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29.060.20 K 13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35152019 煤矿在用电力电缆电气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2019 - 03 - 21发布 2019 - 04 - 21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3515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基本条件 . 1 4 检验项目及检验周期 . 1 5 技术要求 . 2 5.1 绝缘电阻 . 2 5.2 外护套绝缘电阻 . 2 5.3 电缆线路的相位 . 2 5.4 直流耐压检验并测泄漏电流 . 3 5.5 交流耐压 . 3 6 检验方法 . 4 6.1
2、 绝缘电阻 . 4 6.2 外护套绝缘电阻 . 4 6.3 电缆线路的相位 . 5 6.4 直流耐压检验并测泄漏电流 . 5 6.5 交流耐压 . 5 7 判定规则 . 5 DB37/T 3515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 东公信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荀明利、张振安、张盛敏、李旗、宋宪旺、肖巍、张峰、徐士伟。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DB37/T 35152019 1 煤矿在用电力电缆电气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1 范围 本
3、标准规定了煤矿在用电力电缆电气安全检测检验的基本条件、检验项目及检验周期、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和判定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在用电力电缆的定期试验、新安装投运前及交接验收试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 50150201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T 3048.52007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 5部分:绝缘电阻试验 煤矿安全规程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3 基本条件 3.1 检验现场环
4、境温度应不低于 5 ,空气相对湿度应不高于 85 %。 3.2 井下使用的高压电缆,应有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3.3 井下试验,使用电气仪表时应满足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3.4 检验井下高压电缆时,应对现场环境进行监测,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3.5 检验时应针对现场实际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4 检验项目及检验周期 4.1 定期检验项目及检验周期见表 1。 表1 定期检验项目及检验周期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周期 说明 1 绝缘电阻 1 年 1 检验应在每年雨季前进行。 2 新安装、交接验收检验过的电缆应在次年 雨季前进行定期检验。 2 直流耐压检验并测泄漏电流 1 年 3 交流耐压 绝缘有缺陷时进
5、行 4.2 新安装投运前、交接验收和更换接头后的检验项目见表 2。 DB37/T 35152019 2 表2 新安装投运前及交接验收检验项目 序号 检验项目 说明 1 绝缘电阻 1 仅三芯电缆做外护套绝缘电阻检验。 2 外护套绝缘电阻 3 电缆线路的相位 4 直流耐压检验并测泄漏电流 5 交流耐压 5 技术要求 5.1 绝缘电阻 5.1.1 三相绝缘电阻不平衡系数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工作电压 3 kV 及以下者不大于 2.5; b) 工作电压 3 kV 以上者不大于 2。 5.1.2 耐压试验后测得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耐压试验前测得绝缘电阻值。 5.1.3 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绝缘电阻换算到长度
6、为 1 km 和温度为 20 时的值应符合表 3 规定。 表3 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绝缘电阻值 额定电压 kV 绝缘电阻 Mkm 0.6/1 40 1.8/3 50 5.1.4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绝缘电阻换算到长度为 1 km 和温度为 20 时的值应符合表 4 规定。 表4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绝缘电阻值 额定电压 kV 绝缘电阻 Mkm 16 mm 2 以下的 16 mm 2 35 mm 2 50 mm 2 95 mm 2 95 mm 2 以上的 0.6/1 120 100 70 50 1.8/3 600 500 300 200 3.6/6 - 1000 750 500 6/6 - 1000 7
7、50 500 6/10 - 2000 1500 1000 8.7/10 - 2000 1500 1000 5.2 外护套绝缘电阻 1千米电缆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 0.5 Mkm 。 5.3 电缆线路的相位 电缆两端相位应一致。 DB37/T 35152019 3 5.4 直流耐压检验并测泄漏电流 5.4.1 按表 5表 7 规定施加试验电压,应无放电、闪络、泄漏电流急剧上升等现象。 表5 软电缆直流耐压试验电压及试验时间 额定电压 kV 试验电压 kV 1.9/3.3 6.5 3.6/6 12.5 6/10 21 8.7/10 30.5 表6 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直流耐压试验电压及试验时间 额定电压
8、 kV 试验电压 kV 1.8/3 4.5 表7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直流耐压试验电压及试验时间 5.4.2 测量的泄漏电流应满足以下规定: a) 三相不平衡系数应不大于 2; b) 当 l0 kV 及以上电缆的泄漏电流小于 20 A 时,其不平衡系数不作规定; c) 当 6 kV 及以下电缆泄漏电流小于 10 A 时,其不平衡系数不作规定。 5.5 交流耐压 5.5.1 按表 8表 10 规定进行试验时,应无放电、闪络等现象。 表8 软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及试验时间 额定电压 kV 试验电压 kV 1.9/3.3 4.5 3.6/6 9 6/10 15 8.7/10 21 额定电压 kV 试验
9、电压 kV 1.8/3 4.5 3.6/6 9 6/6 15 6/10 15 8.7/10 22 DB37/T 35152019 4 表9 聚氯乙烯绝缘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及试验时间 额定电压 kV 试验电压 kV 1.8/3 3.6 表10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及试验时间 6 检验方法 6.1 绝缘电阻 6.1.1 采用电压等级不低于 2500 V,准确度不低于 10.0 级的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测量时间 1 min。 6.1.2 按 GB/T 3048.52007, 6.1 条规定方法进行。 6.1.3 绝缘电阻值按以下方法处 理: a) 1 千米长度的绝缘电阻值按公式(1
10、)换算: LRR XL = . (1) 式中: L R 1千米长度的绝缘电阻值,单位为兆欧千米( M km); X R 试品绝缘电阻值,单位为兆欧( M); L 试品有效长度,单位为千米( km)。 b) 20 时 1 千米长度的绝缘电阻值按公式( 2)换算: L KRR = 20 . (2) 式中: 20 R 20 时每 1米长度的绝缘电阻值,单位为兆欧千米( M km); K 绝缘电阻温度校正系数,可按表 11选取,也可由生产厂家获取。在( 205)的环境条 件下检验结果不需进行温度校正。 表11 绝缘电阻温度校正系数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40 K 0.57 0.
11、70 0.85 1 1.13 1.41 1.68 1.92 6.2 外护套绝缘电阻 额定电压 kV 试验电压 kV 1.8/3 3.6 3.6/6 7.2 6/6 12 6/10 12 8.7/10 17.5 DB37/T 35152019 5 6.2.1 采用电压等级 500 V,准确度不低于 10.0 级的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测量时间 1 min。 6.2.2 测量护套内层与外层之间的绝缘电阻。 6.3 电缆线路的相位 将一芯接地,其它芯悬空,在另一端测量芯线的绝缘,绝缘电阻为 0 M的即是同相线。 6.4 直流耐压检验并测泄漏电流 6.4.1 采用准确度不低于 1.0 级的直流高压发生器
12、试验。 6.4.2 试验前把电缆两端自电气设备上拆开,清除电缆终端头表面影响泄漏电流的物质。 6.4.3 试验时应按本标准 5.4 规定施加试验电压。 6.4.4 按 GB 501502016,17.0.2 条规定接线。 6.4.5 试验电压均分 4 阶段均匀升压,每阶段停留 1 min,试验电压升至规定值后,软电缆试验持续 时间为 5 min,聚氯乙烯绝缘电缆和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试验持续时间为 10 min;满足试验持续时间 时读取泄漏电流值。 6.4.6 耐压试验后,应使用专用的放电工具对电缆反复放电直至无火花后,再直接接地放电。 6.5 交流耐压 6.5.1 采用准确度不低于 3.0
13、级的交流耐压试验设备试验。 6.5.2 试验前把电缆两端自电气设备上拆开,清除电缆终端头表面影响泄漏电流的物质。 6.5.3 试验时应按本标准 5.5 规定施加试验电压。 6.5.4 按 GB 501502016,17.0.2 条规定接线。 6.5.5 试验时均匀升压,试验电压升至规定电压值后,试验持续时间为 1 min。 6.5.6 耐压试验后,应使用专用的放电工具对电缆反复放电直至无火花后,再直接接地放电。 7 判定规则 7.1 电缆检验时,绝缘电阻不作为判定依据,应警示运行管理人员,注意观察运行状况。 7.2 电缆线路相位不一致时,应重新标记。 7.3 电缆外护套绝缘电阻、直流耐压检验并测泄漏电流、交流耐压检验项目,其中有一项不符合要求, 则判定电缆不合格。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