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30 B4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19252011 父母代种鸡场 HACCP 管理技术规范 HACCP principles for parent chicken breeder production 2011 - 09 - 16 发布 2011 - 11 - 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19252011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附录A为本标准的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海、焦洪超、宋志刚、李显耀。 DB37/T
2、19252011 1 父母代种鸡场 HACCP 管理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提出了父母代种鸡场HACCP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父母代种鸡场HACCP体系的建立、实施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19538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
3、CP)体系及其应用指南 GB/T 20014.6 良好农业规范 畜禽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T 20014.10 良好农业规范 家禽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NY 5027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DB37/T 299 种鸡场建设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种畜禽管理条例 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 第232号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 2010年第7号 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2001年第168号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2002年第193号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 中
4、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2008年第1125号一、二、三类动物疫病名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2008年第1126号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 3 术语与定义 GB/T 19538确定的及以下术语适用于本文件。 3.1 种鸡场 取得种畜禽生产许可证、以提供商品种蛋与商品雏鸡为生产目的的父母代肉种鸡、蛋种鸡场。 3.2 DB37/T 19252011 2 前提方案 ( prerequisite program) 为HACCP体系提供基础环境和操作条件的各项工作程序。 4 HACCP 前提计划 4.1 一般原则 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种畜禽管理条例和种 畜禽管理条例实
5、施细则、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和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的规定,以 文件形式制定本企业的前提计划。 4.2 场址选择与规划布局 场址选择符合GB/T 20014.6和D B37/T 299。 4.3 动物卫生防疫设施与使用计划 种鸡场场界、鸡场内不同功能区及鸡舍的卫生防疫设施符合DB37/T 299。 制定预防疫病的制度措施,建立标准化的防疫程序,建立规范的环境消毒计划与有效的方法。 4.4 设备维修保养计划 制定设备的卫生消毒与维修保养计划,包括饲养设备、消毒、孵化、饲料生产等设备等的维护、保 养、校准和清洗消毒。 4.5 种鸡苗接收、养殖档案与商品鸡苗可追溯性 种鸡来源、标识和追溯计划符合
6、GB/T 20014.6。 雏鸡接收符合GB/T 20014.10。 按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规定建立种鸡养殖档案,建立商品雏鸡批次编码管理制度,保证商 品雏鸡的可追溯性。 4.6 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供应及安全使用计划 制定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供应计划与安全使用规定,包括对饲料原料、兽药产品的包装检查、可 追溯性、检测、供应商的控制、运输和储存条件和场所的规定等。 4.7 人员培训计划 包括对良好卫生规范、良好操作规范、技能、HACCP、兽药管理等的培训。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实施 HACCP计划的技术技能和改变人员的观念。培训应具有针对性,对于管理层、关键工序的人员、一般操 作人员具有不同的培训计
7、划。 5 种鸡场 HACCP 体系的建立 5.1 总则 5.1.1 种鸡场 HACCP 管理体系是通过对种鸡养殖过程中生物、化学和物理性危害进行分析并加以控制 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DB37/T 19252011 3 5.1.2 种鸡场 HACCP 管理体系建立在有效实施的良好操作规范的基础上,保证各生产环节具备符合 国家相关要求的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5.1.3 种鸡场 HACCP 体系的成功应用,需要养殖场管理层的承诺和员工的全面参与。 5.2 HACCP 方案 5.2.1 HACCP 方案的准备 5.2.1.1 组成 HACCP 小组 HACCP小组的成员应该具备必需的知识、经验或资格,并
8、接受相应的培训。种鸡场HACCP小组至少由 具有畜牧、兽医及管理相关专业的人员及熟悉现场工作的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建立、实施、保持、评 价和改进HACCP管理体系。 5.2.1.2 产品特性的描述 对种鸡场的生产及产品特性进行全面的描述,包括产品名称、产品特性(品种、健康水平等)、饲 养方法(饲养方式、饲养周期和饲养要求等)、运输条件与时间等。 5.2.1.3 产品预期用途和使用对象的确定 确定种蛋与商品雏鸡的预期用途和使用对象,包括孵化厂和商品鸡场。 5.2.1.4 养殖过程流程图的绘制 对从种鸡饲养到商品雏鸡或种蛋出场整个养殖过程制作清晰、简明的流程图,见附录A中图A.1。 5.2.1.5
9、 流程图的验证 确定养殖过程与流程图是否一致,通过现场核查的方式验证流程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根据养殖 场的实际情况对流程图加以修改并记录在案。 5.2.2 HACCP 方案的制定 5.2.2.1 危害分析 对照种鸡养殖过程流程图,对每一个环节进行危害识别,列出所有可能的潜在危害,不必考虑危害 的显著性,列出的潜在危害越全面越好;其次,在以上危害识别的基础上,对所有的潜在危害进行显著 性判断,只有显著性危害才列入HACCP计划表中。 危害识别:检查每一个饲养环节、所用设施设备、运输和销售过程,列出各步骤可能引入、增加或 产生的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潜在危害。参见附录A中表A.1。 危害评价:对
10、潜在危害的严重性及其出现的可能性进行评价,以确定应列入HACCP计划的显著危害, 参见附录A中表A.1。进行危害评价时,要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安全事故予以充分的考虑。 危害的控制措施:在完成危害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种鸡场的实际生产情况和 要求,制定并列出每一生产环节相关联的危害的控制措施,参见附录A中表A.1。 5.2.2.2 确定关键控制点(CCP) 经危害分析后所确定的显著危害设立CCP并予以控制,参见附录A中表A.1;否则需要改变饲养管理 方式以消除危害或有利于建立有效的控制措施。 DB37/T 19252011 4 5.2.2.3 建立关键限值 对每个关键控制点须规定相
11、应的关键限值,并保证其有效性。每个CCP的控制措施可有一个或多个 相应的关键限值,关键限值应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可以来自强制性标准、指南、文献、实验结果和专家 的建议等。种鸡养殖中关键限值的指标包括种鸡的健康状况、投入品(饲料、兽药等)的合格证明、防 疫合格证、产地检疫证明、疫病监测报告等,参见附录A中表A.2。 5.2.2.4 建立关键控制点(CCP)的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须能及时发现在关键控制点上关键限值的失控,从而在关键限值有失控趋势时能采取措 施,恢复到控制状态。由经过HACCP培训的员工负责各CCP的监控并记录监控结果,参见附录A中表A.2, 监控尽可能采取连续式物理和化学监测方式,尽量
12、能快速得到结果,监控仪器设备定期校准和检定,以 确保其有效性。 5.2.2.5 建立纠偏行动方案 针对HACCP体系中每个CCP制定特定的书面的纠偏行动计划,以便出现关键限值偏离时有效快速地进 行处理。纠偏行动须确定和纠正产生偏离的原因,恢复控制;纠偏程序至少规定当发生偏离时如何处理 以及偏离期间产品的处理,由谁负责执行并对纠偏行动加以记录并予以保存,参见附录A中表A.2。 5.2.2.6 建立验证程序 验证的目的是检验种鸡场的HACCP管理体系能否正常的运行并保证种鸡的安全生产, 参见附录A中表 A.2。验证的频率根据种鸡场自身的需要合理安排,但至少要在HACCP体系运行之初进行一次验证,以
13、后 保证每年验证一次。从事验证工作的人员须具备相应的专门知识和技术,可以是外聘专家,也可以是具 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本场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官方或第三方进行验证。 5.2.2.7 建立文件和记录保持程序 有效、准确、真实的保存建立HACCP管理体系的各种文件和体系运行记录。种鸡场HACCP体系的文件 和记录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HACCP计划及制定 HACCP计划的支 持性材料,包括危害分析工作单、 HACCP计划表、HACCP小组名单和各自 的责任、产品特性描述、预期用途、生产流程图、CCP监控记录、 纠偏行动记录、验证记录、日常生产管理记录等。 6 种鸡场可能发生的危害分析 6.1 种鸡饲
14、养过程中潜在的危害 6.1.1 生物性危害 6.1.1.1 疫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2008年第1125号文所列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6.1.1.2 污染 主要是饲料等投入品及饮水被微生物污染,免疫接种过程中卫生消毒不严格引起的微生物污染以及 饲料贮存时间过长发霉变质等。 6.1.1.3 有害生物 DB37/T 19252011 5 蚊、蝇、鼠类等的滋生,鸟类入侵和饲养其他动物等引起疫病的传播。 6.1.2 化学性危害 6.1.2.1 兽药、生物制品和消毒药 主要是违规使用或不正确使用兽药、生物制品和消毒药引起的危害。至少包括以下情况: a) 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兽药; b) 兽药使用不当
15、或没有严格执行停药期; c) 生物制品贮存不当致使药品过期或变质; d) 消毒药品使用不当或使用违禁的消毒药品。 6.1.2.2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 主要是日粮营养水平不均衡、肉种鸡限饲不严格、违规使用或不正确使用饲料添加剂引起的危害。 至少包括以下情况: a) 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饲料原料配制饲料; b)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中含有国家法律法规禁止使用的化学品; c) 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不当或没有严格执行停药期; d) 饲料营养不均衡或不足、饲养密度过大、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光照不当及饲养管理粗暴等导致 发生应激反应; e) 营养过剩或限饲不严格导致的性成熟提前。 6.1.2.3 在饲养过程中使用国家
16、禁止使用的非法添加物 6.1.2.4 饮水 主要是饮用水微生物污染、水中存在的消毒剂、水中的重金属所引起的危害。 6.1.3 物理性危害 6.1.3.1 空气 鸡舍内空气温、湿度偏低或偏高造成的伤害; 鸡舍内通风角度不当(贼风)造成的伤害; 鸡舍通风不良,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氨气、硫化氢气等)浓度过高或缺氧造成的危害。 6.1.3.2 光照 光照时间、光照强度不均造成的伤害。 6.1.3.3 饲养管理设施设备的设置、使用不当或员工操作不当造成的危害。至少包括以下情况: a) 饲养密度过大、拥挤造成的损伤、应激及发育迟缓; b) 鸡笼或鸡舍饲养设施设计不合理; c) 鸡舍食槽、水线面积不足造成的伤
17、害及发育迟缓; d) 断喙、剪冠、断趾造成的伤害; e) 转群造成的应激及伤害; f) 雏鸡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密度过大、拥挤,通风不良及温度不适造成的伤害。 6.2 人工授精过程中的潜在危害 DB37/T 19252011 6 6.2.1 生物性危害 通过种公鸡精液、输精器具造成的微生物污染。 6.2.2 物理性危害 主要是人工采精、授精过程中造成的伤害。 6.3 种蛋储存与孵化过程中的潜在危害 6.3.1 生物性危害 主要是微生物的侵入造成的种蛋污染。至少包括以下情况: a) 种鸡自身的不健康,造成种蛋的污染; b) 鸡笼、产蛋箱或集蛋设施污染造成的污染; c) 捡蛋不及时造成种蛋的污染;
18、d) 种蛋消毒不彻底; e) 在贮存及转运过程中受微生物侵入而被污染; f) 孵化过程中微生物污染。 6.3.2 物理性危害 a) 人为、器具、环境等因素造成的种蛋破损; b) 种蛋贮存条件不适造成的胚胎死亡; c) 孵化过程中温、湿度与通风条件不适造成的胚胎死亡。 6.4 种鸡养殖过程中潜在危害的控制措施 6.4.1 生物性危害的控制措施 6.4.1.1 疫病的控制措施 a) 种鸡场环境布局和卫生防疫符合 DB37/T 299 的相关要求,病死蛋鸡及孵化厅废弃物处理符合 GB 16548。排污符合 GB 18596。粪便处理符合 GB 7959。进行排污检测并将检测报告存档; b) 场区、鸡
19、舍保持良好的清洁卫生状态,定期进行消毒,并做好清洁、消毒记录,存档; c) 由具有种畜禽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购买种雏鸡,引进种雏鸡时,须有产地检疫证明,运输车辆和 雏鸡箱有运输工具消毒证明,雏鸡入场时有免疫记录,保存购买记录和进场消毒记录,保持产 地检疫证明、种畜禽生产管理许可证证明、运输工具消毒证明和雏鸡免疫记录; d) 按生产功能小区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e)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农业部相关规定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好免疫接 种和疫病监测和报告工作。做好免疫接种记录、疫病监测记录和诊断记录并存档; f) 员工定期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方能上岗,并将员工健康合格证存档; g) 员
20、工出入养殖场/区须穿着场内专用消毒服装,并进行严格消毒;各种器具、设施和运输车辆 出入养殖场/区进行严格消毒。做好消毒记录并存档。 6.4.1.2 污染的控制措施 a) 合理设计并定期清洁、消毒饮水装置,做好清洁消毒记录并存档; DB37/T 19252011 7 b) 分类贮存饲料,清晰标示保质期等信息,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并做好贮存记录。在夏季高温高 湿季节可考虑按国家相关规定使用防霉剂及霉菌毒素吸附剂; c) 免疫接种及治疗注射过程中严格执行卫生操作,器具严格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d) 定期消毒鸡舍,做好消毒记录。 6.4.1.3 有害生物的控制措施 a) 保持鸡舍外无高的植被、瓦砾、粪
21、便及废弃物等; b) 定期进行环境消毒; c) 建筑外部要密封,所有的空隙不超过 1cm,防止啮齿类动物及野生鸟类进入; d) 每天清理鸡舍内粪便,定期清理鸡笼上的粪便,消除鸡舍内鼠类动物潜在的藏身处; e) 利用生物或物理的方式,采用国家允许使用的药物驱逐或消灭、控制鼠类及蚊蝇等其它有害生 物,并做好有害生物清除记录、药物投放记录和无害化处理记录。鼠药投放须放在人及种鸡不 能接触到的位置。 6.4.2 化学性危害的控制措施 6.4.2.1 兽药、生物制品和消毒药的控制措施 a) 使用国家允许使用的兽药、生物制品和消毒药,禁止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2002 年 第 193 号清单中的兽
22、药。从通过兽药经营 GSP 认证、具有兽药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购买兽药, 购买具有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 GMP 合格证和产品批准文号或者具有进口兽药许可 证的相关产品,并做好购买记录和使用记录,将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 GMP 合格证 和进口兽药许可证等复印件存档; b) 治疗用药严格按照兽药使用说明,在兽医指导下使用,并严格执行停药期的规定,做好兽医处 方单、治疗记录等存档; c) 消毒药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并做好消毒记录; d) 所有兽药、生物制品和消毒药严格按照保存要求由专门的设备贮存,并有专人进行管理并记录 使用情况,定期清理过期变质的药品并做无害化处理,做好药品贮存记录、领用记录、清理
23、记 录。 6.4.2.2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控制措施 a) 饲料、饲料原料及饲料添加剂符合 GB/T 13078 的规定,严禁使用国家禁止的饲料原料配制饲 料,做好饲料购买、贮存和检测记录; b) 购买具有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具有批准文号的产品;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遵 照饲料标签所规定的用法和用量;做好饲料添加剂购买和使用记录,并将饲料添加剂生产许 可证和饲料标签复印件存档; c) 饲料药物添加剂的使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2001 年第 168 号的规定执行,使用药 物添加剂严格执行停药期的规定,并做好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记录; d) 饲料中使用的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性饲料添
24、加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2008 年 第 1126 号的规定执行,并做好饲料添加剂购买和使用记录; e) 种鸡不同饲养阶段饲料喂量与营养标准符合所饲养品种的要求。 6.4.2.3 饮水的控制措施 饮用水符合NY 5027的要求,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将水质检验报告存档。 DB37/T 19252011 8 6.4.3 物理性危害的控制措施 6.4.3.1 鸡舍空气、通风、光照、饲养密度符合 GB/T 20014.10 规定。 6.4.3.2 鸡舍饲养设施与设备符合 GB/T 20014.10 规定。 6.4.3.3 人工采精与授精器具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做好设施设备维护保养
25、记录。 6.4.3.4 有专用的运输工具,运输时维持合适的密度。 6.5 人工授精过程中的潜在危害控制 人工采精及授精器具在使用前进行消毒处理; 定期检测种公鸡健康状态(包括沙门氏菌等),及时剔除不健康公鸡。 6.6 种蛋贮存与孵化过程中的潜在危害控制 6.6.1 生物性危害 a) 种蛋来自健康的鸡群; b) 垫料饲养时需定期监测垫料质量,定期更好垫料; c) 合理管理产蛋箱,避免粪便污染; d) 种蛋每天收集后立即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e) 种蛋贮存、入孵与孵化设施在使用前及时消毒; f) 做好种蛋挑选,剔除不合格种蛋; g) 避免不同来源种蛋共有同一孵化设施。 6.6.2 物理性危害 夏季
26、高温与冬季低温季节增加每天种蛋收集次数。 种蛋贮存和孵化环境符合GB/T 20014.10规定。 7 种鸡场 HACCP 体系的实施和保持 7.1 HACCP 培训 种鸡场建立、 实施和持续改进HACCP管理体系, 必须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 培训的内容至少包括HACCP 原理、基础计划、操作程序、表格和监控、纠偏程序等,以保证全体员工理解HACCP管理体系对种鸡安 全生产的的重要性,以及各自的相关职责和操作要求。 7.2 体系的运行和持续改进 HACCP管理体系的运行包括连续监控、纠偏行动程序、记录保持和HACCP计划中的其他活动以及基础 计划中的活动。养殖场定期应用验证程序对HACCP体系进
27、行自我验证,也可通过外部验证,以确保HACCP 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DB37/T 19252011 9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种鸡饲养危害分析和 HACCP 方案示例 A.1 养殖概述 采用全进全出,分阶段饲养方式。饲养过程中注意疫病的预防,饲料、兽药、疫苗、消毒药等的合 理使用。 A.2 养殖过程流程图 种鸡养殖过程流程图见图A.1 。 雏鸡、育成鸡、产 蛋鸡饲养 投入品(饲料、兽药、 疫苗等)购入 死淘鸡、孵化厅废弃 物、粪污处理 种蛋孵化 种蛋 商品雏鸡 雏鸡引入 图A.1 种鸡饲养过程流程图 A.3 危害分析工作表 种鸡饲养危害分析工作表见表A.1 。 表A.
28、1 种鸡饲养过程危害分析工作表 养殖过程 确定本步骤引入、 控制或增加的潜在 危害 潜在危害是 否显著 危害显著性的判断依据 显著危害的预防措施 是否关 键控制 点 生物性危害 是 病原微生物可引起疫病垂直感染 参见6.4.1.1 c) 是 化学性危害 否 无 无 否 雏鸡 引入 物理性危害 是 长途运输,密度过大易造成应激与 伤害 参见6.4.3.4 否 DB37/T 19252011 10 表A.1 (续) 养殖过程 确定本步骤引入、 控制或增加的潜在 危害 潜在危害是 否显著 危害显著性的判断依据 显著危害的预防措施 是否关 键控制 点 生物性危害 是 1. 病原微生物引起感染,疫病发生
29、 2. 免疫、消毒不当感染疫病 3. 饲料和饮用水时间过长,滋生有 害微生物 4. 鸟类、蚊、蝇、鼠类及其他动物 进入造成疫病传播 参见6.4.1.1、 6.4.1.2和6.4.1.3 是 化学性危害 是 1. 违规使用兽药、疫苗 2. 消毒药品的选择和使用不当 3. 饮水或/和饲料中重金属超标 参见6.4.2.1和 6.4.2.2 否 雏鸡、育成 鸡、产蛋鸡饲 养 物理性危害 否 鸡舍内环境控制设施使用不当;饲 料中存在异物等。 参见6.4.3.1、 6.4.3.2、6.4.3.3和 6.4.3.4 否 生物性危害 是 饲料及原料贮存不当,发霉变质 参见6.4.1.2 b) 是 化学性危害
30、是 投入品(饲料、兽药等)含违禁物 质 参见6.4.2.1和 6.4.2.2 是 投入品(饲 料、兽药、疫 苗等)购入 物理性危害 否 无 无 否 生物性危害 是 处理不当可能造成疫病传播 参见6.1.1.1 a),按 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无 害化处理 否 化学性危害 否 无 无 否 死淘鸡及粪 污处理 物理性危害 否 无 无 否 生物学危害 是 可能造成疫病传播 参见6.5 是 人工授精 物理性危害 否 无 否 生物性危害 是 可能造成疫病传播 参见6.6.1 是 种蛋贮存与 孵化 物理性危害 否 贮存、孵化环境不当 否 生物性危害 是 带病鸡苗出场引起疫病传播 严格检疫,合格的出 具检疫证明
31、否 化学性危害 否 无 无 否 商品雏鸡 物理性危害 否 运输工具有尖锐物或狭窄等造成 损伤 运输前严格检查,加 强人员责任心 否 养殖场名称: 产品描述:商品雏鸡 养殖场地址: 预期用途: 签 名: 日 期: DB37/T 19252011 11 A.4 HACCP方案表 种鸡饲养HACCP 方案表见表A.2 。 表A.2 种鸡生产过程 HACCP 方案表 监控程序 关键控 制点 显著危 害 各项预防措施 的关键限值 内容 方法 频 率 执行 者 纠偏行动 验证程 序 记录程 序 雏鸡 引入 生物性 危害 1) 来自非疫 区证明; 2) 产地检疫 证明; 3) 运输工具 消毒证明; 4) 雏
32、鸡免疫 记录 5) 检测禽流 感等疫病的 抗体滴度 本批次非疫 区证明; 本批次产地 检疫证明; 本批次运输 工具消毒证 明; 本批次免疫 记录 索取相 关证明; 检测抗 体滴度 每 批 兽医 拒绝以下情况 雏鸡入场: 无产地检疫证 明; 无运输工具消 毒证明; 无免疫记录 有明显疫病特 征 定期检 查监控 记录、纠 偏记录 接收记 录、抗 体测定 记录 育雏鸡、 育成鸡、 产蛋鸡 饲养 生物性 危害 合格的疫病监 测报告 疫病监测报 告 疫病检 测 每 月 生产 主管 有必要的隔离 治疗,否则直接 淘汰; 重大疫病要及 时上报当地兽 医主管部门,严 格按国家法规 要求处理 定期和 在有必 要
33、时实 验室抽 检;定期 接收动 物防疫 监督机 构抽检 消毒记 录、防 疫记 录、疫 病监测 记录、 兽药使 用记录 投入品 (饲料、 兽药、疫 苗等)购 入 生物性 危害 饲料无发霉变 质 饲料贮存条 件 检查 每 周 生产 管理 人员 发现仓库内环 境污浊,则适时 清洁、通风,强 化除湿; 弃用发霉变质 饲料,并妥善处 理 定期检 查监控、 纠偏记 录 检查记 录、纠 偏记 录、验 证记录 DB37/T 19252011 12 表A.2 (续) 监控程序 关键控 制点 显著危 害 各项预防措施的 关键限值 内容 方法 频 率 执行 者 纠偏行动 验证程 序 记录程 序 投入品 (饲料、 兽
34、药、疫 苗等)购 入 化学性 危害 饲料添加剂来源 于具有农业部颁 发的生产许可证 的企业; 兽药应有兽药 生产许可证和/ 或进口兽药许 可证; 疫苗应符合兽 用生物制品质量 标准 生产厂家相 关资质的证 明材料 索取 资质 材料 每 批 品管 人员 拒收无相关资 质证明材料厂 家的产品; 使用中发现不 合格产品,应视 情况妥善处理 已使用不合格 产品种鸡 定期抽 样检测 饲料、兽 药、疫苗 检测记 录、纠 偏记 录、验 证记录 人工授 精 生物学 危害 沙门氏菌、白血 病及霉形体等检 测阴性等 种公鸡疫病 监测报告 疫病 检测 每 月 兽医 淘汰疫病检测 不合格种公鸡 定期和 在有必 要时实 验室抽 检 疫病监 测记录 种蛋贮 存与孵 化 生物学 危害 沙门氏菌、白血 病及霉形体等检 测阴性; 种蛋收集后及时 消毒。 检测记录 消毒记录 检查 每 批 次 兽 医、 生产 管理 人员 销毁沙门氏菌 检测呈阳性批 次的种蛋 每批次 入孵种 蛋监测 监测记 录 养殖场名称: 产品描述:种鸡 养殖场地址: 预期用途: 签 名: 日 期: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