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40 B 61 DB37 山东省 地方标准 DB 37/T 4055 2020 卫矛属乔木型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arbor type seedling cultivation for Euonymus arbor trees 2020 - 07 - 09 发布 2020 - 08 - 09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4055 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农
2、业大学、山东绿苑市政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淄博市彩叶卫矛研究所、淄博 市凯创园林有限公司、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华 田、梁中贵、王延平、周成刚、孟诗原、韦业、翟慎学、张允东、曹利霞。 DB37/T 4055 2020 1 卫矛属乔木型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卫矛 属( Euonymus Linn.)乔木树种白杜(又名丝棉木, E. maackii)和西南卫矛( E. hamiltonianus)的播种育苗、大苗培育、病 虫害防治、苗木出圃、育苗档案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卫矛属 2个乔木型树种白杜和西南卫矛绿化大苗的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
3、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T 10016 林木种子贮藏 GB/T 16619 林木采种技术 GB/T 23473 林业植物及其产品调运检疫规程 LY/T 1880 木本植物种子催芽技术 LY/T 2290 林木种苗标签 3 播种育苗 3.1 种子采集、调制、贮藏 3.1.1 采集 选择树干通直、树冠饱满、生长量大的成龄采种母树,待采种母树上有少量 成熟 果实的果皮开裂显 露种子时,一次性集中采
4、收种实。采种技术按照 GB/T 16619执行。 3.1.2 调制 摊晾种实,待果皮开裂时,敲打揉搓取出种子,经过筛和分拣后,将种子在水中揉搓淘洗去掉假种 皮,得到纯净种子。 3.1.3 贮藏 种子贮藏方法采用干藏法和沙藏法,具体技术按照 GB/T 10016执行。 3.2 种子 催芽 秋季播种无需催芽;春季播种催芽技术按照 LY/T 1880执行。 3.3 圃地选择与整地 DB37/T 4055 2020 2 3.3.1 选地 选择 交通方便、 地势平坦、地下水位适中、排灌水条件良好的壤质土。 3.3.2 整地 冬季或 早春深耕育苗地,耙平后按照畦宽 1.0 m 1.5 m整畦,畦背宽 30
5、 cm 40 cm,高 20 cm。按 照 30 m3/ha 60 m3/ha施肥量, 将腐熟有机肥撒施于畦面,旋耕后耙平,灌溉后待播种。 3.4 播种 3.4.1 季节 春季土壤化冻以后 ,待催芽种子 1/3露白时适时播种;或秋季土壤上冻前播种。 3.4.2 方法 条播,待土壤商情适宜时,将混沙种子沿播种沟条状播入 , 覆土后隔天轻踩踏实,覆膜。 3.4.3 技术参数 播种 沟深度 2 cm 3 cm, 宽度 5 cm左右, 种子间距 2 cm 3 cm, 覆土厚度春播 1 cm 2 cm,秋播 2 cm; 培育 1 a生 移植 苗行距 30 cm 50 cm,培育 2 a生 移植 苗行距
6、40 cm 60 cm。 3.5 苗期管理 3.5.1 间苗定苗 生长季节待苗高 20 cm左右时, 间苗定株。 培育 1 a生苗, 留苗 株距 15 cm 20 cm;培育 2 a生苗, 留苗 株距 30 cm 40 cm。 3.5.2 其它 管理 措施 按照 GB/T 6001执行 。 4 大苗培育 4.1 圃地选择与整地 同 3.3。 4.2 移植 4.2.1 移植密度 可按照一定株行距定植, 期间 不调整密度;或早期密植 ,期间 分期分批连续多次剔苗,培育不同规 格的大苗 。 移植后的密度依培育的苗木规格而定 , 具体见附录 A(表 A.1) 。 4.2.2 移植技术 4.2.2.1
7、栽植季节 秋季栽植时期为 11月中下旬,春季栽植时期为 3月上中 、 旬萌芽前。 DB37/T 4055 2020 3 4.2.2.2 打点挖穴 按照移植苗 培育要求的 株行距 (按照 附录 A,表 A.1) 打点 挖穴,树穴 长、宽、深 0.6 m 0.8 m,将 腐熟有机肥与熟土混匀后施入树穴下部,每穴施有机肥 10 kg 20 kg。 4.2.2.3 栽植 选用 1 a 2 a生健壮、根系发达的裸根苗,栽植深度苗木原根茎入土深度一致,栽后灌水、封穴。 4.3 树干 培养 4.3.1 基本要求 树干通直饱满,干高依绿化工程要求而定。一般城市公园绿化要求干高 2 m左右,普通行道绿化要 求干
8、高 2.5 m左右,城市各级干道绿化要求干高 2.8 m 3.5 m。 4.3.2 培养方法 移植后 1 a 2 a,于春季发芽前自地面 5 cm高以下平茬,萌芽后选留 1个长势健壮的萌条作为主干 继续培 养。生长季节及时修去主干上的竞争性侧枝,加强肥水管理,以确保平茬当年培养成高度 2.5 m 3.5 m的通直主干。 4.4 树冠培养 4.4.1 原冠 4.4.1.1 在主干 培养 过程中,待干高达到绿化工程规格要求后,修去分枝点以下侧枝。 4.4.1.2 在树干分枝点以上,间隔 20 cm 40 cm 选留健壮挺拔的侧枝作为骨干枝,修去树干上多余侧 枝和保留骨干枝上的下垂细弱枝。 4.4.
9、2 整形冠 4.4.2.1 在主干 培养 过程中,待干高达到绿化工程规格要求后,于春季发芽前在主干规格高度以上 30 cm 50 cm 处截干,从上部萌芽抽生的新梢中选留 3 个方位分布均匀、直立健壮的枝梢作为一级骨干枝, 去掉多余萌芽萌条;生长季节及时抹除骨干枝中下部的萌芽。 4.4.2.2 翌年春季发芽前在一级骨干枝 0.5 m 1.0 m 处短截,萌芽抽梢后在每个一级骨干枝外侧选留 2 个健壮 、开张 角度 30 45 的 枝梢作为二级骨干枝;生长季节及时抹除二级骨干枝中下部的萌芽。 4.4.2.3 继续培养数年,直至树干粗度和冠幅达到规格标准要求,形成树冠饱满、骨干枝健壮开张、 内堂通
10、透 、规格一致 的 “ 三股六杈 ” 形树冠。 4.4.3 高接冠 4.4.3.1 树种与品种 (系) 选择 可选择彩叶丝棉木、彩叶或常绿北海道黄杨(冬青卫矛)、金丝吊蝴蝶(陕西卫矛)、常绿胶州卫 矛等 树种或品种(系) 。 4.4.3.2 接穗 接 穗采集时期和制作方法根据嫁接时期和嫁接方法确定,具体按照以下要求进行: DB37/T 4055 2020 4 a) 硬枝嫁接的接穗应在冬季或早春芽膨大前采集,选择 1 年生健壮长枝,在中上部截取长 5 cm 7 cm 接穗(每穗 3 5 个 饱满 芽子),蜡封后用湿润纸巾包裹,装入塑封袋后置于冰箱内 0 恒温保存备用。 b) 半木质化接穗嫁接,应
11、在 6 8 月份采集当年半木质化健壮新梢,剪去叶片 ( 保留叶柄 ) ,置 于清水中,随时截取接穗嫁接。 4.4.3.3 嫁接部位 直接在 4.4.2中培养的一级骨干枝或二级骨干枝上嫁接,每个嫁接部位嫁接 1 2个接穗。 4.4.3.4 嫁接 方法与嫁接时期 春季萌芽期 采用劈接或舌 接 方法进行硬枝嫁接;生长季节 6 8月份嫁接,采用插皮接或带木质部芽 接方法嫁接 。 4.4.3.5 嫁接后管理 嫁接后的管理措施包括以下环节: a) 枝接后 10 d,检查成活率,发现嫁接未成活及时补接 ; 发芽后及时抹除砧木萌芽 ;新梢 20 cm 以上时,及时 缚绑固定接穗 以 避免风折。 b) 接穗 抽
12、梢后,选留 1 2 个健壮挺拔、开张角度 30 45 的新梢作为骨干枝,剪除多余新梢。 c) 每年生长季节及时剪除当年抽生新梢中 、 下部的萌芽, 或于冬春季节 疏除 细弱枝、 平展 枝和 下 垂枝,形成内堂通透 、规格一致 的树冠。 5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危害部位及防治方 法 按照 附录 B(表 B.1) 。 6 苗木出圃 6.1 苗木调查 按照 GB 6000和 GB/T 6001执行 。 6.2 苗木检疫 按照 GB/T 23473执行 。 6.3 起苗、修剪、运输 6.3.1 起苗 6.3.1.1 起苗前灌水,待土壤墒情适宜时起苗。 6.3.1.2 直径 5 cm 以下
13、的小规格苗木,可起裸根苗,要求根系完整,根幅 30 cm 50 cm。直径 5cm 以上的大苗, 宜 带土 球 起苗,土 球 直径 宜 5 10 倍苗木直径。 6.3.2 修剪 6.3.2.1 生长 季节 移栽 ,保留全部一级和二级骨干枝,适当 修剪 去除 1/3 1/2 小枝。 6.3.2.2 休眠期移栽 ,可保留全冠或适当减小修枝量。 DB37/T 4055 2020 5 6.3.3 运输 苗木装车后用篷布遮盖,防止苗木因风吹 日晒失水。 7 育苗档案 7.1 种苗繁殖材料的基本信息 按照 LY/T 2290规定的要求填写 种苗标签。 7.2 育苗地信息 详细记录育苗地所处的具体位置、面积
14、、预期出苗的数量和规格;描述育苗地地形、土壤等基本特 征。 7.3 育苗过程 详细记录苗圃地整地、作床、播种或 嫁接的时期和方法; 苗木生长过程中所发生的现象、采取的措 施及取得的效果;各项育苗作业实际用工量、化肥、农药、水电、其它物料的使用情况 ;起苗后苗木预 处理措施等。 7.4 苗木销售信息 详细记录苗木销售 地点、联系人 和 联系方式 , 销售苗木数量 和 用途。 7.5 档案记录及保存 育苗档案的建立、记录和 保存工作由苗圃技术人员负责。做到专人管理,按时入档,准确无误,妥 善保管,有据可查。 DB37/T 4055 2020 6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移植苗培育过程中
15、不同苗木规格的参考密度(株行距) 表 A.1 不同规格苗木的移植密度(株距 m行距 m) 苗木规格(米径 /cm) 5以下 5 8 8 12 12 15 15以上 一次性移植,中间不调 整密度 1.52 23 34 3 44 6 46 中间多次调整密度 定植株行距 1.52 继续培养数年,米径达到 5 8时 , 隔行或隔株剔苗,将株行距调整至 23 继续培养数年,当米径达到 8 12时隔行或 隔株剔苗,将株行距调整至 34 继续培养数年,当米径达到 12 15时隔行或隔株剔苗,将株行距调整至 3 44 6 隔行或隔株剔苗,将株行距调整至 46 ,继续培养数年直至米径达到 15以上 DB37/T
16、 4055 2020 7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卫矛属树木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表 B.1 卫矛属树木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类 别 种类 危害部位及症状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虫 害 金星尺蛾 Abraxas suspecta 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能 将全部叶片吃光。 1 a发生 1 3代。蛹在浅土中越 冬,翌年 5月羽化产卵, 5月下旬 幼虫孵化。 10月下旬老熟幼虫入 土 化蛹越冬。 幼虫期喷洒 25 %灭幼脲胶悬剂 1000倍 液,或 Bt乳剂 500 800倍液,或 20 %灭 扫剂乳油 2000倍液,或 10%多来宝悬浮剂 2000倍掖、 2.5 %功夫乳油 2000 300
17、0 倍液。结合肥水管理,人工挖除虫蛹。 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女贞叶刺 瘿螨 Phylloco ptes ligustri 多分布于叶背面的主脉 两侧,刺吸苗木新梢、嫩 叶的汁液。被害叶初期出 现褪绿斑点,幼叶被害 后,叶面呈凸凹状,危害 严重时,引起落叶,影响 苗木生长。 1 a发生 18 20代。 5月中下旬开 始危害,引起苗木反复落叶、萌 发 后再度落叶。至 12月上、中旬 在苗木腋芽缝中越冬。 喷洒 3 %阿维菌素乳油 1000 1500倍液, 加 40 %毒死蜱乳油 500 800倍液,也可 用阿维甲氰、哒螨灵、螺螨酯等药物进 行防治。喷药一定要细致周到,才能收 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18、扁刺蛾 Thosea sinensis 主要危害叶片。 1 a发生 1代,老熟幼虫在浅土层 越冬,幼虫 5月化蛹, 6月初羽化 产卵 6月中下旬为幼虫危害期, 8 月下旬以后入土化蛹。 挖除越冬茧,杀灭越冬幼虫。幼虫危害 期喷洒 Bt乳剂 500倍液或溴氰菊酯 2000 倍液。 红蜘蛛 Panonych us ulmi 危害叶片,受害植株叶片 泛黄、提前脱落。 1 a发生 10代左右,以受精雌成虫 在土块、落叶或枯枝上越冬。危 害期 3月下旬至 9月、中下旬。 早春萌芽期喷施 3 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 灭越冬成虫。生长期发现危害症状喷施 1.8 %阿维菌素乳油 6000 8000倍液,或 30
19、%克螨特可湿性颗粒 500倍液。 日本龟蜡 蚧 Ceroplas tes japonicu s 主要危害叶片。 1 a发生 1代,以受精雌虫越冬。 越冬雌虫 5月下旬产卵, 8月下旬 若虫开始孵化,幼龄若虫爬上树 叶危害,固定之后开始分泌蜡质。 45 d后雌雄开 始分化, 8月下旬雄 虫羽化交尾, 9月中旬雌成虫陆续 转移到枝条上, 11月上旬越冬。 若虫初孵化期喷施 1.2 %烟参碱乳剂 1000倍液,若虫结蜡初期喷洒 10 %吡虫 啉可湿性颗粒 1500倍液。 病 害 褐斑病 brown spot 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 出现深黄色圆形斑点,后 逐渐变成褐色。严重时导 致叶片提前脱落,树势
20、减 弱。 夏季高温稿湿期发病严重。病斑 逐渐扩展为不规则状,后期病斑 呈红褐色或灰色。病原菌丝体在 落叶上越冬,翌年春季形成孢子, 随风雨传播。 清除落叶并销毁。早春发芽前喷施 3 5 波美度石硫合剂以消灭越冬病源。 加强 管理,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提高树势和抗病力。发病初期喷施 50% 多菌灵可湿性颗粒 500倍液或 75 %百菌 清可湿性颗粒 700倍液,每 7 d喷施 1次, 连续 3 4次。 DB37/T 4055 2020 8 表 B.1(续) 类 别 种类 危害部位及症状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病 害 白粉病 Bacillus subtilis 主要危害叶片和嫩梢。发 病初
21、期叶片上着生白色 圆形斑,并逐渐连接成不 规则状大病斑,手摸可见 白色粉末状物。发病严重 时导致嫩叶畸形、老叶皱 缩、嫩梢萎缩。 3月初至 10月中、下旬均可发病。 病原菌丝体秋末冬初产生灰色膜 状菌 层越冬,春季温度适宜大量 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 冬季及时清理落叶并销毁。发病初期喷 施 70 %硫菌灵可湿性颗粒 1000倍液,或 10 %多效霉素可湿性颗粒 500倍液,或 25 %粉锈宁可湿性颗粒 1000倍液, 7 d 10 d喷施 1次,连续 3 4次。 干腐病 canker disease 主要侵染危害苗干,导致 树皮局部死亡,甚至整株 死亡。 夏秋季节与雨热同步发生,密度 大的苗圃发生严重。 发病早期,可用 80 % 402抗菌剂,或 80 % 乙蒜素乳油,或 95 % CuSO4晶体,在病 斑上划线或刮除病斑后喷药防治。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