不少于50尾,用毫米刻度尺等标准量具逐 尾测量从吻端至尾鳍后缘的直线长度(即全长),

    9、统计求得规格合格率。 9.1 一类苗种放流 9.1.1 计数 随机抽取中间培育网箱总数量的10%(最低不少于2个),对抽样苗种全部称重,计算平均每网箱苗 种重量。随机抽取0.3%以上的称重样品(最低不少于500g),计算苗种千克重尾数,求出平均每网箱苗 种数量,再根据总网箱数求得放流黑鲷苗种总数量。 9.1.2 投放 9.1.2.1 投放时间 5月7月;9月10月。 9.1.2.2 气象条件 放流日要避开30以上的高温天和中大雨天;要求放流海域风力6级,浪高1.5m。 9.1.2.3 投放方法 打开网箱一侧网片,让苗种自然游出。 9.2 二类苗种放流 9.2.1 包装 9.2.1.1 包装工具

    10、 内包装为双层无毒塑料袋(20L),外包装为塑料泡沫箱或纸箱(700mm 280mm 400mm)。 9.2.1.2 包装方法 优先使用虹吸法从育苗池中转移苗种,对不能使用虹吸法进行转移的,尽量采用对苗种损伤较小的 方法进行转移。虹吸法即:将培苗池排水1/3,用内径大于60 mm的虹吸管先将苗种从高位的池内虹吸至 低位的小型网箱中(网目尺寸7mm),再移至帆布桶内(帆布桶内加210 -6 310 -6 的高锰酸钾消毒), 充气待装。将塑料袋加水1/41/3,用手抄网从桶中捞取苗种装入袋内,充氧扎口后装泡沫箱或纸箱, 每箱两袋,箱口用胶带密封,装苗箱集中整齐排放阴凉处,等待计数、装运。 9.2.

    11、1.3 包装要求 9.2.1.3.1 包装前,停食 1d。 DB37/T 20752012 5 9.2.1.3.2 根据增殖放流水域的温度、盐度提前调节培苗池的水温和盐度:-2温差2;-5盐 差5。 9.2.1.3.3 装苗密度控制在 200 尾300 尾。根据放流日气温及运输时间,确定具体装苗密度。 9.2.1.3.4 在外包装箱内,加冰袋降温。 9.2.2 计数 按装苗总袋数的1%随机抽样 (最低不少于三袋),对抽样袋中苗种逐个计数求出平均每袋苗种数量, 再根据装苗总袋数,最终求得本计量批次放流黑鲷苗种的总数量。 9.2.3 运输 陆上运输用保温车,车箱内控温20以下,并减少运输中的剧烈颠簸;高温天气海上运输时,应采 取遮阴措施;总运输时间(包括装卸时间)控制在4h以内;运输成活率达到95%以上。 9.2.4 投放 9.2.4.1 投放时间 同9.1.2.1。 9.2.4.2 气象条件 同9.1.2.2。 9.2.4.3 投放方法 按SC/T 9401中11.3.1的方法进行。 10 放流资源保护与监测 执行SC/T 9401第12章的规定。 11 效果评价 执行SC/T 9401第13章的规定。 _


    注意事项

    本文(DB37 T 2075-2012 黑鲷增殖放流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towelfact22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