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 B 16 DB37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3872 2020 使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蛆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practice for leek maggot control using 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 2020 - 03 - 16 发布 2020 - 04 - 16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3872 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术语和定义 . 1 3 昆虫病原线虫的准备 . 1 4 使用技术 . 1 4.1 使用时间 . 1
2、4.2 使用量 . 1 4.3 使用方法 . 1 4.4 防治效果检查 . 1 5 使用要求 . 2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韭菜迟眼蕈蚊形态特征 . 3 DB37/T 3872 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 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潍坊宏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仙红、赵国玉、郭文秀、庄乾营、于毅、张安盛、张思聪、门兴元、李丽莉、 张利焕。 DB37/T 3872 2020 1 使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蛆技术规程 1
3、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蛆技术昆虫病原线虫的准备、使用技术、使用要求方面的基 本原则和技术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韭菜、葱、洋葱和大蒜等蔬菜田使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蛆的技术操作。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昆虫病原线虫 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 EPNs 昆虫病原线虫是一类专性寄生昆虫的线虫,可通过害虫口、肛门、气门、体壁节间膜等处进入害虫 体内,利用害虫体内营养物质进行大量繁殖,使目标害虫死亡。 3 昆虫病原线虫的准备 昆虫病原线虫选用斯氏线虫( Steinernema feltiae)和异小杆线虫( Hetero
4、rhabditis indica), 运输工具应清洁无毒,运输过程宜平稳,应低温( 4 10 )保存。 4 使用技术 4.1 使用时间 在春季和秋季韭蛆幼虫始发期使用(韭蛆的形态特征见附录 A),土壤温度达到 15 以上可以使用, 20 30 时最佳。应在 晴天早晚或者阴天时使用,避免紫外线照射。 4.2 使用量 每 666.7 m2用 1亿条昆虫病原线虫,若韭蛆幼虫发生量大,加倍使用。 4.3 使用方法 先浇水再喷淋。昆虫病原线虫均匀分散在水中,有沉淀时搅拌均匀后喷淋,一年使用 2次。根据韭 蛆发生数量可适当增加 1次 2次。 4.4 防治效果检查 使用 7 d 14 d后,随机挖取韭菜鳞茎
5、调查韭蛆幼虫的数量,如果韭蛆数量没降低,应及时查明原 因,补施线虫。 DB37/T 3872 2020 2 5 使用要求 5.1 施用昆虫病原线虫的工具应与化学农药的工具分开。 5.2 禁止将昆虫病原线虫产品以及昆虫病原线虫溶液放在太阳下暴晒。未用完的昆虫病原线虫应 放至 冰箱 4 条件下保存,且保存不能超过 30 d。 5.3 使用昆虫病原线虫后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 10 % 20 %。 5.4 如果发生其它病虫害,应优先选用生物、农业、物理等非化学农药方法进行防治。 5.5 使用昆虫病原线虫前后 14 d 内不能使用高毒杀虫剂和除草剂。 DB37/T 3872 2020 3 A A 附 录
6、A (资料性附录) 韭菜迟眼蕈蚊形态特征 韭菜迟眼蕈蚊( 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俗称“韭蛆”,是为害韭菜的主要根蛆类 害虫,属双翅目、眼蕈蚊科、迟眼蕈蚊属,有卵、幼虫、蛹和成虫 4个发育阶段。 卵:白色长椭圆形, 长约 0.24 mm,初产时白色透明,随着胚胎发育逐渐呈半透明,后期一端出现 幼虫的黑色头壳,标志着幼虫即将孵出。 幼虫:体细长,圆筒形,乳白色,呈半透明,头部发达,头壳黑色,无足(幼虫为全头无足型)。 共 4龄,成长幼虫长 8 mm左右,老熟幼虫(预蛹)体缩短,略弯曲,体内集聚白色脂肪体,蜕皮则变成 蛹。 蛹:被蛹,初蛹白色,渐变黄褐色,羽化前灰黑色。长 3 mm,最宽处 0.5 mm 0.7 mm,雌蛹比雄蛹 粗大。田间成长幼虫在土中或韭菜丛中吐丝化蛹,蛹外面有丝网状保护物。 成虫:体黑色,头小,触角丝状,左右复眼上部在 触角后面相连,形成眼桥。体长 0.2 cm 0.5 cm, 雌虫较肥大,腹末有 1对分节的尾须;雄虫瘦细,腹末有 1对发达的钳状抱握器。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