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150 B 5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20772012 克氏原螯虾池塘苗种生产技术规范 2012- 03 - 21 发布 2012 - 05 - 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20772012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渔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庆磊、朱永安、付佩胜、杨玲、李娴、安丽、王兰明、曹振杰。 DB37/T 20772012 1 克氏原螯虾池塘苗种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克氏原
2、螯虾(Procambarus cla rkii) 池塘苗种生产的设施条件、亲虾选择与投放、亲 虾培育、苗种培育、病害防治、捕捞、运输等操作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克氏原螯虾户外池塘苗种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
3、料安全限量 SC/T 0004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范 SC/T 9101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克氏原螯虾 英文名Red swamp crayfi sh,学名Procambarus clarkii,俗称淡水龙虾、小龙虾等,属节肢动物 门、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 4 设施条件 4.1 环境要求 水源充足,水质符合GB 11607标准。池塘水质符合NY 50 51的要求。池塘环境应符合GB/T 18407.4 的规定。环境及设施应符合SC/T 0004的规定,土质以粘性为好,底部淤泥深度不超过10cm,保水性能 好。有独立的进
4、排水系统,排放水应符合SC/T 9101的规定。 4.2 池塘结构 养殖池塘以长方形为宜,面积2000m 2 3000m 2 为宜,水深0.7m1.5m,坡比以1:2.51:3为宜。 DB37/T 20772012 2 4.3 防逃设施 池堤上围起高40cm60cm,基部入土20cm 30cm的塑料薄膜(厚度0.1mm以上)或玻璃钢瓦等防逃 设施。进排水口用密网封口扎牢。 4.4 池塘消毒 亲虾放养前7d10d,每667m 2 用生石灰100kg150kg或漂白粉(有效氯含量30)15kg彻底清池消 毒。 4.5 水草栽培 放养前,于池塘四周移植水草,以供克氏原螯虾栖息及食用。水草面积以水面1
5、/3到2/3为宜,浮水 性植物与沉水性植物的比例以1:51:7为宜。浮水性植物可选用水葫芦等,可用毛竹围住,防止全池 扩张。沉水性植物可选用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等,不同品种间隔栽插, 行距100cm120cm, 株距40cm 60cm。 5 亲虾选择与投放 5.1 亲虾选择 雌雄比例约2:1,野生亲虾规格25g,养殖亲虾 规格30g40g。要求来源清楚、规格齐整,体色 纯正,肢节齐全,无病无伤,爬行迅速。 5.2 投放方法 亲虾放养时间8月9月,在同一池塘繁育苗种并养至商品虾,亲虾投放量为30kg/667m 2 50kg/667m 2 ;单独繁育苗种,亲虾投放量为100kg/667m 2 1
6、50kg/667m 2 。 放养时应避免阳光暴晒,宜选择晴天的清晨或阴雨天投放;放养前用35食盐水浸洗5min 10min,以杀灭寄生虫和致病菌;经过长途运输的亲虾要经过多次淋水后,再经食盐水浸洗,然后分散 投放在斜坡处,让其自行爬入水中。 6 亲虾培育 6.1 生物饵料培养 亲虾投放前5d7d,每667m 2 培育池塘施发酵畜禽粪肥200kg400kg,培育轮虫和枝角类、桡足类 等生物饵料。 6.2 饲料投喂 饲料以沉性配合饲料为主,质量应符合NY 5072的规定。放养初期可适当多投些新鲜小杂鱼。 采取定质、定量、定时、定点“四定”投喂的原则。投喂量可根据天气及摄食情况等进行调整。一 般8月
7、投喂量为亲虾存塘量的56,9月10月为35。投饵地点一般选在岸边和浅水处,多点 均匀投喂。每天可分早晚2次投喂,早上一般投全天投喂量的30,傍晚一般投全天投喂量的70。 6.3 干塘促繁 DB37/T 20772012 3 至10月中、下旬,当水温降至15左右时,一次性排干池 水至池底水深为5cm10cm,促使亲虾批 量性穴居、越冬。越冬期间,适时调整水位,保持水深基本不变。 7 苗种培育 翌年春天气温回升至15以上时,一次性将池 水加满至水深1m1.2m,诱使亲虾出洞入水。10d 20d后,待大多数亲虾体上的幼虾脱离母体后取出亲虾(可使用网眼2cm的虾笼捕捞),随即进入苗种 培育期。 7.1
8、 生物饵料培养 培育池塘加水后每667m 2 施发酵畜禽粪肥100kg200kg,堆放在池塘四周浅水中。 7.2 饲料投喂 早期每667m 2 每天沿池塘四周泼撒熟化黄豆粉1.5kg2kg及鱼粉0.5kg,15d以后每天定点投喂黄豆 渣、豆饼或豆粕等10kg及鱼粉1kg,也可投喂相当质量的人工配合饲料,饲料质量应符合NY 5072的规定。 30d左右虾苗规格可达到3.5cm4cm。 每天可分早晚2次投喂,以傍晚投喂为主,一般早晚比例以3:7为宜。投饲量以3h内基本吃完为宜, 根据虾苗生长情况、天气状况及时调整。 7.3 水质调控 水位保持在1m1.2m,根据实际情况,每10d泼洒一次生石灰,用
9、量5kg/667m 2 10kg/667m 2 ,调节 池水酸碱度。水色以茶褐色或豆绿色为宜,透明度30cm40cm。 7.4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应符合SC/T 0004的规定。建立养殖记录及用药记录档案,坚持巡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8 病害防治 病害以预防为主,常见的病害有纤毛虫病、甲 壳病、黑鳃病等,渔药使用须符合NY 5071标准的要 求。 9 捕捞 当幼虾长至2.5cm以上时,即可起捕。捕捞宜在夜晚和凌晨进行,可用抄网顺池边、水草下抄捕, 亦可用密网地笼诱捕。幼虾柔嫩,捕捞应遵循少、慢、轻、操作不离水的原则,避免虾苗密集缺氧、积 压死亡。 10 运输 虾苗柔弱,尽量避免长途运输。短途运输可使用虾苗箱,箱体规格可为80cm 60cm10cm。每箱装 虾苗2kg3kg,运输时箱底铺一层水草,网箱层层叠起,最上层网箱覆以湿布毯。运输过程中,需要适 时洒水,并注意防晒、防风吹、防高温。长途运输也可将虾苗箱置于水箱中,充氧运输。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