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 B0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 准 DB 37/T 35002019 花生逆境生产技术规程 2019-01-29发布 2019-03-01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3500 2019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种植布局优化与生产原则 .1 4 配套水利设施 .1 5 土壤改良 .2 6 播种前管理 .2 6.1 施肥与整地 .2 6.2 品种选择 .2 6.3 精选种子 .3 6.4 种子处理 .3 7 播种期管理 .3 7.1 播期 .3 7.2 土壤墒情 .3 7.3 种植规格与密度 .3 7.4 播种深
2、度 .3 7.5 化学除草 .3 7.6 地膜选用与覆膜 .3 8 生长期管理 .4 8.1 放苗引苗 .4 8.2 水分管理 .4 8.3 肥料管理 .4 8.4 中耕除草 .4 8.5 病虫害防治 .4 8.6 预防徒长 .4 8.7 预防早衰 .4 9 收获与晾晒 .4 10 清除残膜 .4 DB37/T 3500 2019 I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峰、万书波、
3、张佳蕾、李新国、张智猛、孟静静、杨莎、耿耘、唐朝辉、李 林、王才斌、王建国、丁红。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DB37/T 3500 2019 1 花生逆境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主要非生物逆境干旱与渍涝花生生产原则、配套水利设施、改良土壤等宏观策略,以 及播种前后、生长期、收获等生产时期的技术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花生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7.2 经济作物种子 第2部分:油料类 GB 5084 农田灌溉
4、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T 17997 农药喷雾机(器)田间操作规程及喷洒质量评定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855 花生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2390 花生干燥与贮藏技术规程 NY/T 2393 花生主要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NY/T 2394 花生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NY/T 2396 麦田套种花生生产技术规程 NY/T 2398 夏直播花生生产技术规程 NY/T 2401 覆膜花生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NY/T 2403 旱薄地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NY/T 2404 花生
5、单粒精播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NY/T 2406 花生防空秕栽培技术规程 NY/T 2407 花生防早衰适期晚收高产栽培技术 3 种植布局优化与生产原则 根据花生水分生理生态特性及各地区自然条件,对花生种植区、种植季节进行宏观合理布局,建立 优势产区,并充分考虑绿色生产和机械化生产,实现旱涝保收、绿色高效。 4 配套水利设施 易发生旱涝灾害的产区,应结合规模化经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抗旱排涝水利工程设施。 DB37/T 3500 2019 2 5 土壤改良 旱(薄)地应深耕蓄水,增施有机肥+菌肥,以肥济水;易渍涝地块,应冬前翻耕晒垡,丘陵山地 挖好堰下沟、田间拦腰沟和田外排水沟,“三沟”配套
6、,平原洼地采用主沟支沟相通排水,起垄栽培, 利用垄(堰)沟、高畦排渍(涝);通透性较差的土壤,可通过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加以改良, 提高地力。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855的要求。 6 播种前管理 6.1 施肥与整地 6.1.1 施肥原则 有机肥与化肥混施,底肥与种肥配施。肥料施用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 6.1.2 施肥数量 施肥数量按照NY/T 2406。依据土壤条件和产量水平确定施肥量: a) 667 m 2 产量300 kg 的地块,每 667 m 2 施用腐熟优质有机肥 1 000 kg1 500 kg 或 100 kg 150 kg 优质商品有机肥,化肥用量:氮(N)6
7、 kg8 kg,磷(P 2 O 5 )3 kg4 kg,钾(K 2 O)6 kg8 kg,钙(CaO)6 kg8 kg; b) 667 m 2 产量 300 kg400 kg 的地块,每 667 m 2 施用腐熟优质有机肥 1 500 kg2 000 kg 或 150 kg200 kg 优质商品有机肥,化肥用量:氮(N)8 kg10 kg,磷(P 2 O 5 )4 kg5 kg, 钾(K 2 O)8 kg10 kg,钙(CaO)8 kg10 kg; c) 667 m 2 产量400 kg 的地块,每 667 m 2 施用腐熟优质有机肥 2 000 kg3 000 kg 或 200 kg 300
8、 kg 优质商品有机肥,化肥用量:氮(N)10 kg12 kg,磷(P 2 O 5 )5 kg6 kg,钾(K 2 O) 10 kg12 kg,钙(CaO)10 kg12 kg; d)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施用硫、硼、锌、铁、钼等微量元素肥料。砂土及砂壤土应适当增施有机 肥。雨水较多年份和地区应适当减少化肥 10 %20 %施用量,以防花生徒长。 6.1.3 施肥方法 施肥方法按照NY/T 2407。不同种植方式的施肥方法如下: a) 春花生覆膜栽培:将氮肥总量的 50 %60 %改用缓控释肥,全部有机肥和 2/3 的化肥结合耕 地施入,其余 1/3 的化肥结合播种集中施用,种肥分离,防止烧苗。
9、 b) 麦田套种花生:按照 NY/T 2396,结合小麦播前整地,施用花生全部有机肥和 3/5 的化肥,其 余的 2/5 化肥于花生始花前后在植株两侧开沟追施,追肥后及时浇水。 c) 夏直播花生:按照 NY/T 2398,在小麦播前耕地时,施用花生全部有机肥和 1/3 的化肥,其余 2/3 的化肥在花生播前耕地和播种时施用,种肥分离。露地栽培的夏直播花生可结合开花前中 耕进行追肥。 6.1.4 整地 根据不同栽培方式,结合施肥,及时翻耕或旋耕整地,粉碎秸秆、随耕随耙耢,清除残膜、石块等 杂物,做到地平、土细、肥匀。 6.2 品种选择 DB37/T 3500 2019 3 按照NY/T 2403
10、,在平原、盆地、河谷等易渍涝地块,选择耐渍的中晚熟大花生品种。在岗地、丘 陵、山区等干旱瘠薄地,选择耐旱的早熟中小花生品种;夏直播宜选择中早熟花生品种。且均应通过国 家或省审(鉴、认)定或登记。 6.3 精选种子 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7.2的规定,纯度96 %,净度98 %,含水量10 %,发芽率90 %。选 用均匀、大而饱满的籽仁作种子。 6.4 种子处理 采用抗旱保水剂、杀菌剂、杀虫剂拌种或种衣剂包衣,预防干旱、渍涝、低温伤害及病虫害,保证 一播全苗壮苗。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的要求。 7 播种期管理 7.1 播期 应抢(提)墒、抢时播种,墒情较差时,造(闷)墒播种。播种时
11、土壤相对含水量应达60 %70 %。 春花生适宜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麦套花生宜在麦收前15 d20 d套种,夏直播花生应抢时早播, 应不晚于6月15日。 7.2 土壤墒情 干旱区域宜采用膜下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灌溉水质符合GB 5084的要求。渍涝区域,应在 雨后放晴避雨播种,并起垄隔湿,开沟排渍,预防烂种缺苗。 7.3 种植规格与密度 采用起垄种植,垄距80 cm90 cm,垄面宽50 cm60 cm,排水良好的地块垄高10 cm12 cm,易 于渍涝的地块垄高14 cm16 cm,旱塬地垄高8 cm10 cm,每垄2行,垄上行距25 cm35 cm,单粒播 种时,穴距10 cm
12、12 cm,双粒播种时,穴距16 cm18 cm。麦套花生与夏直播花生适当加大密度,双 粒播种时11 000穴左右,单粒播种时18 000穴左右。 7.4 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3 cm5 cm。露地栽培宜深,覆膜栽培宜浅。播种较早、地温较低,或土壤湿度大、土壤 黏重,可适当浅播,反之,适当加深。 7.5 化学除草 播后或出苗前趁土壤潮湿时,选用96 %精异丙甲草胺、33 %二甲戊灵乳油等除草剂喷施,出苗后可 喷施17.5 %精喹禾灵等除草剂。操作按照GB/T 17997。 7.6 地膜选用与覆膜 应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普通地膜厚度不得小于0.010毫米,透光率及铺展性好,符合GB 13735的
13、要求,提倡选用降解地膜,可人工或机械覆膜。按照NY/T 2401,选用起垄、施肥、播种、镇压、喷施 除草剂、覆膜、膜上覆土一次完成的机械。不易覆膜地快,应覆盖秸秆、麦糠、干草等。 DB37/T 3500 2019 4 8 生长期管理 8.1 放苗引苗 按照NY/T 2404,花生出苗时,宜上午10时前和下午16时后对无膜上覆土或覆土量少的地块抠膜放 苗,防高温灼伤。膜上有覆土的地块,及时撤土清棵。连续缺穴的地方要及时补种。及时理出地膜下面 的侧枝。 8.2 水分管理 应在早上或傍晚进行沟灌或喷灌等。生长期间干旱较为严重时应及时浇水,灌溉水质符合GB 5084 的要求。轻度干旱时可喷施抗旱剂、保
14、水剂、抗蒸腾剂等,有水浇条件的地块,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应 适量浇水,饱果成熟期应小水润浇。雨季加强排涝除渍。 8.3 肥料管理 雨季在排涝除渍的同时,喷施适量的叶面肥和调节剂。渍涝敏感的品种每667 m 2 喷施2 %尿素+0.2 % 磷酸二氢钾水溶液50 kg;耐涝品种追施钙肥30 kg40 kg(折合CaO)、喷施0.2 %硼酸水溶液50 kg。 8.4 中耕除草 在化学除草效果欠佳或未进行化学除草的地块,特别是露地栽培且雨水较多的地区,花针期应进行 中耕除草,中后期人工除草。 8.5 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田间防治作业要符合GB/T 17997的
15、规定。 按照NY/T 2393和NY/T 2394,根据当地花生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合理选用药剂及用量。 8.6 预防徒长 盛花末期, 当主茎高度达到30 cm35 cm, 且主茎高日增量超过1.5 cm时, 应及时喷施符合GB/T 8321 要求的生长调节剂。降水较多年份,且地力较好、易发生渍涝的地块,应在主茎高度28 cm30 cm时, 按照NY/T 2407提早、减量、增次化控。 8.7 预防早衰 在结荚末期,按照NY/T 2407,每667 m 2 叶面喷施0.2 %0.3 %磷酸二氢钾水溶液40 kg,连喷2次, 间隔7 d10 d,也可喷施适量的含有N、P、K和微量元素的其他肥料。 9 收获与晾晒 按照NY/T 2404和NY/T 2390,花生在70 %以上荚果果壳硬化、网纹清晰、果壳内壁呈青褐色斑块时, 及时收获、晾晒,荚果含水量10 %时,可入仓贮藏。若饱果成熟期干旱,荚果饱满度差,也应按期及 时收获。预计将发生秋涝的年份,应提早收获。 10 清除残膜 按照NY/T 2404,覆盖普通地膜的花生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残膜。 DB37/T 3500 2019 5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