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25.010 T 40 DB37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37/T 3839 2019 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规范 汽车工业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utomotive manufacturing 2019 - 12 - 31 发布 2020 - 01 - 31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3839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出 、归口 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鲁源节能认证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2、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浦林成 山(山东)轮胎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颖超、张稳、马清芝、车宝臻、王国强、董永阳、李燕春、袁婷、张波 、沈 其民。 DB37/T 3839 2019 1 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规范 汽车工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评价规范的术语和定义、总则、评价方法和流程、评价要求 和评价结果。 本标准适用于获得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资质的汽车生产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评 价,其他以汽车配件制造为产品的生产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时可参照采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
3、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8978 污水 综合排放标准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T 1648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内容和项目顺序 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GB 21670 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 GB/T 23384 产品及零
4、部件可回收利用标识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GB 24789 用水单位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 27630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 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 GB/T 32161 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 GB/T 30512 汽车禁用物质要求 GB/T 33460 报废汽车拆解指导手册编制规范 GB/T 33635 绿色制造 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 导则 GB 37822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GB/T 500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HJ 971 排污 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汽车制造业 HJ 2025 危险废物收
5、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 T/CMIF 17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汽车产品 M1类传统能源车 DB37 2376 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37 3416.1 3416.5 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37/T 3839 2019 2 DB37/ 2801.1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 1部分:汽车制造业 DB37/ 2801.5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 5部分:表面涂装行业。 3 术语和定义 GB/T 33635界定的和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命周期评价( LCA) 对一个产品系统的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及其潜在环境影响的汇编和评价。 4 总则 4.1 应全面、
6、客观、准确地反映其绿色供应链的建设和运行状况,以规范和指导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 管理工作。 4.2 通过对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验证企业制定的供应链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 和可行性,以及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及措施的有效性。 4.3 评价提出的问题、整改建议可作为企业制定改进措施和完善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的依据。 5 评价方法和流程 5.1 评价方法 5.1.1 采用现场调查和指标评价的方式,对照企业供应链管理体系,评价其运行效果。 5.1.2 现场调查,收集汽车制造企业绿 色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并确保数据质量和信息准确。 5.1.3 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对照附录 A表 A
7、.1 进行打分,打分以扣分或不扣分的方式进行, 各项指标按分值扣完为止。 5.1.4 供应链应满足以下要求,可判定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a) 满足 6.1评价基本要求; b) 符合表 2 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评价结果中合格及以上要求。 5.2 评价范围 汽车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的评价范围应符合 GB/T 33635 2017中 4.2的规定,并确保满足以下要求: a) 应覆盖产品生命周期过程; b) 应充分识别产品 /物料的绿色属性,包括资源、生态环境、人体健康与安全属 性; c) 应包括产品 /物料的正向和逆向物流及相关信息。 5.3 评价内容 按照附录 A表 A.1评价指标体系表的内容进行评
8、价打分。 5.4 评价方式 5.4.1 由第二方或第三方依据本标准对汽车制造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评价。 5.4.2 汽车制造企业可依据本标准开展自评价。 DB37/T 3839 2019 3 5.5 评价流程 对照 6.1 基本要求和附录 A表 A.1评价指标体系表,对企业供应链进行评价,符合基本要求和评价指 标得分要求的供应链,可判定为符合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要求。评价流程见图 1。 收 集 资 料 , 实 施 评 价 是 否 满 足 6 . 1 基 本 要 求终 止 评 价 不 符 合 依 据 附 录 A 表 A . 1 汽 车 制 造 企 业 绿 色 供 应 链 管 理 评 价 指 标
9、 体 系 打 分 表 评 价 打 分 符 合 评 价 得 分 7 0 ? 绿 色 供 应 链 管 理 企 业 不 符 合 整 改 后 重 新 评 价 图 1 汽车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评价流程图 6 评价要求 6.1 基本要求 企业应满足以下要求: a) 企业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并按照 GB/T 19001、 GB/T 24001、 GB/T 23331 和 GB/T 28001建立并运行质量、环境、能源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b) 执行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和标准,且近三年无重大质量、安全、环境、能源事故及违法行为。 c) 企业的涂装、电镀 1等工艺环节应实施清洁生产审核,达到国家
10、公布的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 价指标体系涂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规定的二级及以上水平; d) 企业应开展禁用或限用物质及回收利用管控工作,要求供应商在第三 方信息平台公布零部件及 禁用或限用物质含量等材料信息的填报,为采购部门对整车零部件质量、成分、回收利用性及 禁用或限用物质含量等提供数据。汽车产品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联苯醚、石 棉的使用和车内空气质量等,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要求; e) 应借助第三方信息平台公布,填报和发布汽车产品车型拆解数据信息,保障拆解企业方便查询 和指导实际拆解作业,确保在全产业链控制有害物质使用、落实材料标识要求 ,履行生产者责 任延伸的义务; D
11、B37/T 3839 2019 4 f) 应建立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与上下游供应商建立了信息沟通机制,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信息 数据双 向流动。通过系统管理平台,将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采购计划、企业应承担的 社会责任等,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并确保得到有效响应; g) 采用国家鼓励的技术工艺和技术措施,不应使用国家或有关部门发布的淘汰或禁止的技术、工 艺、装备及相关物料; h) 应按照 GB 17167 和 GB 24789的要求配备能源和用水计量器具,建立完善的计量管理机制 i) 依法建立企业污染物自主监测制度并有效运行; j) 应建立了完善的上下游供应商选择、审核、绩效管理和退出机制,绿色
12、供应链管理的工作目标、 计划和措施在企业运营中得到有效实施; k) 应对照本标准开展自 评价,并编写汽车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评价管理自评价报告,见附录 B。由相关方机构评价时,企业应提供自评价报告及其统计数据、运行记录等相关支撑材料。 6.2 评价指标 6.2.1 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由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组成,见表 1。 6.2.2 一级指标由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与规划、绿色设计、采购与供应商管理、生产、物流、回收利 用、无害化处理、文件、信息平台及管理、应急响应、绩效评价、管理评审和持续改进等 12 项评价指 标构成,总计分值为 100分。各项一级指标分 别设定了得分限值,见表 1。 6.
13、2.3 二级指标有 57项,分别设置了不同的权重和得分限值, 见表 1。 表 1 汽车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表 序 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名称 指标符号 得分 限值 Dk 名称 指标符 号 Xki 权重 fki 打分 限值 Dkix 1 绿色供应 链管理战 略与规划 X1 10 系统规划 X1.1 0.2 10 制定方针、目标 X1.2 0.2 10 绿色规划 X1.3 0.2 10 制定明确要求,建立或完善标准体系文件 X1.4 0.2 10 环境信息要求 X1.5 0.02 100 2 绿色设计 X2 10 产品绿色设计 X2.1 0.5 10 识别和确认产品 /物料绿色属性
14、 X2.2 0.5 10 3 采购与供应商管理 X3 19 制定绿色供应商(包括外协厂商)的选择原则、评审 程序,确保供应商持续稳定的提供符合企业绿色制造 要求的物料 X3.1 0.2 10 向供应商发放绿色采购计划、要求或标准。并进行必 要的宣传沟通,以获取供应商的理解和支持 X3.2 0.2 10 供应商提供的物料及其生产、物流、储存过程应符合 绿色采购要求 X3.3 0.2 10 对供应商评价具体内容 X3.4 0.2 10 供应商应提供的符合性材料 X3.5 0.2 10 DB37/T 3839 2019 5 表 1 汽车制造企 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表 (续) 序 号 一级指标
15、 二级指标 名称 指标符号 得分 限值 Dk 名称 指标符 号 Xki 权重 fki 打分 限值 Dkix 3 采购与供应商管理 X3 19 对供应商提供的样品进行必要检验、测试和验证,验 证合格的样品方可用于批量生产 X3.6 0.1 10 对供应商定期开展审核评价 X3.7 0.2 10 对供应商建档及分类管理 X3.8 0.2 10 应以技术协议、图纸或标准要求等相关技术文件的形 式,与合格供应商确定有害物质限制要求及双方责权 X3.9 0.1 10 在定期对合格供应商进行审核中,对发现的异常情 况,制定纠正措施和供应商退出管理机制 X3.10 0.2 10 定期开展对供应商进行绿色供应
16、链管理培训 X3.11 0.1 10 4 生产 X4 20 依据绿色供应链管理方针、目标和指标,对供应链运 行和活动进行监测和控制,以确保其在规定的条件下 进行 X4.1 0.2 10 根据物料类别和产品产量,制定相应物料运行控 制程 序,确定各相关部门任务、权责、工作程序、记录和 文件变更要求等 X4.2 0.2 10 制定现场有害物质检测和监测项目、内容、要求和程 序,对运行过程中关键特性数据进行检测和测量 X4.3 0.3 10 有害物质在库房和生产现场分类存放、明示标识 X4.4 0.3 10 质量文件中应有避免混料、污染防控措施以及应急预 案 X4.5 0.3 10 监测和记录生产现
17、场材料、能源及水资源消耗以及废 水、废气、废物排放数据 X4.6 0.3 10 制定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排 放及转移管理规定,并准 确、清晰记录其排放量、浓度、处置方式及转移去向 X4.7 0.4 10 5 物流 X5 6 储存时应对原材料、零部件等进行分类,采用分区域 管理 X5.1 0.1 10 建立完善原材料管理档案,对出入库原料进行登记管 理 X5.2 0.1 10 制定库房防火、存放有害物质库房的防污染等安全防 护措施,并针对库房原料污染以及其他安全问题做好 应急方案 X5.3 0.1 10 制定、优化物流方案,减少运输过程中能源消耗和污 染物排放及噪声污染 X5.4 0.2 10 设计
18、逆向物流业务流程,建立逆向物流体系,保证产 品回收利用渠道畅通 X5.5 0.1 10 DB37/T 3839 2019 6 表 1 汽车制造 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表 (续) 序 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名称 指标符号 得分 限值 Dk 名称 指标符 号 Xki 权重 fki 打分 限值 Dkix 6 回收利 用 X6 7 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汽车制造企业应承担产品主要 回收处理责任,或委托有资质的企业承担 X6.1 0.1 15 回收利用处理的废弃物 X6.2 0.1 5 汽车制造企业应通过适当的方式发 布产品拆解技术指导信 息,指导下游企业回收拆解,且信息应便于相关企业获取
19、X6.3 0.1 15 包装材料回收率 X6.4 0.1 10 汽车报废拆解后的零部件或材料应按照再制造、再利用的 顺序依次进行循环利用 X6.5 0.1 10 开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再利用 X6.6 0.1 10 汽车或零部件实际回收利用率 X6.7 0.1 5 7 无害化 处理 X7 4 对没有再利用价值的废弃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X7.1 0.4 5 有害或危险废弃物应交给有相应资质的 组织处理,并保留 相关记录 X7.2 0.4 5 8 文件 X8 5 建立文件控制程序,并做到 X8.1 0.1 10 建立并保留以下(不限于)文件,确保绿色供应链管理的 有效性及有害物质的可追溯性 X8.
20、2 0.1 10 X8.3 0.1 10 X8.4 0.1 10 X8.5 0.1 10 9 信息 平台及 管理 X9 10 建立绿色供应链信息化管理平台及绿色供应链信息化管理 流程 X9.1 0.2 10 收集本企业及供应商的资源能源消耗、污染排放、二 氧化 碳排放、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等信息 X9.2 0.2 10 收集企业及供应商产品材料信息、有害物质使用信息、可 再利用材料、再生材料使用信息,主要工艺流程及对应的 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三废”排放等环境信息 X9.3 0.2 10 收集物流环节二氧化碳排放信息 X9.4 0.1 10 收集产品回收利用情况 X9.5 0.1 10 建立供
21、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机制,实现生产企 业、供应商、回收商以及政府部门、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共 享,并公布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 X9.6 0.2 10 10 应急响 应 X10 2 建立应急准备和相应程序,制定异常情况下的相应措施,及时控制或减少有害物质造成的影响 X10.1 0.2 10 DB37/T 3839 2019 7 表 1 汽车制造 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表 (续) 序 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名称 指标符号 得分限 值 Dk 名称 指标符 号 Xki 权重 fki 打分 限值 Dkix 11 绩效评价 X11 5 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机制、程序,确定评价 指标和评价
22、方法 X11.1 0.1 10 评价指标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X11.2 0.1 10 指标评价要求 X11.3 0.1 10 收集、整理与评价有关的资料和数据 X11.4 0.1 10 依据确定的评价方法、程序、指标和相关资料、数据, 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X11.5 0.1 10 12 管理评审 和持续改 进 X12 2 根据绿色供应链管理目标,定期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 评审(可与其他管理体系评价同时进行),评审管理 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并对运行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以及采取的不当措施进行纠正,并提出改进建议 X12.1 0.2 10 13 指标得 分 之和 X 100 /
23、/ / 6.3 评分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的评分方法: a) 依据附录 A表 A.1,对各项二级指标进行评价打分,每项指标按照评价内容,扣减分值,分值 扣完为止; b) 二级指标评价打分值 Dkij或之和,与对应的权重 fki之乘积,为二级指标评价得分,各二级指 标评价得分或得分之和,为相应的一级指标评价得分值; c) 各一级指标得分之和为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评价得分。 6.4 得分计算方法 6.4.1 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评价得分计算 依据表 A.1,绿色供应链一级指标评价得分计算按式( 1)计算: n kk=1XX . (1) 式中: X 为绿色供应 链管理体系评价得分之和,即一级指标得分之和;
24、Xk 为各项一级指标评价得分值; k 为一级指标序号,从 1到 n。 6.4.2 一级指标评价得分计算 依据表 A.1,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值评价得分按式( 2)计算: DB37/T 3839 2019 8 n kii=1kXX . (2) 式中: Xki 为各二级指标评价得分值或得分值之和,设: Xk Dk; Dk 为各项一级指标评价 得分限值,见表 1; i 为二级指标序号, 1到 n。 6.4.3 二级指标评价得分计算 依据表 A.1,二级指标评价得分按式( 3)计算: ki ki 1=f n kijjXD . (3) 式中: Xki 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二级评价指标值; f
25、ki 评价打分值在二级指标值中的权重; Dkij 评价打分值,见附录 A表 A.1。设 Dkij Dkix; Dkix 为打分限值,见表 1; j 评价打分值序号, 1到 n。 7 评价结果 7.1 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结 果 按照表 2,评价得分大于等于 85分的企业,为优秀等级,认定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评价得分 大于等于 70分的企业,为合格等级,认定为合格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评价得分小 于 70分的企业,为不合格等级,则不予认定。 表 2 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评价结果 评价指标得分值( X) 评价结果 X 85 优秀 85 X 70 合格 X 70 不合格 7.2
26、评价报告 7.2.1 企业自评价时,应编写汽车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自评价报告,见附录 B。 7.2.2 相关方评价汽车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时,应编写汽车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 机构评价 报告,见附录 C。 DB37/T 3839 2019 9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汽车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打分表 指标体系打分表见表 A.1。 表 A.1 汽车制造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打分表 序 号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评分方法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Xk 名称 得分 限值 Dk Xki 评价得分 名称 权重 f ki 得分 限值 评价 得分 Dkij 评价打分 1 X1 绿色
27、 供应 链管 理战 略与 规划 10 X1.1 系统规划 0.2 将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纳入企业发展规划中,制定年 度管理目标、指标、实施方案等文件。 应将绿色制造理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 等要求融入到企业业务流程和供应链管理系统,整合现 有资源,对绿色供应链进行系统规划,建立健全有关管 理标准和管理制度,健全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 2 未将绿色供应链战略纳入规划的,扣 1 分; 未对绿色供应链进行系统规划,将现有资源进 行整合,将法律、法规、标准、政策等未融合到 业务流程,健全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的,扣 1 分; 分值扣完为止; 以下各项指标评价打分,按分值扣完为止。 2 将绿色制造
28、及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与质量、环境、 能 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以及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管理进 行整合,完善管理程序、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文件,建 立符合绿色制造要求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标准体系。 4 规划中未将质量、环境、能源、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供应链、信息化管理整合的,每项扣 1 分; 管理程序和部门职责、奖惩措施等管理制度不 完善的,每项扣 1 分; 体系文件不完善的,每项扣 1 分。 DB37/T 3839 2019 10 表 A.1 汽车制造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打分表 (续) 序 号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评分方法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Xk 名称 得分 限值 Dk Xki 评价得分 名称
29、权重 f ki 得分 限值 评价得 分 Dkij 评价打分 3 X1 绿色 供应 链管 理战 略与 规划 10 X1.1 系统规划 0.2 从产品生命周期、产品全价值链进行企业绿 色供应链价值和风险分析,与供应链各相关方 在环保和商业的合作机制,提高企业竞争力。 2 对产品未做全生命周期的价值和风险分析的,扣 1分; 未规划与相关方建立环保和商业合作机制的,扣 1分。 4 设置专门管理部门,满足企业绿色供应链的管理需求。 2 未设立管理部门和专人负责的,扣 2 分; 无 主管部门,有专人管理的,扣 1 分。 5 X1.2 制定 方 针、 目标 0.2 评价制定方针、目标是否符合以下要求: a)
30、有关汽车工业的政策、法规和标准; b)企业绿色制造整体目标; c)市场或用户对产品的绿色性要求; d)现有供应链各环节可改进的环境问题; e)现有技术和管理条件; f)供应链其他相关方的条件和要求等。 6 制定方针、目标不符合各项要求的,每项扣 1 分。 6 目标应明确、具体,可量化、可测量或可评价。 4 制定的目标不具体的,扣 2分; 无量化指标,扣 2 分; 目标难以测量或评价的,扣 2 分。 7 X1.3 绿色规划 0.2 对产品实施绿色设计或对现有产品进行绿色 改进设计。从设计、生产、使用到回收、拆解、 再利用等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进行识别,并 制定系统性的绿色规划要求。 3 未对产品
31、进行绿色设计的,扣 2 分; 未对现有产品进行绿色性审核,确认其绿色性,并进 行绿色改进设计的,扣 2 分。 DB37/T 3839 2019 11 表 A.1 汽车制造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打分表 (续) 序 号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评分方法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Xk 名称 得分 限值 Dk Xki 评价得分 名称 权重 f ki 得分 限值 评价得分 Dkij 评价打分 8 X1 绿色 供应 链管 理战 略与 规划 10 X1.3 绿色规划 0.2 产品应明确绿色性能指标,包括材料、能 耗、排放、回收利用率等。 4 产品绿色性能指标不完善的,每项扣 1分。 9 工艺设计应在满足产品加工
32、质量要求的 前提下,满足清洁生产相关要求,从源头减 少废水、废气和废弃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降 低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影响,实现 节能、降耗和减污、增效。 3 生产 工艺属于传统工艺的低回收、高能 耗、高排放的,扣 3 分; 生产工艺存在环保、节能等与绿色要求不 符的,扣 2 分。 10 X1.4 制定明确要求、 建立完善的标 准、管理文件 0.2 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各项要求,必要时可与相关方共同协商供应链改进的措施。 4 未制定供应链管理要求的,扣 4 分; 制定了管理要求,但不完善,存在缺项或 不到位的情况的,扣 2 至 3 分。 DB37/T 3839 2019 12 表 A.1 汽车
33、制造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打分表 (续) 序 号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评分方法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Xk 名称 得分 限值 Dk Xki 评价得分 名称 权重 f ki 得分限值 评价得分 D kij 评价打分 11 X1 绿色 供应 链管 理战 略与 规划 10 X1.4 制定明 确要求、 建立完 善的标 准、管理 文件 0.2 制定或整合有关绿色供应链管理程序和管理 制度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绿色供应链管理目标; 2)部门职责分工; 3)产品 /物料绿色属性识别; 4)风险识别及管理; 5)绿色采购; 6)供应商管理及评价; 7)绿色运输; 8)生产过程控制; 9)使用、维
34、护控制; 10)应急准备与响应; 11)产品回收、再利用及报废处理; 12)生产过程废弃物处置; 13)环境信息管理及公开声明; 14)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等。 6 未制定或整合供应链管理程序和管理制 度的,扣 6 分; 制定了管理程序和管理制度,但不完善 的,每项扣 0.5 分。 DB37/T 3839 2019 13 表 A.1 汽车制造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打分表 (续) 序 号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评分方法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Xk 名称 得分 限值 Dk Xki 评价得分 名称 权重 f ki 得分 限值 评价 得分 Dkij 评价打分 12 X1 绿色 供应 链管 理战 略与
35、 规划 10 X1.5 环境信息要求 0.02 明确环境信息类别和数据获取、计算、统计、 报告及环境信息公开等要求,环境信息包括但不 限于以下内容: 10 未设计提供环境信息和提供的数据不能体现汽车 产品制造要求的,扣 10 分; 环境信息类别和数据获取、计算、统计、报告及 环境信息公开等要求不明确的,每项扣 2 分。 13 a)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求提供的企业环境、能源 管理数据; 10 未提供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求提供的环境数据信 息, 扣 10 分; 提供了环境、能源管理数据,但不完善的,每项 扣 3 分。 14 b)产品环境数据; 10 无产品环境数据的,扣 10 分; 数据信息不完善的,每项
36、扣 3 分。 15 c)重点管控物料信息; 10 无重点管控物料信息的,扣 10 分; 信息不完善的,每项扣 3 分。 16 d)工艺流程信息; 10 无工艺流程信息的,扣 10 分; 信息不完善的,每项扣 3 分。 DB37/T 3839 2019 14 表 A.1 汽车制造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打分表 (续) 序 号 评价 项目 评价内容 评分方法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Xk 名称 得分 限值 Dk Xki 评价得分 名称 权重 f ki 得分 限值 评价 得分 Dkij 评价打分 17 X1 绿色 供应 链管 理战 略与 规划 10 X1.5 环境 信息 要求 0.02 e)产品生命周
37、期( LCA)数据,包括: 1)产品数据:含技术参数等; 2)能耗数据:含电力、燃料数据等; 3)材料数据:含原材料、半成品、辅料等输入性 数据等; 4)排放数据:含向空气、水体、土壤等的排放; 5)其他数据:资源节约、环境影响和土 地占用等; 6)产生的废物量; 7)可回收、再使用和再生利用材料。 15 无产品生命周期数据的,扣 15 分; 数据不完善的,每项扣 3 分。 18 f)有害物质使用、储存、处置数据; 10 规划中未将有害物质使用、储存、处置数据信息纳 入管理的,扣 10 分; 使用、储存、处置数据信息缺项的,每项扣 3 分。 19 g)产品使用再生材料及零部件的比例; 15 规
38、划中未考虑使用再生材料及零部件的,扣 10 分; 产品未使用再生材料及零部件的,扣 15 分; 产品中使用再生材料及零部件的,每个型号得 5 分, 最高不超过 15 分。 20 h)废弃物处置数据等。 10 规划中未包含废物处置数据的,扣 10 分; 设置的处置数据信息不完善的,每项扣 3 分。 DB37/T 3839 2019 15 表 A.1 汽车制造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打分表 (续) 序 号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评分方法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Xk 名称 得分 限值 Dk Xki 评价得分 名称 权重 f ki 得分 限值 评价 得分 Dkij 评价打分 21 X2 绿色设计 10
39、X2.1 产品绿 色设计 0.5 依据 GB/T 32161,对产品设计方案中的资 源、能源、环境和产品等属性指标进行绿色性 评审,及时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M1 类车辆应按照 T/CMIF 17 的规定进行评 价。 5 产品设计方案未实施绿色性评审的,扣 5 分; 实施了评审,但未满足 GB/T 32161 的各项资源、环 境、能源和产品指标属性评审要求的,每项扣 1.25 分; 其中,乘用车节能降耗方面的设计,未满足国家发布 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 管理办法要求的,扣 1.25 分。 22 汽车产品绿色设计原则、要求及绿色指标 应符合 GB/T 33635 附录 D
40、 的要求,并严格执 行 GB/T 30512 的规定。 5 设计未满足以下要求的: a)不使用禁用物质,减少限用物质使用; b)考虑减少材料的种类和使用量; c)考虑材料的来源; d)考虑材料的回收利用等。 每项扣 1.25 分。 23 X2.2 识别和 确认产 品 /物料 绿色属 性 0.5 划分产品生命周期阶段,识别各个生命周期 阶段产品 /物料绿色属性 ,即对产品全生命周 期下的材料、结构和性能进行优化设计,促进 产业各相 关方共享绿色发展效益。 5 未对汽车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绿色属性进行确认 和识别的,扣 5 分; 虽已划分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但未识别各阶段绿色 属性的,扣 3 分;
41、 绿色属性识别不完善的,每项扣 3 分。 24 依据 GB/T 33635 附录 C,建立重点物料管控清单及采购要求。 5 无重点物料管控清单和采购要求的,扣 5 分; 有清单但无采购要求的,扣 3 分。 DB37/T 3839 2019 16 表 A.1 汽车制造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打分表 (续) 序 号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评分方法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Xk 名称 得分 限值 Dk Xki 评价得分 名称 权重 f ki 得分 限值 评价 得分 Dkij 评价打分 25 X3 采购 与供 应商 管理 19 X3.1 制定绿色供应 商(包括外协厂 商)的选择、评 审管理规范,确 保供应
42、商持续 稳定的提供符 合企业绿色制 造要求的物料。 0.2 绿色供应商选择、评价管理规范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内容: a)选择供应商原则、评审程序和控制程序; b)建立供应商选择、认证、审核、绩效管理制度和退 出机制; c)供应商审核周期、审核方案、审核准则、审核流程、 审核人员能力等管 理要求; d)绿色采购流程; e)绿色采购信息公布的范围、方式、频次等; f)绿色采购绩效评价,包括考虑环境、质量、成本、 交货能力等方面; g)定期开展对供应商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培训。 10 未制定供应商管理规范,或未制定 绿色采购目标、标准,或未制定供应 商选择原则、评审程序,或未建立供 应商管理的退出机制
43、的,扣 10分; 制定了相关措施等,但不完善,存 在缺项的,每项扣 1 分。 26 X3.2 向供应商发放 绿色采购计划、 要求或标准,并 进行必要的宣 传沟通,以获取 供应商的理解 和支持。 0.2 核查以下相关证据材料: a)向供应商发放的采购计划包括绿色采购目标、要求 或标准等; b)绿色采购计划的内容与供应商进行了充分的沟通, 并获得了响应的材料; c)证明与供应商沟通,得到供应商有效响应的材料或 记录等证据。 10 未向供应商提供发放采购计划、要 求或标准的,扣 10 分; 发放了采购计划、要求或标准,但 未完全得到供应商响应和落实,相关 要求和标准未执行的,扣 5 至 8 分; 不
44、能提供供应商响应的相关材料 或沟通记录的,扣 5 分。 DB37/T 3839 2019 17 表 A.1 汽车制造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打分表 (续) 序 号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评分方法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Xk 名称 得分 限值 Dk Xki 评价得分 名称 权重 f ki 得分 限值 评价 得分 Dkij 评价打分 27 X3 采购 与供 应商 管理 20 X3.3 供应商提 供的物料 及其生 产、物流、 储存过程 应符合绿 色采购要 求。 0.2 通过查验企业对供应商提供的物料及其生产、物 流、储存等过程管理的相关管理制度、记录和文件 等证明材料,确认供应商满足以下要求: a)
45、在生产过程中是否从绿色设计角度考虑了使用 更加环保的原材料,并实施了清 洁生产工艺和资源 能源高效利用; b)废弃后做到可回收、易于拆解,能够安全处置 以及再生利用; c)采购产品包装物满足减量化、再利用的要求; d)供应商物流及储存等环节采取了符合绿色采购 要求的管理措施; e)供应商在制定物流方案时,采取了相应措施, 确保物流环节符合绿色采购要求。 10 未制定供应商管理制度,或未对供应商提供的物料 及其生产、物流、储存过程的绿色采购要求进行评估 确认的,扣 10 分; 制定了管理制度,明确了绿色采购要求,但没有对 供应商提供的材料、物流、储存等过程实施绿色评估 确认 记录的,扣 3 分;
46、 制定了管理制度和绿色采购要求,但供应商不能满 足要求的,每项扣 2 分; 对达不到绿色采购要求的供应商,未开展完善和提 升的,扣 2 分。 28 X3.4 供应商评 价管理 0.2 a)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节能的相关法律、法规、 政策和标准; 2 核查中如发现有违法、违规和超标的,属否决项, 扣 10 分,并终止此项一级指标评分。 29 b)达到国家或地方污染排放、污染总量控制目标和能耗指标要求; 2 核查中如发现有超标的,属否决项,扣 10 分,并终止此项一级 指标评分。 30 c)供应商管理体系:供应链、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管理等,以及环境绩效; 2 供应商未建立管理体系的,扣
47、 2 分; 管理体系资质不完备,存在缺项的,每项扣 0.5 分。 DB37/T 3839 2019 18 表 A.1 汽车制造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打分表 (续) 序 号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评分方法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Xk 名称 得分 限值 Dk Xki 评价得分 名称 权重 f ki 得分 限值 评价得 分 Dkij 评价打分 31 X3 采购 与供 应商 管理 20 X3.4 供应商评 价管理 0.2 d)提供的物料及其生产、物流、储存过程等,是 否符合绿色采购要求; 2 不符合绿色采购要求的,每项扣 1 分。 32 e)持续稳定提供合格产品(或材料)的能力。 2 不能提供供应商具备的生产合格产品的相 关企业的资质、产能规模等相关材料的,扣 2 分; 提供供应商资质能力的材料不完善的,扣 1 分。 33 X3.5 供应商应 提供的符 合性材 料: 0.2 供应商提供或在第三方平台发布以下材料信息, 包括(不限于): a)企业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污染物排 放数 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