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05 DB37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3684 2019 轻度盐碱地夏玉米 -冬小麦与二月兰间作复 种技术规程 2019 - 09 - 20 发布 2019 - 10 - 20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3684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 组织 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霞、穆春华、张晓冬、鲁守平、杨菲、孙验玲、张华。 本标准为首
2、次发布。 DB37/T 3684 2019 1 轻度盐碱地夏玉米 -冬小麦与二月兰间作复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轻度盐碱地夏玉米 -冬小麦与二月兰间作复种的播前准备、种子处理、田间管理、病 虫害防治和收获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轻度盐碱地夏玉米 -冬小麦与二月兰间作复种的种植生产全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3、/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GB 16151 2008 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第 1部分:拖拉机 GB/T 17997 农 药喷雾机(器)田间操作规程及喷洒质量评定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轻度盐碱地 指耕层土壤含盐量 0.1 % 0.3 %, pH7.5 8.5的盐碱地。 3.2 二月兰 Orychophragmus violaceus (L.) O. E. Schulz 又名诸葛菜、二月蓝,十字花科诸葛菜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 4 要求 4.1 播前准备 4.1.1 品种选择 4.1.1.1
4、夏玉米 DB37/T 3684 2019 2 选用经过国家或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适合在本区域推广的株型紧凑、耐密、脱水快、 适于机械粒收的早中熟品 种,如迪卡 517、鲁单 2016等。 4.1.1.2 冬小麦 选用经国家或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适合在本区域推广的冬小麦品种,如青麦 6号、 山农 25等。 4.1.1.3 二月兰 选用晚熟、越冬性强、分枝多、茎叶量大的二月兰品种(品系),如鲁兰 1号、鲁兰 2号等。 4.1.2 种子处理 4.1.2.1 夏玉米 选用三唑酮可湿性粉剂、辛硫磷乳油等进行包衣或拌种,防治茎腐病、纹枯病、瘤黑粉病、丝黑穗 病、蛴螬、蝼蛄、金针虫等
5、。种子处理符合 GB/T 15671的要求。 4.1.2.2 冬小麦 选用种衣剂拌种,晾干待播。 4.1.2.3 二月兰 种子催芽,用白醋和水拌匀倒入种子浸泡 18 h,然后滤干液体, 在太阳下晾晒 5 h 6 h,筛除不成 熟的种子,第 2天播种。 4.2 播种时间 4.2.1 二月兰 冬小麦与二月兰宜分期播种,先播二月兰后播小麦。二月兰最佳播期是 8月下旬 9月初,最晚不宜 晚于 9月 10日。 4.2.2 冬小麦 小麦较佳播期是 10月 1日 10月 12日。 4.2.3 夏玉米 6月上中旬,小麦和二月兰收获后可免耕播种玉米或旋耕后播种玉米。 4.3 种植方式 4.3.1 冬小麦与二月兰
6、间作 4.3.1.1 冬小麦、二月兰间作采用等宽幅间作,带宽为 2.40 m 2.64 m,小麦宜采用宽幅精播播种, 为第二年轮作提供便利。 4.3.1.2 冬小麦等行距 20 cm 22 cm 条播,用种量 6 kg/667 m2 8 kg/667 m2,播种深度 3 cm 5 cm, 播种 6 行,幅宽为 1.2 m 1.32 m。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每 667 m2适宜基本苗 15 18 万株,分 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每 667 m2基本苗 12 16 万株。 DB37/T 3684 2019 3 4.3.1.3 二月兰撒播或条播,撒播播量 2 kg/667 m2 4 kg/667
7、 m2,宽幅 1.2 m 1.32 m。条播行距 20 cm 22 cm,播深 1 cm 2 cm,播量 1.5 kg/667 m2 3 kg/667 m2,播种 6 行,幅宽 1.20 m 1.32 m, 播后镇压。小麦和二月兰的 间距为 20 cm 22 cm。 4.3.2 夏玉米轮作 夏玉米采用机械化种植,种植密度为 4 500株 /667 m2,采用等行距种植,行距 60 cm。 4.4 田间管理 4.4.1 施肥 4.4.1.1 冬小麦与二月兰间作 每 667 m2施优质腐熟农家肥 1 500 kg 2 000 kg、氮肥( N) 12 kg 14 kg、磷肥( P2O5) 6 kg
8、 8 kg、 钾肥( K2O) 7 kg 9 kg。磷肥、钾肥全部作为基肥。氮肥中基肥和追肥的比例为 4:6,追肥时间为起身 期至拔节期。肥料施用符合 NY/T 496规定。 4.4.1.2 夏玉米 每 667 m2底施腐熟优质有机肥 2 000 kg 3 000 kg或优质商品有机肥 200 kg 300 kg、纯 N 8 kg 12 kg、 P2O5 6 kg 9 kg、 K2O 10 kg 12 kg,适当施用钙、硫、硼、锌、铁、钼等微量元素肥料。在 玉米大喇叭口期每 667 m2追施 8 kg 12 kg纯 N,距离玉米种植行 10 cm 15 cm处开沟施肥。肥料施用符 合 NY/T
9、 496的要求。 4.4.2 水分管理 4.4.2.1 冬小麦与二月兰间作 冬小麦播种后、冬前、起身期至拨节期和开花期进行 4次灌溉,每次灌水 20 m3/667 m2 40 m3/667 m2, 遇雨不浇或少浇。 灌溉水质量应符合 GB 5084的要求。 4.4.2.2 玉米 夏玉米播种后应及时浇水,保证出苗率,其他生育期根据降水情况进行适当灌溉;土壤相对含水量 55 %时应及时灌水,灌溉方式可采用渗灌、喷灌或沟灌。遇强降雨,应及时排涝。 4.4.3 病虫草害管理 4.4.3.1 病虫害防治 冬小麦抽穗期每 667 m2用 20 %三唑酮乳油 50 ml+10 %吡虫林可湿性粉剂 10 g,
10、兑水 30 kg喷雾可防 治白粉病、锈病、蚜虫。农药使用应符合 GB 4285和 GB/T 8321的规定。 玉米需加强黏虫的防治。黏虫虫龄在 3龄以前每 667 m2用 2.5 %氯氟氰菊酯乳油 或 4.5 %高效氯氰菊 酯 20 ml 30 ml;虫龄在 3 4龄时每 667 m2用 48 %毒死蜱 15 ml 20 ml或 0.5 %甲维盐 30 ml 40 ml对 水 30 kg均匀喷雾。农药使用应符合 GB 4285和 GB/T 8321的规定。 4.4.3.2 草害管理 小麦 3叶期或返青后及时进行化学除草 1次。小麦拔节后提倡人工除草,禁止用药。玉米苗前选用 48 % 甲草胺乳油
11、或 40 %的莠去津进行封闭除草。玉米苗后可每 667 m2选用 40 %乙莠水 150 ml 200 ml定向喷 雾,除草剂的选择应符合 GB 4285的要求,田间防治作 业应符合 GB/T 17997的规定。 DB37/T 3684 2019 4 4.4.4 收获 4.4.4.1 冬小麦收获 冬小麦进入蜡熟末期,籽粒水分达到 22 % 25 %时,即可机收 ,联合收割机使用符合 GB 16151要求。 收获后及时晾晒。作业残茬高度 15 cm,秸秆切碎长度 10 cm,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 85 %,漏切率 10 %,秸秆抛撒不均匀度 10 %。籽粒晾晒至含水量 13 %以下,入库保存。 4.4.4.2 二月兰翻压 二月兰盛花期或玉米播种前 10 15天,使用秸秆还田机粉碎,并用旋耕机翻压至耕层,相关操作符 合 GB 16151 2008要求。 4.4.4.3 夏玉米收获及秸秆还田 玉米 苞叶干枯、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达到完熟期标准及时机械收获、晾晒,含水量 14 % 时,可入仓贮藏。 玉米收获后,不得焚烧秸秆,应采用秸秆还田机全量粉碎还田,以培肥地力。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