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05 DB37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3621 2019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芫荽操作指南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Export Coriander 2019 - 07 - 23发布 2019 - 08 - 23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3621 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基地选择与管理 . 1 4 整地施肥 . 2 5 播种 . 2 6 田间管理 . 3 7 生产投入品管理 . 3 8 水源管理 . 4 9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2、 . 4 10 收获 . 5 11 劳动保护 . 5 12 环境保护 . 6 13 批次管理 . 6 14 技术档案 . 6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记录结果表 . 7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进口国芫荽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要求 . 16 DB37/T 3621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烟台市植物保护站、安丘市植物保护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存辉、缪玉刚、于凯、唐伟、张晓明、谢秀华、于晓庆、李振博、刘元宝、 曹欣然
3、、周丽萍、祝清光。 DB37/T 3621 2019 1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芫荽操作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口芫荽 基地选择与管理、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生产投入品管理、水源管理、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收获、劳动保护、环境保护、批次管理和技术档案等。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出口芫荽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基地选择与管理 3.1 基地选择 产地环境条件符合 NY/T 5
4、010的要求。宜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土质疏松,前茬为 非伞形花科 作物的地块。基地应远离工业“三废”排放、污染区域。填写基地基本情况记录表(要求见附录 A.1)。 3.2 基地管理 3.2.1 环境监测 新建基地应由有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进行环境质量检验,并进行风险评估。每 2 3年或环境条件发 生变化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时,应及时进行检验,并填写基地土壤化学成分检验结果表(要求 见附录 A.2)、基地灌溉水质检验结果表(要求见附录 A.3)、基地空气质量检验结果表(要求 见附录 A.4)。 3.2.2 档案 每个生产地块(棚室)应建立独立、完整的生产记录档案。 3.2.3 工作室 基地应
5、建有工作室,面积 30 m2以上为宜。室内配备桌椅、资料橱等,水、电、通讯配套齐全,放 置有关生产管理记录表册,张贴有关规章制度。 3.2.4 平面图 面积较大的生产基地应制作平面分布图,用来制定轮作计划和种植方案等,并贴挂于工作室内。 3.2.5 仓库 DB37/T 3621 2019 2 基地应建有专用仓库,临时存放施药器械和未用完的种子、农药、化肥等。仓库应符合安全、卫生、 通风、避光等要求;内设货架;配备必要的农药配制量具、防护服、急救箱等;面积 20 m2以上为宜。 所有包装和贮藏场所,应洁净卫生,配备防鼠等控制设施。 3.2.6 盥洗室 基地应设有盥洗室,且清洁卫生。 3.2.7
6、废物收集设施 基地应设有 农药空包装和垃圾等废物收集设施。 3.2.8 隔离防护 基地周围应建立隔离网、隔离带等。 4 整地施肥 耕翻土壤 25 cm 30 cm,晒垡 15 d,翻地时每 667 m2施腐熟有机肥 4 000 kg 5 000 kg,氮磷钾复 合肥( 15-15-15) 20 kg。宜使用机械耕翻。耕细整平作畦,畦宽 1 m 1.5 m,背高 20 cm的平畦。 5 播种 5.1 品种选择 宜选用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客商有品种要求的,应按客商要求选定 品种。 5.2 种子质量 种子纯度 95 %,净度 98 %,发芽率 80 %,水分 10 %。植物
7、检疫合格。 5.3 种子处理 5.3.1 温汤浸种 将 55 左右的热水缓慢倒入盛有种子的容器中,不断搅拌至水温 30 时,浸种 12 h 15 h,将种 子捞出用湿布包好放在 20 25 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 1次 2 次, 5 d 7 d 后 70 %种子露 白即可播种。 5.3.2 药剂拌种 可选用 2.5 %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拌种,施药量按种子量 0.2 %。填写基地育苗处理记录表(要求 见附录 A.6)。 5.4 播种时期 露地栽培:春播一般在 3月下旬 4月上旬,日平均气温稳定在 10 以上时播种;夏季栽培一般在 5 月上旬 6月下旬播种;秋 季栽培在 7月下旬 8月上旬播种。
8、设施栽培可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播种时间。 5.5 播种方法 DB37/T 3621 2019 3 5.5.1 撒播 顺畦浇水,水渗后将催好芽种子混 2倍 3倍细土均匀撒在畦上,再撒 1 cm 1.5 cm厚过筛细土。每 667 m2用种量 3.0 kg 4.0 kg。 5.5.2 条播 畦内按行距 7 cm 10 cm,开深 2.5 cm 3 cm播种沟,播后覆土。每 667 m2用种量 1.5 kg 2.0 kg。 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要求见附录 A.5)。 6 田间管理 6.1 春季 播种后不浇水,长到 2片真叶时开始间苗、定苗,苗距 2 cm 3 cm。苗高 2 cm 3 cm时,结合浇
9、水 每 667 m2追施尿素 6 kg 7 kg。设施栽培适宜温度 15 20 ,超过 20 时,及时放风降温排湿。 6.2 夏季 播种后注意防雨遮荫。及时浇水促苗,结合人工除草间苗,苗距 2 cm 3 cm。苗高 5 cm左右时,结 合浇水每 667 m2追施尿素 6 kg 7 kg。 6.3 秋季 播种后连浇 2次 3次小水,出苗后少浇水,结合中耕除草间苗,苗距 2 cm 3 cm。苗高 5 cm 10 cm 时,结合浇水每 667 m2追施尿素 6 kg 7 kg。苗高 10 cm 15 cm时,结合浇水每 667 m2追施尿素 8 kg 10 kg。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要求见附录
10、A.5)。 7 生产投入品管理 7.1 农药采购与储藏 7.1.1 农药采购 应按农药管理条例要求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农药。不得采购进口国禁止使用的农药。采购的农 药应填写基地使用投入品表(要求见附录 A.7)和农药质量检验结果记录表(要求见附录 A.8)。 7.1.2 农药储藏 农药应储藏于专用仓库。仓库应符合安全、卫生、防火、避光、防腐、通风良好等安全条件要求, 由专人负责保管,入口处应贴有警示标志。 7.2 肥料采购与储藏 7.2.1 肥料采购 应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肥料。不得采购假肥料、劣质肥料 或进口国禁止施用的肥料。采购的肥料应 填写基地使用投入品表(要求见附录 A.7)。 7.2.2
11、 肥料储藏 DB37/T 3621 2019 4 肥料应妥善保存,放置于清洁、干燥的地方,与农药隔开存放,不得与苗木、新鲜农产品存放在一 起。 8 水源管理 8.1 水质监测 每年应由有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进行一次水质检测。检测结果填写基地灌溉水质检验结果表(要 求见附录 A.3)。 8.2 灌溉系统 应有专用水源,如水井、储水池等,严防污染。水井井口应高出地面 30 cm,并配有防护设施。宜 建立水源排灌系统,如供水管道、再利用体系、排灌设备等。 9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9.1 种植者 种植者应当经过植 保技术培训,或在植保技术人员指导下按照本规范进行有害生物的防治,并填写 基地人员档案表(附录
12、 A.9)。 9.2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针对不同防治对象及其发生情况,根据芫荽生育期,分 阶段进行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 9.3 主要防治措施 9.3.1 农业防治 9.3.1.1 选用抗病品种 宜选用抗病性强的优质、高产品种。 9.3.1.2 合理轮作 每 2年 3年与非伞形科作物进行一次轮作。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要求见附录 A.5)。 9.3.1.3 清洁田园 清除上茬作物的残留枝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 9.3.2 物理防治 宜选用 40目的银灰色防虫网,直接罩在大棚骨架上,或搭水平棚架覆盖。 9.3.3
13、 化学防治 针对不同时期的主控对象和兼控对象,适期用药,严格掌握安全间隔期。交替轮换用药,每种药剂 施用不超过 3次,多种病虫混合发生时,宜混合用药。施药过程中,应当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有益生物的 杀伤,避免对邻近作物产生药害,并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要求见附录 A.5)。 DB37/T 3621 2019 5 9.4 施药器械 施药前,施药器械应确保洁净并校验。施药后,施药器械应清洗干净放置。 9.5 剩余药液处理 剩余药液和所用容器的残留洗液,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并填写剩余药液或清洗废液 处理结果记录 表(要求见附录 A.10)。 9.6 农药包装物处理 农药包装物不得重复使用、乱扔。农药空包
14、装物应清洗三次以上,并将冲洗液用于药剂稀释或按剩 余药液处理方法处理。经彻底冲洗后的空包装物,将其压坏或刺破,然后集中处理。 10 收获 10.1 采收 根据市场需求适时收获。采收前,应当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并填写样品农药 残留检验结果表(要求见附录 A.11)。 10.2 质量要求 10.2.1 感官要求 叶色翠绿,香气浓郁,水分充足,叶片无机械损伤。 10.2.2 质量安全要求 符合进口国质量安全标准要求(要求见附录 B)。 10.3 包装物 包装物应妥善存 放。再利用的包装物品,应清洗干净。 11 劳动保护 11.1 培训 凡使用、处理农业化学品的人员,以及所有操作危险或
15、复杂设备的人员都应经过培训,并填写基 地人员档案表(要求见附录 A.9)、生产基地人员登记表(要求见附录 A.12)。 11.2 施药保护 施药时操作者应做好安全防护,进行安全操作。 11.3 警示 施药后,现场应立即设置警示标志。其他工作现场和危险场所附近亦应设置警示标志。潜在危险区 的警示标志设于入口处。 12 环境保护 DB37/T 3621 2019 6 制定野生生物保护管理方案,对野生生物和环境进行保护,并填写基地现存生物种类调查记录表 (要求见附录 A.13) ,将农事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13 批次管理 同一地块采用同一种植管理模式,在同一天采收的同一品种为 1个生
16、产批次。以 1年为 1个流水周期 编号。产品批次号为采收日期( yymmdd)流水号基地所在省(市、区)行政区划代码( 6位)基 地名称拼音首字母。 14 技术档案 种植者应保留芫荽各生产环节的原始记录(要求见附录 A),证实所有的农事操作遵循本标准的要 求,从而完善整个溯源体系。记录一般应保留 2年或更长时间。 DB37/T 3621 2019 7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记录结果表 记录结果见表 A.1表 A.13。 表 A.1 基地基 本情况记录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地址 基地面积 基地负责人 电 话 基地建成时间 植保员姓名 资格证书号 灌溉水源 周围环境情况 前茬栽
17、培主要作物 拟种植的主要作物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表 A.2 基地土壤化学成分检验结果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电 话 检验单位 检验日期 检验执行标准 检验报告编号 检 验 结 果 检 验 项 目 标 准 值 检 测 值 结 论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DB37/T 3621 2019 8 表 A.3 基地灌溉水质检验结果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电 话 检验单位 检验日期 检验执行标准 检验报告编号 检 验 结 果 检 验 项 目 标 准 值 检 测 值 结 论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表 A.4 基地空气质量检验结果表 基 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
18、负责人 电 话 检验单位 检验日期 检验执行标准 检验报告编号 检 验 结 果 检 验 项 目 标 准 值 检 测 值 结 论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DB37/T 3621 2019 9 表 A.5 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电话: 前 茬 作 物 作 物 品 种 播 种 时 间 播 种 量 (kg/667m2) 株 行 距( cm) 田 间 农 事 活 动 记 录 日 期 活 动 内 容 投 入 品 名 称 使用量 使用设备 天气状况 操作人 技术负责人 注: 天气状况主要记载温 度、风力、降水等。 DB37/T 3621 2019 10 表 A.6
19、基地育苗处理记录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电 话 作物品种 操 作 人 防治对象 药 剂 处 理 情 况 记 录 药剂名称与剂型 生产厂家 处理方式 处理剂量 处理日期 操 作 人 温 水 浸 种 水 温 浸种时间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DB37/T 3621 2019 11 表 A.7 基地使用投入品表 通用名及规格 生产厂家 登记国家 中国登记证号 登记作物 防治对象 制表人: 制表日期: DB37/T 3621 2019 12 表 A.8 农药质量检验结果记录表 农药名称 剂型含量 生产厂家 登记证号 采购单位 发票号码 检验单位 检验日期 检验执行标准 检验报告编号
20、检 验 结 果 检验项目 标 准 值 检 测 值 结 论 制表人: 制表日期: 表 A.9 基地人员档案表 姓 名 性 别 民族 照片 出生日期 职称 /职务 电话 学 历 毕业学校 籍 贯 健康状况 住 址 参加工作时间 培训记录: 制表人: DB37/T 3621 2019 13 表 A.10 剩余药液或清洗废液处理结果记录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电 话 操 作 人 电 话 剩余药液 /清洗废液名称 数 量 处理单位 移交日期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表 A.11 样品农药残留检验结果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样品名称 基地负责人 检验单位 检验日期 检验执行标准 检验报告
21、编号 检 验 结 果 检验项目 限 量 值 检 测 值 结 论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DB37/T 3621 2019 14 表 A.12 生产基地人员登记表 姓 名 性 别 出生日期 学 历 职称 /职务 参加工作时间 家庭住址 电 话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DB37/T 3621 2019 15 表 A.13 基地现存生物种类调查记录表 调查单位: 调查负责人: 调查时间: 生物名称 学 名 分类地位 数 量 制表人: 制表日期: DB37/T 3621 2019 16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进口国芫荽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要求 进口国芫荽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要求详见表
22、 B.1。 表 B.1 进口国芫荽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要求 药剂名称 英文通用名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mg/kg) 日本 美国 韩国 欧盟 吡虫啉 imidacloprid 4 3.5 - 0.05 啶酰菌胺 boscalid 5 1 0.3 0.9 多杀霉素 spinosad 5 - 1.0 0.1 呋虫胺 dinotefuran 5 5 1.0 - 咯菌腈 fludioxonil 20 - 15 0.05 二甲戊灵 pendimethalin - - 0.2 - 吡唑醚菌酯 pyraclostrobin 29 29 - 0.1 注 1: 农药残留控制范围是防治方案用药可控制的残留值,也是进口国规定的残留限量标准。 注 2: “ ”无残留限量规定 。 注 3: 若进口国农药残留限量变化,以变化后残留限量为准。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