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7.080.20 B 3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21632012 绿色食品 拱圆大棚黄瓜栽培技术规程 2012 - 06 - 21 发布 2012 - 07 - 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 T 21632012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聊城市农科院、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枣庄市伊禾 果蔬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习武、高中强、赵荷仙、郑华美、迟新之、刘国琴、郝国芳、周长勇、
2、徐姜 波。 DB37/ T 21632012 1 绿色食品 拱圆大棚黄瓜栽培技术规程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拱圆大棚黄瓜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生产档案等。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拱圆大棚绿色食品黄瓜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6715.1 瓜菜作物种子 第1部分:瓜类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
3、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3 产地环境 宜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391的要求。 4 生产技术 4.1 栽培茬次 4.1.1 早春栽培 一般1月下旬2月中旬播种,3月中旬定植,4月下旬7月上旬收获。采用温室育苗移栽。 4.1.2 秋延迟栽培 一般7月下旬8月中旬播种,9月中旬11月中旬收获。采用直播。 4.2 品种选择 选用抗逆性强、高产、优质、商品性好、符合市场消费习惯的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 16715.1中二 级以上要求。 4.3 早春栽培技术 4.3.1 育苗 4.3.1.1 种子处理 DB37/ T 21632012
4、2 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浸种,待水温降至30时,保持恒温,继续浸泡4h。捞出后,轻搓洗净,晾 干表面水分,用清洁湿纱布包裹,在2830条件下催芽。70%的种子露白,即可播种育苗,每667m 2 用种120g150g。 4.3.1.2 营养土配制 用肥沃的大田土6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4份,混匀过筛,每m 3 营养土加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 1515)1kg、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g,混匀备用。或选购优质的黄瓜专用育苗基质。 4.3.1.3 播种 采用营养土块育苗,宜选择晴天中午进行播种 ,播前苗床内要充分浇灌底水,按7cm10cm见方点 播,播后及时在种子上盖厚约1.0cm1.5cm过筛
5、的细土,全畦播完后再撒一层厚约0.5cm细土。 采用营养钵(10cm 10cm)育苗,钵内填充营养土,播种时浇透水,水渗后将种子播于钵中央,每 钵1粒,上覆1.5cm厚细潮土。 采用穴盘育苗,砧木播 种选用50孔穴盘,尺寸530mm280mm80mm(长宽高);接穗播种选 用平底育苗盘,标准尺寸600mm300mm60mm(长宽高)。加水使基质含水量达50%60%,将基质 装入穴盘或平盘中,稍加振压,抹平即可。播后覆盖1cm1.5cm消毒蛭石,淋透水,苗床覆盖地膜。 4.3.1.4 苗床管理 4.3.1.4.1 温度 播种后,苗床内气温白天保持在2530,夜间1618。3d后80%的苗子出土,
6、温度要及时 降低,白天保持在25,夜间1214。5d7d后幼苗开始出现真叶,白天温度保持在30左右,夜 间1618。 4.3.1.4.2 光照 光照对培育壮苗尤为重要,首先要用新的防雾无滴膜,每天光照时间要达到8h以上,阴天要用补光 灯,或张挂反光膜补光。 4.3.1.4.3 水分 黄瓜根系吸水能力弱,土壤水分需充足,一般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90%。水分过大,地温低, 易发生沤根。 4.3.1.4.4 嫁接育苗 一般采用插接或靠接法嫁接育苗。以白籽南瓜、黄籽南瓜等作砧木,黄瓜作接穗。嫁接后扣小拱棚 遮荫,小拱棚内相对湿度为100%,白天温度30,夜间1820,嫁接后3d逐渐撤去遮荫物,7
7、d后伤 口愈合,不再遮荫。 4.3.2 整地施肥 早春栽培需要提前1个月进行浇水造墒烤棚提温。施足基肥,每667m 2 施腐熟农家肥 3000kg 5000kg,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1515)40kg50kg,过磷酸钙50kg,充分混匀后,结合整地翻入地 下。耙平后,按行距80cm50cm起垄,垄高15cm。 4.3.3 适时定植 DB37/ T 21632012 3 选择冷尾暖头,晴朗无风的上午进行定植。定植采用暗水稳苗法,即将苗坨按株距摆放到定植沟边, 沟内浇水,水渗完后将苗坨按规定株距摆放到沟内,白天晒沟及苗坨(以促早发根,快发根),傍晚覆 土,覆土时注意苗坨要和土壤表面持平即浅栽。每
8、667 m 2 定植30003500株。 4.3.4 田间管理 4.3.4.1 定植后 白天温度保持有3032,夜间1520,缓苗后气温白天2530,夜间1215。浇 定植水后,浅中耕3次为宜,但不要碰动土坨。定植后立即架设小拱棚,小拱棚薄膜白天拉开,傍晚盖 上。 4.3.4.2 缓苗前 严禁顺沟浇大水,一定要分株浇小水或滴灌。当新叶开始生长时,缓苗已结束(需7d8d),可在 晴天时浇1次缓苗水。 4.3.4.3 缓苗到根瓜采收前 以控为主。适当降低温度,白天温度保持在30左右,夜间14左右。对于弱小苗,可用500倍磷 酸二氢钾灌根1次。当大部分植株根瓜长到15cm左右可进行第1次追肥浇水,一
9、般每667m 2 施氮磷钾三元 复合肥(16818)15kg20kg。 4.3.4.4 结瓜期 及早搭架或吊蔓。及时摘除侧枝和老叶病叶。当植株长至架顶,进行落蔓,一般整个生长季可落蔓 23次。 4.4 秋延迟栽培技术 4.4.1 播种 一般采用直播。每667m 2 用种200g。按行距划沟或挖穴点播,每穴播2粒,播后浇水。 4.4.2 整地施肥 一般每667m 2 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00kg3000kg和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 15-15)40kg50kg。 4.4.3 田间管理 4.4.3.1 发芽期 从种子萌动到子叶平展,一般10d12d,白天温度保持2530,晚上18以上。相对湿度
10、85% 以上。 4.4.3.2 幼苗期 从子叶平展到4叶1心。注重通风排湿,降温炼苗。 4.4.3.3 抽蔓期 从4叶1心到第一条根瓜坐住。及早搭架或吊蔓。以主蔓结瓜的品种,侧枝及早打掉。此期为控秧阶 段,地面见干见湿,切忌肥水促秧,以免引起徒长。 DB37/ T 21632012 4 4.4.3.4 结瓜期 从第1条根瓜坐住到植株衰老死亡。此期以促为主,肥水猛攻阶段,土壤保持湿润,7d10d追肥浇 水一次,每667m 2 追施含腐植酸冲施肥料20kg30kg,或50kg腐熟饼肥,交替使用。 4.4.3.5 植株调整 及时摘除侧枝和老叶病叶。当植株长至架顶、龙头接近棚室屋面时,可进行落蔓,一般
11、整个生长季 可落蔓23次。 5 病虫害防治 5.1 防治原则 按照“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植保方针,坚持以“ 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 为辅” 的防治原则。 5.2 主要病虫害 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灰霉病、白粉病、病毒病、蚜虫、白粉虱、潜叶蝇、蓟马。 5.3 农业防治 5.3.1 选用抗病品种 针对当地主要病虫害控制对象,选用高抗多抗的品种。 5.3.2 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 培育适龄壮苗,提高抗逆性;适宜的肥水;深沟高畦,严防积水;清洁田园。 5.3.3 轮作 与非瓜类作物轮作。 5.3.4 科学施肥 测土平衡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5.4 物理防治 5.4.1
12、设施防护 在育苗和栽培过程中采用遮阳网和防虫网进行遮荫、防虫,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5.4.2 黄蓝板诱杀害虫 棚内悬挂黄色、蓝色粘虫板诱杀蚜虫、粉虱、斑潜蝇、蓟马等害虫。规格25cm40cm,每667m 2 悬 挂3040块,黄色、蓝色粘虫板间隔等距离放置,悬挂高度与植株顶部持平或高出10cm。 5.4.3 银灰膜避蚜 铺设银灰色地膜或张挂银灰膜膜条驱避蚜虫。 DB37/ T 21632012 5 5.5 生物防治 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 或90%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 雾防治细菌性病害。用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木霉菌可
13、湿性粉剂(1.5亿活孢子/g) 200300倍液喷雾防治灰霉病。可用0.5%印楝素乳油600800倍液,或0.6%苦参碱水剂2000倍液,喷雾 防治蚜虫、白粉虱、潜叶蝇等。 5.6 药剂防治 5.6.1 用药原则 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国家规定在绿色食品蔬菜生产上禁止使用的农药。农药使用应 符合 GB 4285、GB/T 8321和 NY/T 393的规定。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用药。每种药剂整个生长 期内限用1次。 5.6.2 霜霉病 发病初期, 可用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 或52.5%的恶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 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
14、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600倍液,或69%锰锌烯酰可湿性粉剂600 700倍液,喷雾防治。 5.6.3 细菌性角斑病 发病初期,可用46.1%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或用20%噻菌铜悬浮剂600800倍液, 喷雾防治。 5.6.4 灰霉病 发病初期,用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异 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5.6.5 白粉病 发病初期,可用40%氟硅唑 乳油 60008000倍液,或43%戊唑醇 水悬浮剂 30004000倍液,或10%苯 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20003000倍液,喷雾
15、防治。 5.6.6 病毒病 发病初期,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其他植株可用1.5%植病灵乳油1000倍液,或20%盐酸吗啉胍铜可 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菌毒清水剂200倍液,喷雾防治。 5.6.7 蚜虫、粉虱、潜叶蝇 可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0006000倍液, 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 喷雾防治。 注意叶背面均匀喷洒。 5.6.8 蓟马 发生初期,可用 2.5%的多杀霉素 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 喷雾防治。 6 采收 DB37/ T 21632012 6 适时早采根瓜,防止坠秧。及时分批采收,减轻植株负担,促进后期果实膨大。 一般雌花开放后6d 10d,即可采收。采收时用剪刀剪断瓜柄,轻拿轻放,按个头、瓜形、颜色等分类包装。瓜秧基部的头 茬瓜,要适时早摘、摘净,以防晚摘坠秧,影响上部瓜果正常生长。 7 生产档案 建立绿色食品拱圆大棚黄瓜的生产档案,详细记录田间生产资料使用、生产管理、收获等情况,并 保存3年以上,以备查阅。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