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01 B 05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930 2007 花生防黄曲霉毒素污染操作技术规程 2007-12-17 发布 2008-01-01 实施 DB37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9302007 I 前 言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单世华、万书波、王才斌、柳琪、李春娟、闫彩霞、任凤山、崔太昌。 DB37/T 9302007 1 花生防黄曲霉毒素污染操作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花生防黄曲霉毒素污染操作技术
2、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花生种植、收购、贮藏、加工和运输等环节对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控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32 花生果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T 5009.22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 1 的测定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 9681 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NY/T 39
3、6 农田水源环境质量检测技术规范 NY/T 855 花生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3 要求 3.1 播种 3.1.1 种植地条件 a) 花生田以轻壤或砂壤土为宜,2 年内未种过花生或其他豆科作物。 b) 花生种植地的土壤、空气和灌溉水应符合NY/T 855 要求。 3.1.2 选种 选择抗逆性强,尤其是抗黄曲霉菌侵染和产毒的推广种植的花生品种,花生品种纯度98% 以上,健 康无病虫害,成熟度良好,发芽率高。 3.1.3 播种期 播种时,大花生要求5cm 日平均地温稳定在15以上,小花生稳定在12以上。 3.2 田间管理 3.2.1 灌溉 a) 灌溉用水应当符合NY/T 855 、NY/T 396 要求
4、。 b) 在花生生长期间,应当根据各生长期的要求及气候干旱程度对花生适当灌溉,以控制病虫害发 生和杂草生长。 c) 花生收获前3 5 周,应密切关注天气条件,当出现干旱少雨情况时,应对花生适当灌溉,以减 少霉菌对花生荚果的侵染并造成黄曲霉毒素污染。 3.2.2 排水 DB37/T 9302007 2 在花生生长期间,如出现连阴雨天气,花生田水分过多时,应根据土壤条件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 防止涝害。 3.2.3 病虫害与杂草防治 a) 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防治措施,控制花生生长期间的病虫害。 b) 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 要求,农药最大残留量应符合GB 2763 要求。 c
5、) 人工除草时,应尽量减少除草过程中对花生荚果的损伤。 3.3 收获 3.3.1 收获期的选择 当花生群体大部分荚果果壳硬化,网纹清晰,果皮外表呈现铁青色,果壳内壁发生青褐色斑片,应 及时收获。 3.3.2 收获方式 收获时,应根据花生的品种、土壤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使用的收获方式,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和减 轻对花生荚果的损伤。 3.3.3 收获后晾晒及干燥 收获后,如天气晴好,采取田间晾晒的方式,晾至籽仁水分为20% 25%时,开始摘果,摘果后摊 晒6cm 8cm 厚,连续晒5d6d ,至水分降至8% 以下。晾晒期间如遇阴雨天,应在室内晾开,不能堆积。 也可采用机械烘干技术,对田间晾晒的花生进行
6、烘干。 3.4 包装与储存 3.4.1 包装 包装材料应清洁无异味、无污染,符合GB 9681 要求。 3.4.2 储存 a) 储存前应确保花生水分降至8 以下。 b) 储存场地应平整、无积水,跺底垫高并合理铺垫,堆垛要封盖严密,防止水侵受潮。 3.5 库存 3.5.1 储存仓库应清洁干燥,并有通风降温设施,不漏雨,具有完善的防虫、防鼠措施,无异味。 3.5.2 储存前要检查仓库的密封性和防虫、防鼠设施是否完善,储存期要定期检查,防止霉变发生。 夏季来临前,及时入冷风库,定期检查温、湿度,确保储藏期间冷风库温度在15,湿度 55%。 3.6 标识 对不同产地、不同品种和不同水分的原料要分别存放
7、,加以标识,保证在后续工序中不被混淆并具 有可追溯性。 3.7 加工 3.7.1 收购与验收 a) 在收购原料时,应严格检验,确保花生水分在安全水分以下,无黄曲霉毒素污染。 b) 出口花生应从黄曲霉毒素污染水平较低的地区收购花生原料,商品花生果应符合GB 1532 要求。 3.7.2 脱壳前检验 DB37/T 9302007 3 a) 脱壳前,应对花生果进行检验,确保花生果水分在10% 以下,霉果在1% 以下,并将花生果的黄 曲霉毒素含量控制在国标限量以内。 b) 当花生果水分大于10% 或发霉果大于1% 时,要重新晾晒或挑拣。超标的批次要单独存放,并做 好标记。 3.7.3 脱壳 a) 应选
8、择适当的脱壳方式,脱壳时应调试设备,尽量减少对花生仁的损伤。 b) 机械脱壳时,应事先检查脱壳机是否清洁卫生,必要时进行清洗消毒并晾干后使用。 c) 不得在脱壳前给花生果润水。 3.7.4 加工 对来自不同产地的花生应尽量做到分别加工,对不同水分含量的原料不得混合加工,以防止水分转 移,产生霉变。在加工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将霉粒、发芽粒等损伤粒挑拣干净。 3.7.5 检验 a) 加工企业应当设有检验部门,检验人员应经过培训,技术熟练,持证上岗,并有必要的检测设 备。 b) 加工过程中应定时取样检测成品黄曲霉毒素含量,检验方法按 GB/T 5009.22 规定执行。 c) 发现超标批次,应单独存放,并及时处理。 3.8 运输 3.8.1 运输工具 要干燥清洁,无污染和异味,并有苫盖器材。装运前应检查运输工具的适载性能,对不清洁的运输 工具要进行清扫或清洗,直至达到运输要求。 3.8.2 装运 a) 装运应选择良好的天气,避免雨雪天气装运。夏季应选择早晚凉爽时间装运,冷风库中储存的 花生在装运前应先出库,平衡温度至与环境温度相应时再装运。 b) 远洋运输的花生,在装箱时应在集装箱内壁放置适量的纸板和硅胶,防止箱内花生结露,装船 时,应将集装箱置于甲板或水线以下,避免太阳直射。长途运输花生应尽量选择直达班轮,缩短运输时 间,减少运输途中花生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