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B16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5262004 出口紫苏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术规程 xxxx-xx-xx 发布 2005-02-01 实施 DB37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5262004 I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 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济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宝珍 刘金智 宋梅远 辛增英 原永兰 苏保乐 郑城民 DB37/T 5262004 1 出口紫苏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口紫苏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及农药的使用要求。
2、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辖区范围内紫苏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术语 3.1 有害生物 对植物造成经济损失的生物,包括病原物、虫、(昆虫、螨)、草、鼠、软体动物等。 3.2 综合治理 从植物生态系的整体出发,充分发挥各种因素的自然控制作用,协调运用农业措施、生物措施、物 理措施、化学措施等各种适当防治技术,安全、经济、有效地将有害生物造成
3、的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 平之下的植保措施体系。 3.3 农业措施 通过耕作栽培措施或利用抗病、抗虫作物品种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 3.4 生物措施 利用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控制有害生物种群的发生、繁殖或减轻其危害的方法。 3.5 生态控制 按照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调节生态环境,使其满足作物生长发育条件,同时不利于有害生物的发生 繁殖,达到既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又能控制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的目的。 3.6 化学措施 用化学农药防治植物害虫、螨、病害和杂草等有害生物的方法。 3.7 安全间隔期 在作物上最后一次施药,至大葱收获并保证农药残留不超标所需间隔的天数。 3.8 防治指标 即经济阈值,为防止有害生物达到
4、经济危害水平而设立的种群密度或发生程度。 4 主要防治对象及其防治指标 3.1 斑枯病 病叶率 5%。 3.2 锈病 病叶率 1%-2%。 3.3 蚜虫 单株蚜量 5-15 头。 3.4 夜蛾( 甘蓝夜蛾、斜纹夜蛾、黑点银纹夜蛾、银纹夜蛾、紫苏夜蛾)百株虫量 30 头。 3.5 小地老虎 每m 2 0.5 头。 4 综合治理技术 4.1 播种育苗期 4.1.1 农业措施 DB37/T 5262004 2 4.1.1.1 清园,处理残枝落叶,减少越冬虫数;冬季深翻土壤,冻死越冬幼虫;轮作,忌与唇形科作物 连茬或套作。 4.1.1.2 选择表土不易板结、通气保水性好、含腐殖质较高的肥沃土壤作苗床。
5、每 667m 2 苗床先于地表 均匀施用腐熟的鸡羊粪 200kg,翻入土内,晒垡 10 天后,再撒施复合肥 5kg、尿素 2kg做底肥。肥土混 匀耙平整细后作床,床高 15cm,长宽视地形和操作方便而定。 4.1.1.3 选用日本的食叶紫苏或国内的大叶紫苏品种。 4.1.2 化学防治 播种前用 33%除草通乳油 300 倍液喷洒床面除草,喷药 4 天后播种。 4.2 生长期 4.1.1 农业措施 4.1.1.1 幼苗栽植成活后,每隔半月根际追肥 1 次,每次每 667m 2 大田施尿素 10kg;为加速叶片生长, 提高叶片质量,每月用 0.5%尿素液根外追肥一次;生长期间如遇高温干旱,早晚要浇
6、水抗旱。 4.1.1.2 防治小地老虎 人工捕杀,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枯枝,人工摘除有虫叶片。 4.1.2 物理措施 灯光诱杀:按 2 公顷-3 公顷用频振式杀虫灯一台,挂于植株上方一米,可诱杀甜菜夜蛾、地老虎、 金针虫、蝼蛄等成虫。 4.1.3 生物措施 4.1.3.1 防治夜蛾 保护利用天敌如赤眼蜂、草蛉、瓢虫、 蜘蛛等;或用 25%灭幼脲 3 号悬浮剂 1500 倍-2000 倍液喷雾。 4.1.3.2 防治蚜虫 用 1.8%阿维菌素乳油 3000 倍液喷雾。 4.1.4 化学防治 4.1.4.1 化学除草 定植前 3 天,每 667m 2 用 33%除草通乳油 150-200 m
7、l喷洒土表。 4.1.4.2 防治小地老虎 用 2.5%敌百虫粉剂 1500g 与糠麸混合后撒在畦面诱杀。 4.1.4.3 防治紫苏斑枯病 用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10%世高水分散粒剂 1000 倍液喷雾。 4.1.4.4 防治锈病 用 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喷雾。 4.1.4.5 防治蚜虫 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喷雾。 4.1.4.6 防治夜蛾 用 5%抑太保乳油 1000 倍-1500 倍液;或 80%敌敌畏乳油 800 倍-1000 倍液;或 4.5%高效氯氰菊酯 乳油 2000 倍液喷雾。 5 产品安全控制措施: 5.1 严禁使用
8、高毒、高残留农药。 5.2 严禁使用毒死蜱农药防治害虫 5.3 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5.4 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施药量和施药次数,不得任意提高施药量(或浓度)和增加用药次数(见 附录 A)。 5.5 出口紫苏应按出口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检验合格。 DB37/T 5262004 3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出口紫苏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农药 名称 含量及剂型 主要防治 对象 施用量 g(ml)/667m 2 或稀 释倍数 施药 方法 每季最 多使用 次数 安全 间隔 期 (天) 除草通 33%乳油 杂草 300 倍液 喷洒床面 1 除草通 33%乳油 杂草 150 ml -200ml 喷
9、洒土表 1 代森锰锌 70可湿性粉剂 斑枯病 500 倍液 喷雾 3 15 世高 10%水分散粒剂 斑枯病 1000 倍液 喷雾 粉锈宁 25可湿性粉剂 锈病 1000 倍液 喷雾 2 20 敌百虫 2.5%粉剂 小地老虎 1500g 糠麸混合撒 在畦面 1 7 阿维菌素 1.8%乳油 蚜虫 3000 倍液 喷雾 1 7 吡虫啉 10%可湿性粉剂 蚜虫 1000 倍液 喷雾 2-3 7 抑太保 5%乳油 夜蛾 1000 倍 -1500 倍液 喷雾 灭幼脲 3 号 25悬浮剂 夜蛾 1500 倍 -2000 倍液 喷雾 2 3 敌敌畏 80%乳油 夜蛾 800 倍 -1000 倍液 喷雾 5 5 高效氯氰菊酯 4.5%乳油 夜蛾 2000 倍液 喷雾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