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100.01 B 17 DB37 山东省 地方标准 DB 37/T 3768 2019 杀虫剂防治金银花蚜虫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Insecticides against aphid in honeysuckleGuideline for field efficacy trial 2019-12-05 发布 2020-01-05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37/T 3768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药检定所。
2、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国福、吴亚玉、张耀中、金岩、刘麦丰、耿军、祝国栋。 DB 37/T 3768 2019 1 杀虫剂防治金银花蚜虫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杀虫剂防治金银花蚜虫田间药效小区试验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杀虫剂防治金银花蚜虫 ( Semiaphis heraclei)的登记用田间药效小区试验及药效评 价。 2 试验条件 2.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试验对象为蚜虫。 试验作物为金银花,宜选择品种、长势一致,且常年蚜虫发生较重的田块作为试验地。试验田块采 取常规管理,记录品种、种植密度。 2.2 环境条件 所有试验小区的栽培管理条件(土壤类型、施肥情况、
3、株行距等)必须一致。要同当地农业栽培措 施一致,记录灌溉的时间、次数和方法,记录施肥的种类、数量和方法,记录剪枝时间。 3 试验设计和安排 3.1 药剂 3.1.1 试验药剂 应注明药剂通用名、中文名、代号、剂型含量和生产厂家。试验药剂处理应不少于三个剂量或依据 试验协议规定的用药剂量。 3.1.2 对照药剂 对照药剂应采用已登记注册的并在实践中证明药效较好的产品。一般情况下要求对照药剂的类型和 作用方式接近于试验药剂。用药剂量为当地常规用量,或按照试验协议而定。 3.2 小区安排 3.2.1 小区排列 试验药剂、对照药剂和空白对照的小区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特殊情况应加以说明。试验区边界 应
4、留保护行(株)。记录小区排列方式。 3.2.2 小区面积和重复 小区面积: 30 m2 40 m2(不少于 15墩)。 DB 37/T 3768 2019 2 重复次数:最少 4次。 3.3 施药方式 3.3.1 使用方法 施药应与当地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相适应。 3.3.2 使用器械 选用常用器械进行常量喷雾,应保证药量准确,雾滴分布均匀,药量偏差超过 10%的要记录。记 录所用器械的类型和操作条件(如工作压力、喷头孔径等)的全部资料。 3.3.3 施药时间和次数 在金银花蚜虫发生初盛期进行施药处理 1次 ,记录施药日期。 3.3.4 使用剂量和容量 药剂中有效成分含量表示为 g/hm2(克
5、/公顷),用于喷雾时,应同时记录稀释倍数和每公顷的药液 用量 L/hm2(升 /公顷)。 3.3.5 防治其他病虫害药剂的资料要求 试验期间不应使用杀虫剂防治其他虫害。若使用非杀虫 药剂,应对所有试验小区进行均一处理,而 且应与试验药剂和对照药剂分开使用,记录这些药剂的准确数据,如药剂名称、剂量、次数和使用方法 等。 4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4.1 气象和土壤资料 4.1.1 气象资料 应记录试验地降雨量(降雨类型和每日降雨量总数)和温度(每日平均温度、最高和最低温度)等 气象资料,整个试验期间影响试验结果的恶劣气候因素,如严重和长期的干旱、暴雨、寒潮、冰雹、连 阴、雾霾等均应记录,气象资料
6、最好从试验地直接获得,或从最近的气象站取得。 4.1.2 土壤资料 主要记录土壤类型、肥力、墒情等土壤状况以及土壤覆盖物(如是杂草,绿肥作 物等)。 4.2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每小区随机五点取样,每点定点调查 1簇,每簇按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调查 5个枝条(顶端 10 cm长) 上的蚜虫数。 于施药前及施药后 1天、 3天、 7天调查,进一步调查可到药后 10天、 14天,视药剂持效期而定。 药效计算方法按式( 1)、式( 2)、式( 3)计算: 01 0( % ) 10 0 P T P TPT PT . (1) DB 37/T 3768 2019 3 式中: PT 药剂处理区虫口减退率;
7、PT0 药剂处理区施药前活虫数; PT1 药剂处理区施药后活虫数。 01 0( % ) 100 C K C KCK CK . (2) 式中: CK 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 CK0 对照区施药前活虫数; CK1 空白对照区施药后活虫数。 ( % ) 1 0 0100PT CKCE CK . (3) 式中: PT 药剂处理区虫口减退率; CK 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 CE 防治效果。 4.3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观察药剂对作物有无药害,记录药害的类型和危害程度。此外,还应记录对 作物有益的影响(如加 速成熟、 增加活力等)。 用下列方式记录药害: a) b) 在其他情况下,可按下列两种方法估计药害的
8、程度和频率: 1) 按照药害分级方法,记录每小区药害情况, 以、表示; 药害分级方法: :无药害; :轻度药害,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 :中度药害,可复原,不会造成作物减产; :高度药害,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对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一 般要求补偿部分经济损失; :严重药害,作物生长受阻,作物产量和质量损 失严重,应补偿经济损失。 2) 将药剂处理区与空白对照区比较,评价其药害百分率。同时,要准确描述作物的药害症状 (矮化、褪绿、 畸形等)。 4.4 对其他生物的影响 4.4.1 对其他病、虫害的影响 对其他病、虫害任何有迹象的影响都应记录,包括有益或无益的影响。 4.4.2 对其他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应记录对试验区内野生生物、有益昆虫的影响。 4.5 对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DB 37/T 3768 2019 4 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提供。但试验协议有规定的,按协议要求提供有关资料。 5 药效评价 应用正规格式写出结论报告,并对试验结果应用生物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作出综合评价,原始资料 应保存备考察验证。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