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B37 ICS 65.150 B52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4702004 泰山赤鳞鱼养殖技术规范 2004-12-14 发布 2005-01-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4702004 I 前 言 本标准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渔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泰安市水利与渔业局、山东农业大学、泰安市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永进、宋憬愚、丁雷、刘会、张安才 DB37/T 4702004 1 泰山赤鳞鱼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泰山赤鳞鱼养殖所需的环境条件,亲鱼、苗种质量要求,繁殖与饲养技术,越冬技术, 饲料使
2、用和病害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泰山赤鳞鱼的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1607-1989 渔业水质标准 GB/T18407.4-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SC/T1008-1994 池塘常规培育鱼苗鱼种技术规范 NY5051-200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1-2002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
3、物使用准则 NY5072-200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鱼苗 指自孵出后至体长30mm规格. 3.2 鱼种 指体长3080mm规格。 3.3 商品鱼 体长达到100mm以上规格。 4 环境条件 4.1 场址选择 泰山赤鳞鱼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鱼池的建设应选择在海拔100m以上,靠近有山涧溪流,水源水质 良好无污染,水量充沛,排灌方便,环境安静,符合GB/T18407.42001之规定的地方。 4.2 水质 养殖水质应采用清洁没有污染的淡水,水质符合GB11607和NY5051中的一类水要求,池水溶氧量 7mg/l以上,透明度在0
4、.5m以上,pH值7.4左右。 4.3 池塘要求 池塘通用石砌池或水泥池,面积不宜过大,长3m20m,宽0.8m1.2m,每个以5m 2 15m 2 为宜,池 深0.6m1.0m,水深低于池深0.1m0 .3m,见表1。池底平坦,并有一定的比降,一 般为11.5, 以保证排水畅通为宜。 DB37/T 4702004 2 表 1 各种鱼池规格(单位:m) 类型 长 宽 深 水深 亲鱼池 1012 1.2 1.0 0.8 鱼苗池 68 0.8 0.6 0.4 鱼种池 810 0.81.0 0.60.8 0.40.6 成鱼池 812 1.0 0.8 0.6 新建水泥池要注水浸泡3遍以上方可使用,每遍
5、浸泡3d5d。 5 亲鱼 5.1 来源 从泰山山涧溪流中捕获的野生成鱼,选择性状优良性腺发育成熟的个体可作为亲鱼直接用于繁殖; 捕获的野生苗种,经专门选育后,挑选性状优良的作为后备亲鱼。在人工繁殖中要注意避免近亲繁殖。 5.2 繁殖年龄和体重 繁殖亲鱼的年龄应在4龄以上,其体重:雌鱼40g/尾以上,雄鱼25g/尾以上。 6 繁殖 6.1 亲鱼的放养 6.1.1 鱼池消毒 亲鱼放养前应对鱼池进行刷洗,清除污物,然后加入新水经晾晒3d5d后方可使用。 6.1.2 放养时间 春季当水温回升并稳定在16以上时,即可把雌雄亲鱼按比例放养在同一产卵池内,然后置入产卵 沙床(放入8cm10cm粗沙的塑料盆)
6、。 6.1.3 雌雄鉴别 雌雄鉴别见表2 表 2 赤鳞鱼亲鱼雌雄鉴别表 雄鱼 雌鱼 同龄个体小,吻部窄,体狭长 同龄个体大,吻部圆,腹膨大 生殖期体表粗糙,吻部有大量追星;体色鲜艳, 背鳍 、 臀鳍 上 有 红色 条纹 生殖期体表润滑,一般无追星;体色较暗,背 鳍 、 臀鳍 上红色 条纹不明 显 繁殖季节生殖孔内凹,轻压腹部有精液流出 生殖孔外凸红润 6.1.4 性比 雌雄亲鱼的比例为1 :11 :1.2。 6.1.5 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为2尾/m 2 3尾/ m 2 。 6.2 饲养管理 6.2.1 投喂 DB37/T 4702004 3 亲鱼在产卵前和产卵期间,要投喂优质饲料,特别应投喂一
7、些动物性鲜活饲料,如:黄粉虫、水蚯 蚓、枝角类、挠足类等。鲜活动物性饵料的日投饲率占投喂饲料总量的50以上,人工饲料符合NY5072 的规定,日投饲率为鱼体重的35。 6.2.2 巡池 亲鱼入池后,要加强管理,定期巡池,保持水质良好,严防缺氧浮头;注意观察亲鱼的活动情况, 经常加注新水进行刺激,促进亲鱼性腺发育,保证顺利产卵。 6.3 取卵 赤鳞鱼分批产卵,产卵期40d50d。亲鱼产卵 后,每天取卵5次。取卵 时,将手插入沙床中,轻轻 按顺时针搅动,使埋入沙中的鱼卵随水搅起,趁势将卵倒入盛卵器,清水冲洗2次3次,然后移入孵化 室孵化。 6.4 孵化 通常用孵化盆进行孵化,孵化盆置于孵化室内。室
8、内温度应保持在1824,避免阳光直晒。孵 化盆每天换水3次4次,每次换水三分之一,破膜出苗时间大约3d4d。也可在孵化器中进行微流水孵 化。 6.5 鱼苗暂养 鱼苗孵化出膜后, 4d6d卵黄大部分吸收后, 鱼苗开始平游后,应及时投喂开口饵料,开口饵料 可用煮熟的蛋黄磨细的蛋黄水、轮虫或卤虫无节幼体,1d3d后即可下池。 7 苗种培育 7.1 鱼苗培育 7.1.1 池塘要求 要求选择阳光充足,水面5m 2 左右,水深35cm45cm的鱼池。 7.1.2 放养与投喂 放养密度每m 2 不超过400尾。鱼苗下池后投喂适宜饵料,如轮虫、枝角类或优质开口饵料等。 7.2 鱼种培育 7.2.1 池塘要求
9、要求选择阳光适宜,水面10 左右,水深40cm60cm的鱼池。 7.2.2 放养与投喂 放养密度每m 2 30尾100尾。鱼苗放养后,投喂鱼虫和优质配合饲料,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 量的“四定”投喂原则,注重调节水质。放养密度依鱼规格不同而不同,见表3。 表 3 鱼苗放养密度与规格关系表(单位:体长:mm;密度:尾/m 2 ) 体长 30 40 50 60 80 密度 100 80 50 40 30 7.3 日常管理 为保证鱼种快速生长,鱼种放养后,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一方面保持良好的水质,另一方面, 加强喂养管理,按照鱼种的营养需求(蛋白质含量在42%左 右),投喂优质配合饲料,符合NY
10、5072的规 定,坚持“四定”投饵原则,日投饲率为35。加强巡塘,注意观察,防止浮头和病害发生。 8 商品鱼的饲养 8.1 放养密度 DB37/T 4702004 4 放养密度每m 2 3尾30尾,放养密度依鱼规格不同而不同,饲养技术同鱼种,饲料符合NY5072的规 定,放养密度与规格的关系见表4。 表 4 鱼种放养密度与规格关系表(单位:体长 mm;密度 尾/m 2 ) 体长 90 110 140 170 200 密度 25 20 15 10 3 8.2 日常管理 同7.3 8.3 出售上市 出售上市必须进行活鱼塑料袋充氧运输,保证商品鱼质量。 9 越冬 9.1 越冬方式 赤鳞鱼越冬最低水温
11、为4,因此可以进行室外鱼池或温室、塑膜大棚保暖越冬。 9.2 越冬池 越冬池应为石砌池或水泥池,位置要避风向阳,面积不宜过大,每池10m 2 左右,池深1.5m,水深保 证1m以上,鱼入池前要清理池内污物,进行曝晒或药物消毒,然后注水晾晒5d以上才能使用。 9.3 越冬时间 当水温低于8时,就要将鱼移入越冬池内越冬。越冬期是每年11月底至翌年2月底3月初。 9.4 越冬期管理 越冬期间,最好在池底放置部分半倒扣的花盆或瓦片,为鱼提供隐蔽场所。定期清除池内污物,保 持水质良好和环境安静。 10 鱼病防治 赤鳞鱼较少患病,且对药物敏感,因而鱼病防治坚持以预防为主, 一般措施为: 鱼苗、鱼种入池前,鱼池要严格曝晒、消毒; 加强水质调节定期倒池和更换新水,操作要仔细,避免鱼体受伤; 发现病鱼及时隔离观察,防止传染; 使用的渔具要及时消毒。 渔药的使用和休药期参照 NY5071 的要求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