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30 B4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 准 DB 37/T 5802018 代替 DB37/T 580-2005 肉牛场粪污无害化处理规程 Technical Rule for Harmless Disposal of Fecal Sewage in Beef Farms 2018-11-26发布 2018-12-26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580 2018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替代DB37/T 580-2005肉牛场粪尿无害
2、化处理规程。 本标准与DB37/T 580-2005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调整了结构,对标 准中的文字部分作了修改。 对标准名称进行了修改,将原来的肉牛场粪尿无害化处理规程改为肉牛场粪污无害化处 理规程。 重新定义了标准的范围,更新了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 删除了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肉牛场粪污的收集与贮存、更新了肉牛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方法。 删除了肉牛场恶臭污染相关内容。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桂芬、宋恩亮、万发春、谭秀文、刘倚帆、靳青、张相伦、王桂华、赵红波、 刘晓牧、
3、游伟、魏晨。 DB37/T 580 2018 1 肉牛场粪污无害化处理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肉牛场粪污的收集与贮存、粪污无害化处理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50头以上的规模化肉牛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959-87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T 25246 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 NY/T 90 农村户用沼气发酵工艺规程 NY 525 有机肥料 NY 884 生物有机肥 NY/T 1220.1 沼气工程技术规范 NY/T 206
4、5 沼肥施用技术规范 NY/T 2375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DB37/T 305 肉牛场建设标准 DB37/ 534 山东省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规范(试行)(农业部办公厅 2018年1月5日 ) 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农办牧20181号) 3 粪污收集 3.1 肉牛养殖场按照 DB37/T 305 的规定建设。 3.2 雨污分离。畜禽规模养殖场应建设雨污分离设施,污水宜采用暗沟或管道输送。 3.3 粪污贮存 肉牛场应及时对粪污进行收集、贮存,粪污暂存池(场)应满足防渗、防雨、防溢流等要求。 4 肉牛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方法 4.1 污水或粪污
5、4.1.1 肉牛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应坚持种养结合的原则,经无害化处理后尽量充分还田,实现污水 资源化利用。 DB37/T 580 2018 2 4.1.2 液体或全量粪污可经氧化塘、沉淀池等进行无害化处理还田。依据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 化利用设施建设规范(试行)(农业部办公厅 2018 年 1 月 5 日),氧化塘、贮存池容积不小于单位 畜禽日粪污产生量(m3)贮存周期(d)设计存栏量(头)。单位畜禽粪污日产生量推荐值为:肉 牛 0.017 m 3 ,具体可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核定。 4.1.3 液体或全量粪污沼气工程处理。50 m 3 规模以下的,按照 NY/T 90 的规定执行;50 m
6、 3 规模以上 的,按照 NY-T-1220.1 的规定执行。沼肥应符合 GB 7959-87 的规定。 4.1.4 污水达标排放处理。肉牛场污水的净化处理应根据养殖规模、清粪方式和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 选择合理、适用的污水净化处理工艺和技术路线,尽可能采用自然生物处理的方法,达到回用标准或排 放标准。污水排放要符合 DB 37/534。 4.2 固体粪便 4.2.1 固体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可采用高温好氧发酵或其它方法,以杀死其中的病原菌和蛔虫卵。 4.2.2 高温好氧堆制法分自然堆制发酵法和机械强化发酵法,可根据本场的具体情况选用。 4.2.2.1 自然堆制发酵法 4.2.2.1.1 将牛粪与
7、秸秆按一定比例(1:11:2)混合,混合物水分控制在 40 %70 %。 4.2.2.1.2 在向阳、干燥地面上挖纵横交叉的小沟,沟宽深各约 15 cm,在沟上用树枝或竹板铺垫, 然后将混匀的粪便与垫料逐层向上堆砌。 4.2.2.1.3 堆好用泥密封,发酵温度 45 以上的时间不少于 14 d,或保持发酵温度 50 以上时间 不少于 7 d,将树枝或竹板抽出形成通风口,15 d20 d 后发酵完毕。 4.2.2.1.4 自然堆制的有机肥蛔虫卵死亡率和大肠菌群数指标应符合 NY 884 的要求。 4.2.2.2 机械强化发酵法 可采取条垛式、槽式、发酵仓、强制通风静态垛等好氧工艺,或其他适用技术
8、。加工的有机肥应符 合的NY 525的要求。 4.2.3 种植食用菌法 4.2.3.1 配方:1000 kg 干牛粪、1000 kg 秸秆、120 kg 棉籽饼、8 kg 硫酸铵、20 kg 石膏粉、1 kg 尿素,核算后碳氮比达到 28:130:1,含氮量 1.4 %1.6 %。 4.2.3.2 除石膏粉外,所有原料按照常规方法堆料,湿度保持在 70 %左右。20 d 后翻堆时加入石膏 粉进行二次发酵, 10 d 左右直至堆料发酵完毕呈深咖啡色、 无臭、 pH 值7.07.5 左右, 投料量30 kg/m 2 35 kg/m 2 。食用菌的生产按照 NY/T 2375 的规定执行。 4.3 肥水、沼肥、堆肥等还田利用,依据农办牧20181 号的测算依据,合理确定配套农田面积,并 按 GB/T 25246 和 NY/T 2065 的规定执行。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