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7 T 719-2007 中华鳖苗种生产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84092       资源大小:379.12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7 T 719-2007 中华鳖苗种生产技术规程.pdf

    1、 ICS 65.150 B 52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719 2007 中华鳖苗种生产技术规程 2007-10-09 发布 2007-11-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7/T7192007 前 言 本标准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渔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兰明、王志忠、田功太、王俊鹏、董文、王继梅。 I DB37/T 719 2007 中华鳖苗种生产技术规程 1 2 3 3.1 4 4.1 4.2 5 5.1 5.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华鳖( Pelodiscus sin

    2、ensis)苗种的术语和定义、生产的环境要求、设施、亲鳖选 育、人工繁殖、稚鳖培育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鳖苗种的生产。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

    3、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 1047 中华鳖配合饲料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鳖苗种 符合中华鳖形态特征和种质要求,体重 4g50g,体质健壮的中华鳖稚体。 环境要求 环境 应符合 GB 3095 和 GB/T 18407.4 的规定。 水质 水源水质应符合 GB 11607 的规定,生产用水水质应符合 NY 5051 的规定。 设施 亲鳖池 面积 1000m 2 1300m 2 ,水深 1.5m1.8m,池底铺设 20cm左右的软泥沙。坡比 1:23,池塘四周留 0.5m1m宽的空地供亲鳖活动。池内每 50m 2

    4、 设饲料台 1 个,与水面呈 1530倾斜,上半部略高出水 面。池中种植风眼莲、水花生等水草,面积占总水面的 20%25%。 防逃设施 用水泥板、砖墙等材料将四周围拦,高出地面 0.8m 左右。要求牢固,内壁光滑,四角围成圆弧形。 池塘进出水口安装防逃金属网。 1 DB37/T 719 2007 5.3 5.3.1 5.3.2 6 6.1 6.2 6.3 6.4 6.4.1 6.4.2 6.5 6.5.1 6.5.1.1 6.5.1.2 6.5.1.3 6.5.2 6.5.3 6.5.4 7 7.1 产卵设施 露天式 亲鳖池边设产卵场,宽 2m3m。产卵场内铺沙土,含沙量 50%左右,厚度 3

    5、0cm50cm,沙子粒径 0.6mm0.7mm。 产卵车间 面积 5m 2 10m 2 ,高 1.5m,车间内铺沙土 30 。靠池一面修一进出口,铺设一条坡度为 45左右的 斜坡至鳖池。 亲鳖选育 来源 野生中华鳖或有资质的原良种场生产的中华鳖。 选择 外形完整,皮肤光亮,体质健壮,行动敏捷。体重 1.5kg 以上,年龄 4 龄以上。 性比搭配 雌雄性比 45:1。 亲鳖放养 放养前准备 培育池在放养前进行清整消毒。每 667m 2 用生石灰 75kg100kg或漂白粉(有效氯含量 28%)15kg 化浆全池均匀泼洒,5d后加注新水 1m1.5m。 放养 放养前先用 15g/m 3 20g/m

    6、 3 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 15min20min,或用 3%食盐水浸浴 10 min。 放养密度 0.5 只/m 2 。放养时间选择晴天上午。 培育管理 投饲 饲料种类 有配合饲料、动物性饲料(如鲜活鱼、虾、螺等)、植物性饲料(如新鲜果蔬等) 。 质量要求 亲鳖配合饲料质量应符合 NY 5072 和 SC/T 1047 的规定;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应新鲜、无污染、 无腐败变质。 投喂方法 “四定”投喂,每日 2 次。配合饲料日投饲量占亲鳖总体重的 1%2%,鲜活饲料 5%10%。并根据 气候状况和亲鳖的摄食强度等调整,以投喂后 1h 内吃完为宜。 水质管理 池水透明度保持 20 30cm,

    7、视水质、水温情况适时排水和加注新水。每月全池泼洒生石灰 1 次, 每 667 水面用量 10 15 。 日常管理 坚持早晚巡池,及时清除残饵与污物,定时测量水温、pH 值等。做好记录。 病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发现病鳖及时隔离,并查明病因及时采取防治措施。药物使 用方法应符合 NY 5071 的规定。 人工繁殖 产卵前准备 产卵前将产卵场或产卵车间内的沙土翻松并消毒,清除杂草,疏通排水渠道,保持沙土湿润,沙土 2 DB37/T 719 2007 以手捏成团、松手即散为宜。 7.2 7.3 7.4 7.5 7.6 7.6.1 7.6.2 7.6.3 7.6.3.1 7.6.3

    8、.2 7.6.3.3 7.6.3.4 7.6.3.5 8 8.1 8.2 8.3 8.4 8.5 8.5.1 8.5.2 8.5.3 孵化车间 面积 10 25 。车间内设集苗沟,沟中铺粒径 0.6mm0.7mm 的细沙 10cm。安装双向通风设备。 孵化箱 孵化箱以正方形、透气性好的木箱为宜,规格一般为 50cm50cm15cm。箱体一边挖出深 3 、 长 10 的凹槽,供孵化出的鳖苗爬出进入集苗沟中。 孵化用沙 粒径 0.6mm0.7mm 的河沙,水洗净后用高锰酸钾消毒,晾干备用。 受精卵的采集和挑选 采卵时间每日上午 6 时7 时或下午 5 时6 时。每天先检查产卵场,发现产卵痕迹时做好

    9、标记, 48h 后待能分辨出动、植物极时再收集。采卵时选择卵壳顶上有一点白,而且边缘清晰圆滑,卵粒颜色 鲜亮呈粉红色或白色,卵质大而圆或椭圆的卵。 孵化方法 受精卵的摆放 同一个孵化箱内摆放同一批次的受精卵。孵化箱底铺 3cm 河沙,将受精卵动物极朝上摆放,卵间距 2cm,卵上再铺 3cm5cm 河沙。每箱可摆 1 层2 层。 温度与湿度 孵化温度 2833。空气湿度 80%左右,沙子含水量 7%8%。 孵化管理 每天检查一次,保证上层受精卵周围的沙层略带湿润,沙湿度以手握成团为宜,否则要在沙 层表面用喷雾器少量洒水。洒水后 10min20min,轻轻松动表面沙层。 及时清除霉变或已坏死的鳖卵

    10、。 防止敌害生物的危害。 孵化临近出苗时,疏松表层沙土,做好出苗准备。 做好每日的孵化管理日志。 稚鳖培育 出壳鳖苗的暂养 鳖苗暂养多采用光滑的陶瓷或塑料器具,水深 1cm2cm,放入一定数量的新鲜水草。经常换水。 稚鳖池 采用水泥池,面积 20 50 ,水深 40 45 。池中放置水草;设置饲料台,斜度 30左右。 放养前的准备 冲洗净鳖池,用生石灰 150 g/m 3 200 g/m 3 或漂白粉(有效氯含量 28%)10 g/m 3 彻底消毒。5d 7d后注 水、肥水,透明度保持 20 30 。放养前稚鳖用高锰酸钾 20 g/m 3 浸泡 20min。 放养时间、密度 稚鳖暂养 1d3d

    11、,即可转入稚鳖池饲养。放养密度 30 只/100 只/。同池放养的鳖规格应整 齐。 培育管理 投饲 将稚鳖配合饲料加工成团状或软颗粒投喂,每日 2 次3 次,投喂量以 30 分钟内吃完为准。配合 饲料质量应符合 NY5072 和 SC/T 1047 的规定。 水质调节 每天排污、清除残饵,适时加注或更换新水。7d10d泼洒一次生石灰,用量为 10g/m 3 15g/m 3 。 病害防治 3 DB37/T 719 2007 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养殖用具定时消毒,疾病治疗做到对症下药,药物使用应符合 NY 5071 的规定。 1.1.1 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巡塘,定时测量水温、pH 值等。做好巡塘记录。 1.2 越冬 水温降至 1415,将稚鳖转入越冬池或室内越冬。放养密度一般是饲养池放养密度的 5 倍左 右。室外越冬池要求背风向阳,面积 330 左右,水源方便,池底淤泥厚 20 左右。越冬期间,定期 加注井水保持水深 1m 以上,及时清除冰上遮光物体。 4


    注意事项

    本文(DB37 T 719-2007 中华鳖苗种生产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cleanass3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