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7 T 2010-2011 翡翠制品评价规则.pdf

    • 资源ID:1484255       资源大小:488.14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7 T 2010-2011 翡翠制品评价规则.pdf

    1、ICS 39.060 Y 04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 T 20102011 翡翠制品评价规则 Quality Evaluation of Jadeite Product 2012 - 01 - 13 发布 2012 - 02 - 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20102011 I 前 言 本标准的第12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黄金钻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黄金钻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云南省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晓伟、邓昆、李

    2、建军、程佑法、范春丽、刘化锋、朱红伟、王岳。 本标准由国家黄金钻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负责解释。 DB37/T 20102011 1 翡翠制品评价规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翡翠制品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方法及评分权重构成、颜色评价、透明度评价、净 度评价、质地评价、工艺评价、综合印象评价、评价结论、安全规范、评价要求、评价证书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翡翠制品的质量评价。 本标准不适用于“人工处理”的翡翠制品评价,也不适用于翡翠原材料。 未经抛光的翡翠制品和为满足艺术表现而局部切磨、抛光的翡翠制品可参照本标准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3、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887 首饰 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 GB/T 16552 珠宝玉石 名称 GB/T 16553 珠宝玉石 鉴定 GB 1858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 24410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水性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QB/T 2062 贵金属饰品 3 术语和定义 GB/T 16552、GB/T 16553、G B 11887、QB/T 2062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翡翠 以硬玉为主要组成的、具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可含少量伴

    4、生矿物(如角闪石、钠长石、绿辉石、 钠铬辉石、铬铁矿、锆石等矿物)。摩氏硬度6.57,密度3.34(+0.06,-0.09)g/cm 3 ,折射率1.666 1.680(0.008),点测1.651.67。 3.2 翡翠制品评价 从颜色、透明度、净度、质地、工艺及综合印象六个方面对翡翠制品进行评价。 3.3 标准光源 色温在5500 K7200 K 范围内的日光灯。 3.4 DB37/T 20102011 2 颜色(色) 翡翠制品颜色的色调、彩度和明度的综合描述。 3.5 颜色标样 一套已标定颜色种类的翡翠样品组成,依次代表由高至低的不同颜色种类。 3.6 比色板、比色纸 用作翡翠比色背景的无

    5、荧光、无明显定向反射作用的白色板或白色纸。 3.7 色谱 根据翡翠的主色调,利用色彩学原理,应用蓝(青cyan)、红(品红mag enta)、黄(yellow)、黑 (Black)四色, 按不同网眼密度制作的一套适用于翡翠制品颜色比对的图谱。 该标准中所用色谱参照 中 国颜色体系标准样册(GSB 16-2062 -2007)制作。 3.8 透明度(水) 翡翠制品对光的透过能力,俗称“水”。 3.9 透明度标样 一套已标定透明度级别的椭圆弧面形翡翠戒面 (无色) 样品, 依次代表由高到低的不同透明度类别。 3.10 质地(种) 组成翡翠的矿物颗粒的大小、形状、均匀程度及其相互关系等综合特征,俗称

    6、“种”。 3.11 净度(瑕) 翡翠制品内部和外部特征对其美观和耐久性的影响程度。 3.12 工艺(工) 翡翠制品的款式设计、造型、雕工精细度、抛光程度等的质量评价。 3.13 综合印象 从翡翠制品的颜色、透明度、净度、质地、工艺等方面结合其历史文化内涵、制作者、体积、稀有 性、创新性等综合评价的总体印象。 3.14 DB37/T 20102011 3 翠性 硬玉的解理面所表现出的片状闪光点。 4 评价方法及评分权重构成 4.1 在标准光源照明下,根据翡翠制品的颜色(色)、透明度(水)、净度(瑕)、质地(种)、工 艺(工)及综合印象六个方面,按千分制对翡翠制品进行评价。 4.2 评价因子权重构

    7、成见表 1。 表1 翡翠制品评价评分权重构成 项 目 颜色(色) 透明度(水) 净度(瑕) 质地(种) 工艺(工) 综合印象 总计 权重,% 40 26 12 6 6 10 100 分值,分 400 260 120 60 60 100 1000 5 颜色评价 5.1 颜色类别划分 5.1.1 根据翡翠制品颜色的色调、纯正程度、均匀程度、浓淡程度、色泽进行分类。 5.1.2 翡翠制品的颜色划分为正色、近正色、优良色、较好色、一般色五个类别,由高到低 依次表示为 S1、S2、S3、S4、S5。 5.2 评价方法 5.2.1 颜色的总分值为 400 分,各类别评价表示方法见表 2。 表2 翡翠制品颜

    8、色类别及评价表示方法 类别 民间俗称 评分值,分 S1 正色,包括:深正绿色、略带黄色调的 正绿色 翠绿、艳绿色、葱心绿、金丝绿、鹦哥绿、 阳绿、黄秧绿、阳俏绿、苹果绿等 400281 S2 近正色,包括:浅淡正绿色、浓深正绿 色、艳紫 豆青绿、淡绿、浅绿、浅水绿、匀水绿、江 水绿、浅阳绿、绿晴水、艳紫罗兰色等 280101 S3 优良色,包括:偏蓝或偏黄的绿色、鲜 艳红色、艳黄色、紫色、墨翠(透射光 下绿色)、无色、艳翡 菠菜绿、豆苗绿、瓜青绿、瓜皮绿、丝瓜绿、 墨绿、油绿、血红色、大红色、橙黄色、金 黄色、紫罗兰色、透绿墨翠、蓝晴水等 10021 S4 较好色,包括:淡蓝绿、深蓝绿、灰蓝

    9、绿色、淡红色、淡黄绿色、淡黄色、淡 紫、墨翠(透射光下蓝绿色)、黄绿、 褐绿、青绿、白色、浅灰绿、灰绿 蓝花、绿油青色、油黑色、橙红色、粉红色、 浅黄色、深黄色、浅紫罗兰色、瓷白、乳白、 雪白、羊脂白等 2011 S5 一般色,包括:青色、浅青色、灰色、 灰白色、褐色、黑色 暗绿、油青、灰色、灰白、浅灰白、黑褐、 褐、浅褐、深褐、浅灰黑、灰黑等 100 5.2.2 翡翠制品的颜色与翡翠比色谱中某一种颜色相同,则该比色谱的颜色即为该制品的颜色类别。 5.2.3 翡翠制品的颜色介于相邻两粒连续的翡翠比色谱之间, 应以较低类别来表示该制品的颜色类别。 DB37/T 20102011 4 5.2.4

    10、翡翠制品的颜色高于翡翠比色谱的最高类别,用最高类别表示该制品的颜色类别。 5.2.5 翡翠制品颜色不均匀时,根据其所含颜色的种类、分布面积计算颜色得分,以各颜色所处类别 的得分乘以其所占面积的百分比,分数相加的总和为该制品的颜色分数。 5.2.6 白色或其它颜色的翡翠制品上,分布有散点状、条带状、斑块状、斑点状正绿色、蓝绿色的, 评价时视绿色的多少、大小、厚薄或绿色所占制品体积的百分比来决定升降类别。若散点状、条带状、 斑块状、斑点状的绿色在制品上分布均匀美观可以加 10 分20 分。 5.2.7 若带绿色的翡翠制品同时又带有紫色、翡色中的一种至二种颜色时,可根据它们的颜色、分布 的形状、整体

    11、美观度予以适当加或减 10 分20 分。 6 透明度评价 6.1 透明度的划分 6.1.1 根据翡翠制品透明度的变化划分类别。 6.1.2 翡翠制品的透明度划分为透明、亚透明、半透明、微透明和不透明五类,由高到低依次表示为 T1、T2、T3、T4、T5。 6.2 透明度的评价 6.2.1 透明度的总分值为 260 分,各类别评价表示方法见表 3。 表3 翡翠制品透明度类别及评价表示方法 类别 划分要求 民间俗称 评分值,分 T1 透明 绝大多数光线可透过样品,样品内部特征清晰,可见样 品底部放置的印刷文字,字体较清晰 玻璃地 260209 T2 亚透明 大多数光线可以透过样品,样品内部特征清楚

    12、,样品底 部放置的印刷文字,可见模糊字体 蛋清地、冰地 20879 T3 半透明 部分光线可透过样品,样品内部特征较清楚,样品底部 放置的印刷文字,字体不可见 糯化地 7827 T4 微透明 少量光线可透过样品,样品内部特征模糊不可辨 米汤地 268 T5 不透明 微量或无光线可以透过样品,样品内部特征不可见 瓷地或石灰地 70 6.2.2 翡翠制品与翡翠透明度标样的透明度相同,则该标样的透明度类别为该制品的透明度类别。 6.2.3 翡翠制品透明度介于相邻两粒连续的标样之间,则以其中较低类别表示该制品透明度类别。 6.2.4 翡翠制品透明度高于标样的最高类别,用最高类别表示该制品的透明度类别。

    13、 6.2.5 当样品透明度不均匀时,将透明度不同的部位分别进行分类,并各部分得分乘以其所占面积百 分比,最后分数相加的总和为该制品的透明度分数。 7 净度评价 7.1 净度类别划分 7.1.1 根据翡翠制品净度的变化划分类别。 7.1.2 翡翠制品的净度划分为极微瑕、微瑕、中瑕、重瑕四类,由高到低依次表示为 J1、J2、J3、J4。 7.2 净度评价 DB37/T 20102011 5 净度的总分值为120分,各类别评价表示方法见表4。 表4 翡翠制品净度及评价表示方法 类别 划 分 标 准 评分值,分 J1 极微瑕 肉眼观察很难见裂绺、明显黑点,可见少量白棉、黑丝、灰点、灰丝等 12085

    14、J2 微瑕 肉眼观察不易见到小裂绺,和少量黑点,白棉及灰黑丝等 8461 J3 中瑕 肉眼可见裂绺、黑点、灰黑丝等 607 J4 重瑕 肉眼可见大量或较大的明显裂绺及较多白棉、黑点、灰黑丝等 60 8 质地评价 8.1 质地类别划分 8.1.1 根据翡翠制品质地的变化划分类别。 8.1.2 翡翠制品质地划分为极细粒、细粒、中粒、粗粒四类,由高到低依次表示为 Z1、Z2、Z3、Z4。 8.2 质地评价 8.2.1 质地的总分值为 60 分,各类别评价表示方法见表 5。 表5 翡翠制品质地及评价表示方法 类别 划 分 标 准 民间俗称 评分值,分 Z1 极细粒 结构非常细腻致密,粒度均匀微小。十倍

    15、放大镜下不见晶粒大 小及复合的原生裂隙,次生矿物充填的裂隙等。粒径小于 0.1 mm,多为纤维状结构,难见“翠性” 玻璃地、冰 地、蛋清地 6019 Z2 细粒 结构致密,粒度细小均匀。十倍放大镜下可见极少细小复合原 生裂隙和晶粒粒度大小,不见次生矿物充填裂隙。粒径在 0.1 mm1 mm 之间,呈纤维状结构、粒状结构,偶见“翠性” 冰地、蛋清 地、芙蓉地、 细白地 187 Z3 中粒 结构不够致密,粒度大小不均匀。十倍放大镜下局部见细小裂 隙,复合原生裂隙及次生矿物充填裂隙,粒径在 1mm3mm 之 间,呈柱粒状结构,“翠性”明显 藕粉地、水豆 地、砂地 63 Z4 粗粒 结构疏松,粒度大小

    16、悬殊。肉眼可见裂隙,复合原生裂隙及次 生矿物充填裂隙, 粒径大于 3mm 以上, 呈柱粒状碎裂结构, “翠 性”非常明显 豆地、粗砂 地、石地、香 灰地、石灰地 20 8.2.2 当翡翠制品质地不均匀时,将质地不同的部位分别进行划分,并将其得分乘以所占面积百分比, 最后分数相加的总和为该制品的质地分数。 9 工艺评价 9.1 工艺类别划分 9.1.1 根据翡翠制品工艺的变化分类。 9.1.2 翡翠制品工艺类别划分为很好、好、中等、一般、差五个类型。由高到低依次表示为 G1、G2、 G3、G4、G5。 DB37/T 20102011 6 9.2 工艺评价 9.2.1 按工艺的复杂程度将翡翠制品分

    17、为素身翡翠制品和雕花翡翠制品两类。 9.2.2 素身翡翠制品工艺评价指标如下: a) 轮廓优美; b) 设计合理、符合对称、均衡、渐变等形式美法则; c) 比例适当; d) 大小合适; e) 抛光精美,光泽强。 9.2.3 雕花翡翠制品工艺评价指标如下: a) 掩盖了瑕疵; b) 突出美的色彩和质地; c) 造型设计巧妙,层次清晰,和谐美观; d) 线条、弧面、平面要流畅,不呆滞,不断线;抛光应精细到位,能突出制品光泽温润透亮。 9.2.4 工艺的总分值为 60 分,各类别评价表示方法见表 6。 表6 翡翠制品工艺分类及评价表示方法 划 分 标 准 类别 素身翡翠制品 雕花翡翠制品 评分值,

    18、分 G1 非常好 满足本标准9.2.2中规定的五项评 价指标 满足本标准9.2.3中规定的四项评价指 标 6049 G2 很好 仅能满足本标准9.2.2中规定的五 项评价指标中的任意四项 仅能满足本标准9.2.3中规定的四项评 价指标中的任意三项 4823 G3 好 仅能满足本标准9.2.2中规定的五 项评价指标中的任意三项 仅能满足本标准9.2.3中规定的四项评 价指标中的任意二项 2216 G4 一般 仅能满足本标准9.2.2中规定的五 项评价指标中的任意一项至二项 仅能满足本标准9.2.3中规定的四项评 价指标中的任意一项 158 G5 差 不能满足本标准9.2.2中规定的五 项评价指标

    19、中的任意一项 不能满足本标准9.2.3中规定的四项评 价指标中的任意一项 70 10 综合印象评价 10.1 综合印象类别划分 10.1.1 根据翡翠制品各项评价要素的总分情况,并结合历史文化内涵、制作者、来源、体积、稀有性、 创新性等对综合印象进行评价。 10.1.2 翡翠制品的综合印象类别划分为非常好、很好、好、一般四个类别,由高到低依次表示为 H1、 H2、H3、H4。 10.2 综合印象评价 10.2.1 翡翠制品综合印象评价指标如下: a) 历史文化内涵深厚; b) 工艺精美或由著名的工艺美术大师雕刻; DB37/T 20102011 7 c) 体积在同类别的制品中占优势; d) 同

    20、类型的翡翠制品数量稀少; e) 题材造型的创新性; f) 主题鲜明,立意突出。 10.2.2 综合印象的总分值为 100 分,各类别评价表示方法见表 7。 表7 翡翠制品综合印象类别及评价表示方法 类 别 划 分 标 准 评分值,分 H1 非常好 满足本标准 10.2.1 中规定的六项评价指标中的任意四项至五项 10071 H2 很好 满足本标准 10.2.1 中规定的六项评价指标中的任意二项至三项 7041 H3 好 满足本标准 10.2.1 中规定的六项评价指标中的任意一项 4011 H4 一般 不能满足本标准 10.2.1 中规定的六项评价指标中的任意一项 100 11 评价结论 11.

    21、1 评价结论档次划分 11.1.1 根据翡翠制品各项评价因子的总得分得出评价结论。 11.1.2 翡翠制品评价结论划分为上品、珍品、精品、佳品、合格品五个档次。其中上品(划分为 TG1、 TG2、TG3)、珍品(划分为 TR1、TR2、TR3)、 精品(划分为 VG1、VG2、VG3)、佳品(划分为 GD1、 GD2、GD3)分别分为三个类别。 11.1.3 未经抛光的翡翠制品和为满足艺术表现而局部切磨、抛光的翡翠制品仅进行颜色、工艺、综合 印象单项评定,不作评价结论。 11.2 评价结论各档次的分值 评价结论的最高分极值为1 000分,各个档次及表示方法见表8。 表8 翡翠制品评价结论及表示

    22、方法 评价结论(Quality Evaluation) 结论代号 对应分值,分 一级 TG1 9001 000 二级 TG2 800899 上品(Top Grade, TG) 三级 TG3 700799 一级 TR1 650699 二级 TR2 600649 珍品(Treasure, TR) 三级 TR3 550599 一级 VG1 500549 二级 VG2 450499 精品(Very Good, VG) 三级 VG3 400449 一级 GD1 350399 二级 GD2 300349 佳品(Good, GD) 三级 GD3 250299 DB37/T 20102011 8 表8(续)翡

    23、翠制品评价结论及表示方法 普通品(Qualified Feicui) 合格 低于 250 分不评价 12 安全规范 12.1 翡翠制品安全规范 12.1.1 采用活环、薄胎工艺以及细、薄造型,应随翡翠制品附带明显的易碎品警示说明或标志。 12.1.2 采用组合、粘接等手法,应随翡翠制品附带明显的易碎性警示说明或标志,并带有对接、粘接 部位示意图。 12.2 翡翠制品附属物安全规范 12.2.1 镶嵌用金属制品应该表面光洁,边棱尖角处应光滑,无毛刺,不扎,不刮。镶嵌金属的材料名 称、纯度、印记、有害元素的限值须满足 GB 11887 的规定。 12.2.2 因艺术表现、佩戴、包装而需用的陶瓷、绳

    24、线、木制品、布料及其他动植物制品,须符合相关 材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且不得有除材质本身以外的异味。 12.2.3 绳线、金属等与人体接触的材质,应保证在佩戴 1 月内不引起接触皮肤泛红、肿痛、发痒等任 一现象。粘胶、皮革、泡沫材料应牢固、安全无毒,不得有刺鼻气味。 12.2.4 木制包装盒、翡翠摆件的木制底座等配套用途的木制品所采用的涂料应分别符合 GB 18581 和 GB 24410 的要求。 13 评价要求 13.1 环境要求 13.1.1 翡翠的颜色、透明度分类应在无阳光直射的室内进行,分类环境色调应为白色、灰色等中性色 调。 13.1.2 分类评价应在标准光源下,利用肉眼和

    25、10 倍放大镜进行,并可选用无荧光、无明显定向反射 作用的白色纸(板)作为观测背景。 13.2 人员要求 13.2.1 从事翡翠制品评价的技术人员应为国家注册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或应受过省级及省级以上专 业技术部门的专业技能培训,并获得相应资格。 13.2.2 进行翡翠制品评价时,应由不少于三名符合 13.2.1 条要求的技术人员独立完成同一样品的各 项评价要素的评分。 13.3 颜色分类操作要求 13.3.1 反射光观察 照明光束垂直样品表面,观察方向与照明方向成45角,样品距光源、人眼均为20cm25cm。 13.3.2 透射光观察 样品放置于人眼与光源之间,三者成一直线,样品距光源、人眼均

    26、为20cm25cm。 DB37/T 20102011 9 13.4 透明度分类操作要求 13.4.1 反射光观察 照明光束垂直样品表面,观察方向与照明方向成45角,样品距光源、人眼均为20cm25cm。 13.4.2 透射光观察 样品放置于人眼与光源之间,三者成一直线,样品距光源、人眼均为20cm25cm。 13.5 评分要求 取所有参与评分的技术人员所得总分的平均分为样品的最终得分,并根据分数划分档次,即为该样 品的评价结论。 14 翡翠制品评价证书 14.1 出具翡翠制品的评价证书的技术机构必须具备国家规定的检验资质。 14.2 翡翠制品评价证书中的基本内容应包括:证书编号、实物照片、质量、颜色类别、透明度类别、 净度类别、质地类别、工艺类别、综合印象类别、评价结论等。 14.3 翡翠制品评价证书中可选择的内容包括:翡翠制品的基本名称(挂件、戒面、摆件、手镯等); 详细鉴定项目数据;色、水、瑕、种等项目的民间俗称;工艺寓意解释等。 _


    注意事项

    本文(DB37 T 2010-2011 翡翠制品评价规则.pdf)为本站会员(twoload29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