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03.120.20 A 00 DB37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37/T 3919 2020 山东省科技智库评估体系 Evaluation system of Shand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nk tank 2020 - 04 - 03 发布 2020 - 05 - 03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3919 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划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创新战略研究院、山东软科学研究会 、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 。 本标准主
2、要起草人:蒋克华、王强、李海波、李钊、李文强、高婷、陈娜、汝绪伟、郭霞、成妍妍、 杨沣江、徐家莹。 DB37/T 3919 2020 1 山东省科技智库评估体系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科 技智库评估的目的、对象、评估重点、指标体系等。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科技智库评估工作。 2 科技智库评估目的 引导规范山东省科技智库发展,掌握我省科技智库建设与发展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进一步推动山东科技智库体系健康规范发展。 3 评估对象 在山东省内成立的党政部门直属综合类智库、高校科研机构类智库、企业类智库、社会类智库等四 类科技智库。 4 评估重点 评估主要考量以下
3、四个方面 : a) 是否有正确的政治导向、有健全的组织架构、有适合新型智库发展的规章制度和机制模式; b) 是否有一支高端引领、结 构 科学、梯队合理、持续创新的高层次智库团队; c) 是否有一定数量、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成果,高显示度的智库产品,高影响力的智库品牌; d) 是否有良好的资金保障和研究环境。 5 评估指标体系 山东省科技智库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组织与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成果产出及影响、资金与 服务保障等 4个一级指标和 18个二级指标,详见附录 A 。 DB37/T 3919 2020 2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山东省科技智库评估指标体系 山东省科技智库评估指标体
4、系评分表详见表 A.1 。 表 A.1 山东省科技智库评估指标体系评分表 序号 考评项目 考评内容 评分细则 备注 1 组织与制 度建设( 22 分) 机构性质( 5 分) 1.注册法人的实体性研究机构( 3 分);高等学校直属的实体机构(财务单独设立)( 2 分);挂靠 在高等学校院系或者其他单位代管的实体性机构( 1 分)。 2.设有理事会,年度召开理事会一次加 0.5 分,召开两次以上的 1 分( 1 分)。 3.设有学术委员会,年度召开学术委员会一次加 0.5 分,召开两次以上的 1 分( 1 分)。 智库体制( 10 分) 1.加强党的建设,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正常开展党的组织生活(
5、2 分)。 2.建有较为完备的管理规章和制度,体现党管智库的政治导向和服务 公共政策的工作导向( 3 分)。 3.建立适应智库运行规律和特点的科研项目管理、经费管理、团队管理、成果管理等制度并有效运 行( 3 分)。 4.建立适应智库运行规律和特点的晋升评优、人员评价和奖励激励等制度或机制并有效运行( 2 分)。 财务制度( 3 分) 1.建立财务管理制度,有专职财务管理人员,执行有关财务和会计制度( 1 分)。 2.有较为详细的年度预算和决算报告( 1 分)。 3.接受境外资金前,及时以书面形式向有关部门报备( 1 分)。 质量控制( 2 分) 1.有科学务实的智库发展规划及明确的 近期、中
6、期和长期目标( 1 分)。 2.有智库产品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对上报、公开发表、出版物等智库产品有质量管控机制并有 效运行( 1 分)。 DB37/T 3919 2020 3 表 A.1 山东省科技智库评估指标体系评分表 (续) 序号 考评项目 考评内容 评分细则 备注 1 组织与制度建设( 22 分) 信息管理( 2 分) 1. 有完善的档案、信息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1 分 )。 2. 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或规定及时报送相关工作信息( 1 分)。 2 人才队伍建设( 15分) 人才团队( 10分) 1. 专职研究人员 10 人以上的( 1 分), 15 人以上的( 2 分)。 2. 研究团
7、队中具有高级职称者 1 人以上的( 2 分), 3人以上的( 4 分)。 3. 省级以上人才称号的智库带头人( 1 人 1 分,满分 4 分)。 人才培训( 2 分) 1. 有年度培训学习计划并有效实施( 0.5 分)。 2. 定期组织研究人员开展业务学习与研讨( 0.5 分)。 3. 积极派出研究人员参加上级部门或业务相关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 1 分)。 人才引进( 3 分) 1. 年度引进专职博士研究人员( 1 人得 1 分,累积不超过 3 分 ) 。 2. 年度引进(含柔性引进)教授(研究员)( 1 人得 1.5 分,累积不超过 3 分 )。 3. 年度 引进(含柔性引进)离退休学者型党
8、政官员作为研究员( 1 人得 1.5分,累积不超 过 3 分 )。 3 分满分 3 成果产出及影响( 53分) 成果产出数量( 8 分) 1. 年度完成研究报告(每项 1 分,累积不超过 4分)。 2. 年度举办智库论坛、专题会议或其他品牌性决策咨询活动(每项 1 分,累积不超过 4分)。 决策影响力( 20分) 1. 决策咨询成果获得党政领导肯定性批示(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 1 项分别计 4分、 3 分、 2 分、 1分 )。 2. 决策咨询成果被人大部门立法引用(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 1 项分别计 5 分、 3 分 、 2 分)。 3. 决策咨询成果被省部级以上部门制定标准、行
9、业规范等引用(国家级、省部级 1 份分别 计 2 分、 1分)。决策咨询成果被国际组织引用 1 项计 2 分。 4. 被各级党委政府部门政策文件或规划等采纳、领导讲话采纳(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 县处级 1 项分别计 4 分、 3 分、 2 分、 1分)。 5. 在省级以上内参(新华社内参、求是内参、人民日报内参、光明内参等)发表内参(每 篇计 0.5 分),在省级内参或参阅件、呈阅件发表内参者(每篇计 0.5 分,满分 3分) 所有智库成果 需要提供书面 证明材料。 20 分满分。 DB37/T 3919 2020 4 表 A.1 山东 省科技智库评估指标体系评分表 (续) 序号 考评项目
10、 考评内容 评分细则 备注 3 成果产出及影响( 53分) 决策影响力( 20分) 6. 参加山东省委、省政府集体学习、报告会并授课(每次计 5 分,满分 10分)。 7. 参与国家(省、市)重大决策咨询活动,包括法律法规、发展规划、战略和 政策、实施意见、行动计划制定等重大决策咨询和文件起草工作,以及重大政 策预研、联合调研、第三方评估(认定)、专题研究等决策咨询委托任务(国 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每次分别计 4 分、 3分、 2 分、 1 分)。 所有智库成果 需要提供书面 证明材 料。满分 20分。 公众影响力( 10分) 1. 决策咨询成果在媒体理论版面和学术版面发表(国家、省级
11、、设区市级 1项计 3分、 2分、 1分)。 2. 决策咨询成果被设区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引用或报道( 1 项计 1 分,满分 3分)。 3. 决策咨询成果在国际著名媒体发表( 1 项计 2 分,满分 2分)。 4. 决策咨询成果在智库所主办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传播( 1 项计 0.5 分, 满分 2 分)。 学术影响力( 5分) 1. 年度出版专著、皮书等智库产品(每项 2分,满分 5分)。 2. 年度公开发表论文(每项 0.5分,满分 2分)。 成果传播力( 3分) 1. 编辑出版连续性简报(每期 0.2 分,满分 1 分)。 2. 编辑出版连续性出版物(期刊 /集刊 /)(每种 0.5 分
12、,满分 1分)。 3. 围绕相关决策咨询领域,每年举办具有一定特色和影响力的决策咨询活动(每 次 0.5 分,满分 1分)。 4. 有独立的门户网站( 0.5 分)。 5. 有运行良好的两微一端(微信公众号、微博、 APP)(每项 0.5 分、满分 1.5 分)。 DB37/T 3919 2020 5 表 A.1 山东省科技智库评估指标体系评分表 (续) 序号 考评项目 考评内容 评分细则 备注 3 成果产出及影响( 53分) 成果获奖( 4分) 1. 获得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 奖(一等奖 4 分;二等奖 3 分;三等奖 1 分)。 2. 获得省级决策咨询奖(一等奖 4 分;二等奖 2 分;三等
13、奖 1 分)。 每 1 项单独计 分,满分 4 分。 承担课题( 3 分) 1. 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或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分,满分 3 分)。 2. 承担党政部门委托项目(省部级 1.5 分,厅局级 1 分,县处级 0.5 分,满分 3 分)。 每 1 项单独计分,满分 4 分。 4 资金与服务保障( 10 分) 资金保障( 6 分) 1. 党政部门委托咨询课题经费(每 10 万计 1 分),其他纵向经费(每 10 万计 0.5 分)。 2. 自行配套智库研究资金 1: 0.5 以上的( 1 分); 1:1 以上的( 2 分)。 办公条件( 2 分) 1. 专职研究人员有固定办公场所( 0.5分)。 2. 办公设备完备(电话、传真、打印机、复印机、投影机等)( 0.5 分)。 3. 具备智库研究必需的图书、期刊及网络文献、资源、数据库等( 1 分)。 其他条件( 2 分) 1. 具有功能完备的信息采集分析系统( 2 分)。 总分 100 分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