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 CS 65.150 B 5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708 2007 鲆、鲽、鳎 苗种 2007-10-09 发布 2007-11-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7/T 708 2007 前 言 本标准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渔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宫向红、刘丽娟、任利华、宋秀凯、刘爱英。 I DB37/T 708 2007 鲆、鲽、鳎 苗种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鲆、鲽、鳎 苗种的来源、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苗种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大
2、菱鲆、石鲽、半滑舌鳎的苗种的质量鉴定;其它鲆鲽鳎类苗种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牙鲆苗种质量检验按照 DB37/T46 1-2004 牙鲆亲鱼和苗种规定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B37/T 461-2004 牙鲆亲鱼和苗种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3 苗种来源 由健康的亲鱼人工繁殖、从外省购买或从国外引进。 4 苗种
3、质量要求 4.1 外观 4.1.1 大菱鲆 鱼体扁平,两眼位于头部左侧;体形菱形近圆形,体色正常,体表光滑,鳍条正常,鳞被完整;规 格整齐;活力强,受刺激或惊动时瞬时游速快。 4.1.2 石鲽 鱼体扁平,两眼位于头部右侧;体形呈长卵形,体色正常,体表光滑,鳍条正常,鳞被完整;规格 整齐;活力强,受刺激或惊动时瞬时游速快。 4.1.3 半滑舌鳎 鱼体扁平,两眼位于鱼体左侧;体色正常,体表光滑,鳍条正常,鳞被完整;规格整齐;活力强, 受刺激或惊动时瞬时游速快。 4.2 可数与可量指标 4.2.1 大菱鲆 可数指标:畸形率3%;伤残率 1%;白化率1%。 可量指标:各种全长的苗种体重应符合表 1 规
4、定;规格分类见表 2,规格合格率95%。 4.2.2 石鲽 可数指标:畸形率3%;伤残率1%;白化率1%。 可量指标:各种全长的苗种体重应符合表 3 规定;规格分类见表 4,规格合格率95%。 4.2.3 半滑舌鳎 可数指标:畸形率3%;伤残率5%;白化率1%。 可量指标:各种全长的苗种体重应符合表 5 规定;规格分类见表 6,规格合格率95%。 1 DB37/T7082007 表 1 大菱鲆苗种全长、体重表 全长 cm 体重 g 每千克总尾数 尾/kg 全长 cm 体重 g 每千克总尾数 尾/kg 3.0 0.39 2546 9.3 17.04 59 3.3 0.54 1853 9.6 18
5、.94 53 3.6 0.72 1387 9.9 20.99 48 3.9 0.94 1062 10.2 23.18 43 4.2 1.21 830 10.5 25.53 39 4.5 1.52 659 10.8 28.05 36 4.8 1.88 532 11.1 30.73 33 5.1 2.30 434 11.4 33.58 30 5.4 2.78 359 11.7 36.62 27 5.7 3.33 300 12.0 39.84 25 6.0 3.96 253 12.3 43.26 23 6.3 4.65 215 12.6 46.88 21 6.6 5.44 184 12.9 50.7
6、0 20 6.9 6.30 159 13.2 54.74 18 7.2 7.26 138 13.5 59.00 17 7.5 8.32 120 13.8 63.48 16 7.8 9.48 105 14.1 68.19 15 8.1 10.75 93 14.4 73.15 14 8.4 12.14 82 14.7 78.35 13 8.7 13.65 73 15.0 83.81 12 9.0 15.28 65 15.3 89.53 11 表 2 大菱鲆苗种规格 苗种规格 全长(cm) 小苗种 5.08.0 大苗种 8.0 表 3 石鲽苗种全长、体重表 全长 cm 体重 g 每千克总尾数 尾/k
7、g 全长 cm 体重 g 每千克总尾数 尾/kg 0.54 1850 9.3 14.12 71 3.0 0.72 1393 9.6 15.52 64 3.3 0.93 1075 9.9 17.01 59 3.6 1.18 847 10.2 18.59 54 3.9 1.47 679 10.5 20.27 49 4.2 1.81 553 10.8 22.04 45 4.5 2.19 457 11.1 23.91 42 4.8 2.62 381 11.4 25.89 39 5.1 3.11 322 11.7 27.97 36 5.4 3.65 274 12.0 30.16 33 5.7 4.04
8、247 12.3 32.46 31 6.0 4.68 214 12.6 34.87 29 6.3 5.37 186 12.9 37.40 27 6.6 6.13 163 13.2 40.05 25 6.9 6.96 144 13.5 42.83 23 7.2 7.86 127 13.8 45.72 22 7.5 8.83 113 14.1 48.74 21 7.8 9.88 101 14.4 51.90 19 8.1 11.01 91 14.7 55.18 18 8.4 12.22 82 15.0 58.60 17 8.7 9.0 13.52 74 15.3 62.16 16 2 DB37/T
9、 708 2007 表 4 石鲽苗种规格 苗种规格 全长(cm) 小苗种 3.04.9 中苗种 5.08.0 大苗种 8.0 表 5 半滑舌鳎苗种全长、体重表 全长 cm 体重 g 每千克总尾数 尾/kg 全长 cm 体重 g 每千克总尾数 尾/kg 1.21 824 12.3 11.67 86 6.0 1.41 708 12.6 12.64 79 6.3 1.65 607 12.9 13.51 74 6.6 1.89 529 13.2 14.59 69 6.9 2.18 459 13.5 15.53 64 7.2 2.47 405 13.8 16.71 60 7.5 2.81 356 14.
10、1 17.73 56 7.8 3.15 317 14.4 19.02 53 8.1 3.56 281 14.7 20.12 50 8.4 3.95 253 15.0 21.52 46 8.7 9.0 4.42 226 15.3 22.71 44 9.3 4.88 205 15.6 24.22 41 9.6 5.42 184 15.9 25.48 39 9.9 5.94 168 16.2 27.12 37 10.2 6.56 152 16.5 28.46 35 10.5 7.14 140 16.8 30.22 33 10.8 7.84 128 17.1 32.05 31 11.1 8.49 11
11、8 17.4 33.95 29 11.4 9.28 108 17.7 35.93 28 11.7 10.00 100 18.0 38.00 26 12.0 10.88 92 18.3 40.14 25 表 6 半滑舌鳎苗种规格 苗种规格 全长(cm) 小苗种 6.09.9 中苗种 10.015.0 大苗种 15.0 4.3 检疫指标 要求苗种不带有表 7 规定的疾病。 表 7 鲆、鲽、鳎苗种检疫项目 苗种类别 检疫项目 大菱鲆 淋巴囊肿病、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纤毛虫病、腹水病、肠道白浊病 石鲽 淋巴囊肿病、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纤毛虫病、腹水病、肠道白浊病 半滑舌鳎 纤毛虫病、腹水病、肠道白浊病 5
12、 检验方法 5.1 外观及可数指标 肉眼观察、计数。 5.2 全长测量 3 DB37/T7082007 用经鉴定合格的直尺逐尾量取吻端至尾鳍末端的直线长度。 5.3 体重测量 吸去鱼体带水,称重。 5.4 检疫 先仔细观察鱼体,将表现异常者取出,近距离观察,按鱼病常规诊断方法检验。如无表现异常者, 随机抽取 35 尾进行解剖分析、显微镜观察。 6 检验规则 6.1 组批 以一个育苗池或同一育苗场中育苗条件相同的同一种苗种为一批。 6.2 取样 每批苗种随机取样在 100 尾以上。每批苗种随机取 30 尾进行可量指标测量。 6.3 判定规则 6.3.1 外观、畸形率、伤残率、白化率、检疫要求中,任一项未达质量要求,则判定本批苗种不合格。 6.3.2 如规格合格率未达要求,可继续培育一定时间后重新检验。 6.3.3 复检 若对判定结论有异议,可复检,并以复检结果为准。 7 苗种运输 7.1 苗种运输前应停食 12 天。 7.2 运输用水的质量应符合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规定要求,水温、盐度应根 据养成水环境提前进行调节。 7.3 运输方式可用活鱼车、活水船或塑料袋加水充氧包装运输。半滑舌鳎只能用塑料袋加水充氧运输, 每袋数量不大于 10 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