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01 DB37 B05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925 2007 旱薄地花生生产技术规程 2007-12-17 发布 2008-01-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T 9252007 I 前 言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王才斌、郑亚萍、单世华、万书波、柳琪、孙秀山、崔太昌、吴正锋、孙学武、冯 昊。 DB/T 9252007 1 旱薄地花生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旱薄地花生产地环境要求和生产管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旱薄地花生的生产。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855 花生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3 土壤条件 花生田在 2 年内没种过花生等豆科作物。产地环境符合 NY/T 855 的要求。 4 播种前准备 4.1 深耕改土 旱薄地多为一年一季春花生
3、。要冬前耕地,早春顶凌耙耢,或早春化冻后耕地,随耕随耙耢。注意 年份间要深浅轮耕,深耕年份耕深 30cm33cm ,一般年份 25cm 左右,每 23 年进行 1 次深耕,以打 破犁底层,增加活土层,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对于土层较浅的地块,可逐年增加耕层深度。耕地 前要施足基肥,具体种类和数量见 4.2。 4.2 施足基肥 4.2.1 有机肥 结合耕地每 667m 2 施土杂肥 3000kg4000kg,或腐熟鸡粪 800kg1000kg。 4.2.2 无机肥 无机肥用量应根据花生产量水平确定。 a) 产量水平为 250kg/667m 2 左右的地块,每 667m 2 施尿素 4kg5kg
4、,磷酸二铵 7kg9kg,硫酸钾 7kg8kg,或用等量元素的其他肥料。 b) 产量水平为 350kg/667m 2 左右的地块,每 667m 2 施尿素 5kg6kg,磷酸二铵 9kg12kg,硫酸钾 8kg11kg,或用等量元素的其他肥料。 4.3 覆膜栽培 选用常规聚乙烯地膜,宽度 90cm 左右,厚度不低于 0.004m,透明度 80%,展铺性好。 4.4 品种选用 选用抗旱、耐瘠性好、适应性广的中熟或中早熟,并已通过国家或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鉴定)委员 会审定、认定或鉴定的品种。 4.5 种子预处理 4.5.1 带壳浸种 旱薄地水源缺乏,不便人工造墒。带壳播种(俗称果播)可提早花生播期
5、,便于借雨造墒播种。 带壳浸种的方法为:选无病虫、色泽好、籽仁成实饱满的荚果,播种前用 40的温水浸泡 24h,捞出后, 单仁果在果嘴处捏开,双仁果从果腰处掰开。 4.5.2 剥壳与选种 剥壳前带壳晒种 2d3d,播种前 7d10d 剥壳。剥壳时随时剔除虫、芽、烂果。剥壳后将种子分成 1、 2、 3 级,籽仁大而饱满的为 1 级,不足 1 级重量 2/3 的为 3 级,重量介于 1 级和 3 级之间的为 2 级。 DB/T 9252007 2 分级时同时剔除与所用品种不符的杂色种子和异形种子。选用 1、 2 级种子播种,先播 1 级种,再播 2 级种。4.5.3 药剂拌种 a) 在茎腐病发生较
6、重的地区, 将种子用清水湿润后, 用种子重量 0.3%0.5%的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拌种,晾干种皮后播种。 b) 在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区,用种子重量 0.2%的 50%辛硫磷乳剂,加适量水配成乳液均匀喷洒 种子,晾干种皮后播种。 4.5.4 微量元素拌种 a)用种子重量 0.2%0.4%的 钼酸铵或钼酸钠, 制成 0.4%0.6%的溶液喷雾,晾干种皮后播种。 b)用浓度为 0.02%0.05%硼酸或硼砂水溶液,浸泡种子 3h5h,捞出晾干种皮后播种。 4.5.5 种衣剂包衣 根据不同种衣剂剂型要求进行种子包衣(仅限人工播种)。 5 播种与覆膜 5.1 播期 米播花生时,大花生要求 5c
7、m 土层日平均地温稳定在 15以上,小花生稳定在 12以上;鲁东地 区适宜的播期为 4 月 25 日5 月 10 日,鲁中、鲁南、鲁西地区为 4 月 20 日5 月 5 日。果播花生可比 米播提前 1 个月左右,即 3 月 20 日 4 月 10 日。 5.2 土壤墒情 播种时土壤相对含水量以 60%70%为宜,即耕作层土壤手握能成团,手搓较松散。 5.3 播种覆膜 5.3.1 人工播种覆膜 a) 起垄:播种前用旋耕犁旋耕 1 2 遍,做到地平、土细、肥匀。然后起垄,垄距 85cm 左右,垄 面宽 50cm55cm,垄高 6cm8cm。起垄前铺施化肥,将肥料包施在垄内。具体施肥量如下: 产量水
8、平为 250kg/667m 2 左右的地块,每 667m 2 施尿素 2kg3kg,磷酸二铵 3kg4kg,硫酸钾 4kg 5kg, 或用等量元素的其他肥料。 产量水平为 350kg/667m 2 左右的地块,每 667m 2 施尿素 3kg4kg,磷酸二铵 4kg6kg,硫酸钾 5kg6kg, 或用等量元素的其他肥料。 b) 播种:播种时在垄上开两条深3cm 4cm 的种沟,沟心距垄边10cm12cm ,穴距15.5cm18cm , 每穴播2 粒种子。在适宜密度范围内,播期偏早,或所用品种分枝多,密度可适当减少,反之,密度应 适当增加。播种后覆土,适当镇压。将垄两边切齐,随即每667m 2
9、均匀喷施50% 乙草胺乳油100ml 120ml , 加水50kg 60kg。边喷边覆膜,膜边要压实,垄面地膜无皱褶。采用除草地膜的,可省去喷施除草剂的 工序。 5.3.2 机械播种覆膜(仅限于米播) 播种前用旋耕犁旋耕 1 2 遍,做到地平、土细、肥匀。选用农艺性能优良的花生联合播种机,将 施肥、起垄、播种、覆土、镇压、喷施除草剂、覆膜、膜上压土 1 次完成。播种前要根据密度调好穴距, 根据化肥数量调整施肥器流量,施肥数量和除草剂用量同人工播种。 6 田间管理 6.1 撤土引苗 a) 人工播种的,当花生幼苗顶土时,上午10时前或下午4 时后在播种穴上方开一个直径4cm5cm 的 圆孔,在圆孔
10、上盖一个高4cm 5cm 的土墩。当花生基本齐苗时,及时将膜孔上的土堆撤到垄沟内。 b)机械播种的,花生基本齐苗时,及时将播种行上的土埂撤到垄沟内。 c)对缺穴的地方要及时补种,补苗的种子要先浸种催芽,补种时浇少量水。 d) 花生四叶期开花前,分 23 次抠出压埋在地膜下面的侧枝。 6.2 水分管理 DB/T 9252007 3 花针期和结荚期遇旱,中午叶片萎焉且傍晚难以恢复,有灌溉条件的应及时浇水;没有灌溉条件的, 可叶面喷施黄腐酸等蒸腾抑制剂,减少植物水分散失。 6.3 秸秆覆盖 在雨季到来之前,每667m 2 用300kg400kg的麦糠或麦秸等植物秸秆覆盖花生垄沟。 6.4 防治病虫害
11、 6.4.1 青枯病 团棵期用5% 菌毒清水剂500 倍液,或 50%复方多菌灵悬浮剂800 倍液喷雾,每667m 2 药液量 40kg50kg。初花期再喷1 次。 6.4.2 叶斑病 始花后当植株病叶率达到10% 时,每隔10d15d叶面喷施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 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每667m 2 喷施40kg50kg,连喷 23 次。 6.4.3 蚜虫、蓟马 苗期发生蚜虫、蓟马危害时,用 50%辛硫磷乳油 1000 倍药液,或 40%毒死蜱乳油 1000 倍液喷雾, 每 667m 2 药液用量 40kg50kg。 6.4.4 地下害虫 结荚期发生蛴螬、金
12、针虫等为主的地下害虫危害时,用 50%辛硫磷乳油 1000 倍药液灌墩,每 667m 2 药液用量 250kg 300kg。 6.4.5 棉铃虫、斜纹夜蛾等 当棉铃虫、斜纹夜蛾造成危害时,叶面喷施 28%高氯 辛硫磷乳油 800 倍液,或 1.8%阿维菌素乳油 2000 倍液。每 667m 2 药液用量 50kg60kg。 6.5 防止徒长 当主茎高度达到35cm ,每 667m 2 用15% 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g50g,加水 40kg50kg进行叶面喷施。 防止植株徒长或倒伏。施药后10d15d如果主茎高度超过40cm 可再喷1 次。 6.6 追施叶面肥 生育中后期植株有早衰现象的,每667m 2 叶面喷施0.2%0.3% 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40kg ,连喷2 次, 间隔7d10d ,也可喷施适量的含有N 、P 、K 和微量元素的其他肥料。 7 收获与晾晒 当植株主茎剩下3 4 片绿叶, 65%以上荚果果壳硬化,网纹清晰,果壳内壁呈青褐色斑块时,应及 时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1 周内将荚果含水量降到8% 以下。 8 清除残膜 花生收获时,应将地里的残膜拣净,减少田间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