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7 T 3615-2019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丹参操作指南.pdf

    • 资源ID:1483398       资源大小:1.05M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7 T 3615-2019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丹参操作指南.pdf

    1、ICS 65.020.20 B 05 DB37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3615 2019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丹参操作指南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Export Salvia 2019 - 07 - 23发布 2019 - 08 - 23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3615 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基地选择与管理 . 1 4 整地施肥 . 2 5 育苗 . 2 6 移栽 . 3 7 田间管理 . 3 8 生产投入品管理 . 3 9 水源管理 . 4 10 有

    2、害生物综合防治 . 4 11 收获 . 5 12 劳动保护 . 5 13 环境保护 . 6 14 批次管理 . 6 15 技术档案 . 6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记录结果表 . 7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进口国丹参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要求 . 16 DB37/T 3615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临沂市植物保护站、济南市植物保护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彦茹、吕华、徐德坤、朱佩群 、于晓庆、刘元宝、唐伟、周丽萍、

    3、李振博、 成文华、刘宝传、何海。 DB37/T 3615 2019 1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丹参操作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口丹参基地选择与管理、整地施肥、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生产投入品管理、水 源管理、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收获、劳动保护、环境保护、批次管理和技术档案等。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出口丹参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基地选择与管理 3.1 基地选择 产地环境条件

    4、应符合 NY/T 5010要求。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地块。忌连 作。基地应远离工业“三废”排放、污染区域。填写基地基本情况记录表(要求见附录 A.1)。 3.2 基地管理 3.2.1 环境监测 新建基地应由有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环境质量检验,并进行风险评估。每 2年 3年或环境条件 发生变化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时,应及时进行检验,并填写基地土壤化学成分检验结果表(要 求见附录 A.2)、基地灌溉水质检验结果表(要求见附录 A.3)、基地空气质量检 验结果表(要 求见附录 A.4)。 3.2.2 档案 每个生产地块应建立独立、完整的生产记录档案。 3.2.3 工作室 基

    5、地应建有工作室,面积 30 m2以上为宜。室内配备桌椅、资料橱等,水、电、通讯配套齐全,放 置有关生产管理记录表册,张贴有关规章制度。 3.2.4 平面图 面积较大的生产基地应制作平面分布图,用来制定轮作计划和种植方案等,并贴挂于工作室内。 3.2.5 仓库 DB37/T 3615 2019 2 基地应建有专用仓库,临时存放施药器械和未用完的种子、农药、化肥等。仓库应符合安全、卫生、 通风、避光等要求;内设货架;配备必要的农药配制量具、防护服、急救箱等;面积 20 m2以上为宜。 所 有包装和贮藏场所,应洁净卫生,配备防鼠等控制设施。 3.2.6 盥洗室 基地应设有盥洗室,且清洁卫生。 3.2

    6、.7 废物收集设施 基地应设有农药空包装和垃圾等废物收集设施。 3.2.8 隔离防护 基地周围应建立隔离网、隔离带等。 4 整地施肥 4.1 土壤耕翻 4.1.1 深耕 将基肥撒施后深耕 30 cm 40 cm,整平、耙细。 4.1.2 起垄 单行栽培:垄宽 40 cm,垄高 20 cm 30 cm。行距 70 cm 80 cm。一垄双行栽培:垄距 70 cm 80 cm, 垄面宽 50 cm 60 cm,垄高 20 cm 30 cm,垄上栽 2行,小行行距 30 cm 40 cm。亩栽 7 500 8 000株。 大田四周开挖宽 40 cm、深 35 cm的排水沟。 4.2 基肥 整地前每

    7、667 m2撒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1 500 kg 3 000 kg、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15-15-15) 30 kg 50 kg。并加入适量的生物菌肥和中微量元素。施肥后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要求见附录 A.5)。 5 育苗 5.1 苗床选择及准备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质地疏松、灌排方便的砂壤地为苗床。每 667 m2施有机肥 1 000 kg、尿素 10 kg, 深翻 20 cm以上,整平、耙细,清除石块、杂草。作畦,畦宽 1.2 m,畦间 开宽 30 cm、深 20 cm的排水沟。 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要求见附录 A.5)。 5.2 种子质量 种子饱满、亮泽,净度 90 %,千粒重

    8、不低于 1.0 g,发芽率 50 %,水分含量 11.0 %。 5.3 播种 DB37/T 3615 2019 3 采用精选优质种子,于当年 6月底或 7月初播种,每 667 m2播种 2.5 kg 3.5 kg,掺 2 3倍体积细沙 拌匀,均匀播种在苗床上,覆土 0.5 cm,压实,覆盖麦草或遮阳网,浇透水。填写基地育苗处理记录 表(要求见附录 A.6)。 6 移栽 于 10月 11月或翌年 3月 4月,在垄面开穴或开沟,穴深或沟深以种苗根 能伸直为宜,苗根过长的, 要剪掉下部,保留 10 cm长的种根即可;将种苗垂直立于穴或沟中,培土、压实至微露心芽,每 667 m2 定植 8 000株左

    9、右,栽后视土壤墒情浇适量定根水。 7 田间管理 7.1 中耕除草 一般中耕除草 3次。在苗高 6 cm 10 cm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中耕要浅,避免伤根。 6月 8 月进行 2次,封垄后停止中耕。 7.2 追肥 初花期,结合中耕除草,每 667 m2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15-15-15) 15 kg。 7.3 排涝 雨季及时排水。 7.4 摘除花苔 除准备留种植株外,当花苔抽出 1 cm 2 cm时,可 分次摘除花苔,促进根系生长。填写田间农事 活动记录表(要求见附录 A.5)。 8 生产投入品管理 8.1 农药采购与储藏 8.1.1 农药采购 应按农药管理条例要求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农

    10、药。不得采购进口国禁止使用的农药。采购的农 药应填写基地使用投入品表(要求见附录 A.7)和农药质量检验结果记录表(要求见附录 A.8)。 8.1.2 农药储藏 农药应储藏于专用仓库。仓库应符合安全、卫生、防火、避光、防腐、通风良好等的安全条件要求, 由专人负责保管,入口处应贴有警示标志。 8.2 肥料采购与储藏 8.2.1 肥料采购 应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肥料。不得采购假肥料 、劣质肥料或进口国禁止施用的肥料。采购的肥料应 填写 基地使用投入品表(要求见附录 A.7)。 DB37/T 3615 2019 4 8.2.2 肥料储藏 肥料应妥善保存,放置于清洁、干燥的地方,单独存放。 9 水源管理

    11、 9.1 水质监测 每年应由有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进行一次水质检验。检测结果填写基地灌溉水质检验结果表(要 求见附录 A.3)。 9.2 灌溉系统 应有专用水源,如水井、储水池等,严防污染。水井井口应高出地面 30 cm,并配有防护设施;宜 建立水源灌溉系统,如供水管道、再利用体系、灌溉设备等。 10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10.1 种植者 种植者应经过植保技术培训,或在植保技术人员指 导下按照本标准进行有害生物的防治,并填写基 地人员档案表(要求见附录 A.9)。 10.2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针对不同防治对象及其发生情况,根据丹参生育期,分 阶段进行综合防治,优先采用

    12、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 10.3 主要防治措施 10.3.1 农业防治 10.3.1.1 清洁田园 收获时,将遗留在田间的病残体、杂草、腐烂茎集中烧毁或者带出田外深埋。 10.3.1.2 合理轮作 宜隔年轮作 1次。 10.3.2 生物防治 用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农药以及天敌昆虫防治病虫害。 10.3.3 化学防治 针对不同时期的主控对象和兼控对象,适期用药,严格掌握安全间 隔期。交替轮换用药,每种药剂 施用不超过 3次,多种病虫混合发生时,宜混合用药。施药过程中,应当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有益生物的 杀伤,避免对邻近作物产生药害,并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要求见附录 A.5)

    13、。 10.4 施药器械 DB37/T 3615 2019 5 施药前,施药器械应确保洁净并校验。施药后,施药器械应清洗干净放置。 10.5 剩余药液处理 剩余药液和所用容器的残留洗液,按照有关规定处理或施入法规允许的休耕地中,并填写剩余农 药或清洗废液处理结果记录表(要求见附录 A.10)。 10.6 农药包装物处理 农药包装物不得重复使用、乱扔。农药空包装物应清洗三次以上,并将冲 洗液用于药剂稀释或按剩 余药液处理方法处理。经彻底冲洗后的空包装物,将其压坏或刺破,然后集中处理。 11 收获 11.1 采种 于 6月 7月,在良种繁育田的丹参植株果穗 2/3果壳变枯黄时,剪下、晾晒、脱粒,精选

    14、出色泽光 亮、籽粒饱满的种子,风干备用。 11.2 采收 客商有要求的,根据客商要求的规格采收。客商无要求的,秋季地上茎叶枯萎后或早春萌发前采挖。 选晴天,土壤半干时,挖松根际土壤,顺行完整挖取。除去泥沙,晒干,置干燥处保存。 采收前,应 当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农药残留检验,并填写样品农药残留检验结果表(要求见附录 A.11)。 11.3 质量要求 11.3.1 感官要求 无病虫斑,无霉烂。 11.3.2 质量安全要求 符合进口国安全质量标准要求(要求见附录 B)。 11.4 包装物 包装物应妥善存放。可再利用的包装物品,应清洗干净。 12 劳动保护 12.1 培训 凡使用、处理农业化学品的

    15、人员,以及所有操作危险或复杂设备的人员都应经过培训,并填写基 地人员档案表(要求见附录 A.9)、生产基地人员登记表(要求见附录 A.12)。 12.2 施药保护 施药时操作者应做好安全防护,进行安全操作。 12.3 警示 DB37/T 3615 2019 6 施药后,现场应立即设置警示标志。其他工作现场和危险场所附近亦应设置警示标志。潜在危险区 的警示标志设于入口 处。 13 环境保护 制定野生生物保护管理方案,对野生生物和环境进行保护,并填写基地现存生物种类调查记录表 (要求见附录 A.13),将农事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14 批次管理 同一地块采用同一种植管理模式在同一天采

    16、收的同一品种为 1个生产批次。以 1年为 1个流水周期编 号。产品批次号为采收日期( yymmdd) +流水号 +基地所在省(市、区)行政区划代码( 6位)基地名 称拼音首字母。 15 技术档案 种植者应保留丹参各生产环节的原始记录(要求见附录 A),证实所有的农事操作遵循本标准的要 求,从而完善整个溯源体系。记录一般 应保留 2年或更长时间。 DB37/T 3615 2019 7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记录结果表 记录结果见表 A.1表 A.13。 表 A.1 基地基本情况记录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地址 基地面积 基地负责人 电 话 基地建成时间 植保员姓名 资格证书号

    17、灌溉水源 周围环境情况 前茬栽培主要作物 拟种植的主要作物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表 A.2 基地土壤化学成分检验结果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电 话 检验单位 检验日期 检验执行标准 检验报告编号 检 验 结 果 检 验 项 目 标 准 值 检 测 值 结 论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DB37/T 3615 2019 8 表 A.3 基地灌溉水质检验结果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电 话 检验单位 检验日期 检验执行标准 检验报告编号 检 验 结 果 检 验 项 目 标 准 值 检 测 值 结 论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表 A.4 基地空气质量检验结果

    18、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电 话 检验单位 检验日期 检验执行标准 检验报告编号 检 验 结 果 检 验 项 目 标 准 值 检 测 值 结 论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DB37/T 3615 2019 9 表 A.5 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电话: 前 茬 作 物 作 物 品 种 播 种 时 间 播 种 量 ( kg/667 m2) 株 行 距( cm) 田 间 农 事 活 动 记 录 日 期 活 动 内 容 投 入 品 名 称 使用量 使用设备 天气状况 操作人 技术负责人 注: 天气状况主要记载温度、风力、降水等。 DB37/T 3615

    19、 2019 10 表 A.6 基地育苗处理记录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电 话 作物品种 操 作 人 防治对象 药 剂 处 理 情 况 记 录 药剂名称与剂型 生产厂家 处理方式 处理剂量 处理日期 操 作 人 温 水 浸 种 水 温 浸种时间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DB37/T 3615 2019 11 表 A.7 基地使用投入品表 通用名及规格 生产厂家 登记国家 中国登记证号 登记作物 防治对象 制表人: 制表日期: DB37/T 3615 2019 12 表 A.8 农药质量检验结果表 农药名称 剂型含量 生产厂家 登记证号 采购单位 发票 号码 检验单位 检验日期

    20、检验执行标准 检验报告编号 检 验 结 果 检验项目 标 准 值 检 测 值 结 论 制表人: 制表日期: 表 A.9 基地人员档案表 姓 名 性 别 民族 照片 出生日期 职称 /职务 电话 学 历 毕业学校 籍 贯 健康状况 住 址 参加工作时间 培训记录: 制表人: DB37/T 3615 2019 13 表 A.10 剩余农药或清洗废液处理结果记录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电 话 操 作 人 电 话 剩余农药 /清洗废液名称 数 量 处理地点 处理日期 处理方式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表 A.11 样品农药残留检验结果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样品名称 基地负责人 检验

    21、单位 检验日期 检验执行标准 检验报告编号 检 测 结 果 检 验 项 目 标 准 值 检 测 值 结 论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DB37/T 3615 2019 14 表 A.12 生产基地人员登记表 姓 名 性 别 出生日期 学 历 职称 /职务 参加工作时间 家庭住址 电 话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DB37/T 3615 2019 15 表 A.13 基地现存生物种类调查记录表 调查单位: 调查负责人: 调查时间: 生物名称 学 名 分类地位 数 量 制表人: 制表日期: DB37/T 3615 2019 16 B B 附 录 B (规 范性附录) 进口国丹参农药最大残留

    22、限量要求 进口国丹参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要求见表 B.1。 表 B.1 进口国丹参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要求 药剂名称 英文通用名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mg/kg) 日本 美 国 韩国 欧 盟 噻唑膦 fosthiazate 0.1 0.02 0.05 0.02 阿维菌素 abamectin 0.01 0.01 0.01 0.01 多菌灵 carbendazim 0.6 0.05 0.1 咯菌腈 fludioxonil 0.02 8 0.05 10 注 1: 农药残留控制范围是防治方 案用药可控制的残留值,也是进口国规定的残留限量标准。 注 2: “ -”无残留限量规定。 注 3: 若进口国农药残留限量变化,以变化后残留限量为准。 _


    注意事项

    本文(DB37 T 3615-2019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丹参操作指南.pdf)为本站会员(刘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