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13.100 C 65 DB37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3649 2019 服装加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 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2019 - 08 - 30 发布 2019 - 09 - 30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3649 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1 4.1 明确职责 . 1 4.2 制定方案 . 2 4.3 建立制度 . 2 4.4 全员培训 . 2 5 风险管控 . 2 5.1 总体要求 . 2 5.2 风险点划分 . 2 5
2、.3 危险源辨识 . 2 5.4 风险管控措施 . 3 6 隐患排查治理 . 3 6.1 隐患排查 . 3 6.2 隐患治理 . 3 6.3 隐患排查治理效果 . 3 7 后续管理 . 4 7.1 文件管理 . 4 7.2 持续改进 . 4 7.3 信息化管理 . 4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作业活动清单和设备设施清单 . 5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风险点管控清单 . 6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作业活动风险管控要素 . 10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安全风险告知牌 . 12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隐患排查清单 . 13 附 录 F (资料性附录) 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
3、 17 DB37/T 3649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应急管理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汶上县应急管理局、济宁荣恒服装有限公司、山东省应急管理厅。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娜娜、邓伟文、张锐、范长华、王传坤、龙国栋。 DB37/T 3649 2019 1 服装加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 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服装加工企业进行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风险管 控、隐患排查和持续改进等。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从业人员在
4、 300人以下或年生产总值在 2 000万以下的服装加工企业安 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 代码 DB37/T 2882 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 2883 2016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DB37/T 2974 2017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DB37/T 3011
5、2017 工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3 术语和定义 DB37/T 2882 2016、 DB37/T 2883 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服装加工企业 Garment processing enterprise 服装加工企业是指利用面辅料通过 裁剪、缝纫、熨烫、检验等工序生产服装成品的企业。 4 基本要求 4.1 明确职责 4.1.1 主要负责人职责 领导、组织本单位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确保体系建设所需人力资源、资金投入、物资保障,监 督领导各有关岗位和人员履行职责,对体系建设的有效性全面负责。 4.1.2 管理人员职责 负责实施方案和制度的制定
6、,负责组织方案和制度的培训,负责风险管控清单、风险管控和隐患排 查治理表的编制及更新,负责对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报送。 DB37/T 3649 2019 2 4.1.3 操作人员职责 应知晓所在岗位的风险信息,按照风险管控清单、隐患排查治理表的要求,落实风险管控措施,进 行隐患排查和 治理。 4.2 制定方案 制定本单位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明确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实施 步骤、进度安排、保障措施等。保障措施应从加强组织协调、保障资金投入、强化教育培训、实施督查 考核等方面进行制定。 4.3 建立制度 4.3.1 风险管控制度 应规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流
7、程,明确各岗位风险管控职责;规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建设、 运行和管理的措施,明确风险点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管控措施、安全风险告知等内容。 4.3.2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应规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流程,明确各岗位隐患排查治理职责;规定生产安全事 故隐患排查治理建设、运行和管理的措施,明确排查主体、周期、内容及实施流程,确定隐患整改、验 收工作流程等。 4.3.3 奖惩考核制度 应将双重预防体系运行情况,与本单位各岗位人员的薪酬挂钩,进行考核奖惩。 4.4 全员培训 企业要制定全员教育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体系建设职责、 实施方案、运行制度、风险点排查
8、、危险源辨识、风险管控措施等。要明确培训教育职责,加强培训督 促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薪酬奖惩挂钩。 5 风险管控 5.1 总体要求 服装企业风险点确定、危险源辨识以及管控措施的制定,可参照 DB37/T 2974 2017、 DB37/T 3011 2017的要求开展。 5.2 风险点划分 5.2.1 风险点的划分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服装 企业风险点划分可按照设备设施、作业活动、生产工序、区域场所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进行。 5.2.2 服装企业应在本单位生产活动区域内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形成包括风险点名称、 类型、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区
9、域位置等内容的基本信息。 5.3 危险源辨识 DB37/T 3649 2019 3 5.3.1 企业可采用头脑风暴法( Brainstorming)、安全检查表分析法( SCL)或作业危害分析法( JHA) 等方法,对岗位设 备设施和作业活动开展危险源辨识,建立设备设施清单和作业活动清单,参见附录 A。 5.3.2 企业应对全体员工进行危险源概念、辨识方法的培训,组织全员对确定的风险点开展危险源辨 识。 5.3.3 辨识时应依据 GB 6441、 GB/T 13861 中所列的事故类型和危险有害因素等内容,充分考虑工 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2016)版中提及的较大危险因素。
10、5.4 风险管控措施 5.4.1 制定管控措施 制定风险管控措施时可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 这五类措施中进行选择,制定切实可行、便于操作、风险可控的管 控措施,形成风险点管控清单, 参见附录 B。 5.4.2 开展风险告知 将岗位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其管控措施进行高度概括和提炼,形成作业活动风险管控要素,参见附录 C。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设置安全风险告知牌,参见附录 D。根据风险点管控清单,将企业存在的 风险及管控措施通过培训等方式告知员工。 6 隐患排查治理 6.1 隐患排查 6.1.1 根据前期风险管控情况,将风险管控清单中确定的风险管控措施作为隐患
11、排查的内容,编制隐 患排查表。 6.1.2 将风险管控措施中适于岗位检查的内容编制成(岗位)隐患排查表,参见附录 E.1 E.5。 岗位员工按照排查表每日开展隐 患排查,做好记录。 6.1.3 将风险管控措施中具有专业性、且不需要每日检查的内容编制成(专项)隐患排查表,参 见附录 E.6 E.7。由安全管理人员按照排查表每周排查一次,做好记录。 6.2 隐患治理 6.2.1 隐患治理流程包括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情况反馈、验收等环节,实现闭环管理。 6.2.2 隐患排查结束后,应当立即整改,难以立即排除的应及时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 6.2.3 隐患治理验收。隐患治理完成
12、后,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实现闭环管理。重大 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企业应当组织对治理情况进行复查评估。对政府督办的重大隐 患,按有关规定执 行。治理过程中填写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参见附录 G。 6.3 隐患排查治理效果 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企业应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风险管控措施全面持续有效; 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和提升; 各级排查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 员工隐患排查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DB37/T 3649 2019 4 7 后续管理 7.1 文件管理 企业应完整保存体现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 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及规范性文件变化或更新; 企业组织机构及安
13、全管理机制发生变化; 企业工艺发生变化、设备设施增减、使用原辅材料变化等; 风险管控清单、隐患排查清单等内 容的文件成果; 制度文件发放记录、培训记录、考核奖惩记录、隐患排查和治理记录。 7.2 持续改进 企业应主动根据以下情况对双重预防体系的影响,及时针对变化范围开展分析,更新相关信息: 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及规范性文件变化或更新; 企业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机制发生变化; 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 补充辨识出新的危险源、风险点; 风险程度发生变化后,需要对风险管控措施进行调整; 应每年至少要对双重预防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 7.3 信息化管理 利用微信或互联网技术,
14、建立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运行管理信息系统 ,并与当地应急管理部门相关监 管信息系统相连接。 DB37/T 3649 2019 5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作业活动清单和设备设施清单 作业活动清单和设备设施清单见表 A.1、表 A.2。 表 A.1 作业活动清单 序号 作业活动名称 作业活动内容 岗位 /地点 频率 备注 1 裁剪作业 使用龙门刀、开条机等裁剪。 裁剪工 /裁剪车间 每个工作日 2 缝制作业 裁片缝制,成品检验。 缝纫工 /缝纫车间 每个工作日 3 后整作业 成品整烫,成品包装、运输。 技工、包装工 /包装车间 每个工作日 4 库管作业 对产品进行出入库管理,搬运、装卸货
15、物。 库管工 /仓库 每个工作日 5 机修作业 对设备进行巡检,定期进行保养,发现设备异 常进行检维修。 机修工 /维修间、厂区 每个工作日 6 电工作业 供电、停电,电路线路检修。 电工 /配电室、厂区 每个工作日 填表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 表 A.2 设备设施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类别 型号 位号 /所在部位 是否特种 设备 备注 1 裁剪设备 专用机械类 裁剪车间 否 2 缝纫设备 专用机械类 缝纫车间 否 3 熨烫设备 专用机械类 包装车间 否 4 包装设备 专用机械类 包装车间 否 5 仓库 基础设施 仓库 否 6 配电室 基础设施 配电室
16、否 7 厂房 基础设施 厂房 否 填表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 DB37/T 3649 2019 6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风险点管控清单 风险点管控清单见表 B.1。 表 B.1 风险点管控清单 风险点 名称 类型 序号 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 事故类型 风险管控措施 区域位置 责任单位 责任人 备注 1.裁剪 岗位 设备 设 施类 1 电源插头松动产生电气火花引起火灾。 火灾 1、班前检查。 2、配备灭火器材。 裁剪车间 裁剪班组 2 电源线破损、老化造成漏电。 触电 1、安装漏电保护器。 2、班前检查。 3 机器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缺失或破损造
17、成 防护装置失效。 机械伤害 1、作业前检查机器设备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完好。 2、每周对安全防护装置进行保养。 作业活 动类 4 裁刀操作人员操作不当造成人身伤害。 机械伤害 1、操作前正确佩戴防切割手套。 2、严格遵守裁剪岗位“四必 须、四不准”。 5 作业现场、电气设备周围存在碎布片、毛 尘在电打火的情况下引起火灾。 火灾 1、作业后及时清理作业现场、电气设备周围碎布片、毛尘等易 燃物质。 2、作业后关闭电源。 2.缝纫 岗位 设备设 施类 1 电源插头松动产生电气火花引起火灾。 火灾 1、班前检查。 2、配备灭火器材。 缝纫车间 缝纫班组 2 电源线破损、老化造成漏电。 触电 1、安装
18、漏电保护器。 2、班前检查。 3 机器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缺失或破损造成防护装置失效。 机械伤害 1、作业前检查机器设备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完好。 2、每周对安全防护装置进行保养。 作业活 动类 4 在安装或更换缝纫机附件时未关闭电源。 机械伤害 在安装或更换缝纫机附件时应关闭电源,按章操作。 5 在未断电、未停机的情况下清理机器周围 的物料。 机械伤害 作业中清理机器周围的物料时应在断电、停机的情况下进行。 DB37/T 3649 2019 7 表 B.1 风险点管控清单 (续) 风险点 名称 类型 序号 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 事故类型 风险管控措施 区域位置 责任单位 责任人 备注 2.缝纫 岗
19、位 作业活 动类 6 物料摆放占用逃生通道在发生事故时扩大事故的危害性 。 火灾 物品摆放要在规定的区域内,保持逃生通道畅通。 7 桥架、开关上的毛尘在电打火的情况下引起 火灾。 火灾 1、作业后及时清理桥架、开关上的毛尘等易燃物质。 2、作业后关闭电源。 3.后整 岗位 设备设 施类 1 电源插头松动产生电气火花引起火灾。 火灾 1、班前检查。 2、配备灭火器材。 包装车间 后整班组 2 电源线破损、老化造成漏电。 触电 1、安装漏电保护器。 2、班前检查。 3 蒸汽发生器超压造成管道爆裂。 烫伤 作业前检查压力表、安全阀。 4 烫台蒸汽软管破损、阀门泄漏造成蒸汽外泄。 烫伤 作业前检查蒸汽
20、软管、阀门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作业活 动类 5 熨斗用完未放置在指定位置或装置上。 烫伤 按照要求摆放在指定位置。 6 钉扣过程中,手伸入钉扣机行程范围内。 机械伤害 操作中要集中注意力。 7 车间物品摆放占用逃生通道,在发生事故时 扩大事故的危害性。 火灾 1、物品摆放要在规定的区域内,保持逃生通道畅通。 2、严格遵守后整岗位“五必须”。 8 工作台上存在未清理的物料。 火灾 1、 作业后及时清理工作台上的物料。 2、作业后关闭电源。 4.仓库 岗位 设备设 施类 1 消防栓、灭火器、应急灯、安全指示标志不 能正常使用,在发生火灾时扩大事故的危害 性。 火灾 1、足额配备消防设备设
21、施。 2、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每月开展检查。 3、张贴应急疏散示意图,并进行告知。 仓库 仓库 2 安全出口不畅通,扩大火灾事故的危害性。 火灾 安全出口保持畅通,不应阻塞、锁闭。 3 线路老化或绝缘破损造成线路过热引起电火花。 火灾 1、电气线路选择符合国家规定,敷设要规范。 2、每月进 行检查。 4 仓库照明灯具爆炸引发火灾。 火灾 1、安装防爆灯具。 2、做到人走灯灭。 DB37/T 3649 2019 8 表 B.1 风险点管控清单 (续) 风险点 名称 类型 序号 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 事故类型 风险管控措施 区域位置 责任单位 责任人 备注 4.仓库 岗位 作业活 动类 5 物品堆放
22、不规范,在发生火灾时扩大事故的危害性。 火灾 1、物品堆放要在规定的区域内,保持逃生通道畅通,不得埋压、圈占、 遮挡消防设施。 2、物品堆放符合“五距”(顶距 50 cm;灯距 50 cm; 内墙距 30 cm;柱距 10-20 cm; 堆距 100 cm)要求。 6 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进入仓库。 火灾 1、设置“严禁烟火”警示标志。 2、进入厂区进行安全告知。 3、严格遵守仓库岗位“三必须、三不准”。 7 工作后未锁门、断电。 火灾 1、工作后进行检查。 2、严格遵守仓库岗位“三必须、三不准”。 5.机修 岗位 作业活 动类 1 检修前未采取断电等保护措施。 触电 1、对检修设备上的电源应
23、采取可靠的断电措施。 2、在电源开关处设置警示标志。 维修间 机修班组 2 维修工具放置不当砸伤人。 物体打击 1、维修工具要摆放在安全位置。 2、按规定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3 检修完毕后未清理现场。 其他伤害 检修结束后,整理工器具,清理现场。 6.电工 岗位 设备设 施类 1 电气线路违规安装,线路老化、绝缘失效,发生短路、过载、接触不良。 火灾 1、电气线路选择符合国家规定,敷设要穿管、进盒,保险装置要符合 国家规定要求。 2、安装防止超负荷、短路、接触不良的保险装置。 3、 对电气线路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厂区 公司级 2 配电箱接地等保护装置失效或箱内电源线敷设不规范导致
24、事 故发生。 火灾、触电 1、箱内外整洁、完好。 2、箱体接地可靠。 3、各种电器元件及线路接 触良好、连接可靠。 4、保护装置齐全完好。 5、电源线敷设规范。 6、 对配电箱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3 配电室内绝缘工器具、绝缘垫未配置齐全,绝缘失效。 触电 1、配备合格的绝缘工器具、绝缘垫。 2、绝缘工器具按照检测周期每年或每半年进行绝缘检测。 3、每月开展安全检查。 4 配电室内防止小动物进入的防护设施缺失或者损坏造成断电。 其他伤害 1、门口装设挡鼠板。 2、窗户装有 10 mm 10 mm 纱 窗。 作业活 动类 5 电工误操作导致事故发生。 触电 1、电工要持证上岗,每年接受教
25、育培训。 2、正确穿戴绝缘鞋、绝缘 手套。 3、严格遵守电工岗位“四必须四不准”。 DB37/T 3649 2019 9 表 B.1 风险点管控清单 (续) 风险点 名称 类型 序号 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 事故类型 风险管控措施 区域位置 责任单位 责任人 备注 7.厂房 设备设 施类 1 占用堵塞厂区消防通道,使火灾危害扩大。 火灾 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开展检查。 厂区 公司级 2 因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系统不能正常使用,使火灾危害扩大。 火灾 确 定消防安全责任人每月开展检查,确保正常使用。 3 因灭火器材缺失、失效或被埋压、圈占、遮挡,使火灾危害扩大。 火灾 1、配备足量灭火器材。 2、灭火器
26、材应设置在明显、便于取用的地点, 确保不被埋压、圈占、遮挡。 3、根据灭火器检验时间定期进行更换。 4、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开展检查。 6、张贴应急疏散示意图。 4 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堵塞,紧急情况下人员无法及时疏散。 其他伤害 开展安全检查确保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畅通。 5 避雷设施失效在雷电天气下导致雷击。 火灾 1、正确安装避 雷设施。 2、每年请专业机构进行检测。 DB37/T 3649 2019 10 C C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作业活动风险管控要素 作业活动风险管控要素见表 C.1。 表 C.1 作业活动风险管控要素见表 裁剪岗位 “ 四必须四不准 ” 缝纫岗位 “ 四必须 ”
27、 后整岗位 “ 五必须 ” 必须:作业前先检查; 必须:作业中遵章程; 必须:穿劳保戴手套。 必须:作业毕断电整理。 不准:用手接触刀刃。 不准:把手伸进剪料。 不准:设备带病运行。 不准:裁刀随意放置。 必须:作业前先检查; 必须:作业中遵章程; 必须:作业毕断电整理; 必须:物品分区放整齐。 必须:作业前 先检查; 必须:作业中遵章程; 必须:作业毕断电整理; 必须:利器收发并记录; 必须:物品分区放整齐。 仓库岗位“三必须三不准” 电工岗位“四必须四不准” 必须:物品堆放标准; 必须:消防器材有效; 必须:班后锁门断电。 不准:吸烟明火作业。 不准:乱拉临时电线。 不准:无关人员进入。
28、必须:设备线路安装规范; 必须:防护装置符合标准; 必须:设备设施定期检测; 必须:电气装置定期检查。 不准:电工未培训合格上岗。 不准:电气装置下堆放物品。 不准:班后未及时拉闸断电。 不准:夜间未进行安全巡查。 DB37/T 3649 2019 11 表 C.1 作业活动风险管控要素见表 (续) 机修作业“六必须” 消防“四必须四不准” 必须:维修工持证上岗; 必须:检修前先断电; 必须:设置示警标志; 必须:检修中守章程; 必须:穿戴劳保用品; 必须:检修毕清现场。 必须:消防设施设备齐全有效; 必须:疏散指示标志齐全醒目; 必须:消防逃生演练定期组织; 必须:救援物资药品配备齐全。 不
29、准:占压遮挡挪用消防器材; 不准:堵塞通道锁闭安全出口; 不准:防火卷帘门下堆放物品; 不准:生产区域吸烟动火。 DB37/T 3649 2019 12 D D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安全风险告知牌 安全风险告 知牌见表 D.1。 表 D.1 安全风险告知牌 风险点:裁剪岗位 序号 危险源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典型控制措施 四必须 必须:作业前先检查 必须:作业中遵章程 必须:穿劳保戴手套 必须:作业毕断电整理 四不准 不准:用手接触刀刃 不准:把手伸进剪料 不准:设备带病运行 不准:裁刀随意放置 1 电源插头松动产生电气火花引起火灾。 火灾 安装漏电保护器。 班前检查 2 电源线破损、
30、老化造成线路漏电 触电 安装漏电保护器。 班前检查并及时更换电源线。 3 机器设备安全防护设备缺失或破损造成防护措施失效。 机械伤害 作业前检查机器设备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完好。 每周对安全防护装置进行保养。 4 电剪刀操作人员操作不当造成人身伤害。 机械伤害 操作前正确佩戴防割手套。 严格遵守裁剪岗位“四必须、四不准”。 5 作业现场、电气设备周围存在碎布片、毛尘 在电打火的情况下引起火灾。 火灾 作业后及时清理作业现场、电气设备周围碎布片、毛尘等易燃物质。 作业后关闭电源。 应急 措施 火灾:马上疏散人员离开现场,并按下火灾报警器,并及时拨打 119。火灾初期阶段,可用灭火器灭火,切断电源
31、、气源、疏散人员。 触电:立即切断电源 ,脱离触电环境,如无心跳、呼吸,进行人工呼吸肺复苏急救。立即拨打 120。 机械伤害:立即关闭运转机械,对伤者采取消毒、止血、包扎、止痛等临时措施。立即拨打 120。 安全警示 责任人: 电话: DB37/T 3649 2019 13 E E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隐患排查清单 隐患排查清单见表 E.1表 E.7。 表 E.1 (岗位)隐患排 查表 表 E.2 (岗位 )隐患排查表 岗位名称:缝纫岗位 排查频次:每日 月份: 检查人: 序号 检查内容 1 2 3 4 5 . . 31 1 电源插头插实,无松动。 2 电源线完好,无破损或老化。 3
32、机器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完好有效,无缺失或破损。 4 在安装或更换缝纫机附件时关闭电源。 5 在断电、停机的情况下清理机器周围的碎布屑。 6 物品摆放在规定的区域内,逃生通道畅通。 7 作业后及时清理桥架、开关上的毛尘等易燃物质。 8 作业后关闭电源,清理作业现场。 说明:检查结果符合要求的,打“”;存在隐患的,打“”,并在下栏作好记录,描述 清楚隐患。检查发现的问题 隐患,能当场整改的当场整改,整改完成后在下栏做好记录;不能当场整改的,做好记录,立即向领导汇报。 检查情况: 岗位名称:裁剪岗位 排查频次:每日 月份: 检查人: 序号 检查内容 1 2 3 4 5 6 . 31 1 电源插头插实,
33、无松动。 2 电源线完好,无破损或老化。 3 机器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完好,无缺失或破损。 4 操作前正确佩戴防切割手套。 5 裁刀操作人员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6 作业现场、电气设备周围无碎布片、毛尘。 7 作业后关闭电源,清理作业现场。 说明:检查结果符合要求的,打“”;存在隐患的,打“”,并在下栏作好记录,描述清楚隐患。检查发现的问题隐 患,能当场整改的当场整改,整改完成后在下栏做好记录;不能当场整改的,做好记录,立即向领导汇报。 检查情况: DB37/T 3649 2019 14 表 E.3 (岗位 )隐患排查表 岗位名称:后整岗位 排查频次:每日 月份: 检查人: 序号 检查内容 1 2
34、3 4 5 . . 31 1 电源插头插实,无松动。 2 电源线无破损老化。 3 作业前检查蒸汽发生器的压力表、安全阀。 4 烫台蒸汽软 管完好无破损,阀门未泄漏。 5 熨斗用完放置在指定位置。 6 钉扣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未将手伸入钉扣机行程范围内。 7 物品摆放在规定的区域内,逃生通道畅通。 8 工作台上的物料已及时清理。 9 作业后关闭电源,清理作业现场。 说明:检查结果符合要求的,打“”;存在隐患的,打“”,并在下栏作好记录,描述清楚隐患。检查发现的问题 隐患,能当场整改的当场整改,整改完成后在下栏做好记录;不能当场整改的,做 好记录,立即向领导汇报。 检查情况: 表 E.4 (岗位
35、)隐患排查表 岗位名称:仓库岗位 排查频次:每日 月份: 检查人: 序号 检查内容 1 2 3 4 5 . . 31 1 消防栓、灭火器、应急灯、安全指示标志等安全性能完好。 2 电线接头接实,电源线无破损或老化。 3 物品堆放符合“五距”(顶距 50 cm;灯距 50 cm;内墙距 30 cm;柱距 10-20 cm;堆距 100 cm) 要求。 4 安全出口畅通。 5 逃生通道畅通,未埋压、圈占、遮挡消防设施。 6 工作人员或外来作业人员未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进入仓库。 7 工作后锁门、断电。 说明:检查结果符合要求的,打“”;存在隐患的,打“”,并在下栏作好记录,描述清楚隐患。检查发现
36、的问题 隐患,能当场整改的当场整改,整改完成后在下栏做好记录;不能当场整改的,做好记录,立即向领导汇报。 检查情况: DB37/T 3649 2019 15 表 E.5 (岗位 )隐患排查表 岗位名称:机修岗位 排查频次:每日 月份: 检查人: 序号 检查内容 1 2 3 4 5 . . 31 1 检修前采取断电等保护措施。 2 检修前在电源开关处设置“正在维修”或其他警示标志。 3 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4 维修工具要摆放在安全位置。 5 检修结束后,整理工器具,现场清理干净。 说明:检查结果符合要求的,打“”;存在隐患的,打“”,并在下栏作 好记录,描述清楚隐患。检查发现的问题 隐患,能
37、当场整改的当场整改,整改完成后在下栏做好记录;不能当场整改的,做好记录,立即向领导汇报。 检查情况: 表 E.6 (专项)隐患排查表 排查内容:厂区消防 排查频次:每周 月份: 检查人: 序号 检查内容 日 日 日 日 1 厂区消防通道畅通,未存在堵塞现象。 2 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系统完好有效。 3 足额配备灭火器材,确保完好有效。 4 灭火器根据检验时间做到定 期更换。 5 灭火器放在明显、便于取用的位置,不被埋压、圈占或遮挡。 6 各车间、岗位张贴应急疏散示意图。 7 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畅通。 8 仓库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防爆灯具。 9 每年请专业机构对避雷设施进行检测。 说明:检查结果符合
38、要求的,打“”;存在隐患的,打“”,并在下栏作好记录,描述清楚隐患。检查发现的问题 隐患,能当场整改的当场整改,整改完成后在下栏做好记录;不能当场整改的,做好记录,立即向领导汇报。 检查情况: DB37/T 3649 2019 16 表 E.7 隐患排查表 排查内容:厂区用电 排查频次:每周 月份: 检查人: 序号 检查内容 日 日 日 日 1 电工要持证上岗,每年接受教育培训。 2 配备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作业前正确佩戴。 3 绝缘工器具等劳动防护用品按照检测周期每半年或每年进行绝缘检测。 4 电气线路选择符合国家规定,敷设要穿管、进盒, 保险装置要符合国家规定要求。 5 安装防止超负荷、短
39、路、接触不良的保险装置。 6 配电箱内外整 洁、完好,无杂物。 7 配电箱接地可靠,保护装置齐全完好。 8 配电箱内各种电器元件及线路接触良好、连接可靠。 9 配电箱内电源线敷设规范。 10 配电室内挡鼠板、纱窗无缺失,无损坏。 说明:检查结果符合要求的,打“”;存在隐患的,打“”,并在下栏作好记录,描述清楚隐患。检查发现的问题 隐患,能当场整改的当场整改,整改完成后在下栏做好记录;不能当场整改的,做好记录,立即向领导汇报。 检查情况: DB37/T 3649 2019 17 F F 附 录 F (资料性附录) 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隐患排查治理台 账见表 F.1。 表 F.1 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序号 隐患内容 排查时间 排查岗位及人员 整改情况 整改时间 整改人员 验收情况 验收时间 验收人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