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40.10 B 92 DB37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3932 2020 异位发酵床处理猪场粪水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reatment of pig manure by ectopic deep litters 2020 - 04 - 03 发布 2020 - 05 - 03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3932 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
2、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红波、蔺海朝、周开锋、杨景晁、金娉婷、张伶燕、陈雪梅、宋洪刚、张德 旗、李海花、乔家运、盛清凯。 DB37/T 3932 2020 1 异 位发酵床处理猪场粪水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舍外异位发酵床的要求、制作方法、垫料管理、床舍管理和废弃垫料利用。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规模的猪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6624 畜禽养殖污水贮存设施设计要求 NY/T 1168 标准畜
3、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 3048 发酵床养猪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异 位发酵床 铺设在猪舍外的发酵池内,借助外源菌种进行有氧发酵,对粪尿进行分解,并有一定厚度的垫料层。 4 要求 4.1 选址 按照 NY/T 1168选址,与猪场粪水贮存池毗邻。 4.2 配套专用设施设备 设施包括粪水贮存池、发酵池及其阳光棚等;设备包括喷淋机、带切割装置的排污泵、翻抛机等。 4.3 粪水贮存池 粪水贮存池按照 GB/T 26624设计,粪水贮存池上方遮盖避雨雪设施。粪水贮存池安装带切割装置的 排污泵。 4.4 发酵池 4.4.1 容量 DB37/T 393
4、2 2020 2 按照每立方垫料每日最高可发酵处理粪水 30 kg或每吨粪水需要垫料 33 m3的参数进行设计,确定发 酵池的容量。发 酵池壁高度高于 0.8 m,长度和宽度依据粪水池中粪水储存量确定。发酵池地面和墙体 内侧面做防渗漏处理。 4.4.2 建筑方式 发酵池分为地上式、地下式及半地上式,不同地区根据地下水位高低和土壤情况确定,地下水位较 高地区宜采用地上式。发酵池上方宜设置阳光棚。屋顶为双面坡式或圆顶式。窗户为卷帘式、推拉式或 平开窗式。 4.5 原料要求 4.5.1 猪粪水 猪粪水总固形物 5.0 %。 4.5.2 垫料原料 垫料原料无腐烂、无霉变、无污染、无异味。单一垫料原料或
5、不同原料组合后的混合垫料碳氮比大 于 25: 1,原料碳氮比参见附录 A,垫料原料组合配方参见附录 B。 4.5.3 菌种 菌种符合 NY/T 3048。 5 发酵床制作 5.1 原料的装填 每立方米垫料添加菌种 0.2 kg 0.3 kg,将菌种与垫料原料混匀,调节垫料湿度至 40 % 60 %为宜。 垫料湿度的感官判定标准为手握成团、指间不滴水、落地散开。 5.2 垫料发酵 将配制好的垫料在发酵池内发酵,垫料上表面下 20 cm处的最高温度不低于 50 ,持续 5 d以上。 6 发酵池垫料管理 6.1 喷洒粪水及翻耙 向发酵好的垫料喷洒粪水,然后翻抛机翻耙。每次粪水的喷洒量,依据垫料湿度进
6、行调整,调整后 垫料的湿度 40 % 60 %。 6.2 粪水喷洒量和间隔 翻耙后,垫料温 度先升高后降低。在垫料温度维持在 30 以上时,进行下一次粪水喷洒。根据垫 料的湿度调整喷洒量。喷洒间隔期 7 d 10 d为宜。 6.3 翻耙深度和间隔 DB37/T 3932 2020 3 根据垫料温度及湿度调整翻耙深度和间隔期。浅翻时,翻耙深度 20 cm 40 cm,间隔期宜为 7 d 10 d。深翻时,从垫料底部向上翻耙,间隔期宜为 14 d 20 d。 6.4 垫料原料的补充 当发酵池内垫料的高度下沉 5 cm时,应及时补充垫料原料,以维持发酵池内垫料的总量。当翻耙后 垫料温度不再升高时,补
7、充碳氮比大于 25的垫料原料或菌种。 7 发酵床舍管理 7.1 寒冷季节管理 防止 垫料热量散失,采取关闭门窗、增加垫料厚度及垫料覆盖透气性的草帘等保温措施。翻耙时间 宜在中午,翻耙时进行通风。 7.2 其它季节管理 夏季降低垫料厚度,翻耙时间宜在早上或傍晚。 8 废弃垫料利用 废弃垫料的利用按照 NY/T 1168执行。 DB37/T 3932 2020 4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几种常见原料的碳氮比 几种常见原料的碳氮比见表 A.1 表 A.1 几种常见原料的碳氮比 种类 碳( %) 氮( %) C/N 锯末 58.4 0.12 492 麦秸 47.03 0.48 97.98
8、 玉米秸 46.7 0.48 97.3 麦秸 46.5 0.48 96.9 谷壳 41.64 0.46 90.52 玉米秸 42.3 0.48 88.13 玉米芯 42.3 0.48 88.1 甘蔗渣 53.1 0.63 84.2 稻草 45.59 0.63 72.37 稻草 42.3 0.72 58.7 柳树屑 51.6 0.9 57.3 杨树屑 50.1 1 48.8 栗树屑 50.4 1.1 45.8 棉籽壳 43 1.24 34.68 野草 46.7 1.55 30.1 棉籽壳 56 2.03 27.6 黄豆秸 49.8 2.44 20.4 麦麸 44.7 2.2 20.3 米糠 41
9、.2 2.08 19.8 DB37/T 3932 2020 5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常用几种垫料的组合配方 B.1 常用几种垫料的组合配方 配方一: 40% 60%锯末, 60% 40%稻壳。 配方二: 40% 60%锯末, 60% 40%刨花。 配方三: 30%未粉碎谷壳, 70%粉碎谷壳。 配方四: 40%锯末, 30%稻壳, 30%花生壳。 配方五: 70%锯末, 30%芦苇秆(切成 5 cm 8 cm)。 配方六: 40%锯末, 40%稻壳, 20%玉米芯。 配方七: 40%锯末, 40%稻壳, 20%金针菇废料 。 B.2 配方的使用方法 以上各配方再按要求添加菌种和能促使菌种扩繁的麸皮、玉米面和米糠等营养物。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