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7 T 2152-2012 绿色食品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84430       资源大小:376.9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7 T 2152-2012 绿色食品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01 B 05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21522012 绿色食品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2012 - 05 - 16 发布 2012 - 07 - 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21522012 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庞茂旺、孟庆水、于安军、田召玲、高霞、赵淑芳。 DB37/T 21522012 1 绿色食品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

    2、准规定了绿色食品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工厂化生产的产地环境要求、栽培设施条件、 生产技术措施、杂菌防控、生产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杏鲍菇的工厂化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96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 862 杏鲍菇和白灵菇菌种 NY/T 1731

    3、 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 NY/T 1742 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3 产地环境要求 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生产场地清洁卫生、排灌方便,生产区域应远离工矿区、交通主干道、工 业污染源、垃圾场和受污染的河塘等。 4 栽培设施条件 控温菇房车间采用钢塑结构或砖混结构建造,封闭性、隔温性及节能性好,应利于控温、保湿、通 风、光照和防控病虫害。单库菇房大小以9m 4m为宜,每间排双拼架3排,架宽0.9m,留走道1.1m;单 排架9排,单排架宽0.45m,留走道0.7m。底部离地0.2m以上。按冷库标准要求进行建造。制冷设备与冷 库大小相匹配,配置制冷机及制冷系统、风机及通风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

    4、;应有健全的消防安全设施, 备足消防器材;排水系统畅通,地面平整。 工厂化生产区与生活区分隔开,生产区应合理布局,堆料场、拌料装料车间、制种车间、灭菌车间、 接种室、发菌室与出菇房、采收包装车间、成品仓库、下脚料处理场既要各自独立,又要合理衔接,防 止各生产环节交叉感染。 5 生产技术措施 5.1 品种选择及菌种要求 DB37/T 21522012 2 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商品性好、货架期长、适宜工厂化生产的品种,从具相应资质的供种 单位引种,并可以清楚地追溯菌种的来源。菌种生产符合NY/T 528 、NY/T 17 31、 NY/T 1742的要求, 质量符合NY 862的规定要求。

    5、5.2 生产原料 5.2.1 主辅原料 以玉米芯、棉籽壳、木屑等为主料,以麦麸、米糠、玉米粉、石膏、石灰等为辅料,主辅原料要求 干燥、纯净、无霉、无虫、不结块、无污染。 5.2.2 生产用水 应符合GB 5749的要求。 5.3 栽培配方 配方一:玉米芯46%,棉籽壳16%,麸皮12%,米糠16%,木屑5%,玉米粉5%。含水量60%65%, pH7.0 7.5。 配方二:木屑70%,玉米芯20%,麦麸8%,石膏2% 。含水量65%67%,pH7.07.5。 5.4 培养料配制 5.4.1 拌料 按栽培配方将各原料逐一置入拌料机内,充分混合,加水搅拌均匀。高温季节宜适当降低培养料 含水量。 5.

    6、4.2 装袋 5.4.2.1 栽培容器 采用17cm35cm,厚度为0.005c m的聚丙烯塑料袋。聚丙烯塑料袋应符合GB 9688的规定。 5.4.2.2 装袋 采用装袋机装袋,每袋装干料500g550g 。装袋后在料中央打孔,孔径20mm,套上塑料 套环,塞 好棉塞灭菌。 5.4.3 灭菌 装袋后立即进行高温高压灭菌。灭菌锅灭菌压力1.2 kg/cm 2 1.6kg/cm 2 ,温度121123,保 持2h。 5.5 接种 灭菌后将菌袋移入消毒过的冷却室内冷却,至料温降至25左右时,选用适龄菌种,按照无菌操作 要求接种。接种人员穿戴干净、消毒的衣、帽、鞋和口罩,通过风淋室洁净后进入接种室。

    7、接种前,双 手和菌种袋外壁用75%乙醇擦洗消毒,袋口用酒精灯火焰封口,用灭菌的接种工具除去菌种表面老化菌 种块。 5.6 发菌培养 DB37/T 21522012 3 培养室应洁净无尘,进风扇和排气扇均应装置过滤网。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2225,空气相对 湿度控制在60%70%,保持空气新鲜,避光发菌。发现污染菌袋,及时处理。接种30d40d菌丝长满菌 袋。 5.7 栽培管理 5.7.1 栽培方式 将菌袋横排放于专用网格架上进行立架墙式栽培。 5.7.2 开袋催蕾 取下套环棉塞,清除老化菌块,袋口保持原状, 然后将菇房温度降到1215, 空气相对湿度85% 95%,增加光照强度,刺激原基的形成,

    8、光照强度控制在300lx500lx,CO 2浓度控制在0.12%0.15%。 一般6d8d开始长出菇蕾。 5.7.3 疏蕾 疏蕾保留2朵3朵,选择向袋口伸长、菇盖圆形的菇蕾。 5.8 出菇管理 菇房温度控制在1417,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90%95%,若湿度不够,可用地面喷水、空间 雾水增湿,每天应根据生长情况通风多次,每次4min6min,菇盖较小多通风,菇盖较大少通风,保持 空气新鲜,CO 2浓度调至0.2%0.3%,光照强度控制在150lx200lx。 5.9 采后处理 5.9.1 采收 当菌柄长度达到10cm15cm左右时,菌盖近平展、直径与菌柄直径基本一致时及时采收。采收时手 握紧菌

    9、柄拔起,注意不要碰坏菌盖。 5.9.2 预冷 采收后放入25冷藏库内预冷,预冷4h8h。鲜杏鲍菇最好在低温条件下运输,保持产品的良 好品质。 5.9.3 包装 采收后的杏鲍菇,要及时剪掉菌柄基部的杂质,拣出伤、残、病菇,根据市场分级标准,预冷后分 别放入泡沫保温箱内待售。 6 杂菌防控 6.1 防控对象 杂菌主要有木霉、青霉、毛霉、链孢霉等。病害主要有黄腐病、枯萎病、出菇迟缓和畸形菇等。害 虫主要有菇蚊、菇蝇等。 6.2 防控原则 DB37/T 21522012 4 以规范栽培管理技术预防为主,农业、物理、生态综合防控。 6.3 防控方法 6.3.1 农业措施 6.3.1.1 选用抗病性和抗逆

    10、力强、适应性广的品种,定期复壮或轮换使用菌种,保证生产用菌种质量。 6.3.1.2 培养料灭菌后应达到无菌状态,按照无菌操作规程接种,发菌场所保持整洁卫生、空气新鲜, 降低空气湿度。 6.3.1.3 发菌期温度不超过 25,避光培养,定期检查,及时剔除杂菌污染袋,集中处理。 6.3.1.4 加强出菇区内外环境的卫生管理。出菇区走廊每天清洗一次,菇房每次使用前后用蒸汽高温 消毒。 6.3.1.5 及时清除、隔离发病或有虫害的子实体,清除受污染的菌袋,洗净消毒操作工具。废菌料和 废菇体应清运至离生产区 50m 以外的地方。 6.3.2 物理措施 菇房走廊及发菌室安装 粘虫板(30cm 20cm)、

    11、频振式杀虫灯(15W)、捕鼠器。菇房门口及通风 口设置空气净化过滤器和防虫纱网。 6.3.3 生态防控 发菌阶段保持培养室适宜的温度,降低空气湿度,适度通风,避光发菌。出菇期间保持菇房内不同 生育期的适宜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光照强度,避免高温高湿、通气不良。 7 生产档案 建立生产档案,详细记录产地环境条件、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与产品安全质量有关的信 息,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生产记录档案应保留3年以上。 生产档案记录内容参见附录A。 DB37/T 21522012 5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绿色食品杏鲍菇工厂化生产记录事项 A.1 产地环境条件,记录空气质量、水源质量、菇房设施材料、结构及配套设备、器具等。 A.2 生产投入品使用(栽培料配方中原辅材料、所用菌种、菌袋、拌料及出菇管理用水等) ,记录投入 品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及使用、停用的日期等。 A.3 生产管理过程中(从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出菇,到采收)病虫害防治情况,记录 高压灭菌、菇房进料前后的消毒杀虫、发菌和出菇期间的病虫害防治等。 A.4 采收,记录采收日期、数量、商品菇等级、包装、加工等。 A.5 生产场所,记录菇房名称、栽培数量、记录人、立档日期等。 _


    注意事项

    本文(DB37 T 2152-2012 绿色食品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bonesoil32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