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60.50 B 93 DB37 山东省 地方标准 DB37/T 4016 2020 青饲料收获打捆机 通用技术规范 2020 - 07 - 09 发布 2020 - 08 - 09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4016 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 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产品型号 . 2 4 要求 . 2 4.1 一般要求 . 2 4.2 安全要求 . 4 5 性能指标 . 4 5.1 作业性能指标 . 4 5.2 通过性能 . 5 5.3 可靠性 . 5 6 试验方法 . 5 6.1 安全防护装置、安全标志试验 .
2、5 6.2 收获打捆机制动性能测定 . 5 6.3 螺栓紧固检验 . 5 6.4 密封性检测 . 5 6.5 漏油检测 . 5 6.6 漏水检测 . 5 6.7 液压系统性能试验 . 5 6.8 变速箱操纵性能检查 . 6 6.9 平衡测定 . 6 6.10 清洁度测定 . 6 6.11 作业性能测定 . 6 6.12 环境噪声测量 . 6 6.13 可靠性试验 . 6 6.14 留茬高度测量 . 6 6.15 漆膜附着力检测 . 6 7 检验规则 . 6 7.1 出厂检验 . 6 7.2 型式检验 . 8 8 交货 . 9 9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 9 9.1 标志 . 9 9.2 包
3、 装 . 9 DB37/T 4016 2020 II 9.3 运输与贮存 . 9 DB37/T 4016 2020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业机械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山东五征高北农牧机械有 限公司、山拖农机装备有限公司、山东省标准化 研究院、盐城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纪中良、王永建、张令宾、刘艳君、栗慧卿、王海涛、孙玉玲、马海明、葛振 伟、郑庆泽、相吉利、朱春城。 DB37/T 401
4、6 2020 1 青饲料收获打捆机 通用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青饲料收获打捆机的产品型号要求、性能指标、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交货、标志、 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青饲料收获圆捆打捆一体机(以下简称收获打捆机),包括自走式(含轮式和履带式) 及牵引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47.1 中小功率内燃机 第 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 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 AQL)检
5、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4269.1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 操作者操纵机构和其他显示装置用符号 通用符号 GB/T 4269.2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 操作者操纵机构和其他显示装置用符号 农用拖拉机和机械用符号 GB/T 9239.1 机械振动 恒态 (刚性 )转子平衡品质 要求 第 1部分:规范与平衡允差的检验 GB/T 9480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 使用说明书编写规则 GB 9656 汽车安全玻璃 GB/T 10394.3 饲料收获机 第 3部分:试验方法 GB/T 10394.4 饲料收获机 第 4部分:安全和作业性能要求 GB
6、10395.1 农林机械 安全 第 1部分:总则 GB 10395.7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 安全技术要求 第 7部分:联合收割机、饲料和棉花收获机 GB 1039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 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 总则 GB/T 13306 标牌 GB/T 14248 收获机械 制动性能测定方法 GB/T 14290 圆草捆打捆机 GB 16151.12 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第 12部分:谷物联合收割机 GB/T 16955 声学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 操作者位置处噪声的测量 简易法 GB/T 19407 农业拖拉机操纵装置最大操纵力 GB/T 20341 农林拖拉机和自走式机械 操
7、作者操纵机构 操纵力、操纵方向、操纵位置和方法 GB 20891 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 JB/T 5243 收获机械 传动箱 清洁度测定方法 JB/T 6268 自走式收获机械 噪声测定方法 JB/T 7144 青饲料切碎机 JB/T 7316 谷物联合收割机 液压系统 试验方法 DB37/T 4016 2020 2 JB/T 8574 农机具产品 型号编制规则 JB/T 9832.2 农林拖拉机及机具 漆膜附着性能测定方法 压切法 QC/T 413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3 产品型号 产品型号的编排顺序:根据 JB/T 8574相关规定,
8、收获打捆机型号由汉语拼音字母(以下简称字母) 和阿拉伯数字(以下简称数字)组成,标示打捆机的类别和主要特征,见 图 1。 - 大 类 分 类 代 号 : 4 表 示 收 获 机 械 小 类 分 类 代 号 : Q 表 示 青 饲 料 收 获 机 小 类 分 类 代 号 : Y 表 示 圆 捆 打 捆 机 产 品 特 征 代 号 : 不 填 表 示 牵 引 式 、 Z 表 示 自 走 式 主 参 数 代 号 : 喂 入 量 或 者 幅 宽 , 如 3 表 示 喂 入 量 3 k g / s 、 2 0 0 0 表 示 幅 宽 2 米 改 进 代 号 : 用 A 、 B 、 C 等 字 母 表 示
9、 图 1 产品型号 示例: 喂入量 3 kg/s,第一次改进的自走式青饲料收获圆捆打捆一体机表示为: 4QYZ-3A。 4 要求 4.1 一般要求 4.1.1 整机 4.1.1.1 自制与外协零部件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装配。 4.1.1.2 整机装配应完整,无错装、漏装现象。 4.1.1.3 用紧固件连接的零部件,应按要求连接牢固,不允许有松动现象。 4.1.1.4 正常工作时,运转应平稳,发动机、切碎滚筒、割台、打捆系统在额定转速下各系统应无异 响;液压系统、发动机和油管接头及油箱等结合面无渗漏。 4.1.1.5 各操纵机构应轻便灵活、松紧适度,所有自动回位的操纵件在操纵 力去除后应能自动
10、复位, 非自动回位的操纵件应能可靠地停在操纵位置。各操纵机构的最大操纵力应符合 GB/T 19407 的规定。 各操纵装置的位置和操纵方法应符合 GB/T 20341 的规定。 4.1.1.6 各操纵件及仪表布置合理,观察方便,应符合 GB/T 4269.1 和 GB/T 4269.2 的规定,并固定 在相应的操作位置。 4.1.1.7 应设置能够指示发动机机油压力、转速、水温、蓄电池充电电流的指示装置,可根据需要设 置堵塞报警等监视装置,信号应可靠、响应及时。 4.1.1.8 行走、转向及油门手柄操作灵活、准确可靠。 4.1.1.9 割台、抛送筒、打捆部等部件的外壳及连接处不 应出现漏料的缝
11、隙或孔洞,必要时应在缝隙 及孔洞处增加防护装置,防止漏料损失。 4.1.1.10 转速超过 400 r/min、质量大于 5 kg 的带轮、风扇应进行静平衡检验,其不平衡量应不大于 150 gcm;发动机动力输出带轮、切碎滚筒等应进行动平衡,平衡等级均应不低于 GB/T 9239.1 中规定 的 G6.3 级。 DB37/T 4016 2020 3 4.1.1.11 涂层外观应色泽鲜明,平整光滑,无漏底、花脸、流痕、起泡和起皱,涂层厚度不小于 35 um。 在样机外表面随机抽取 3 点检查漆膜附着力,应达到 JB/T 9832.2 规定的级或级以上。 4.1.1.12 对于牵引式收获打捆机,应
12、在说明书中明确配 套动力机械的功率、型式及安装方式。 4.1.1.13 随同产品提供的附件、备件和工具应齐全。 4.1.2 发动机(自走式) 4.1.2.1 发动机标定功率为 12 h 功率,按规定磨合后,标定功率应符合标牌的规定。 4.1.2.2 起动应顺利平稳,在气温 0 35 情况下,每次起动时间不大于 30 s。怠速和最高空转转 速下,运转平稳,无异响,熄火彻底可靠;在正常工作负荷下,排气烟色正常。 4.1.2.3 发动机的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 GB/T 1147.1 和 GB 20891 的规定。 4.1.2.4 散热器外侧须设有网罩等防护装置。 4.1.3 割台 4.1.3.1 割台
13、应采用液压升降方式,并应有可靠的固(锁)定装置。 4.1.3.2 割台升降应灵活 、平稳、可靠,不应有卡滞现象。 4.1.3.3 割台离地间隙应一致,其两端间隙差不大于幅宽的 1 %。当幅宽超过 3 m 时,其两端间隙差不 大于幅宽的 0.5 %,且割台应能折叠或增加纵向牵引运输的运输轮,保证道路运输通过性。 4.1.3.4 割台宜配备自动或手动磨刀系统。 4.1.4 抛送筒 抛送筒应保证物料输送顺畅,交接过渡处应可靠。 4.1.5 切碎滚筒 滚筒刀具安装完成后进行动平衡试验,等级要求不应低于 GB/T 9239.1中规定的 G6.3级。 4.1.6 行走系统(自走式) 4.1.6.1 变速箱
14、、传动箱不应有异响,不应有乱档、脱档等换档失效现象。 4.1.6.2 履带式收获打捆机,左右履带与机器纵向轴 线应保证平行,驱动轮与履带导轨不应有顶齿及 脱轨现象。 4.1.6.3 传动箱清洁度应不大于 15 mg/kW。 4.1.6.4 收获打捆机转向应平稳、可靠。 4.1.6.5 驱动轮和导向轮的对称中心面应位于同一垂直面内,偏差不大于 2 mm。 4.1.7 液压系统 4.1.7.1 液压系统应轻便灵活、可靠,无卡阻现象。 4.1.7.2 供油系统管路连接可靠,油管不应被扭转、压扁和破损。 4.1.7.3 各油管和接头在 1.5 倍额定工作压力下做耐压试验,保持压力 2 min,管路不应
15、有渗、漏油。 4.1.7.4 液压系统清洁度应不大于 960 mg,应按 JB/T 7316 的规定进行测定。 4.1.8 电气系统 4.1.8.1 电气装置连接应可靠;电线应捆扎成束、布置整 齐、固定卡紧,不应松脱、短路、断路,接 头牢固并有绝缘套,在线束穿越孔洞时应装设绝缘护套;开关不应自行接通或关闭。 4.1.8.2 电气系统的照明、信号装置应工作可靠,仪表、指示器等显示的数码、信号应准确、清晰。 DB37/T 4016 2020 4 4.1.8.3 电气系统的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 QC/T 413 的规定。 4.1.9 传动系统 4.1.9.1 离合器应接合平稳、分离彻底。 4.1.9.
16、2 在开式传动和交叉传动中,同一回路的各带轮轮槽对称中心面的位置度公差为:中心距小于 1.2 m 时,应不大于带轮中心距的 0.3 %;大于或等于 1.2 m 时,应不大于带轮中心距的 0.5 %。同一回 路中,各链轮齿轮对称中心面的位置度 应不大于其中心距的 0.2 %。 4.1.10 打捆系统 4.1.10.1 打捆系统过载保护螺栓型号、规格应在机体上醒目位置标明。 4.1.10.2 缠网或缠膜装置的使用、调整及维护方法需在说明书及机体上的醒目位置标明。 4.2 安全要求 4.2.1 收获打捆机的 安全 技术要求 应符合 GB 10395.1 及 GB 10395.7 的规定;潜在危险部位
17、应设置安 全标志,安全标志应符合 GB 10396 的规定。 4.2.2 产品使用说明书应符合 GB/T 9480 的规定。 4.2.3 自走式收获打捆机的制动性能应符合 GB 16151.12 的规定。 4.2.4 自走式收获打捆机的照明和信号装置应符合 GB 16151.12 的规定 4.2.5 自走 式收获打捆机宜配装驾驶室,驾驶室须使用安全玻璃,安全玻璃应符合 GB 9656 的规定。 4.2.6 收获打捆机应配备灭火器,并安装在易于取卸的位置上。 4.2.7 收获打捆机噪声限值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噪声限值 噪声 耳位噪声 dB ( A) 封闭驾驶室 85 普通驾驶室 93
18、 无驾驶室或简易驾驶室 95 环境噪声 /dB( A) 87 注 1: 封闭驾驶室应满足 GB/T 13877.2中对封闭驾驶室的规定。 注 2: 普通驾驶室是指将驾驶员完全包围,但不能有效防止外部空气、灰尘和其他东西进入驾驶员周围空 间。 注 3: 无驾驶室及简易驾驶室是指驾 驶员周围无遮挡或对驾驶员只有顶篷围挡。 5 性能指标 5.1 作业性能指标 收获打捆机在规定的作业速度下,以青贮玉米为例,试验用物料含水率 65 % 75 %时,其主要性能 指标应符合表 2的规定。 表 2 作业性能指标 DB37/T 4016 2020 5 项目 指标 纯生产率 /(t/h) 达到使用说明书的明示值
19、收获损失率 2 % 物料平均几何长度 /mm 达到使用说明书的明示值 标准草长率 85 % 割茬高度 /mm 150 成捆率 99 % 草捆密度 /( kg/m3) 700(含水量 70 %) 割台提升性能 割台提升速度 /(m/s) 0.2 割台静沉降 /mm 15 5.2 通过性能 收获打捆机的最小离地间隙应不小于 280 mm。 5.3 可靠性 收获打捆机产品的可靠性试验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MTBF)应不小于 50 h,有效度应不小于 93 %。 6 试验方法 6.1 安全防护装置、安全标志试验 安全防护装置、安全标志的设置位置采用目测的方法,按产品图样检查。安全标志检测,首先用沾 水湿
20、布擦拭标志 15 s,随后再用浸过汽油的布擦拭 15 s,标志应清晰,粘贴牢固,无卷边现象。 6.2 收获打捆机制动性能测定 收获打捆机制动性能测定应按 GB/T 14248的规定。 6.3 螺栓紧固检验 螺栓紧固应采用扭力扳手或等效方法。 6.4 密封性检测 收获打捆机密封性检测,在动态试验、性能试验期间,采用目测和触摸的方法。 6.5 漏油检测 漏油检测应检查液压系统、发动机和传动箱各结合面、油管接头以及油箱等处,静结合面手摸应无 湿润,动结合面目测应无滴漏和流痕(期间允许调整紧固件 3次 /处)。 6.6 漏水检测 漏水检测应检查水箱开关、水封和水管接头等处,目测应无滴水现象;水箱、缸体
21、、缸盖、缸垫和 水管表面应无渗水现象。 6.7 液压系统性能试验 收获打捆机液压系统性能和清洁度试验应按 JB/T 7316的规定。 DB37/T 4016 2020 6 6.8 变速箱操纵性能检查 收获 打捆机变速箱操纵性能检查应在道路行使状态下,在动态试验、性能试验期间进行。 6.9 平衡测定 收获打捆机零、部件平衡测定,根据需要在动平衡机或静平衡机上测定。 6.10 清洁度测定 收获打捆机传动箱清洁度的测定应按 JB/T 5243的规定。 6.11 作业性能测定 6.11.1 作业性能测定应按 GB/T 10394.3 和 GB/T 14290 的规定。 6.11.2 生产率应按 GB/
22、T 10394.4 的规定。 6.11.3 标准草长率的测定应按 JB/T 7144 的规定。 6.11.4 成捆率、草捆密度的测定应按 GB/T 14290 的规定。 6.11.5 收获打捆机最小离地间隙测量时,收获打捆机应停放在干硬水 平地面上,并处于直线行驶位置, 割台升起,在垂直地面方向测量离地最小间隙。 6.12 环境噪声测量 收获打捆机动态环境噪声的测量应按 JB/T 6268的规定,操作者位置处噪声测量应按 GB/T 16955的 规定。 6.13 可靠性试验 可靠性试验应按 GB/T 14290中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自走式收获打捆机试验捆草量不应少于 800捆, 牵引式收获打捆
23、机不应少于 500捆。 6.14 留茬高度测量 在测定区的全割幅内,应等间距取 3个测量点位,每点连续测定 10株割茬,测量割茬切口至垄顶高 度,取平均值测定割茬高度。 6.15 漆膜附着力检测 漆膜附着力的检测应 按 JB/T 9832.2的规定进行。 7 检验规则 7.1 出厂检验 7.1.1 收获打捆机回转工作部件应按规定的工作转速运转 10 min。 7.1.2 每台收获打捆机经制造厂检验部门总装检验合格后,在额定转速下进行 30 min 空转试验,试验 应满足下列要求: a) 起动平稳方便,发动机熄火应彻底可靠; b) 各操作系统操纵应灵活、准确、可靠; c) 收获打捆机运转平稳,不
24、应有卡碰和异响; d) 连接件、紧固件不应松动; DB37/T 4016 2020 7 e) 不应有漏油、漏水、漏气现象。 7.1.3 试验中出现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应立即停止试验,排除故障后,进行补充试验。 7.1.4 出厂检验项目应按表 3 进行。 7.1.5 所检项目应全部合 格后方可签发合格证。 表 3 检验项目表 项目分类 序号 项 目 名 称 项目条款号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A 1 安全防护 4.2.1 2 安全标志 4.2.1 3 使用说明书 4.2.2 4 制动性能 4.2.3 5 照明、信号装置 4.2.4 6 噪声 4.2.7 7 可靠性 5.3 B 1 标定功率 4.1.2
25、.1 2 起动和熄火性能 4.1.2.2 3 割台固定装置 4.1.3.1 4 转向性能 4.1.6.4 5 传动平面 4.1.9.2 6 打捆系统 4.1.10 7 灭火器 4.2.6 8 纯生产率 5.1 9 损失率 5.1 B 10 标准草长率 5.1 11 成捆率 5.1 12 草捆密度 5.1 C 1 整机装配 4.1.1.2 2 紧固件 4.1.1.3 3 密封性 4.1.1.4 4 离合器 4.1.1.8 5 带轮、风 扇平衡 4.1.1.10 6 外观、油漆质量 4.1.1.11 7 附件、备件和工具 4.1.1.13 8 割台升降 4.1.3.2 表 3 检验项目表 (续)
26、DB37/T 4016 2020 8 项目分类 序号 项 目 名 称 项目条款号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C 9 割台离地间隙 4.1.3.3 10 变速箱 4.1.6.1 11 传动箱清洁度 4.1.6.3 12 液压 4.1.7 13 电气 4.1.8 14 割台静沉降 5.1 15 通过性能 5.2 7.2 型式检验 7.2.1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表 3中全部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定型鉴定时; b) 正式生产后,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c) 成批生产时,每 3 年至少检验一次; d) 产品停产 2 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e) 合同
27、规定;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7.2.2 抽样方法 型式检验的样机,由委托方或制造商提供近半年内生产的合格产品,由检验单位(或委托相关部门) 在委托方或制造商明示的合格产品存放处随机抽取,抽样基数应不少于 5台(市场抽 样不受此限),抽 样数量为 2台。 7.2.3 判定规则 7.2.3.1 应采用 GB/T 2828.1 规定的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抽样判定见表 4, Ac 为接收数, Re 为拒 收数。 7.2.3.2 不合格项数按计点法计算。当不合格数小于或等于 Ac 时,该产品判为合格。当不合格数大于 或等于 Re 时,该产品判为不合格。 7.2.3.3 表
28、 3 中规定的检验项目含有多个子项的,若其中有一个子项不合格,则应判该项目为不合格。 7.2.3.4 订货单位抽验产品质量时,合格质量水平和检查批量,由供需双方协商或按合同确定。 表 4 抽样判定方案表 项 目 类 别 A B C 样 本 数 2 项 目 数 7 12 15 检 查 水 平 S-1 AQL 6.5 25 40 Ac Re 0 1 1 2 2 3 8 交货 DB37/T 4016 2020 9 8.1 每台收获打捆机应经制造厂检验合格并签发合格证书后方可出厂。 8.2 收获打捆机出厂前应进行如下工作: a) 放尽冷却水(加注防冻液的不放),盖住向上开口的排气管,并按规定进行标识;
29、 b) 检查并调整轮胎气压至企业规定值,轮胎内不应有液体; c) 规定铅封处应加铅封; d) 蓄电池应是未加过电解液的干态(免维护蓄电池除外); e) 如结构上可能,液压泵等附件应置于分离状态; f) 发运前,各润滑部位应按规定加注或补足润滑油或润滑脂。 8.3 除了按特殊定货提供的附件外,出厂的每台收获打捆机应按照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配齐全套备件、 附件和随车工具。 9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9.1 标志 9.1.1 每台收获打捆机应在明显位置固定永久性产品标牌,标牌内容应符合 GB/T 13306 的规定,并标 明下列内容: a) 收获打捆机商标或品牌; b) 产品型号及名称; c) 主要
30、技术参数,应包括不限于配套动力、外形尺寸、生产率; d) 产品执行标准编号; e) 出厂编号及制造日期; f) 制造厂名称及地址。 9.1.2 收获打捆机传动系统主要调节部位应有明显标志,并应有润滑、传动系统示意图。 9.2 包装 9.2.1 出厂的收获打捆机应保 证成套性,随机提供的附件、备件、工具和运输时须拆下的零部件,应 保证其完整、无损。 9.2.2 随机文件应包括: a) 备件、附件及随车工具清单; b) 装箱清单; c) 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d) 产品使用说明书; e) 三包凭证。 9.3 运输与贮存 9.3.1 收获打捆机出厂装运,应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 9.3.2 收获打捆机运输过程中应确保零部件不受损坏。 9.3.3 收获打捆机应贮存在干燥、通风和无腐蚀性气体的仓库内,露天存放时应有防雨、防潮、防碰 撞措施。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