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150 B 5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20862012 泥鳅池塘无公害养殖技术规程 2012 - 03 - 21 发布 2012 - 05 - 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20862012 1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渔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淡水水王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兰明、继梅、王俊鹏、马国红、刘强、董俊、刘东敏、孙玉旋。 DB37/T 20862012 2 泥鳅池塘无公害养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泥
2、鳅池塘无公害养殖的池塘条件、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等技术要点。 本标准适用于泥鳅池塘无公害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l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8406.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
3、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 9101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DB37/T 4382010 无公害池塘养鱼有机肥施用技术要求 3 池塘条件 3.1 环境条件 交通、电力、通讯方便。应符合GB/T 18407.4的规定。 3.2 水源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进排水独立。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 3.3 水质 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cm30cm,pH值7.08.5 ,溶氧量4mg/L。养殖用水应符合NY 5051的规定。 3.4 面积 池塘面积随养殖规模而定,200m 2 4000m 2 ,土池为宜。 3.5 水深 池深80cm100cm,水深40cm60cm。 3.6 池型 DB37
4、/T 20862012 3 池塘长方形,长:宽=1.31.5:1。东西向,通风向阳。 3.7 底质 池底平整,略向排水口倾斜,在近排水口处开挖一条深20cm50cm的沟,面积为鱼池5。池底淤 泥20cm左右,不渗漏。 3.8 投放水草 池中投放浮萍等水草,水草放入附床中,约占总水面的1/41/3。 4 苗种放养 4.1 苗种质量要求 苗种应来自具有农业部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场家生产。色泽正常,无病无伤,无畸形,游动 敏捷,摄食良好。 4.2 清塘 每667m 2 用生石灰100kg150kg加水溶解,趁热全池泼洒进行消毒。清塘7d10d后药性消失,注水 30cm50cm。 4.3 施肥 注水后
5、施足基肥, 培肥水质, 方法是在池的四角堆上发酵好的鸡粪、 猪粪等有机肥, 用量200 kg/667 m 2 300kg/667m 2 ,施肥5d7d后可以放养泥鳅。有机肥应符合DB37/T 4382010的规定。 4.4 放养方法 放养时间5月上旬。鱼种下塘前用35食盐水溶液浸泡5min 10min。放养密度7万尾/667m 2 10万尾/667m 2 ,放养规格200尾/kg240尾/kg。 5 饲养管理 5.1 饲料投喂 5.1.1 饲料要求 投喂人工专用配合饲料。饲料质量和卫生应符合GB l3078和NY 5072的要求。 5.1.2 投喂量 5月6月为泥鳅体重的4,7月8月加大到81
6、0 ,9月10月可降到34。设置饵料台 观察摄食情况,并据此灵活调整投饵量。 5.1.3 投喂次数 放苗后2d开始投饵,每天投喂两次,上午投喂沉性饲料,下午投喂浮性饲料。下午在傍晚时投喂, 投喂量占全天投喂量的2/3。7月8月摄食高峰期,每天投喂3次。水温降至10以下或升到30以上时 及雷雨闷热天不投饵。 DB37/T 20862012 4 5.2 水质管理 5.2.1 水温达到 30时,5d7d 换去池塘1/51/4 老水,加注新水,增加池水深度。池水排放应遵 守 SC/T 9101 的规定。 5.2.2 每隔 10d15d,用生石灰10g/m 3 20g/m 3 或漂白粉(有效氯 30)1
7、g/m 3 全池泼洒。 5.2.3 定期用光合细菌等有益微生物调节水质。 5.2.4 保持 pH 值 78.5,水体透明度 25cm30cm。 5.2.5 每 15d 进行一次水质分析。 5.3 追肥 根据水质肥瘦及时追肥。一般每10d20d追肥1次,每次施用腐熟的有机肥100kg/667m 2 150 kg/667m 2 。有机肥应符合DB37/T 4382010的规定。 5.4 日常管理 依据“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活动情况”、“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管理原则,每天早 中晚巡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5 防逃 进水口、溢水口、排水口要装有金属或尼龙网等防逃设施。土池四周布网,池底土
8、下40cm,水面上 40cm。 5.6 病害防治 5.6.1 防治原则 坚持无病早防,防重于治的原则。 5.6.2 预防方法 主要包括: a) 干塘清淤、晒池、池塘消毒; b) 苗种消毒; c) 结合调节水质定期泼洒优质生石灰; d) 死鱼应及时捞出并深埋; e) 饵料台及常用工具定期浸洗消毒; f) 病鱼池水未经消毒不得任意排放。 5.6.3 治疗方法 病害防治药物的使用应符合NY 5071的规定。 6 记录 6.1 生产记录 DB37/T 20862012 5 建立养殖生产日志,内容有池塘编号、面积、养殖品种、饲料品牌和来源、苗种来源、检疫情况和 检疫单位、投放时间、放养量、放养规格、水质管理、饵料投喂、生长观测、销售等。 6.2 用药记录 对养殖用药情况进行记录,内容有时间、池塘编号、药物名称、用药量和浓度、养殖生物体重、病 害发生情况、主要症状、处方及处方出具人、用药人员等。 7 收获 泥鳅个体体重达15g以上可达食用鱼规格,一般采用笼捕和张网捕捉。 8 产品质量 符合GB/T 18406的要求。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