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30 B 40 DB37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381 2020 代替 DB37/T 381 2003 肉鸭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afe meat duck production 2020 - 04 - 26 发布 2020 - 05 - 26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381 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替代 DB37/T 381 2003商品肉鸭生产技术规程,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肉种鸭饲养管理规范;
2、 增加了商品肉鸭多层平养饲养模式; 增加了疫情处理条款; 删除了环境保护内容,增加了无害化处理方式; 增加了鸭场生产记录和档案管理。 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山 东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临沂大学、威海市畜牧业发展中心、山东和 康源生物育种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众客食品有限公司、樱源有限公司、烟台绿叶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敏训、李玉峰、黄兵、孟凡生、李磊、袁卫峰、石海艇、张金强、冯战胜、 王爱峰、吕淑荣。 DB37/T 381 2020 1 肉鸭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肉鸭安全生产
3、的鸭场环境与 设施 、人员、引种、饲养管理、卫生防疫、记录与 档案 。 本标准适用于肉种鸭和商品肉鸭的安全生产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 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T 1167 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 NY/T 1168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 2122 肉鸭饲养标准 NY/T 2843 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输兽医卫生
4、规范 NY/T 3075 畜禽养殖场消毒技术 NY 5027 畜禽饮用 水水质 NY 5263 肉鸭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DB37/T 1924 生态环保养鸭场(小区)建设及生产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 2015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2016年第 666号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农医发( 2017) 25号 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 2006年第 67号 3 定义与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商品肉鸭 指肉用型鸭,主要特点是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效率高。 正常情况下,饲喂 6 8周
5、龄出栏的鸭。 3.2 肉种鸭 指以生产种蛋,孵化繁殖商品肉鸭为目的而饲养的种鸭。 DB37/T 381 2020 2 3.3 全进全出 同一鸭场只饲养同一批次的鸭,同时进场,养成后又在同一时间运出屠宰。 3.4 休药期 肉鸭从停止给药到许可屠宰上市的间隔时间。 3.5 鸭场废弃物 包括垫料、鸭粪尿、污水、病死鸭、过期兽药、不再使用的饲养用具、残余的饲料和疫苗等。 4 鸭场环境与设施 4.1 鸭场选址、规划布局及设计建造应符合 DB37/T 1924 生态环保养鸭场(小区)建设及生产技术规 范要求。 4.2 生产区内不应饲养其他动物。 4.3 鸭场应设有专门污物和废弃物无害化处 理区,具有污水处
6、理系统和防火设施,具有防渗漏和溢流 设施,对周围环境不造成污染。 5 人员 5.1 鸭场管理人员应具有畜牧兽医专科及以上学历,具有肉鸭或种鸭养殖相关知识,熟悉国家相关政 策和法律法规。 5.2 鸭场应配有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和养殖生产人员。所有人员应经过相应培 训,具备相应能力。 5.3 生产人员实行定期工作制度,无特殊情况不得离开生产岗位,不得串岗。 5.4 饲养员进入生产区时,要经过消毒,更换消毒过的防疫服和鞋帽。生产区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 因特殊情况必须进入者,需经过消毒并更换防疫服和鞋帽后方可进入。 5.5 生产人 员及技术人员应身体健康,定期体检,不得患有人鸭共患
7、疾病,防止人人之间或人鸭之间 传播疾病。 6 引种 6.1 引入种鸭或商品鸭应从非疫区、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种 鸭场或专业孵化场引进。其运输按照 NY/T 2843 执行,并按 GB 16567 要求进行检疫。 6.2 同一栋鸭舍的所有鸭应来源于同一种鸭场或孵化场相同批次的雏鸭。 7 饲养管理 7.1 应根据肉鸭的习性及日龄调整鸭舍内的温度、湿度、饲养密度、光照等技术参数,保障饲养鸭群 的舒适度。 DB37/T 381 2020 3 7.2 肉鸭生产宜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 7.3 饲料应符合 GB 13078 的 要求。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参照 NY/
8、T 2122 规定执行。 7.4 饮水应符合 NY 5027 的要求。 7.5 鸭舍内有害气体含量应符合 NY/T 1167 规定。 7.6 饲养管理方法参见附录 A。 8 卫生防疫 8.1 兽医卫生防疫应符合 NY 5263 和相关法规的规定。 8.2 免疫接种: a) 鸭场免疫工作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 b) 鸭场应根据疫病流行情况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参见附录 B; c) 鸭场应制定免疫监测计划,对免疫效果进行评价。 8.3 疫病监测。 8.4 疫病净化 根据本地动物疫病净化计划,制定适合的净化计划,实行有效的净化措施。 8.5 卫生消毒: a) 鸭场卫生消毒应符合 N
9、Y/T 3075 规定; b) 消毒方法及消毒剂参见附录 C 和附录 D。 8.6 兽药: a) 兽药的采购、贮存、使用及过期药品的处理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和中华人民共 和国兽药管理条例规定; b) 鸭场应根据本场的疫病发生、流行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用药程序。 8.7 隔离。饲养人员观察到鸭群异常,应及时报告鸭场兽医人员,对异常鸭群进行隔离处理。 8.8 疫情处理。出现疑似传染性病例时,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相关规定与程序进行 疫情的报告与处置。 8.9 无害化处理: a) 鸭场产生的垫料、粪便、污水等废弃物应按照 NY/T 1168 处理,排放物应符合 GB 18596 规定;
10、 b) 病死鸭应按照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9 记录与档案 鸭场应按照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建立养殖记录与档案。 DB37/T 381 2020 4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饲养管理 A.1 种用肉鸭 A.1.1 育雏期 A.1.1.1 育雏前准备 A.1.1.1.1 准备好饲料、料槽、水槽、温控设备、垫料、药物等,检修好门窗。 A.1.1.1.2 进雏前 2周,应对鸭舍、用具等进行清扫、冲洗、消毒,然后进行设备维护,最后进行熏蒸 消毒。 A.1.1.1.3 进雏前 12 h 24 h,应将育雏舍温度提高到 33 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 65
11、%左右。 A.1.1.2 饮水与开食 雏鸭出壳 12 h后即可饮水,水中可添加多维素和 5 %葡萄糖。饮水后即可开食。 A.1.1.3 饲喂 1周龄内日喂 6次 8次, 2周龄 4周龄日喂 1次 3次。日采食量根据种鸭体重及均匀度进行适当调 整。 A.1.1.4 饲养密度 种鸭各时期的饲养密度见表 A.1。 表 A.1 种鸭各时期的饲养密度 (只 /m2) 项目 育雏期 育成期 1 周龄 2 周龄 3 周龄 4 周龄 5 周龄以后 饲养密度 13 18 10 13 7 10 5 7 3 4 A.1.1.5 温度和湿度 育雏期 1周龄内每日温度下降 0.5 。种鸭育雏期鸭舍适宜温度和湿度见表 A
12、.2。 表 A.2 种鸭育雏期鸭舍适宜温度和湿 度 项目 1 周龄 2 周龄 3 周龄 温度 33 30 29 25 24 21 湿度 60 % 65 % 55 % 60 % 55 % 60 % A.1.1.6 光照 A.1.1.6.1 开放式 DB37/T 381 2020 5 3日龄以内光照时间为 24 h/d,以后每天缩短 0.5 h 1.0 h光照,光照强度 15 Lx 20 Lx, 21日龄 以后采用自然光照。 A.1.1.6.2 封闭式 3日龄以内光照时间为 24 h/d,以后每天缩短 0.5 h 1.0 h,直到减至 17 h为止,光照强度 15 Lx 20 Lx。 A.1.1.
13、7 分栏 根据鸭体重大小及体质 强弱分开饲养。 1日龄 14日龄每 栏饲养以 500只 800只为宜, 15 d 28 d 每栏饲养以 300只 500只为宜。 A.1.2 育成期 A.1.2.1 饲喂 公母分群饲养,采取定时饲喂, 5周龄 7周龄每天饲喂 1 2次, 8周龄 24周龄每天饲喂 1次,自由 饮水。公鸭群内,加入 20 %数量的母鸭。 A.1.2.2 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见 A.1.1.4表 A.1。 A.1.2.3 温度和湿度 4周龄 19周龄适宜温度 18 24 ,舍内相对湿度为 60 % 65 %。 A.1.2.4 光照 开放式自然光照, 16周龄 23周龄光照时间应控制在
14、12 h 17 h,从 16周龄开始应增加光照,每周 增加光照 0.5 h 1 h,直至 加至 17 h。 封闭式光照参照 A.1.1.6.2。 A.1.3 产蛋期 A.1.3.1 适时混群 应在 19周龄 20周龄间将公母鸭混群饲养。 A.1.3.2 公母比例 自然交配公母以 1:5比例混养,人工受精公母比例为 1:20 1:30。 A.1.3.3 产蛋箱 每 3 4只母鸭设一个产蛋箱,产蛋箱规格为:长 50 cm,宽 40 cm,高 40 cm。 A.1.3.4 饲喂 应从 19周龄开始改喂产蛋日粮。鸭产蛋期应投喂少量砂砾,自由饮水。 A.1.3.5 饲养密度 地面平养 3只 /m2 4只
15、 /m2。 DB37/T 381 2020 6 A.1.3.6 温度和湿度 鸭舍适宜温度 15 20 ;舍内相对湿度 60 % 65 %。 A.1.3.7 光照 维持 17 h/d,光照强 度 15 Lx 20 Lx。 A.1.3.8 种蛋管理 收集种蛋后立即选蛋,剔除不合格蛋,经熏蒸消毒;种蛋存放期不超过 1周。蛋库温度 12 18 , 相对湿度 70 % 80 %。 A.2 商品肉鸭 A.2.1 育雏期 A.2.1.1 育雏前准备 A.2.1.1.1 准备好饲料、料槽、水槽、温控设备、垫料、药物等,检修好门窗。 A.2.1.1.2 进雏前 2周,应对鸭舍、用具等进行清扫、冲洗、消毒,然后进
16、行设备维护,最后进行熏蒸 消毒。 A.2.1.1.3 进雏前 12 h 24 h,应将育雏舍温度提高到 33 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 65 %左右。 A.2.1.2 饮水与开食 雏鸭出壳 12 h后即可饮水,水中可添加多维素和 5 %葡萄糖。饮水后 即可开食。 A.2.1.3 饲喂 保持自由采食,保证饲料新鲜清洁,防止霉变。 A.2.1.4 饲养密度 雏鸭的饲养密度同饲养季节、饲养方式、栏舍形式等有关。建议采用网上饲养和多层平养模式。商 品肉鸭各时期的饲养密度见表 A.3。 表 A.3 商品肉鸭各时期的饲养密度 (只 /m2) 项目 1 周龄 2 周龄 3 周龄 4 周龄以后 饲养密度 25 3
17、0 15 25 10 15 6 8 A.2.1.5 温度和湿度 商品肉鸭育雏期鸭舍温度和湿度,见表 A.4。 表 A.4 商品肉鸭育雏期鸭舍适宜温度和湿度 日龄 1 3 4 6 7 10 11 14 15 天以后 温度 32 28 27 25 24 20 20 18 18 15 湿度 60 % 65 % 60 % 65 % 60 % 65 % 55 % 60 % 55 % 60 % DB37/T 381 2020 7 A.2.1.6 光照 保持 24 h光照,光照强度 15 Lx 20 Lx。 A.2.1.7 分栏 育雏期根据鸭体重及体质强弱分开饲养,每栏饲养以 500只 800只为宜。 A.
18、2.2 育肥期 A.2.2.1 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见 A.2.1.4 表 A.3。 A.2.2.2 温度和湿度 温度和湿度见 A.2.1.5表 A.4。 A.2.2.3 出栏 根据市场需求适时出栏。 DB37/T 381 2020 8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种鸭、商品肉鸭参考免疫程序 种鸭 参考免疫程序,见表 B.1。 表 B.1 种鸭参考免疫程序 日龄 疫苗或抗体名称 剂型 注射部位 备注 1 3 鸭病毒性肝炎 活 疫苗 颈 部 皮 下 小鹅瘟抗体 抗体 颈 部 皮 下 预防鸭细小病毒病 10 12 禽流感 灭活 疫苗 颈 部 皮 下 18 20 鸭疫里默氏杆菌 灭活 疫苗 颈
19、 部 皮 下 25 30 鸭病毒性肠炎 活 疫苗 颈 部 皮 下 50 60 禽流感 灭活 疫苗 胸 部 肌 肉 60 70 鸭疫里默氏杆菌 灭活 疫苗 胸 部 肌 肉 110 130 禽流感 灭活 疫苗 胸 部 肌 肉 鸭病毒性肠炎 活 疫苗 胸 部 肌 肉 鸭病毒性肝炎 灭活 疫苗 胸 部 肌 肉 250 280 禽流感 灭活 疫苗 胸 部 肌 肉 鸭病毒性肝炎 灭活 疫苗 胸 部 肌 肉 鸭病毒性肠炎 活 疫苗 胸 部 肌 肉 商品肉鸭参考免疫程序,见表 B.2。 表 B.2 商品肉鸭参考免疫程序 日龄 疫苗或抗体名称 剂型 注射部位 备注 1 3 鸭病毒性肝炎 活 疫 苗 颈 部 皮
20、下 小鹅瘟抗体 抗体 颈 部 皮 下 防治 肉鸭细小病毒病 5 7 鸭疫里默氏杆菌 灭活 疫苗 颈 部 皮 下 禽流感 灭活 疫苗 颈 部 皮 下 10 12 鸭 坦布苏 病毒 活 疫苗 颈 部 皮 下 14 16 鸭 病毒性肠炎 活 疫苗 胸 部 肌 肉 20 22 禽流感 灭活 疫苗 胸 部 肌 肉 DB37/T 381 2020 9 C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消毒 C.1 消毒设施 C.1.1 鸭场大门处设消毒池,使用硬质水泥结构,宽度与大门相同,长度为进场大型车辆车轮周长的 1. 5 2.0倍,深度为 15 cm 20 cm。进门后设车辆消毒点。人员入口处设消毒间,安装喷雾消
21、毒设备,地 面设消毒垫。 C.1.2 生产区入口处设消毒池、消毒间。消毒池长、宽、深与本场运输车辆相匹配。消毒间需安装喷 雾消毒设备,同时设有更衣室,提供已消毒的工作服、工作帽和胶靴,有条件的可设沐浴室。 C.1.3 每栋鸭舍入口处设脚踏式消 毒盆。 C.1.4 鸭场内配备火焰消毒器、喷雾消毒器等消毒设备。 C.2 消毒剂选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的规定,选择广谱、高效、刺激性小,对人、禽安全,不造成设备 损坏、在禽体内不会产生有害蓄积的消毒剂产品。 C.3 消毒方法 C.3.1 人员消毒 C.3.1.1 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需经消毒室踩踏消毒垫,喷雾消毒、消毒液洗手或洗澡,然后更换工作 服
22、、工作帽、胶靴后,经消毒专用通道进入。进出鸭舍前后,需双脚轮流踩踏消毒盆。 C.3.1.2 工作服和鞋帽等应定期清洗和更换,使用后的工作服、鞋帽清洗后,用工作浓度的消毒液浸 泡 30分钟,再用清水清洗,在阳光下晒干后使用。 C.3.1.3 工作服、 鞋帽禁止穿出生产区,非生产性用品禁止带入生产区。 C.3.1.4 外来人员须经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C.3.2 环境消毒 C.3.2.1 鸭场大门口、生产区入口处消毒池每周更换 2 3次消毒液,鸭舍入口处脚踏式消毒盆消毒液 每天更换一次,以保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 C.3.2.2 每天打扫场区卫生,保持场区清洁。每周对场区内道路、鸭舍周围环境消
23、毒一次。 C.3.2.3 对于疑受病原污染的地面,可用 1 % 2 %氢氧化钠溶液等喷洒消毒。 C.3.3 鸭舍消毒 C.3.3.1 新建鸭舍消毒 首先将鸭舍清扫干净,使用高压冲洗机将屋顶、墙壁、地面冲洗干净,然后使用 0.1 %癸甲溴铵或 3 % 来苏儿自上而下进行喷雾消毒。 DB37/T 381 2020 10 C.3.3.2 空舍期消毒 首先将鸭舍内垫料、粪便等清理完毕,然后依次对屋顶、墙壁、进风窗、网架、地面、洗浴池、运 动场等进行清扫,之后用高压冲洗机分别冲洗干净,不留死角。待舍内干燥后,使用 0.1 %癸甲溴铵或 3 % 来苏儿自上而下进行喷雾消毒,运动场和洗浴池可使用 1 % 2
24、 %氢氧化钠溶液或 5 %漂白粉进行消毒。 待喷雾干燥后,关闭鸭舍门、窗、通风口,使用泡沫或熏蒸消毒, 24 h 48 h后打开门窗通风,空舍 2 3周后方可引入下一批鸭。 C.3.3.3 带鸭消毒 带鸭消毒时需关闭门窗,喷雾器向上喷出雾滴,不可直接喷向鸭体,雾滴大小控制在 100 m左右, 每立方米空间用 15 ml 20 ml消毒液,消毒药可选用 0.1 %癸甲溴铵、 0.1 %过氧乙酸、 1 %漂白粉等, 视情况每周消毒 1 2次。 C.3.4 饮水消毒 C.3.4.1 定期清理饮水槽内的污垢,每天早晨加水前用 0.1 %癸甲溴铵进行清洗和消毒,对于乳头式饮 水器可定期用酸化剂浸泡,每周
25、对过滤器加 0.1 %癸甲溴铵清洗消毒一次。 C.3.4.2 定期检测饮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数等指标,对于超标者,除注意更换水源以外,可在饮 水中加入漂白粉,使氯离子的有效含量达到 3 ppm 10 ppm,以杀灭病原菌。 C.3.5 器具消毒 C.3.5.1 鸭舍内饮水器、料箱、蛋 盘等用具要定期清洗,至少每周一次,可用 0.1 %癸甲溴铵或 0.2 % 过氧乙酸浸泡或喷洒消毒。 C.3.5.2 免疫或注射给药所用的连续注射器,非一次性针筒、针头及相关器械每次使用前后均需高压 消毒。抗体检测、微生物检测及其他实验室试验废弃物需经高压处理或直接焚烧处理。 C.3.5.3 平时生产所用推车、笼
26、具、蛋箱、锹、铲等工具在使用后应立即洗刷干净,干燥后熏蒸或喷 洒消毒,然后分类存放于指定地点备用。 C.3.5.4 运送饲料、鸭蛋的车辆,需经过机械清除、高压清洗机冲洗然后喷洒消毒剂,经消毒池后进 入生产区。 DB37/T 381 2020 11 D D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常用消毒 剂 常用消毒剂见表 D.1 表 D.1 常用消毒剂 消毒剂名称 主要成分 使用浓度 使用对象 使用方法 过氧乙酸 过氧乙酸 0.2 % 0.5 % 塑料、玻璃制品,皮 肤及环境消毒 喷洒或浸泡消毒 漂白粉 次氯酸钙 1.0 % 5.0 % 容器、畜舍、地面、 饮水消毒 喷洒或浸泡消毒 福尔马林 甲醛水溶液
27、 37.0 % 鸭舍、孵化室、储存 间等 熏蒸消毒 高锰酸钾 / / 鸭舍、孵化室、储存 间等 熏蒸消毒 戊二醛 戊二醛水溶液 2.0 % 器械、笼具、环境 喷洒或浸泡消毒 石炭酸 苯酚溶液 5 % 空气、台面、地面 喷洒或浸泡消毒 癸甲溴铵 癸甲溴铵 0.05 % 1 % 皮肤、黏膜、器械 擦拭、喷洒或浸泡消毒 来苏儿 煤酚皂液 2 % 5 % 空气、墙面、地面 喷洒消毒 烧碱 氢氧化钠 1 % 2 % 消毒池、脚踏盆、地 面、畜舍 喷洒或浸泡消毒 聚维酮碘 聚维酮碘 1 % 5 % 畜舍、器械、饮水消 毒 喷洒或浸泡 酒精 乙醇溶液 75 % 皮肤、物体表面 擦拭或浸泡消毒 碘酊 碘片、碘化钾、 乙醇溶液 2 % 皮肤、黏膜、饮水消 毒 擦拭或浸泡消毒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