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7 T 1995-2011 改性酚醛泡沫板外墙外保温系统.pdf

    • 资源ID:1484330       资源大小:1.03M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7 T 1995-2011 改性酚醛泡沫板外墙外保温系统.pdf

    1、ICS 91.120.10 Q 25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19952011 改性酚醛泡沫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composite systems based on phenolic foam board 2011 - 11 - 22 发布 2011 - 12 - 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 37/T 19952011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建筑节能发展促进中心、山东圣泉化工股份有限

    2、公司、山东科发建材工程有限公司、北京莱恩斯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索利特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威 海市宝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滕州市华海新型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洪明、曹杨、吴美升、韩亚伟、张新玉、孟庆博、郑光明、孙元元、唐路林、 邓刚、田杰、朱佑平、李月英、康镪、李枝芳、张志敏、乔林、彭绵广、王建清、孙志武。 DB 37/T 19952011 1 改性酚醛泡沫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改性酚醛泡沫板外墙外保温系统产品的定义、分类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以及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混凝土或砌体为基层墙体的新建、 扩建民用建筑采用的改性酚醛泡

    3、沫板外墙外保温 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186 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 GB/T 6342 泡沫塑料及橡胶 线性尺寸的测定 GB/T 6343 泡沫塑料及橡胶 表观密度的测定 GB 8624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T 8625 建筑材料难燃性试验方法 GB/T 8810 硬质泡沫塑料 吸水率的测定 GB/T 8811 硬质泡沫塑料 尺寸稳定性试验方法 GB/T 8812.2 硬质泡沫塑料 弯曲性

    4、能的测定 第2部分:弯曲强度和表观弯曲弹性模量的测定 GB/T 8813 硬质泡沫塑料 压缩性能的测定 GB/T 9914.3 增强制品试验方法 第3部分: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GB/T 10294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防护热板法 GB/T 10295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热流计法 GB/T 13475 绝热 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 标定和防护热箱法 GB/T 16172 建筑材料热释放速率试验方法 GB/T 1767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 20974 绝热用硬质酚醛泡沫制品(PF) JC/T 841 耐碱玻璃纤维网布 JC/T 907 混凝土界面

    5、处理剂 JC/T 1024 墙体饰面砂浆 JG 149 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JG 158 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 JG/T 229 外墙外保温柔性耐水腻子 JG/T 283 膨胀玻化微珠轻质砂浆 JGJ 110 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 JGJ 144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QB/T 2411 硬质泡沫塑料水蒸气透过性能的测定 DB 37/T 19952011 2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改性酚醛泡沫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由粘结层、界面层(界面剂或界面砂浆)、保温层(改性酚醛泡沫板)、锚栓、找平浆料层(必要 时)、抹面层和饰面层构成,并固定在基

    6、层外表面的非承重保温构造总称。该系统包括改性酚醛泡沫板 复合浆料外墙外保温系统(简称复合系统)和改性酚醛泡沫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简称薄抹灰系统)。 其基本构造见表1及表2。 表1 改性酚醛泡沫板复合浆料外墙外保温系统基本构造 构造层 组成材料 构造示意图 基层墙体 混凝土墙或砌体墙 粘结层 胶粘剂 界面层 界面剂(界面砂浆) 保温层 改性酚醛泡沫板(用锚栓固定) 界面层 界面剂(界面砂浆) 找平浆料层 膨胀玻化微珠保温浆料 防护层 抹面胶浆压入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 +防潮底漆 饰面层 饰面砂浆 +罩面漆;柔性腻子 +涂料 表2 改性酚醛泡沫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基本构造 构造层 组成材料 构

    7、造示意图 基层墙体 混凝土墙或砌体墙 粘接层 胶粘剂 界面层 界面剂(界面砂浆) 保温层 改性酚醛泡沫板(用锚栓固定) 界面层 界面剂(界面砂浆) 防护层 抹面胶浆压入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 +防潮底漆 饰面层 饰面砂浆 +罩面漆;柔性腻子 +涂料 3.2 基层 DB 37/T 19952011 3 改性酚醛泡沫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所依附的外墙。 3.3 保温层 由改性酚醛泡沫板构成,在外墙外保温系统中起保温作用的构造层。 3.4 抹面层 将抹面胶浆抹在保温层或找平浆料层上,中间压入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起防裂、防水、抗冲击作 用的构造层。 3.5 饰面层 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外装饰构造层。可选择饰面砂浆或

    8、涂料等做饰面层。 3.6 改性酚醛泡沫板 由酚醛树脂、改性材料(如木质素)、发泡剂、固化剂和其他助剂共同反应所得到的热固性硬质酚 醛泡沫塑料板。 3.7 找平浆料层 由膨胀玻化微珠保温浆料构成,涂抹于改性酚醛泡沫板外表面形成的找平过渡层。 3.8 胶粘剂 用于改性酚醛泡沫板与基层之间粘结的聚合物水泥砂浆。 3.9 界面剂(界面砂浆) 用以改善改性酚醛泡沫板表面粘结性能的聚合物乳液或聚合物砂浆。应具有防水功能,宜采用丙烯 酸树脂类聚合物、憎水剂与相关材料配制而成。 3.10 抹面胶浆 由高分子聚合物、水泥、砂和填料为主要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抗变形能力和粘结性能的聚合物水 泥砂浆。 3.11 DB

    9、 37/T 19952011 4 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 以耐碱玻璃纤维织成的网格布为基布,表面涂覆高分子耐碱涂层制成的网格布,简称耐碱玻纤网。 3.12 锚栓 用于将改性酚醛泡沫板固定于基层墙体的专用连接件。 3.13 饰面砂浆 以无机胶凝材料、填料、添加剂和/或骨料所组成的用于改性酚醛泡沫板外墙外保温系统表面装饰 的材料。 3.14 窗口火试验 一种模拟房间内发生轰燃后,火焰从窗口或洞口溢出而对外墙外保温系统进行攻击的大型试验。 3.15 水平准位线 位于窗口火试验模型燃烧室开口顶部上方5000mm的水平测温线。 4 分类与标记 4.1 分类 4.1.1 改性酚醛泡沫板外墙外保温系统(代号为

    10、ETPF)按其构造形式分为复合系统(代号为 F)和薄 抹灰系统(代号为 B)。 4.1.2 改性酚醛泡沫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按抗冲击能力分为普通型(代号为 P)和加强型(代号为 Q)两 种类型: a) P 型外墙外保温系统用于一般建筑物二层以上墙面等不易受碰撞部位; b) Q 型外墙外保温系统用于建筑首层墙面以及门窗口等易受碰撞部位。 4.2 标记 改性酚醛泡沫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标记由代号、构造形式和抗冲击能力组成: ETPF 抗冲击能力 构造形式 改性酚醛泡沫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示例1: ETPFFQ 加强型改性酚醛泡沫板复合浆料外墙外保温系统 示例2: ETPFBP 普通型改性酚醛泡沫板薄抹灰外墙

    11、外保温系统 DB 37/T 19952011 5 5 要求 5.1 改性酚醛泡沫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5.1.1 组成系统的各种材料应由系统产品制造商配套供应。改性酚醛泡沫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性能指 标应符合表 3 的要求。 表3 改性酚醛泡沫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性能指标 检验项目 性能指标 外观 耐候性试验后,系统不得出现可渗水裂缝、 无粉化、空鼓、剥落等破坏现象 耐候性 系统拉伸粘结强度/ MPa 0.1,且破坏部位位于保温层 吸水量/(g/m 2 ) 水中浸泡24h 吸水量不大于500 普通型(P型) 3J级 抗冲击性 加强型(Q型) 10J级 抹面层不透水性 2h不透水 外观 30次冻融循环后,

    12、无可渗水裂缝、无粉化、 空鼓、剥落等破坏现象 耐冻融 抹面层(或找平浆料层)与保温层拉伸粘结强度/ MPa 0.10,且破坏部位位于保温层 热阻 复合墙体热阻符合设计要求 水蒸气湿流密度 /g/(m 2 h) 0.85 5.1.2 改性酚醛泡沫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对火反应性能应符合表 4的要求。 表4 改性酚醛泡沫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对火反应性能指标 锥型量热计试验 窗口火试验 难燃性试验 系统型式 浆料层及抹 面层厚度 /mm 现象 热释放速率峰 值/(kW/m 2 ) 水平准位线上内部热电 偶测点的最高温度/ 烧损面积 /m 2 试件燃烧后剩余 长度/mm 薄抹灰系统 46 25 500 15 2

    13、50 33 5 150 5 600 23 10 200 10 400 复合系统 13 不应被点 燃, 试件厚 度变化不 超过10% 25 300 15 250 5.2 改性酚醛泡沫板 5.2.1 外观质量 外观要求平整,板面无翘曲,表面清洁,无粉化、污迹、皱折、破洞、开裂,切口要求平直、切面 整齐。 DB 37/T 19952011 6 5.2.2 5 尺寸允许偏差 改性酚醛泡沫板规格尺寸由供需双方商定,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的要求。 表5 改性酚醛泡沫板尺寸允许偏差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50mm 1.5 厚度/mm 50mm 2.0 长度/mm 3.0 宽度/mm 2.0 对角线差/mm 3.0

    14、 板边平直/mm 2.0 板面平整度/mm 1.0 注: 允许偏差以长 宽为1200mm 600mm的改性酚醛泡沫板为基准。 5.2.3 物理性能指标 改性酚醛泡沫板的物理性能指标应符合表6的要求。 表6 改性酚醛泡沫板物理性能指标 检验项目 性能指标 压缩强度 /MPa 0.15 导热系数(平均温度25)/W/(mK) 0.033 表观密度 /(kg/m 3 ) 55 吸水率(V/V) /% 5.0 尺寸稳定性(702,48h) /% 1.5 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 /MPa 0.10 水蒸气透过系数 /ng/(msPa) 2.08.0 弯曲强度 /MPa 0.2 燃烧性能分级 不低于B级

    15、 5.3 胶粘剂 胶粘剂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 胶粘剂性能指标 检验项目 性能指标 原强度 0.60 拉伸粘结强度 (与水泥砂浆试板)/ MPa 耐水强度 0.40 DB 37/T 19952011 7 表 7 胶粘剂性能指标 (续) 检验项目 性能指标 原强度 0.10,破坏在改性酚醛泡沫板上 拉伸粘结强度 (与改性酚醛泡沫板试板)/ MPa 耐水强度 0.10,破坏在改性酚醛泡沫板上 可操作时间/ h 1.54.0 注: 改性酚醛泡沫板试板表面应做界面处理。 5.4 抹面胶浆 抹面胶浆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表8的规定。 表8 抹面胶浆性能指标 检验项目 性能指标 原强

    16、度 0.10,破坏在改性酚醛泡沫板上 耐水强度 0.10,破坏在改性酚醛泡沫板上 拉伸粘结强度 (与改性酚醛泡沫板试板, 用于薄抹灰系统) / MPa 耐冻融强度 0.10,破坏在改性酚醛泡沫板上 原强度 0.70 耐水强度 0.50 拉伸粘结强度 (与水泥砂浆试板,用于复合系统)/ MPa 耐冻融强度 0.50 压折比 3.0 可操作时间/ h 1.54.0 注: 改性酚醛泡沫板试板表面应做界面处理。 5.5 耐碱玻纤网 耐碱玻纤网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9的规定。 表9 耐碱玻纤网性能要求 5.6 膨胀玻化微珠保温浆料 膨胀玻化微珠保温浆料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0的要求。 检验项目 性 能

    17、 指 标 单位面积质量/ (g/m 2 ) 160 断裂强力(经、纬向)/ (N/50mm) 1250 断裂伸长率(经、纬向)/% 5 耐碱强力保留率(经、纬向)/% 90 涂塑量/ (g/m 2 ) 20 氧化锆、氧化钛含量/% ZrO 2和TiO 2总含量19.2且 ZrO 2含量13.7 DB 37/T 19952011 8 表10 膨胀玻化微珠保温浆料性能指标 5.7 界面剂(界面砂浆) 界面剂(界面砂浆)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5.8 锚栓 锚栓由螺钉和带圆盘的塑料膨胀套管两部分组成。 金属螺钉应采用不锈钢或经过表面防锈处理的金 属制成,塑料钉和带圆盘的塑料膨胀套管应采用

    18、聚酰胺、聚乙烯或聚丙烯制成,制作塑料钉和塑料套管 的材料不得使用回收的再生材料。锚栓的有效锚固深度在混凝土墙中 不小于25mm ,在砌体墙中不小于 50mm。单个锚栓抗拉承载力标准值不小于0.30kN,且应进行拉拔力现场试验。 5.9 饰面砂浆 饰面砂浆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 饰面砂浆主要性能要求 检验项目 性 能 指 标 干表观密度/(kg/m 3 ) 400 导热系数/W/(mK) 0.080 线性收缩率 /% 0.3 原强度 粘结强度 (与带界面砂浆的水泥砂浆试板)/MPa 耐水强度 0.15,且破坏在保温浆料上 原强度 粘结强度 (与带界面砂浆的改性酚醛泡沫板试板)

    19、/MPa 耐水强度 0.10,且破坏在改性酚醛泡沫板上 抗压强度/MPa 0.35 软化系数 0.7 燃烧性能分级 不低于A2 级 抗冻性 质量损失率应不大于5%,抗压强度损失率应不大于20%。 检验项目 性 能 指 标 可操作时间 30min 刮涂无障碍 初期干燥抗裂性 无裂纹 30min 2.0 吸水量/g 240min 5.0 抗折强度 2.50 抗压强度 4.50 拉伸粘结强度 0.50 强度/MPa 老化循环拉伸粘结强度 0.50 DB 37/T 19952011 9 表 11 饰面砂浆主要性能要求 (续) 5.10 柔性腻子 柔性腻子应与外墙外保温系统组成材料相容,其性能指标应符合

    20、JG/T 229的规定。 5.11 涂料 涂料必须与外墙外保温系统组成材料相容,其性能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6 试验方法 6.1 改性酚醛泡沫板外墙外保温系统试验方法 6.1.1 耐候性、耐冻融性能 6.1.1.1 按 JGJ 144的规定进行,其中薄抹灰系统抹面层厚度为(46)mm。 6.1.1.2 耐候性试验结束后,试验室环境下状态调节 7d,依据 JGJ 110 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系统拉 伸粘结强度检测,试样尺寸为 95mm 45mm,试样切割至基层墙体表面。 6.1.2 热阻 按GB/T 13475的规定进行。 6.1.3 抗冲击性、吸水量、抹面层不透水性、水蒸气湿流密度 按J

    21、G 149的规定进行。 6.1.4 对火反应性能试验方法 6.1.4.1 锥型量热计试验 按GB/T 1617 2的规定进行,热辐射量为50kW/m 2 。复合系统试件由10mm厚水泥砂浆底板、3mm厚胶粘 剂、40 mm厚改性酚醛泡沫板(两面进行界面处理)、(1030)mm厚膨胀玻化微珠保温浆料、3mm厚抹 面胶浆压入耐碱玻纤网构成。抹灰系统试件由10 mm厚水泥砂浆底板、3mm厚胶粘剂、40mm厚改性酚醛泡 沫板(两面进行界面处理)、(46)mm厚抹面胶浆压入耐碱玻纤网构成。试件养护周期为28d。 6.1.4.2 窗口火试验 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 6.1.4.3 难燃性试验 检验项目 性

    22、能 指 标 压折比 2.5 抗泛碱性 无可见泛碱,无掉粉 耐沾污性(白色或浅色) 立体状/级 2 耐候性(750h) 1级 DB 37/T 19952011 10 按GB/T 8625的规定进行。复合系统试件由40 mm厚改性酚醛泡沫板(两面进行界面处理)、(10 30)mm厚膨胀玻化微珠保温浆料、3mm厚抹面胶浆压入耐碱玻纤网构成。抹灰系统试件由40 mm厚改性酚 醛泡沫板(两面进行界面处理)、(46)mm厚抹面胶浆压入耐碱玻纤网构成。试件养护周期为28d。 6.2 改性酚醛泡沫板试验方法 6.2.1 状态调节 试样状态调节以温度(232),相对湿度(5010)%为标准环境,状态调节周期不少

    23、于88h。 6.2.2 外观质量 在自然光线下目测。 6.2.3 尺寸允许偏差 尺寸测量按GB/T 6342规定进行。 6.2.4 压缩强度 避开试样边缘或端部100mm处取5块尺寸为(1001)mm(1001)mm,厚度为试样厚度的试件, 按GB/T 8813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过程中,试验机压板每分钟的移动速度为试件厚度的10%,记录在10% 形变下的压缩应力。结果取5块试件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6.2.5 导热系数(平均温度 25) 按GB/T 10295或GB/T 102 94的规定进行,仲裁试验按GB/T 10294的规定进行。 6.2.6 表观密度 按GB/T

    24、6343的规定进行。对带有表皮或面层的试样,应去掉表皮或面层后试验。 6.2.7 吸水率 按GB/T 8810规定进行,浸水时间96h。试件尺寸为(1001)mm(1001)mm,厚度为试样厚度, 试件数量为3块。 6.2.8 尺寸稳定性 按GB/T 8811的规定进行,试验条件:温度(702),时间48h,试件尺寸为(1001)mm(100 1)mm,厚度为试样厚度,试件数量为3块。 6.2.9 垂直于表面方向的抗拉强度 按JG 149的规定进行,试件尺寸(1001)mm(1001)mm,厚度为试样厚度,试件数量为5块。 6.2.10 水蒸气透过系数 按QB/T 2411的规定进行, 试验条

    25、件: 温度 (231) , 相对湿度梯度0% (505) %, P=1.40kPa, 试件厚度为(251)mm,试件数量为5块。 6.2.11 弯曲强度 DB 37/T 19952011 11 按GB/T 8812.2的规定进行,跨距为200mm,试验速度20mm/ min,试件尺寸(3001)mm(1001) mm(201)mm,试件数量为5块。对带有复合表皮或面层的试样,应去掉表皮或面层后进行试验。 6.2.12 燃烧性能分级 按GB 8624的规定进行。 6.3 胶粘剂试验方法 按附录B的规定进行。 6.4 抹面胶浆试验方法 按附录B的规定进行。 6.5 耐碱玻纤网试验方法 6.5.1

    26、单位面积质量 按GB/T 9914.3的规定进行。 6.5.2 拉伸断裂强力(经、纬向)、断裂伸长率(经、纬向)、耐碱强力保留率(经、纬向)、涂塑 量、氧化锆含量、氧化钛含量 按JG 158的规定进行。 6.6 膨胀玻化微珠保温浆料试验方法 6.6.1 粘结强度 6.6.1.1 试件制备 按JG/T 283的规定配制浆料,在水泥砂浆试板(70mm70mm20mm)或改性酚醛泡沫板试板(70 mm70mm20mm)中央涂抹尺寸为40mm40mm10mm的膨胀玻化微珠保温浆料。试件数量各6个。水泥 砂浆试板和改性酚醛泡沫板试板粘结面须预先涂刷界面砂浆,两种试板均应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养护 24h以上。

    27、 6.6.1.2 试件养护 6.6.1.2.1 原强度:试件制作好后立即用聚乙烯薄膜封闭,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养护 7d,去除聚乙烯薄 膜,再在标准试验条件下继续养护 20d。将相应尺寸的拉伸用钢质上夹具用高强度胶粘剂粘合在膨胀玻 化微珠保温浆料上表面(图 1),继续养护 24h。 6.6.1.2.2 耐水强度:试件按原强度养护方法养护 28d 后,在(20 3)水中浸泡 48h,试件没入水中 的深度为 20mm,然后将试件从水中取出并擦拭表面水分,在标准实验室环境中放置 5d。 6.6.1.3 试验过程 将养护完成后的试件安装到拉力机上,进行粘结强度测定,拉伸速度为(51) mm/min。记录每

    28、个 试件破坏时的拉力值及破坏位置。如果钢质夹具与胶粘剂之间脱开,则测试值无效。 6.6.1.4 试验结果 DB 37/T 19952011 12 单个试件粘结强度 i R 按式(1)计算,剔除6个试件测试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取4个中间值的算 术平均值作为粘结强度,精确至0.01MPa。 A F R i i = .(1) 式中: i R 第 i个试件粘结强度,单位为MPa; i F 第 i个试件破坏荷载,单位为N; A试件粘结面积,单位为mm 2 。 单位为 mm 说明: 1拉伸用钢质上夹具; 2粘贴钢质夹具用高强度胶粘剂; 3膨胀玻化微珠保温浆料; 4带界面砂浆的水泥砂浆试板或改性酚醛泡沫板

    29、试板。 图1 粘结强度试件 6.6.2 干密度、分层度、导热系数、线性收缩率、抗压强度、软化系数、燃烧性能分级、抗冻性 按JG/T 283的规定进行。 6.7 界面剂(界面砂浆)试验方法 按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 6.8 锚栓试验方法 单个锚栓抗拉承载力标准值按JG 149的规定进行。 6.9 饰面砂浆试验方法 6.9.1 压折比 DB 37/T 19952011 13 按JG 149的规定进行。 6.9.2 可操作时间、 初期干燥抗裂性、 吸水量、 强度、 抗泛碱性、 耐沾污性 (白色或浅色) 、 耐候性 (750h) 按JC/T 1024的规定进行。 6.10 柔性腻子试验方法 按JG/T

    30、229的规定进行。 6.11 涂料试验方法 按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1.1 出厂检验项目见表 12。 表12 改性酚醛泡沫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出厂检验项目 产品名称 出厂检验项目 改性酚醛泡沫板 尺寸允许偏差、外观、压缩强度、表观密度、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 胶粘剂 拉伸粘结原强度(与水泥砂浆、改性酚醛泡沫板) 抹面胶浆 拉伸粘结原强度(与改性酚醛泡沫板) 耐碱玻纤网 单位面积质量、拉伸断裂强力(经、纬向) 、断裂伸长率(经、纬向) 膨胀玻化微珠保温浆料 干密度 锚栓 单个锚栓抗拉承载力标准值 饰面砂浆 可操作时间、初期干燥抗

    31、裂性 柔性腻子 按JG/T 229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 7.1.2 型式检验项目 7.1.2.1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第五章中的全部项目。 7.1.2.2 正常生产时,型式检验每两年进行一次。 7.1.2.3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c) 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考核; d) 新产品定型鉴定; e) 产品主要原材料及用量或生产工艺有重大变更; f) 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 g)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 7.2 组批和抽样 DB 37/T 19952011 14 7.2.1 粉状材料 以同种产品、同一级别、同一规格产品30t为一 批,不足一批以一批计,从每批任抽10袋,从每袋

    32、 中分别取试样不少于500g,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需量大1.5倍的试样为检验样。 7.2.2 液态剂类材料 以同种产品、同一级别、同一规格产品10t为一批,不足一批以一批计,取样方法按GB/T 3186的规 定进行。 7.2.3 改性酚醛泡沫板 同一规格的产品数量不超过500m 3 为一批,每批随机抽取15m 2 作为检验样。 7.2.4 耐碱玻纤网 按JC/T 841的规定进行。 7.2.5 锚栓 同一规格的产品数量不超过5000支为一批,每批随机抽取10支作为检验样。 7.3 判定规则 当全部检验项目符合本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时,则判定为合格品;当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指标不符合 规定

    33、时, 则判定为不合格品。 当有一项指标不符合规定时, 应对同一批产品进行加倍抽样复检不合格项, 如该项指标仍不合格,则判定为不合格品;当复检项目符合本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则判定为合格品。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标志 包装或标签上应有产品标志,产品标志应包括下列内容: a) 产品名称; b) 标准编号; c) 生产厂家名称、地址; d) 生产日期、批号和质量保证期; e) 产品规格型号、等级、数量、净含量; f) 商标; g) 运输与贮存注意事项。 8.2 包装 8.2.1 粉状材料宜采用散装罐贮存,也可根据情况采用有内衬防潮塑料袋的编织袋或防潮纸袋包装。 8.2.2 液态剂类材料

    34、可根据情况采用塑料桶或铁桶盛装并注意密封。 8.2.3 改性酚醛泡沫板采用塑料袋包装,在捆扎角处应衬垫硬质材料。 8.2.4 耐碱玻纤网每卷应紧密整齐卷绕,用防水防潮材料包装。 8.2.5 锚栓用普通硬纸箱包装。 8.3 运输 DB 37/T 19952011 15 8.3.1 粉状材料宜采用散装罐运输,在运输时应防止日晒、雨淋、高温、潮湿,按一般运输方式办理。 8.3.2 液态剂类材料可按一般运输方式办理,运输、装卸过程中,应整齐码装。应注意防冻并防止雨 淋、曝晒、挤压、碰撞、扔摔,保持包装完好无损。 8.3.3 改性酚醛泡沫板应用干燥防雨的工具运输,运输时应轻拿轻放;不得重压猛摔或与锋利物

    35、品碰 撞,以避免破坏和变形。 8.3.4 耐碱玻纤网应采用干燥防雨的工具运输,应防止雨淋和过分挤压。 8.3.5 锚栓在运输中避免扔摔、雨淋,保持包装完好。 8.4 贮存 8.4.1 所有系统组成材料均应防止与腐蚀性介质接触,不应露天曝晒;存放场地应防火、干燥、通风、 防冻。 8.4.2 所有材料应按型号、规格分类贮存,贮存期限不得超过材料保质期。 DB 37/T 19952011 16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改性酚醛泡沫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窗口火试验方法 A.1 试验装置 A.1.1 试验装置的组成 采用窗口火试验装置,由墙体、燃烧室、木垛热源、垮塌区域、测量系统等部分组成。试验装

    36、置应 持久耐用,在试验过程中不得出现影响试验结果的变形或损坏(见图A.1)。 A.1.2 墙体 由主墙和副墙组成,使用密度不低于600kg/m 3 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垂直砌筑而成。主墙和副墙的高度 9000mm,厚度300mm。主墙宽度2600 mm,副墙宽度1500mm。主墙和副墙形成90夹角。 A.1.3 燃烧室 位于主墙的底部。开口尺寸应为:高(2000100)mm,宽(2000100)mm。内部尺寸:高(2300 50)mm,宽(2000100)mm,深(10 5050)mm。燃烧室开口距副墙边缘的距离为(25010)mm。 开口上部用耐火材料保护。 A.1.4 木垛热源 A.1.4.1

    37、 木垛 A.1.4.1.1 用软木条搭建木垛,平面公称尺寸为1500mm 1000mm,软木条的高度为1000mm。软木条规 格:密度为(0.50.6)g/cm 3 ,公称截面尺寸为50mm 50mm,公称长度为1500mm和1000mm。试验时软木 的质量含水率应在(1016)%的范围内。 A.1.4.1.2 用1500mm的长木条和1000mm的短木条按层交替搭建木垛。第一层由10根1500mm的长木条组 成,上一层由15根1000mm的短木条组成,均匀分布在1500mm 1000mm的平面上。 A.1.4.1.3 依次类推直至形成20个木条层,其公称高度为1000mm。总计使用150根短

    38、木条和100根长木 条。 A.1.4.2 码放位置 木垛应码放在高出燃烧室地面上方(40050) mm的稳固平台上,距燃烧室两侧墙体的距离相等, 距燃烧室后墙(10010)mm,如图A.2、图A.3所示。 A.1.4.3 点火源 使用16根低密度纤维板条(公称尺寸为25 mm12mm1000mm)引燃木垛。板条应在5L200号汽油溶 剂中均匀浸泡5min以上。 点火前5min, 首先将14根板条插入木垛第二层木条间的空隙中 (即平台上方50mm 处),板条向外伸出木垛约30mm;然后另2根板条水平放置在14根伸出的板条的末端。试验时应点燃这2 根板条的整个长度。 注: 该热源在30min期间内

    39、释放的总热量为4500MJ,热释放速率峰值为(30.5)MW。 DB 37/T 19952011 17 A.1.5 测量系统 A.1.5.1 概述 A.1.5.1.1 测量系统由热电偶、数据采集系统、摄像机、风速仪、计时装置、百格网等部分组成。 A.1.5.1.2 如果系统内含有空腔时,热电偶测点应布置于每一个空腔厚度的中心处。测位的允许偏差 为10mm。 单位为 mm 说明: 1主墙; 2副墙; 3过梁; 4燃烧室; 5燃烧室开口的垂直中心线; 6水平准位线; 7热电偶测点。 图A.1 窗口火试验装置及热电偶位置示意图 DB 37/T 19952011 18 单位为 mm 说明: 1热电偶;

    40、 2木垛; 3支撑平台。 图A.2 木垛相对位置侧视图 单位为mm 说明: 1支撑平台; 2木垛。 图A.3 木垛相对位置平面图 DB 37/T 19952011 19 A.1.5.2 热电偶 A.1.5.2.1 一般规定 A.1.5.2.1.1 热电偶应采用公称直径(外径)1.5mm的K型铠装(镍铬/镍硅)热电偶。 A.1.5.2.1.2 安装在试验装置上的热电偶分为外部热电偶和内部热电偶。外部热电偶测点应伸出保温 系统外表面(505)mm,测位的允 许偏差为10mm。内部热电偶测点应布置于每个可燃层厚度的中心 处。当层厚度小于10mm时,可不设热电偶。 A.1.5.2.2 水平准位线上的外

    41、部热电偶位置 A.1.5.2.2.1 在主墙正面,热电偶设置在燃烧室开口的垂直中心线上和 中心线两侧各500mm及1000mm 的位置,共设5个测点。 A.1.5.2.2.2 在副墙正面,热电偶设置在距主墙保温系统外表面150mm、600mm及1050mm的位置上,共 设3个测点,如图A.1所示。 A.1.5.2.3 水平准位线上的内部热电偶位置 A.1.5.2.3.1 在主墙的外保温系统内,热电偶应设置在燃烧室开口的垂直中心线上和中心线两侧各50 0mm及1000mm的位置,共设5个测点。 A.1.5.2.3.2 在副墙的外保温系统内,热电偶设置在距主墙 保温系统外表面150mm、600mm

    42、及1050mm的 位置上,设共3个测点,如图A.1所示。 A.1.5.3 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记录数据的时间间隔应不大于10s。 A.1.5.4 摄像机 采用两台连续录像时间不少于90 min的摄像机对试验全过程进行连续记录,摄像的视角应覆盖试验 装置两个墙面的整体高度。 A.1.5.5 风速仪 采用精度不低于0.5 m/s的风速仪测量地面以上(3000100)mm高度处的空气流速。 A.1.5.6 计时装置 采用精度不低于0.1 s的秒表。 A.1.5.7 百格网 由金属或塑料制成的含有100个100 mm100 mm方格的正方形网片。 A.2 试样 A.2.1 试样应包括外保温系统的

    43、所有组成部分,并应按试验委托方的安装要求进行安装。 A.2.2 试样的结构及厚度应能完全反映实际工程使用情况, 并且按照试验委托方的设计要求进行安装。 A.2.3 在试验装置主墙上,试样应在主墙和副墙之间的转角处水 平伸出至少2400mm。试样高度应高出 燃烧室开口顶部以上不得少于6000mm。 注: 试样可以向下扩展到燃烧室开口两边的地面。 DB 37/T 19952011 20 A.2.4 在试验装置副墙上,试样应在主墙和副墙之间的转角处水 平伸出至少1200mm。高度应与主墙相 同。 A.2.5 在主墙和副墙间的墙角处,样品应紧密连接或按试验委托方的要求进行安装。样品边缘和燃烧 室开口的

    44、周边应按系统实际应用的构造做法或按试验委托方的要求进行保护。 试样的安装不得阻碍燃烧 室的开口。 A.2.6 当外保温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无任何开口保护措施,试样与燃烧室之间的界面处也应维持相同的 非保护状态。 A.2.7 当外保温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设置水平变形缝时, 试样的水平缝应按试验委托方规定的间隔设置, 且至少应在燃烧室开口上方(2400100)mm处设置一条水平缝。 A.2.8 当外保温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包含垂直变形缝时, 试样的垂直缝应按试验委托方规定的间隔设置, 且应在燃烧室开口中心线向上延伸处设置一条垂直缝,相对中心线的允许偏差为100mm。 A.3 状态调节 试样施工安装完成后,应在

    45、自然状态下养护,养护的时间为28d。试样在养护期间应加以保护。 A.4 试验步骤 A.4.1 环境条件 试验开始时的环境温度应在(2015)的范围内。试验前任何方向的空气流速应不大于2m/s。 A.4.2 数据采集 点火前应进行不少于5min的数据采集和视频记录。 如果点火前试样上有两个以上的热电偶出现数据 异常,应停止试验。 A.4.3 点燃燃料 应在开始数据采集5min后点燃木垛。 A.4.4 试验观测与记录 A.4.4.1 应观测并记录试样的燃烧状态和机械性能发生变化的时间。燃烧状态包括可见火焰、火焰传 播、燃烧残片、灼热燃烧等,机械性能包括样品整体或部分出现破损、剥离、垮塌等。 A.4

    46、.4.2 热源点火后的整个燃烧过程通常是36min。如果 试样的任何部分在热源点火后30min仍存在燃 烧现象,应持续进行记录至60min。否则,热源点火后30min,可终止试验。 A.5 试验结果 A.5.1 记录水平准位线上的最高温度。 A.5.2 试验结束待试样冷却后,拆除试样的覆盖物,测量保温材料的烧损面积: A.5.2.1 确定烧损的范围:保温材料完全烧损的范围和保温材料熔融后有滴落流淌的范围属于烧损的 范围,保温材料熔融而没有滴落流淌的范围不属于烧损范围。 A.5.2.2 用百格网从左到右、从下到上依次测量烧损范围内保温材料烧损的方格数(对于烧损范围边 缘处,超过半格时按1格计算,

    47、不足半格时舍去不计) ,计算出烧损面积。 DB 37/T 19952011 21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胶粘剂、抹面胶浆拉伸粘结强度的测定 B.1 检测环境条件 标准试验环境为空气温度(232),相对湿度(5010)%。在非标准试验环境下试验时,应记 录温度和相对湿度。 B.2 仪器设备 B.2.1 胶砂搅拌设备应符合GB/T 17671的规定。 B.2.2 硬聚氯乙烯成型框,内框尺寸为40mm40mm,外框尺寸为70mm70mm,厚度3mm,如图B.1所示。 B.2.3 拉伸用钢质上夹具,如图B.2所示。 B.2.4 拉伸用钢质下夹具,如图B.3所示。 B.2.5 钢制垫板,内

    48、框尺寸为43mm43mm,外框尺寸为70mm70mm,厚度3mm,如图B.4所示;钢制垫 板与拉伸专用夹具的装配见图B.5所示。 B.2.6 拉力试验机:需有合适的量程和行程,精度1%。 单位为mm 图B.1 硬聚氯乙烯成型框 DB 37/T 19952011 22 单位为 mm 图B.2 拉伸用钢质上夹具 单位为mm 图B.3 拉伸用钢质下夹具 DB 37/T 19952011 23 单位为mm 图B.4 钢制垫板 单位为mm 说明: 1拉伸用钢制上夹具; 240mm40mm10mm水泥砂浆试板; 3胶粘剂或抹面胶浆; 470mm70mm20mm厚度的改性酚醛泡沫板试板或70mm70mm20mm水泥砂浆试板。 图B.5 拉伸粘结强度试样 DB 37/T 19952011 24 说明: 1拉伸用钢制上夹具; 2水泥砂浆试板; 3胶粘剂或抹面胶浆; 4钢制垫板; 5改性酚醛泡沫板试板或水泥砂浆试板; 6拉伸用钢制下夹具。 图B.6 试样装配图 B.3 试样制作 B.3.1 水泥砂浆试板尺寸为70mm


    注意事项

    本文(DB37 T 1995-2011 改性酚醛泡沫板外墙外保温系统.pdf)为本站会员(ideacase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