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7 T 3962—2020 养老机构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

    • 资源ID:1483889       资源大小:8.11MB        全文页数:10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7 T 3962—2020 养老机构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

    1、ICS 03.080.99 C 65 DB37 山东省 地方标准 DB37/T 3962 2020 养老机构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实施指南 2020 - 06 - 08 发布 2020 - 07 - 08 实施 山东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3962 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4.1 任务目标 . 2 4.2 总体原则 . 2 4.3 组织机构 . 2 4.4 明确职责 . 2 4.5 全员培训 . 3 4.6 奖惩考核 . 3 5 隐患分级与分类 . 3

    2、 5.1 隐患分级 . 3 5.2 隐患分类 . 4 6 工作流程及要求 . 5 6.1 编制排查项目清单 . 5 6.2 制定排查计划 . 5 6.3 组织实施 . 5 6.4 隐患治理 . 7 7 隐患排查的效果 . 8 8 文件管理 . 8 9 持续改进 . 9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工作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 . 10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年度隐患排查计划(样表) . 94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隐患排查治理台帐(样表) . 95 DB37/T 3962 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应急管理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

    3、由 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赛飞特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青岛福彩四方老年公寓。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迪、李莉华、孟兆海、杨亦文、陈书佳、张钦京、易婷、战静静、张昱、甄 永日、杨乃全、袁卫国。 DB37/T 3962 2020 III 引 言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山东省地方标准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 系通则要求,借鉴和吸收事故预防原理和养老机构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经验,结合养老机构工作特点 和安全管理特点编制而成。 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养老机构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保证各类安全措施有效全面的实施, 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管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促进养老机构安全发展。 DB37/T 3962 2020 1 养老机构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东省内养老机构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要 求、隐患分级和分类、工作流程及要求、隐患排查的效果、文件管理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养老机构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以下简称体系建设)工作。 本标准不适用于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的医疗部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5、 GB 35181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 DB37/T 2883 2016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DB37/T 3011 2017 工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3 术语和定义 DB37/T 2883 2016、 DB37/T 3011 2017界定的以及 下列 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养老机构 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膳食、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综合性服务的各类组织。 3.2 养老设施 为老年人提供居住、生活照料、医疗保 健、文化娱乐等方面专项或综合服务的建筑通称,包括老年 养护院、养老院、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等。 3.3 老年人照料设施 为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料服务

    6、的设施,是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和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的统称,属于公 共建筑。 3.4 老年人用房 指老年人照料设施中供老年人使用的主要用房,包括生活用房、文娱与健身用房、康复与医疗用房。 DB37/T 3962 2020 2 4 基本要求 4.1 任务目标 养老机构应建立健全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并保证体系制度有效执行,实现事故隐患的动态管 理,确保事故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治理,最大限度防止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4.2 总体原则 总体原则包括: 谁主管、谁负责,谁区域、谁负责;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 安全检查“全覆盖、零死角”,隐患治理“全排除、零容忍”; 分级负责,层层落实。 4.3

    7、 组织机构 养老机构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明确各组成员的职责。 下设体系建设办公室(小型及以下养老机构可仅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制定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定期对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调度、督导和考核,为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立提供强有力的组 织保障。各部门、各班组、各岗位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具体实施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4.4 明确职责 4.4.1 领 导小组组长职责 组长应对体系建设的有效性承担最终责任,其主要职责: 提供体系建设所需要的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明确体系建设分管负责人和管理部门; 明确各部门、各班组、各岗位职责与责任,授予权限以

    8、促进有效的隐患排查治理; 确保体系变更时,维持体系完整性; 组织制定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相关制度,定期对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调度、督导和考核; 确保全员参与体系建设,履行其职责。 4.4.2 领导小组副组长职责 副组长应协助组长组织、指导、协调和考核体系建设工作,其主要职责: 按照工作方案规定的时间节点要求,推进工作方案 的实施; 及时向组长报告重大隐患治理情况,并对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4.4.3 领导小组成员 /各部门负责人职责 领导小组成员 /各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开展体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对该项工作在本部门的开展全 面负责,其主要职责为: 负责本部门及职能范围内的隐患

    9、排查和治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负责本部门及职能范围内的事故隐患的分析、整改及验证; 及时向上级汇报本部门及职能范围内的无力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 4.4.4 各班组长职责 DB37/T 3962 2020 3 班组长是本班组及管理区域内开展体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对该项工作在本班组的开展全面负责, 其主要职责 为: 负责本班组及管理区域内的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的组织实施,督促岗位员工严格自查并落实各 项管控措施; 负责本班组及管理区域内各类事故隐患的排查; 负责本班组及管理区域内的一般事故隐患进行整改、验证等工作; 对于本班组及管理区域内无力整改的事故隐患,应及时上报,并检查落实有效临时措施加以控 制

    10、。 4.4.5 岗位员工职责 养老机构岗位人员应依据各自岗位责任制,积极参与并履行以下职责: 掌握本岗位危险源的隐患排查标准并落实本岗位的日常排查; 发现隐患应立即上报并协助整改; 参加隐患排查治理培训教育; 不能立即整改的一般事故隐 患必须制定并落实临时应急措施后方可作业; 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应立即停止作业,撤出重大事故隐患区域并做好隔离及应急措施,待隐患整 改完成后方可作业。 4.4.6 体系建设办公室职责 体系建设办公室是体系建设的牵头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为: 负责制定养老机构年度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计划; 负责组织开展养老机构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各项统筹协调工作; 负责对各部门的隐患排查治

    11、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负责组织养老机构体系建设的教育培训工作; 负责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收集归档,监督各部门落实隐患整改措施,定期向体系建设组长、副组 长汇报重大事故隐 患排查治理进展情况; 对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过程进行监督、考核等工作。 4.5 全员培训 养老机构应将体系建设培训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培训,使其 掌握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与标准、工作程序、方法等,并保留培训记录。 4.6 奖惩考核 养老机构应建立健全安全事故隐患排查体系运行考核奖惩制度,或在养老机构安全管理奖惩制度中 涵盖相关内容,明确考核奖惩的标准、频次、方式方法等,并将考核结果与员工工资薪酬挂

    12、钩。 5 隐患分级与分类 5.1 隐患分级 5.1.1 基本要求 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 范围,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 故隐患。 DB37/T 3962 2020 4 5.1.2 一般事故隐患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5.1.3 重大事故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 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养老机构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根据养老机构的特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直接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整改时间长或可能造成较严重危害的

    13、; 涉及重大危险源且不能立即排除整改的; 涉及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且长期滞留人员在 10 人及以上的 场所,存在不能立即排除 整改的;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内得不到整改的; 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养老机构自身难以排除的; 未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辨识,并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志的; 未落实特殊作业审批制度,擅自进行特殊作业的; 被确定为 GB 35181 中重大火灾隐患场所的; 其他符合有关标准、规范中明确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的; 设区的市级以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认定的。 5.2 隐患分类 5.2.1 基本要求 事故隐患分为工作现场类隐患和基础管理类隐患。 5.2.2 工作

    14、现场类隐患 养老机构工作现场类隐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存在 的问题和缺陷: 设备设施; 人员操作行为; 有害物质使用、储存、废弃与处置; 周边环境; 其他工作现场方面。 5.2.3 基础管理类隐患 养老机构基础管理类隐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养老机构资质、许可证照; 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 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投入; 安全教育培训; 相关方安全管理; 应急管理; 事故管理; 其他管理方面的内容。 DB37/T 3962 2020 5 6 工作流程及要求 6.1 编制排查项目清单 6.1.1 基本要求 养老机构应依据已确定的各类风险控制措施和基础安全管理要求,编制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15、。隐患排 查项目清单包括工作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和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6.1.2 工作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 养老机构应对作业现场各要素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控制。体系建设办公室应将工作现场设备设施、人 的行为、消防及应急设施、供配电设施和作业环境作为重点隐患排查内容,负责监督、审查各部门工作 现场的隐患排查工作,对于不符合工作现场隐患排查要求的,必须重新排查。工作现场类隐患排查清 单参见附录 A。 6.1.3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养老机构应将安全管理方面的缺失或缺陷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完善。体系建设办公应将管理方面的缺 陷作为隐患排查的重要内容,负责监督、审查各部门基础管理方面的隐患排查 工作,

    16、对于不符合基础管 理隐患排查要求的,必须重新排查。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参见附录 B。 6.2 制定排查计划 养老机构应根据运行特点,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明确各类型隐患排查的排查时间、排查目的、排查 要求、排查范围、组织级别及排查人员等内容,参考附录 C。 6.3 组织实施 6.3.1 排查类型 隐患排查工作可与养老机构各专业的日常管理、专项检查和监督检查等工作相结合,包括但不限于 下列形式: 日常隐患排查; 综合性隐患排查; 专业性或专项隐患排查; 季节性隐患排查; 大型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 专家诊断性排查; 事故类比隐患排查。 6.3.2 日常隐患排查 日常隐患排查是指班组、岗位作业人员

    17、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设备、电气、安全等专 业技术人员的日常性检查。日常隐患排查要加强对重点部门和关键装置、作业人员劳保用品的穿戴、作 业人员的作业行为、设备设施的安全防护、消防设施及通道等方面存在的隐患进行排查。 6.3.3 综合性隐患排查 DB37/T 3962 2020 6 综合性隐患排查是以安全生产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为重点,涉 及职责部门共同参与的全面排查。 6.3.4 专业性隐患排查 专业性隐患排查,由各专业职能管理部门的负责人组织本专业人员实施或委托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 行,重 点对设备、电气、消防、换热系统、变配电系统、特种设备等设备设施以

    18、及高风险作业存在的隐 患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项安全排查。 6.3.5 季节性排查 季节性隐患排查是指养老机构根据所在地区自然气候对养老机构可能造成的生产安全事故进行的 预防性隐患排查,主要包括: 春季以防雷、防火、防触电、防解冻泄漏为重点; 夏季以防雷暴、防触电、防恶劣天气、防台风、防汛、防暑降温为重点; 秋季以防火、防触电为重点; 冬季以防火、防燃气泄漏中毒、防雪、防冻防凝、防滑、防触电为重点。 6.3.6 大型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 大型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是指在大 型活动和节假日前,对设备设施是否存在异常状况和隐患、 备用设备状态、备品备件及应急物资储备、紧急检修力量及保卫力量安排情况

    19、、消防通道等进行的排查。 6.3.7 专家诊断性排查 专家诊断性排查是指技术力量不足或安全管理经验欠缺的养老机构委托相关专家排查隐患。 6.3.8 事故类比隐患排查 事故类比隐患排查是指对养老机构内和同类养老机构发生事故后的举一反三的安全排查。 6.3.9 其他形式排查 其他形式排查主要是指上级检查及特殊情况排查等。 6.3.10 排查要求 6.3.10.1 以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为排查主要内容,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开展排查,且上级负责排查 的内容,下级必须同 时负责排查。 6.3.10.2 隐患排查要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确保横到边、纵到底、及时发现、不留死角。 6.3.10.3 如养老机构

    20、无能力开展排查,或有关规定由专门机构利用检验检测手段实施隐患排查的,应 当委托外部专业机构实施,如避雷系统检测、特种设备检测、各类报警仪校准等。 6.3.10.4 隐患排查的结果要与安全目标责任考核挂钩。 6.3.11 组织级别 养老机构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不同的排查组织级别和频次,组织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机构级、 部门级、班组及岗位级: 日常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班组及岗位级; 综合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机构级; 专业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 :部门级,按照专业类别划分; DB37/T 3962 2020 7 季节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机构级、部门级; 大型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组织级别为

    21、:机构级; 专家诊断性排查的组织级别为:部门级,按照专业类别划分; 事故类比隐患排查组织级别为:机构级、部门级、班组级。 6.3.12 排查周期 养老机构应根据法律、法规、规范要求,结合养老机构的特点,合理确定机构级、部门级、班组级 开展综合、专业、季节、大型活动及节假日、日常等隐患排查类型的周期。如: 日常隐患排查依据隐患排查标准,每日工作期间进行日常检查,确保当日隐患排查覆盖岗位全 部风险点。重点部位和关键装置 的日常隐患排查应增加排查频次; 综合性隐患排查的周期,每半年不得少于一次; 专业性隐患排查的周期依据实际需要可随时开展,但每季度不得少于一次; 季节性隐患排查的排查在季节交替时进行

    22、,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季节预防性的隐患 排查; 大型活动及节假日隐患排查,应在大型活动及节假日前开展一次隐患排查; 专家诊断性排查依据实际需要可随时开展。 事故类比隐患排查,依据信息渠道获取的机构外部发生的同类事故时,应及时进行一次事故类 比隐患排查,排查注意时效性。 6.3.13 确定排查项目 实施隐患排查前,应根据排查类型、人员数量、时 间安排和季节特点,在排查项目清单中确定具体 排查项目,形成各种排查类型的隐患排查清单 ,由各组织级别按照排查计划进行隐患排查。 6.3.14 排查结果记录 各相关层级的组织部门和单位对照确定的排查项目清单进行隐患排查,并保留记录。 6.4 隐患治理

    23、 6.4.1 隐患治理流程 事故隐患治理流程包括: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治理情况反馈、验收 等环节。 6.4.2 一般隐患治理 一般隐患治理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通报隐患信息。隐患排查结束后,将隐患名称、存在位置、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治理期限 及治理建议等信息向从业人员进行通报,通报方式根 据养老机构实际情况确定; 下发隐患治理通知单。对于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由隐患排查组织部门下达隐患治理通知单, 按照管控层级下发至隐患所在位置责任部门或者责任人员进行整改。隐患治理通知单内容应包 含隐患内容、建议整改措施、治理期限、治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内容; 实施隐患治理。隐患责

    24、任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当对隐患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参考治理建 议制定可靠的治理措施和应急措施或预案,估算整改资金并按规定时限落实整改; 治理情况反馈。隐患责任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将治理完成情况反馈至隐患治理通知单下发部 门,未能及时整改完成 的应说明原因与隐患治理通知单下发部门协同解决; DB37/T 3962 2020 8 验收。按照“谁排查谁验收“的原则,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当对隐患治理效果组织验收并出具 验收意见,形成事故隐患治理闭环管理。 6.4.3 重大隐患治理 6.4.3.1 隐患评估 经判定或评估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养老机构应当及时组织责任部门、安全管理部门、专业部门或 专业组对重

    25、大事故隐患进行评估,并编制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书应包括隐患的类别、影响范 围和风险程度以及对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 6.4.3.2 治理方案 养老机构应根据重大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并将治理方案报告给上级主 管部门。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预防措施。 6.4.4 治理实施 养老机构隐患治理责任部门应当根据治理方案对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治理。治理时,应当采取防范、 监控措施,防止事故发生。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前

    26、或者治理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暂时停止使用。 6.4.5 隐患治理验收 养老机构重大隐患治理完成后,养老机构应组织责任部门、安全管理部门、专业人员对治理情况进 行验收,实现闭环管 理。重大隐患验收通过的,将治理结果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7 隐患排查的效果 通过体系建设,养老机构应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建立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组织机构,健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程要求,结合养老机构各类风险点的管控措施,编制完整的 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制定完整的可执行的排查计划并有效落实,形成完整体现隐患排查全过程的记录资料; 隐患治理及时,保证整改措施

    27、、资金、时限、责任、预案“五到位”,实现闭环管理; 重大事故隐患编制评估报告书及治理方案并实施治理,治理 方案和治理结果按规定上报上级主 管部门。 8 文件管理 养老机构应依据 DB37/T 3011 2017 第 7条要求完整保存体现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过程的记录资 料,并分类建档管理。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评估记录,隐患整改复查验收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 DB37/T 3962 2020 9 9 持续改进 养老机构应定期对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审。养老机构应基于以下因素的存在 来考虑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评审频次,但每年应不少于一次: 法律法规及标准规程变化或更新的; 政府规范性文

    28、件提出新要求的; 养老机构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机制发生变化的; 养老机构自身 提出更高要求的; 事故事件、紧急情况或应急预案演练结果反馈的需求; 其它情形出现应当进行评审的。 评审结束后应当编制评审报告,养老机构应当根据评审报告要求对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文件 进行修订、完善和优化,确保隐患排查治理效果。 DB37/T 3962 2020 10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工作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 表 A.1 操作及作业活动类隐患排查清单 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 综合性 检查 编号 类型 名称 风险点 等级 作业步骤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 管控措施 作业

    29、活动 设备 电气 消防 序号 名称 每天 /岗位、班组 每季度 /部门 每季度 /部门 每季度 /部门 每 半年 /养老 机构 1 操作及 作业活 动 生活照 料、护理 3 级 1 清洁 护理 1.护理不周或地面积水, 导致老人或护工跌伤。 2.清洗频次不足或清洗不 净,导致老人发生褥疮、 感染。 3.沐浴或者擦拭身体时, 未调节好水温,发生烫伤。 管理措施 制定生活照料服务指导手册,要求护工严格执行,并定期检查其执行情况。 培训教育措 施 1.岗前技能和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 2.每年对岗位操作规程进行培训。 应 急处置措 施 制定各类护理事件应急处置方案,按现场处 置方案执行。 1 操

    30、作及 作业活 动 生活照 料、护理 4 级 2 饮食 照料 1.喂食过快,或插胃管操 作不当,老人发生噎食、 呛咳、误吸。 2.喂食不符合卫生条件的 食物, 管理措施 制定生活照料服务指导手册,要求护工严格执行,并定期检查其执行情况。 DB37/T 3962 2020 11 表 A.1 操作及作业活动类隐患排查清单 (续) 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 综合性 检查 编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点等 级 作业步骤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 管控措施 作业活动 设备 电气 消防 序 号 名称 每天 /岗 位、班组 每季度 /部门 每季度 /部门 每季度 /部门 每半年 / 养

    31、老机 构 1 操作及 作业活 动 生活 照料、 护理 4 级 2 饮食照 料 导致老人腹泻、食物中毒。 培训教育措施 1.岗前技能和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 2.每年 对岗位操作规程进行培训。 应急处置措施 制定各类护理事件应急处置方案,按现场处置方案执 行。 3 压疮预 防 更换卧位、翻身处理不 当,老人发生拉伤、骨折 等。 管理措施 制定生活照料服务指导手册,要求护工严格执行,并 定期检查其执行情况。 培训教育措施 1.岗前技能和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 2.每年对岗位操作规程进行培训。 应急处置措施 制定各类护理事件应急处置方案,按现场处置方案执 行。 4 排泄护 理 1.协助老人排

    32、便排尿时, 护理不周导致或地面积 水、老人或护工跌伤。 2.更换尿布频次不足或 清洗不净,导致老人发生 褥疮、感染。 管理措施 制定生活照料服务指导手册,要求护工严格执行,并 定期检查其执行情况。 培训教育措施 1.岗前技能和安全 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 2.每年对岗位操作规程进行培训。 应急处置措施 制定各类护理事件应急处置方案,按现场处置方案执 行。 DB37/T 3962 2020 12 表 A.1 操作及作业活动类隐患排查清单 (续) 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 综合性检 查 编 号 类 型 名 称 风险 点等 级 作业步骤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 管控措施

    33、 作业活动 设备 电气 消防 序 号 名称 每天 /岗 位、班组 每季度 /部门 每季度 /部门 每季度 /部门 每半年 / 养老机构 1 操 作 及 作 业 活 动 生 活 照 料、 护 理 3 级 5 给药 1.未核实医嘱,严 格执行三查八对。 2.未核实老人吞咽 能力、有无口腔或 食管疾病等。 管理措施 制定生活照料服务指导手册,要求护工严格执行,并定期检查其 执行情况。 培训教育措施 1.岗前技能和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 2.每年对岗位操作规程进行培训。 应急处置措施 制定各类护理事件应急处置方案,按现场处置方案执行。 6 值班巡查 未按频次进行排 查,未及时发现老 人突发意外情况

    34、。 管理措施 制定值班巡查制度。 培训教育措施 1.岗前技能和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 2.每年对岗位操作规程进行培训。 应急处置措施 制定各类护理事件应急处置方案,按现场处置方案执行。 2 操 作 及 作 业 活 动 烹 饪 作 业 3 级 1 燃气 管道 及灶 具检 查 燃气泄漏,与明火 或热源。 工程技术措施 燃气管道及附件设备完好,安装可燃气体泄漏报警装置。 管理措施 明确岗位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培训教育措施 1.厨师和炊事员持证上岗。 2.岗前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 3.每年对岗位操作规程进行培训。 个体防护措施 配备厨师服、厨师帽、灭火毯、防毒面具。 应急处置措施 配备应急

    35、药箱,制定火灾爆炸现场处置方案,按现场处置方案执 行。 DB37/T 3962 2020 13 表 A.1 操作及作业活动类隐患排查清单 (续) 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 综合性检 查 编 号 类 型 名 称 风险 点等 级 作业步骤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 管控措施 作业活动 设备 电气 消防 序 号 名 称 每天 /岗 位、班组 每季度 /部门 每季度 /部门 每季度 /部门 每半年 / 养老机构 2 操 作 及 作 业 活 动 烹 饪 作 业 3 级 2 使 用 燃 气 燃气开关量过大,造成 冒火;接触高温灶台 工程技术措施 灶具点火使用点火棒,点火时,先点

    36、燃点火棒置于发火碗内,然后 打开燃气阀, 随后开启风机开关,调解风量,确认无异常,方可投 入使用。 管理措施 按照操作规程作业 培训教育措施 每年对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及安全意识的培训。 个体防护措施 厨师服、厨师帽 应急处置措施 1.冷水冲洗或加入冰块的冷水冲洗或浸泡。 2.灼烫创面忌涂有颜色药物。保留水泡皮,避免转送医院途中的污 染。 3.对烫伤创面不是太大、太深的,迅速涂抹烫伤膏,然后送医救治。 3 使 用 燃 气 1.燃气泄漏;人员吸 入。 2.忘记关闭阀门,出现 燃气泄漏。 工程技术措施 1.配备泄漏报警及连锁设备。 2.上班前检查燃气管道及阀门,燃气泄漏报警装置是否通电。 3.现场不

    37、使用燃气时,必须关闭总阀门。 管理措施 1.定期更换通往灶台的软管。 2.连接灶台的软管每周检查一次是否完好,发现老化立即更换。 DB37/T 3962 2020 14 表 A.1 操作及作业活动类隐患排查清单 (续) 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 综合性 检查 编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点等 级 作业步 骤 危险源或潜 在事件 管控措施 作业活动 设备 电气 消防 序 号 名称 每天 /岗 位、班组 每季度 /部门 每季度 /部门 每季度 /部门 每半年 / 养老机 构 2 操作及 作业活 动 烹饪 作业 3 级 3 使用燃气 1.燃气泄漏; 人员吸入。 2.忘

    38、记关闭 阀门,出现燃 气泄漏。 培训教育措施 每年对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及安全意识的培训。 个体防护措施 配备厨师服、厨师帽、防毒面具。 应急处置措施 1.转移至空气新鲜处,解开衣领、松开腰带,给予吸氧。 2.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心脏复苏术,立即送医院救治。 3.伤情较重或企业无能力自救,立即拨打 120 急救中心电话救治。 4 级 4 使用刀具 切菜、磨刀注 意力不 集中 切伤、划伤。 管理措施 1.切菜、磨刀过程,思想一定要集中,不得边工作边谈笑。 2.切肉、排骨时用力要适度,左右手协调好,避免刀具飞溅或切伤 自己。 培训教育措施 每年对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及安全意识的培训。 个体防护措

    39、施 1.作业人员应穿戴餐饮操作服、工作帽,长发应盘在工作 帽内,袖 口及衣服角应系扣。 2.作业人员不得佩戴项链和其他容易坠落的饰品、挂物。 应急处置措施 1.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并注意保暖。 2.受伤者伤势较重或无法现场处置,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 DB37/T 3962 2020 15 表 A.1 操作及作业活动类隐患排查清单 (续) 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 综合性检 查 编 号 类 型 名 称 风险 点等 级 作业步骤 危险源或潜 在事件 管控措施 作业活动 设备 电气 消防 序 号 名 称 每天 /岗 位、班组 每季度 /

    40、部门 每季度 /部门 每季度 /部门 每半年 / 养老机构 2 操 作 及 作 业 活 动 烹 饪 作 业 4 级 5 使 用 加 热 设 备 1.徒 手 操 作 烤盘。 2.烤 箱 使 用 步骤错误。 3.开 启 蒸 车 门 被 蒸 汽 烫 伤。 4.未 停 机 时 开箱、未戴隔 热手套作业。 管理措施 1.使用前先调至所需温度进行预热,达到温度后,用柄叉或佩戴手套 将放置在烤盘上的食物放进烤箱内,完毕后,用柄叉取出食物。 2.开启蒸车门前关闭设备电源,站在整车门后方缓慢开启。 3.加热阶段严禁离岗如需离开必须调小燃气阀门。 培训教育措施 1.厨师和炊事员持证上岗。 2.岗前安全培训,考试合

    41、格后上岗。 3.每年对岗位操作规程进行培训。 个体防护措施 厨师服、隔热手套 应急处置措施 1.冷水冲洗或加入冰块的冷水冲洗或浸泡。 2.灼烫创面忌涂有颜色药物。保留水泡皮,避免转送医院途中的污染。 3.对烫伤创面不是太大、太深的,迅速涂抹烫伤膏,然后送医救治。 6 烹饪 1.烹饪油、水 等迸溅。 2.煨、炖汤时 外溢 工程技术措施 1.油锅里的油不赢超过油锅的三分之二。 2.油锅加热采用温火,严防油温过高、火势过猛造成油锅起火。 3.过程中有人看管,汤不宜太满。 4.在汤沸腾后降低炉温或打开锅盖,防止外溢。 管理措施 明确岗位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培训教育措施 1.厨师和炊事员持证上岗。 2.岗前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 3.每年对岗位操作规程进行培训。 DB37/T 3962


    注意事项

    本文(DB37 T 3962—2020 养老机构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为本站会员(dealItalian2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