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7 T 707-2007 彭泽鲫鱼苗、鱼种.pdf

    • 资源ID:1484119       资源大小:398.09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7 T 707-2007 彭泽鲫鱼苗、鱼种.pdf

    1、 ICS 65.150 B 52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707 2007 彭泽鲫鱼苗、鱼种 2007-10-09 发布 2007-11-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7/T7072007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渔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王玉新、王锡荣、王成武、赵波、宋晓亮、王进福。 I DB37/T7072007 彭泽鲫 鱼苗、鱼种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彭泽鲫鱼苗、鱼种的来源、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彭泽鲫鱼苗、鱼种

    2、的质量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8654.3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 3 部分:性状测定。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鱼苗 受精卵发育出膜后至卵黄囊基本消失、鳔充气、能平游和主动摄食阶段的仔鱼。 3.2 鱼种 鱼苗生长发育至体被鳞片、长全鳍条,外观已具有成体基本特征的幼鱼。 4 苗种来源 4.1 鱼

    3、苗 由经省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认证的水产良种场或由资质的育苗场引进并经检疫及种质鉴定合格的 鱼苗。 4.2 鱼种 由符合 4.1 规定的鱼苗培育而成的鱼种。 5 鱼苗质量 5.1 外观 5.1.1 肉眼观察 95%以上的鱼苗应符合 3.1 的规定,且鱼体透明,有光泽。 5.1.2 集群游动活泼,在容器中轻微搅动水体时,90%以上的鱼苗能逆水游动。 5.1.3 规格整齐。 5.2 可数指标 畸形率小于 3%;伤病率小于 1%。 6 鱼种质量 6.1 外观 6.1.1 体形正常,鳞被完整。 1 DB37/T 707 2007 6.1.2 体色正常,体表光滑有粘液,游动活泼。 6.2 可数指标 畸形率

    4、小于 1%;伤病率小于 1%。 6.3 可量指标 各种规格(全长)的鱼种重量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鱼种规格 全长 体重 g 平均每千克尾数 尾 全长 体重 g 平均每千克尾数 尾 2.02.5 0.110.18 90905555 11.011.5 17.0321.66 5846 2.53.0 0.180.30 55553333 11.512.0 21.6624.28 4641 3.03.5 0.300.48 33332083 12.012.5 24.2826.17 4138 3.54.0 0.480.69 20831449 12.513.0 26.1730.16 3833 4.04.

    5、5 0.691.22 1449819 13.013.5 30.1635.74 3327 4.55.0 1.222.19 819456 13.514.0 35.7437.60 2726 5.05.5 2.192.53 456395 14.014.5 37.6043.14 2623 5.56.0 2.532.96 395337 14.515.0 43.1452.04 2319 6.06.5 2.963.67 337272 15.015.5 52.0454.03 1918 6.57.0 3.674.84 272206 15.516.0 54.0367.08 1815 7.07.5 4.845.90

    6、206169 16.016.5 67.0868.40 1514 7.58.0 5.906.90 169144 16.517.0 68.4073.05 1413 8.08.5 6.908.38 144119 17.017.5 73.0578.24 1312 8.59.0 8.389.81 119101 17.518.0 78.2483.41 12 9.09.5 9.8112.27 10181 18.018.5 83.4191.68 1211 9.510.0 12.2713.85 8172 18.519.0 91.68104.93 1110 10.010.5 13.8516.66 7260 19.

    7、019.5 104.93108.35 109 10.011.0 16.6617.03 6058 19.520.0 108.35117.55 98 6.4 病害情况 无白皮病、车轮虫病、白头白嘴病等疾病。 7 检验方法 7.1 外观、可数指标 把样品置于便于观察的容器内,肉眼逐项观察外观,计数可数指标。 7.2 全长和体重 按 GB/T 18654.3 规定的方法测量。 7.3 病害 按鱼病常规诊断方法检验。参见附录 A。 8 检验规则 8.1 检验分类 8.1.1 出场检验 每批鱼苗、鱼种应进行出场检验。出场检验由生产单位质量检验部门执行,检验项目为外观、可数 指标和可量指标。 8.1.2 型

    8、式检验 2 DB37/T7072007 检验项目为本标准中规定的全部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建养殖场培育的彭泽鲫鱼苗、鱼种; b)养殖条件发生变化,可能影响苗种质量时; c)省质量监督机构或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d)出场检验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e)正常生产时,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周期性检验。 8.2 组批规则 以同一培育池、同一规格或一次出售的鱼苗作为一个检验批,销售前按批检验。 8.3 抽样方法 每批鱼苗、鱼种随机取样应在 100 尾以上,鱼种可量指标测量每批取样应在 30 尾以上。 8.4 判定规则 经检验,如病害项不合格,则判定该批鱼苗不合格,不

    9、得复检;其它有不合格项,应对原检验批取 样进行复检,以复检结果为准。经复检,如仍有不合格项,则判定该批鱼苗为不合格。 3 DB37/T 707 2007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彭泽鲫常见病诊断方法 表 A.1 彭泽鲫常见病诊断方法 病名 病原体 症状 流行季节 诊断 白皮假单胞菌 发病初期鱼体的两侧、背鳍及尾柄 体表轻微发白,发白处鳞片脱落, 游动缓慢、离群独游,严重时平衡 失调,不久即死亡 水温 15C30C 肉眼检查,根据症状可作出初 步诊断。 白皮病 车轮虫 病鱼成群沿塘边狂游,不摄食,鱼 体消瘦,体表有时出现一层白翳。 水温 18C30C 将鱼在解剖镜下观察,可见体 表、鳍上有大量车轮虫来回游 动;剪下鳃丝在显微镜下观察, 可见成堆的车轮虫密集于鳃丝 上。 车轮虫病 一种粘球菌 病鱼自吻端至眼球的一段失去正常 的颜色而变成乳白色,唇似肿胀, 张闭失灵,因而造成呼吸困难,口 周围的皮肤溃烂有絮状物粘附其 上。 以 67 月份多见 肉眼观察,根据症状可作出初 步诊断。 白头白嘴 病 5


    注意事项

    本文(DB37 T 707-2007 彭泽鲫鱼苗、鱼种.pdf)为本站会员(brainfellow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