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150 B 5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716 2007 滩涂贝类养殖技术规程 2007-10-09 发布 2007-11-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7/T 716 2007 前 言 本标准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渔业标准化技术专业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志刚、孙福新、聂爱宏、王宝廷、吴志宏、胡凡光。 I DB37/T 716 2007 滩涂贝类养殖技术规程 1 2 3 3.1 3.1.1 3.1.2 3.1.3 3.1.4 3.2 3.2.1 3.2.2 3.2.3 范围
2、 本标准规定了缢蛏、文蛤、泥蚶、菲律宾蛤仔为代表的滩涂贝类半人工采苗、人工育苗、苗种质量 要求和养成操作技术要点。 本标准适用于主要滩涂贝类半人工采苗、人工育苗、苗种采捕、运输和养成。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8406.4-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
3、水水质 NY 570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3-2001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 自然海区半人工采苗 采苗场的环境条件 位置 海区风平浪静,潮流畅通,且有适量淡水注入的内湾。 潮区 中低潮区。 底质 菲律宾蛤仔、文蛤砂泥底(砂占 60%80%,泥占 20%40%);缢蛏、泥蚶软泥或砂泥底,松软而稳 定。 海况水质 水源水质符合 BG 11607 的规定,培育用水水质符合 NY 5052 的规定。 盐度: 2030;缢蛏 8-25。 水温: 1528。 流速: 20cm/s60cm/s。 透明度: 0.2m1.1m。 采苗场整建 翻耕 用齿耙耙松,捡去石块、贝
4、壳,清除敌害生物,再整平。 加沙 菲律宾蛤仔、文蛤养殖对泥多的海滩需加沙,使含沙量达到 70%以上。 拦网 文蛤养殖在滩面上沿着海岸线平行的方向依次将滩面耙平、耙松,沿海岸线平行方向每隔 100m 3 DB37/T 716 2007 150m 设一道拦网,网高 80cm,网目规格 1cm 左右,网片用网纲和木桩固定。 3.3 3.4 3.4.1 3.4.2 3.4.3 4 4.1 4.2 4.2.1 4.2.2 日常管理 预防自然灾害,减少或灭除敌害生物,检修堤池和围堤,疏通沟道。 采苗 时间 缢蛏、菲律宾蛤仔:4 月11 月;文蛤、泥蚶:68 月份。 规格 春苗壳长 5mm,秋苗壳长 10m
5、m。 方法 筛洗采捕。退潮后将苗堤表面泥沙连苗带土推成小堆。将小堆表面连苗带土用筛在水中洗掉泥沙, 留下苗。 人工育苗 育苗设施 海水育苗室及相配套的供水、充氧、消毒、供电系统等。 亲贝选择 规格 2 龄3 龄,壳长、壳高根据不同种类所定标准。 质量 感官检验应符合表 1 要求 表 1 亲贝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形态 符合分类学中有关缢蛏、文蛤、泥蚶、菲律宾蛤仔的特征描述 壳面 洁净、无附着物 健康状况 体质健壮、活力强、生殖腺丰满 4.2.3 4.3 4.3.1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6.1 亲贝性腺 检查贝类的性腺发育情况,从滩质好
6、、无污染的海区挑选成熟的亲贝入池。 亲贝培育 育苗池 水泥池,20m 3 左右,水深 0.8m1.2m。 水质 水源符合 GB11607 的规定,培育用水符合 GB5052 的规定。 水温 从亲贝生长水域水温逐步升到 2025左右。 盐度 2032。 光照 500lx1000lx。 培育密度 40 个/m 3 60 个/m 3 ,在室内水泥池平面网箱或多层网笼器培养。 日常管理 投饵 投喂金藻、硅藻、小球藻、塔胞藻等单胞藻或酵母粉、淀粉、螺旋藻粉等代用饵料,日投饵 6 次 4 DB37/T 716 2007 12 次,每次 210 4 细胞/mL。严禁投喂激素或含激素类物质的饵料。 1.1.6
7、.2 1.1.6.3 1.1.6.4 1.1.6.5 1.1.6.6 1.2 1.2.1 1.2.2 1.2.3 1.2.4 1.3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4 1.4.1 1.4.2 1.5 1.5.1 1.5.2 换水与倒池 前期日倒池 1 次2 次;临近产卵前采用换水,日换水 4 次,每次换水 50%。 池底吸污 临近产卵进行吸底,每天吸底 1 次。 升温 每日升温小于 1。 充气 昼夜连续充气,临产卵前微量充气。 用药和停药期 按 NY5071 的规定执行。 催产孵化 催产 亲贝阴干 8h 再经流水刺激 3h 后排精、卵受精。 孵化密
8、度 受精卵达 40 粒/mL 左右。 洗卵 当亲贝移走后,加大充气,捞取漂浮物,再加入过滤海水,如此反复 23 次,清除多余的精子, 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 水质 水源水质符合 GB11607 的规定,培育用水水质符合 NY5052 的规定。 幼虫培育 密度 8 个/mL12 个/mL。 盐度 2030。 水温 1825。 投饵 前期投金藻,日投喂量 110 4 个/mL310 4 个/mL, 中后期加投硅藻、扁藻日投喂量 310 4 个/mL 510 4 个/mL,分 48 次投喂。 换水 前期日换水量不低于 50%,后期日换水量不低于 100%。 充气 用 100 目或 120 目散气石连续
9、微量充气。 采苗 采苗时间 出现球状眼点,检查底样中有个别匍匐幼虫,将幼虫收集放入采苗池中,密度为 3 个/mL4 个/mL。 附着基 选择优质沙粒作附着基,经曝晒、过滤、消毒、清洗等工序处理后,将其均匀布于池底,附着基厚 0.5cm1.0cm。 附苗后管理 换水 前期日换水 3 次4 次,每次 50%。后期日换水 3 次4 次,每次 100%。 投饵 5 DB37/T 716 2007 前期日投饵 4 次,金藻、扁藻为主,日投喂 310 4 个/mL510 4 个/mL;后期日投喂 8 次,增加 底栖硅藻,日投喂 510 4 个/mL810 4 个/mL。 1.5.3 2 2.1 2.2 2
10、.3 2.4 2.5 2.6 2.6.1 2.6.2 2.6.2.1 2.6.2.2 2.6.3 2.6.3.1 2.6.3.2 2.6.3.2.1 2.6.3.2.2 2.6.3.3 2.6.3.4 2.6.3.5 2.6.3.5.1 出池 室内培育 45d50d,稚贝壳长达 500m 以上。将池水排出,收集附着基置于容器中出池。 中间培育 培育场地 海水池塘。不同品种底质见 3.1.3。 清整池塘 池塘在使用前一月,清除池底淤泥 5cm10cm, 将底面刮碎耙平,整成中间略凸,两边略低的“拱 形” ,四周留有排水沟。再在池底铺设 5cm厚无污染的泥沙层,其中沙量占 60%80%,泥量占 2
11、0%40%。 用 1500kg/ha2000kg/ha的生石灰或 2010 -6 3010 -6 的漂白粉消毒。 培养饵料 稚贝下池前一周,用耙将池底轻推一遍,然后纳水 60cm100cm。施入无机肥,接种人工培育的底 栖硅藻。 水质 应符合 NY 5052 的规定。 播放稚贝 稚贝出池后,快速运往中间培育池,均匀播放池中。播放密度在 310 8 粒/ha4.510 8 粒/ ha . 。 . 商品苗 规格 壳长 5mm10mm。 质量 感官 大小均匀,色泽鲜艳,壳厚适中,活力强。 规格合格率、畸形率和伤残死亡率 规格合格率90%,畸形率和伤残死亡率总和3%。 检验规则 出售前检验 出售前应经
12、过检验。 组批规则与抽样计数 组批规则 同一苗场,同一时间出滩的苗为一批。 抽样计数 从一批苗种随机取样,抽取个数不低于 1000 粒。 规格合格率 将抽取的样品充分混合均匀,从中随机抽取 50100 粒(不含伤残、死亡及畸形个体)测量壳高, 统计规格合格率。 畸形率和伤残死亡率 将抽取的几个样品充分混合均匀,从中随机抽取 100200 粒,查计畸形、壳破碎及死亡数,统计 畸形率和伤残死亡率。 判定规则 判定 规格合格率、畸形率、伤残死亡率和感官要求中其中一项达不到质量要求,判定本批苗种为不合格。 6 DB37/T 716 2007 2.6.3.5.2 3 4 4.1 4.1.1 4.1.2
13、4.1.3 4.1.4 4.1.5 4.2 4.3 4.3.1 4.3.2 4.3.2.1 4.3.2.2 4.3.3 复检 若对计数结果有异议,可由购销双方协商,按本标准规定的方法重新抽样复检,并以复检结果为准。 苗种运输 用竹筐、塑料箱等器具运输。运输过程中避免日晒、风吹,保持湿润。在 20时,运输时间在 30h 内;在 16时,运输时间在 48h 以内。 养成 养成场条件 位置 海区风平浪静,潮流畅通,并有适量淡水注入。 潮区 退潮后干露时间不超过 2h4h 的中、低潮区。 底质 砂泥底或泥砂底。 盐度 1630。 水质 应符合 NY 5052 标准。 场地整理 放苗种前应进行整理,用沙
14、填平洼地,捡出石块和杂质,翻松滩面。 播苗放养 季节 4 月6 月和 10 月11 月。 方法 干播 干潮时将苗种均匀播撒在滩面上。 湿播 在潮水尚未退干前播苗。 播苗密度 播苗密度视养殖区域肥沃程度及苗种规格而定。见表 2。 表 2 播 苗 密 度 种 类 规格(粒/kg) 密度(kg/ha) 600010000 12001000 缢 蛏 30006000 13501650 240360 20001600 文 蛤 140240 22002000 泥 蚶 600010000 25004000 12001500 850012000 菲律宾蛤仔 20002500 75008500 4.4 4.4.1 日常管理 补苗 播苗后,若成活率低,达不到播苗密度要求,则应补苗。 7 DB37/T 716 2007 4.4.2 4.4.3 4.4.4 5 搬移 转移潮区,调节放养密度,促进生长。 轮捕轮养 繁殖季节不采捕或适量采捕,除繁殖期外,进行轮捕轮养、取大留小、适时补苗。 清敌害 尤其在退潮时,适时清除蟹类、螺类等敌害生物。 产品质量 养殖产品质量应符合 GB 18406.4-2001 的要求。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